肩背肥胖(肩背胖怎么办)
虚胖、寒湿、肾虚都可能阻碍降压,常喝4杯养生茶,对症调节、控压更简单
高血压是大家都熟知的疾病,血压平稳时我们可能没有什么特殊感觉,可一旦掉以轻心,它随时可能发作,引起严重的后果。
除了用药物控制血压以外,生活中还有很多调节血压,保护健康的好方法。今天就为大家介绍四杯养生茶,分别针对不同类型的高血压。
1
水多型高血压
这种高血压脉压差相对偏小,患者可能属于肥胖、虚胖或腹型肥胖人群,有舌苔白、气短乏力、懒动少言、四肢困倦、大便糖稀等症状。
这类患者可以考虑用茯苓30克、泽泻10克、茺蔚子5克一起冲泡饮用,有活血利水的效果。
2
火盛型高血压
这种高血压脉压差不明显,体型也以实胖为主,不容易减重。患者可能有唇红、舌红、脸红或手红等表现,还常常脾气急躁。
因此可以选择夏枯草15克、黄岑5~10克来作为代茶饮,有清肝火、平燥气的作用。
3
寒凝型高血压
主要见于寒凝经脉,脑后部、肩背发紧,还畏寒怕风、腰膝酸冷、颈项疼痛。针对这种高血压,我们应以温通经脉、驱散寒湿、清神明目为主来调节血压,可以用葛根15克、天麻5克来冲泡饮用。
这类高血压和受凉有关系,北方寒冷的地方常见这类高血压,寒凝型高血压有季节性和地域特征,还和空调有关,吹冷气也有可能出现寒凝型高血压。
4
肾虚型高血压
这种高血压脉压差较大,体型上可能没有明显异常,然而病程长,对身体损伤大。对此我们应该先补肾调血,再控制血压,否则难有成效。怀牛膝、杜仲就有一定补肾益气的作用,每次取10克冲服即可。
不过要注意的是,代茶饮适合血压不高或者使用药物后血压已经相对稳定的患者。而且这些药物的用法用量,一定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重要的是分清病症才能对症调理。
来源:我是大医生官微
肥胖问题,分享中医的这几个调理方法,看看你属于哪一种
肥胖这事儿从古时候就有啦,《礼记》里说:“肤革充盈,人之肥也。”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解释:“肥,多肉也。”不过,最近国家好像对肥胖问题特别重视。
在全国两会上,相关负责人讲:现在危害咱中国老百姓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来自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很多致病因素都跟每个人的生活行为方式、饮食还有体育锻炼有密切关系。就像体重不正常容易引起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脂肪肝,甚至有一部分癌症也和体重不正常有点关系。这么一看,肥胖问题已经变成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大麻烦啦。咱们祖国的医学对肥胖问题早就有了解。《灵枢·阴阳二十五人》里讲,土型的人“其为人黄色,圆面,大头,美肩背,大腹,美股胫,小手足,多肉”;而水型的人“其为人黑色,面不平,小头,广胸,小肩,大腹,大手足”。
《灵枢·卫气失常》里讲:“黄帝问:怎么判断人是胖是瘦呢?伯高说:人有脂、膏、肉的区别。黄帝又问:那怎么区分呢?伯高说:肉腘结实、皮肤紧绷的,是肥。肉腘不结实、皮肤松弛的,是膏。皮肉不分离的,是肉。黄帝接着问:那身体的寒热情况又怎样呢?伯高说:膏型的人,肉柔软,纹理粗的身体寒,纹理细的身体热。脂型的人,肉结实,纹理细的热,纹理粗的寒。黄帝又问:那胖瘦大小又怎么说呢?伯高说:膏型的人,气多,皮肤松弛,所以肚子大还下垂。肉型的人,身体宽大。脂型的人,身体瘦小。”
《黄帝内经》里说的膏人的脂肪主要在腹部,身子小但肚子大,脂肪集中在腹部,肚子的样子,比脂人大得多,和现在医学说的腹型肥胖差不多。中医觉得肥胖症的原因主要和天生的体质不一样、吃东西没节制、太懒不活动还有心情不好有关。
《素问·通评虚实论》里指出:“有钱有地位的人,容易得因为吃太好得的病。”《素问·奇病论》说:“肯定是经常吃甜的好的还吃得多。”《临证指南医案》把肥胖的形成说得更具体、详细,认为:“湿气从身体里产生,肯定是这人酒肉吃得太多,或者爱喝茶汤太多,或者吃生冷瓜果还有甜腻的东西。这人长得白还胖,肌肉软软的……”还有人说“好吃的东西吃多了,能助阳气生长、产生阴气。产生的阴气,变成脂肪液体,浸到血管里,血管膜就变了”。
《脾胃论》说:“脾胃都好,就能吃还胖。”这就说明主要原因是吃的太好,老爱摄取。所以,可以认为肥胖是因为饮食结构和习惯不合理,导致脾脏虚弱运行不好,让身体对吃进去的东西新陈代谢乱了,然后就产生痰、瘀、水湿,通过经络、血管积累在皮肤、内脏甚至全身,甚至影响到胃肠、心、肝、肾等其他脏腑功能不正常,表现为身体胖得超过常人,或者伴有气短没力气、便秘或者拉肚子等相关症状的一种综合情况。所以肥胖在中医里可以算是一种特殊的“积聚”。
对于肥胖这种情况,中医通过分辨症状来治疗,吃中药汤或者结合外面的治疗方法,往往能很快消除。不过要跟大家说一下,肥胖的原因不一样,每个人天生的体质也有差别,所以得根据具体的病情来调理。给大家推荐几个调理肥胖的中医办法,可以吃中成药或者喝中药汤来对症调理。
化湿法呢,是用在因为脾脏运化不好,湿气聚积造成的肥胖上,症状就是肚子胀满。像泽泻汤、二术茯苓汤、防己黄芪汤这些都是代表的方子。
祛痰法,是针对痰浊型的肥胖。症状有气虚导致的胸闷、老想睡觉不爱动、舌苔又白又腻、舌头胖、脉搏滑。症状轻的可以用二陈汤、平陈汤、三子养亲汤,严重的就用控涎丹、导痰汤这些。
利水法,有轻微排水和强力排水的区别。症状是肥胖还浮肿、尿不正常、肚子胀、脉搏又细又沉。轻微排水用五皮饮、小分清饮,强力排水就用舟车丸、十枣汤这类的。
通腑法,主要是以轻度拉肚子为主。大多用在特别爱吃肥腻香甜东西造成的肥胖上。症状是肚子特别大、一动就喘、舌苔又黄又厚、脉搏有力。可以选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或者单味大黄片。
消导法,用在没食欲的肥胖类型上。症状是胖还不爱动、肚子里积食胀满、舌苔白。一般来说,消肉积用山楂,消面积用神曲,消食积用麦芽。
疏肝利胆法,用在肥胖同时还有肝郁气滞或者血瘀的人身上。症状是胖还带着胁部疼、脾气急、头晕、没精神、肚子胀、舌苔黄、脉搏弦。通常会选温胆汤、疏肝饮、消胀散、逍遥散这些。
健脾法,对于肥胖来说,用健脾补胃的方法是对的。症状是脾虚气弱、胃口不好、身体没劲儿、舌苔白颜色淡、脉搏又细又弱没力气。常用的方子像参苓白术散、异功散、枳木丸、五苓散这些。
除了上面说的这些调理办法,生活方式和行为的改变也特别重要。肥胖的人吃东西要清淡,别吃太肥太甜、酒也别喝太浓,多吃蔬菜、水果这些富含纤维和维生素的,适当补充点蛋白质,要低糖、低脂、低盐;养成好的饮食习惯,别吃太多、别暴饮暴食,别吃零食;还可以有针对性地配合吃药膳。适当去锻炼锻炼或者干点体力活,比如根据自己情况选散步、快走、慢跑、骑车、爬楼、拳击这些,也可以做点适当的家务劳动。运动别太猛,怕身体受不了,关键是能坚持,一般别中途停下。减肥得慢慢减,让体重慢慢降下来,接近正常体重,别一下子减太快,不然会伤了身体的正气,让体力下降。
肥胖,胸闷心痛,多有痰湿!一张良方,化痰救心,治痰湿型冠心病
今天这篇文章,我想大家聊一聊中医调理痰湿内阻型冠心病的思路。
什么是痰湿内阻型冠心病?
我告诉你,这种类型在许多冠心病和心绞痛肥胖患者中很常见。
这种人,说白了就是大量痰湿之邪,阻滞心、胸,导致胸阳失展,痰浊阻滞,气血不济,不通则痛。
这类人经常感到无聊、闷闷和疼痛,导致背部疼痛、气短、咳嗽、痰多、呼吸困难和粘痰。有些人伴有头晕、恶心,不喜欢吃东西。舌苔常厚腻,状似奇隐,脉象滑或缓。
那么这个时候该怎么办呢?我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一则我们科室陈争友大夫的医案,看完你就明白了。
陈争友大夫看诊中
话说有这么一个女性,年58岁。身材略胖。什么毛病呢?就是左心前区经常胀闷,疼痛,连带后背。这个现象已经持续很多年了。
一开始,能挺。后来,挺不了了,因为实在是发作越来越频繁,越来越严重。严重到有几次竟然浑然倒地,不省人事。后来经过西医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
确诊后,她用了很多西药以及中成药,效果不好。
后来,她专程到我们中医院找到陈大夫诊治。由于旅途劳顿,下车后不久竟然再次发作。
刻诊,见患者自述左胸胀闷,牵引肩背疼痛,精神疲惫,食欲不振,常觉得脘腹胀满,舌苔薄白。
这怎么办啊?该用的办法,以前都用过了。于是陈大夫转而用化痰散结,配合活血化瘀的办法。方见——
瓜蒌、薤白,法半夏,丹参,檀香、砂仁,煅牡蛎,乳香,甘草。每日一剂,水煎服。
结果,4剂之后,症状大大缓解。6剂之后,症状基本消失,宛如常人。
这张医案,是例行会诊时,陈大夫给我们分享的,我在这里转述给了大家。
这里所用的配伍,其实是瓜蒌薤白半夏汤和丹参饮的合方。
其实,这个患者的问题,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是很常见的。这就是痰湿阻滞、痰瘀互结、损伤心脉。
怎么知道她有痰?一来,身体偏胖,本为多痰之体。二来胸闷、胀闷,这也是痰浊阻于内,气机不畅的表现。纳差,食欲不振,显然是中焦之气升降失常,痰湿中阻所致。
痰浊这个东西,聚集久了,就会使得血液瘀滞。痰瘀互结之下,患者就会胸闷、心痛。
这个时候,上文的配伍是科学的。其中,瓜蒌、薤白分别能涤痰、通阳、宽胸、散结,半夏开痞散结、化痰燥湿。
檀香和砂仁行气,配上丹参、乳香来活血化瘀。牡蛎安神。这就是基本思路。
我为什么要说这个呢?
我才我讲了,这种因为痰而导致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还是很多的。这和现在很多人的生活条件、饮食习惯有关系。
这类人的集中表现,就是身体偏胖,舌苔可能白腻而厚,心胸闷痛、腹胀纳差。尤其是那种心前区的胀闷感,十分明显。
这类人,将来在治疗的时候,不妨参考陈大夫上文提到的配伍,请专业人士看一下,是否适合你。专业人士,也不妨以此为参考,为日后的临证做一点借鉴。
我觉得,这个配伍在化痰、行气、散结、通阳、活血等方面,照顾得是比较周全的。
好了。就这么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