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率慢肥胖(肥胖心率过缓)
您的心跳在安全范围内吗?快来看看怎么样的心跳才够健康!
最近心跳有点快,是好事还是坏事呀?
正常的心跳应该是怎么样的?心跳过快或者过慢会不会预示着身体出了什么问题?
一起来看看怎么样的心跳才能让人“放心”!
心跳是生命的象征,作为身体的泵血“中枢”,正常情况下,就像钟表一样有节律地跳动着。
可是心脏的跳动不是一个恒定值,且有些人跳得快,也有些人跳得慢,究竟怎样的心跳才是正常的呢?
心脏砰砰跳,
到底多少才算正常?
通常清醒、安静状态下,婴儿每分钟心脏跳动120~140次,幼儿90~100次,学龄期儿童80~90次,成年人70~80次。
但心率并非一成不变,它与情绪、饮食、疾病、运动等因素都相关。一般来说,静息状态下,60~100次/分钟都属于正常范围。
心跳太快、太慢,都危险
心率的高低,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心脏的健康状况,如果安静状态下,超过100次/分钟,叫做心动过速;
低于60次/分钟,则为心动过缓,而这两种情况都是非常危险的!
心跳越快,血管越危险
由于心脏的每次跳动,都会带来一次血流脉冲和血管的被动弹力舒缩,对全身的动脉都是一种冲击。
在各种力的作用下,心跳次数越多,对动脉的损伤就越大,也越容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和血管内皮损伤。
另外,心率是人体神经、内分泌系统调节的共同结果,心率增快可能是交感神经系统亢进、儿茶酚胺激素分泌过多等各种病理过程的表现。
而这些因素都是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衰等疾病形成中的重要机制。
心跳太慢,泵血不足
一般人若是心动过缓,会导致心脏泵出的血不够,使身体出现缺血缺氧情况,可造成头晕、乏力、心脏扩大、心衰、恶性心律失常,甚至休克猝死等危急情况。
因此,如果心跳小于50次/分钟,建议去医院做一份详细检查。
简单四步
让心率在合理范围内慢下来
人的寿命与心跳频率呈现一个U型曲线,过快过慢都会增高死亡率,那么如何将自己的心率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呢?记住下面4招 ,稳住心跳:
01
运动、控制体重
规律运动、强度适量可以锻炼心功能。研究发现,坚持超过3个月以上的运动,就可以使心率下降4-5次/分钟。年纪大的人更建议进行健步走、太极拳、游泳等运动。
而且运动还能帮助控制体重,对于肥胖人群来说,减重不仅会减慢心跳,对血压、血糖、血脂都有助益。
02
适当戒一戒“加速”食物
任何食物都过犹不及,咖啡、茶叶、烟、酒、糖、盐等都属于可能“加速”心跳的食物,平时要控制摄入量。
03
吃点护心营养素
01
钾
矿物质中名列榜首的“护心”元素,可以抑制心肌的兴奋性,控制心率;还能排出体内多余的钠,稳定血压,减轻心脏负担。
像白扁豆、口蘑、竹荪(干)都是富钾食物,橙子、南瓜、黄豆等橙黄色食物,香菇、金针菇等菌藻类;苋菜、菠菜、油麦菜等绿叶菜的钾含量也很高,日常可适当摄入。
02
镁
镁对心肌细胞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使心脏的节律减慢,兴奋性减弱,从而有利于心脏的舒张和休息;
另外还能减少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防止动脉硬化,并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供血量。所以像谷类、豆类、苋菜、蘑菇、芝麻等可以适当多吃。
04
学会减压
过度的压力和焦虑会造成心率加快,试着找到焦虑的源头,然后通过深呼吸、瑜伽、冥想和听音乐等方法让自己静下来。
心跳不能过快也不能过慢~
还有要通过健康生活方式保持一颗强心脏!
饮食、运动都要注意呀!
转自:我是大医生官微
来源: 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
心率越慢的人越长寿 这是真的吗???
在医学上,评价心跳快慢的指标叫心率,指一分钟内心跳的次数。的确有临床研究证实,安静时心率偏快的人,发生各种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明显增加,死亡率也高。大家都知道运动员心跳比正常人慢,这可能让人觉得心跳越慢越健康。但心跳真的越慢越好吗?
心跳快慢由什么决定
我们都知道,心脏是人体的泵血器官,正常成人在安静状态下,心跳范围为60 - 100次/分钟。心跳的快慢主要受到神经、体液和温度的影响:
- **情绪与运动**: 情绪激动、紧张或运动时,心跳会增快;反之,心跳会减慢。
- **体温**: 体温每升高1℃,每分钟心跳将增加12 - 18次。
- **年龄与性别**: 新生儿心跳较快;成年人中女性心跳比男性稍快。
- **运动习惯**: 经常进行体力劳动和体育运动的人心跳较慢。
心跳是越慢越好么
飞行员、运动员等安静时的心跳可低至45次/分,我们称之为运动员心跳。
运动员心跳慢的原因
- **神经兴奋性**: 运动员在多年训练中,让心跳变慢的神经的兴奋性会增高。
- **心肌力量**: 运动员的心肌非常粗壮有力,能被拉伸得更长,这样心脏在每次泵血前就能储存更多血液,一般心跳五十多次就能相当于一般人心跳七八十次泵出的血液,足以满足运动员正常生理需要。
- 携氧能力:运动员负责携带氧的血红蛋白比一般人多,携氧能力更强,所以运动员心跳慢,大概每分钟四五十次属于正常。
正常人在睡眠状态下也可达到较低心跳,这是人正常的生理表现。不过,心跳过缓也有可能是由药物或疾病引起的,常见于以下几种情况:
- 心脏本身疾病:如心肌炎、冠心病等,由于发起心脏跳动的细胞变性、坏死,引起心跳减缓。
- 心脏外疾病:如脑肿瘤、脑出血、甲状腺功能减退、某些传染病等。
- 服用某些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洋地黄类、抗心律失常药等,均可使控制心跳的窦房结自律性降低,造成窦性心动过缓。
因此,如果发现心跳变慢,先别高兴得太早以为自己有了如运动员般强健的身体,要先判断心动过缓是生理性还是病理性的。
心跳慢到哪种程度,需要去看医生了呢
大多数情况下心跳过缓都是良性的,有些老年人发现自己心跳慢就害怕。其实只要大力做一下运动,如果心跳马上大幅度增加,就不用过于担心。
因此如果没有症状,只是单纯心跳较低,可以不必治疗,但应密切观察,最好到医院进行一次24小时连续心电监测检查。
如果出现下列表现,则必须尽快治疗,部分病人需要安装永久起搏器:
- 心跳 < 45次/分;
- 头晕、心慌、黑朦。
想要长寿,控制心跳就能达到目的吗
对于正常状态下的恒温哺乳动物来说,较慢的心跳可能与寿命长短有关。不过,人除外!
现如今并未有明确证据表明,处于健康状态下的人,心跳越慢就能越长寿。只是对于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如果安静时心跳快,会大大加速心血管病的进展。所以,医生给部分高血压病及冠心病患者服用β受体阻滞剂,自的之一就是在病人能承受的范围内减慢心跳、保护心脏、改善心功能、延长寿命。
大规模临床资料证明:心肌梗死、慢性心衰、高血压病,若正确应用β受体阻滞剂,可使患者死亡率下降30%-44%
那么有什么办法能延长寿命呢?
·运动:就像运动员一样,锻炼多了,心脏就更有力量,每次泵出的血液增多,安静时的心跳就会减慢。
● 控制体重:肥胖的人循环阻力通常比较大,会加重心脏负担,因此要通过饮食和锻炼来保持身材,良好身材也有助于提高自信,保持愉快心情。
● 戒除烟酒:吸烟与饮酒均可使安静时的心跳加快,烟酒的危害绝不仅仅针对肺和肝,大部分心脏慢性病都和烟酒有关。
心跳是机体状态非常重要的指标,我们不能为了长寿,盲目追求像运动员一样的心跳次数,只要心跳次数保持在正常范围(60 - 100次/分)内,同时坚持这三种方法,大多数人都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延长寿命。
不妨安静下来,把手指放在手腕上脉搏跳动的地方,看着钟表,数跳动的次数测一测你的心跳是多少吧。
六旬男子走路反复晕倒,原是冠心病致心跳过慢
极目新闻记者 廖仕祺
通讯员 李林牧 詹文雪 阮国然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偶尔会出现心跳过慢或过快的情况。然而由于这类症状表现并不明显且发展缓慢,不少人甚至在突发晕厥甚至猝死时,仍不知道自己是心脏出现了问题。近日,武汉市普仁医院心内科成功救治了一位因冠心病导致心跳过慢而反复晕倒的男子。
64岁的陈爹爹(化姓)家住青山,近一个月来经常在走路时突然晕倒,并伴有大汗,无法直立,只能平躺休息后才逐渐缓解。10月17日,陈爹爹再次出现不明原因地晕倒后,被家人紧急送往附近的武汉市普仁医院救治。
接诊的心内科主治医师龚凡仔细询问了陈爹爹的病史,并结合相关检查结果判断,高度怀疑陈爹爹的心跳过慢与严重的冠心病有关,于是建议他住院进行冠脉造影检查。冠脉造影的结果证实了龚凡医生的判断:陈爹爹的前降支存在慢性闭塞,同时右冠脉也出现了近期闭塞,这是非常严重的冠心病表现,随时都有猝死的风险。面对陈爹爹的病情,武汉市普仁医院心内科团队迅速行动,为其制定了周密的治疗方案。
10月21日,经过精心准备和精细操作,武汉市普仁医院心内科团队成功为陈爹爹完成了心脏支架手术。术后,陈爹爹的心跳逐渐恢复,症状明显缓解。目前,陈爹爹的恢复状况良好,不久后便可出院。
心内科一病区主任任浩进为患者查体(武汉市普仁医院供图)
武汉市普仁医院心内科一病区主任任浩进表示,冠心病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肥胖等。严重冠心病可以引起心跳慢,但打通血管后心跳慢有可能恢复,从而避免安装心脏起搏器的需要。他提醒,广大市民应高度关注自身健康状况,定期进行体检,并从改善生活方式做起,如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保持心理平衡等,以有效预防冠心病的发生。
更多资讯请扫码加入极目新闻心血管健康群。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