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型肥胖形成(肌肉型肥胖是怎么形成的)
肌肉间的脂肪多,提示代谢有问题
肌间脂肪组织广义上是指肌肉纤维之间或肌肉群之间的脂肪组织。早在上个世纪初,有研究者就发现牛肌肉纤维中的脂肪组织,引起了人们对于人体肌间脂肪的好奇与探索。现如今,关于肌间脂肪的研究越来越多,尤其是关于肌间脂肪与代谢综合征的紧密联系。
据文献记载,肌间脂肪组织由脂肪细胞、成纤维细胞、免疫细胞、内皮细胞等组成。它起源于中胚层,其中有两种干细胞可以分化为肌间脂肪:一是肌肉卫星细胞,二是间充质干细胞。当骨骼肌发生病理变化或损伤时,肌肉卫星细胞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两种方式分化为脂肪生成细胞,而间充质干细胞则可直接迅速分化成巨大的脂肪生成细胞,这些多重分化途径可能最终导致病理性肌间脂肪组织的形成和积累。此外,肌间脂肪组织还可以包围并浸润到肌肉群之间。随着医学影像学的不断发展,肌间脂肪组织可以通过骨密度检查、CT、磁共振成像等技术定性、定量检测。
代谢综合征是一组临床表现,包括腹部肥胖、高血糖、高甘油三酯和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以及高血压等组分,其产生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研究表明,肌间脂肪组织具有内分泌和旁分泌作用,不仅可以通过旁分泌作用影响局部肌肉的功能及代谢,降低肌肉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还可以释放脂肪组织分泌物,从而通过体循环改变胰岛素敏感性,影响心血管功能,增加代谢综合征的患病风险。
一项纳入3035名70~79岁成人的横断面研究表明,肌间脂肪组织增加脂肪浸润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等。肌间脂肪组织与代谢综合征的紧密联系体现为:一是降低胰岛素敏感性。虽然肌间脂肪组织的总体占比相对于其他脂肪组织较低,但却是胰岛素敏感性的良好预测因子,其机制包括分泌炎性细胞因子、细胞外基质蛋白以及增加局部游离脂肪酸的浓度等。研究表示,虽然肥胖人群的糖尿病患病率高于超重或正常体重受试者,但肥胖本身并不是糖尿病或葡萄糖耐受不良的必要条件,体重正常的高龄人群如果肌间脂肪组织和腹部内脏脂肪较高,患代谢性疾病(包括2型糖尿病)的风险更大。二是增加肌肉脂肪浸润。多项研究表示,我们需要把肌间脂肪组织看成真正的脂肪组织而非肌肉细胞内的非脂肪细胞脂质,肌间脂肪组织会导致脂肪组织-肌肉-肝脏轴的功能障碍,从而引起骨骼肌脂肪浸润、肌少症、脂肪肝、肝硬化等一系列病理表现,增加死亡风险。此外,肌间脂肪组织增多对于心血管疾病具有重要意义,它与心血管风险因素如总胆固醇水平独立相关,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基于肌间脂肪组织增加所引起的疾病风险,仍有诸多方式可以进行干预以降低其水平,从而降低疾病风险。肌间脂肪组织作为一种脂肪组织,降低其质量与日常生活中的“减肥方式”类似——饮食、运动及手术。虽然限制能量饮食能够有效减少皮下脂肪、内脏脂肪及肌间脂肪,但有研究表明,锻炼优于能量限制饮食,且可改善胰岛素敏感性。除此之外,减重手术作为另一种手段也可显著降低肌间脂肪组织。
综上所述,肌间脂肪与代谢综合征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现有的检查技术已经可以定量检测出肌间脂肪,及时有效的干预可以减少肌间脂肪,从而降低罹患代谢性疾病的风险。
转载请注明来源保健时报微信公众号
本文封面图片及文内图片来自版权图库
作者 ||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内分泌科 丁煜 中华预防医学会糖尿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 王尧
编辑 || 颜红波
这一体质,或易致肥胖!速来自查
秋末冬初,天气干燥,人体容易被燥邪侵扰,出现舌红少津、眼干鼻燥等症状;同时由于饮食不节等原因,一些人体内湿气较重,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摄入的水分难以被很好地吸收和利用,从而导致干燥的情况更加严重。因此,这一时期养生既要注意润燥,也不能忽视祛痰湿。
身体里的四种“水”
中医认为,津、液、痰、湿可以简单代表人体内水液的四种状态。津、液是我们体内正常的水,可称为“好水”,湿、痰是身体受到外邪侵袭或体内代谢障碍而形成的病理产物,可称为“坏水”。
津:质地较清稀,流动性较大,布散于体表皮肤、肌肉和孔窍,起滋润作用,例如口水、汗液。
液:质地稍浓稠,灌注于关节、脏腑等,起濡养作用,例如关节腔里的组织液。
湿:湿性黏滞,容易阻滞气机,损伤阳气。
痰:具有黏腻、重浊的特点,可阻滞气机,影响经脉气血运行,如果在人体蓄积到一定程度而不能消除,会导致多种复杂疾病。
水液失常可导致多种病症
身体的津液太少,可导致湿疹、荨麻疹、呼吸道疾病、干燥综合征、关节炎、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痰湿体质容易导致肥胖,可引发“三高”、心梗、脑卒中、肿瘤等疾病。“好水”太少、“坏水”过多,都容易引发健康问题,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养治疗。
【津液少】
津液来源于饮食,通过脾、胃、小肠和大肠消化吸收饮食中的水分和营养而生成。脾主运化,可将津液转输至心肺;肺主通调水道,可将津液输布至全身。如果脾的运送功能出问题,会导致津液不能到达肺;同时如果肺气虚,则会影响津液输布全身。
●症状:发色枯黄、口腔溃疡、干咳、舌红少津、牙龈肿痛、眼干鼻燥、面色萎黄、容易感冒、健忘。
●调养方法
银耳百合雪梨羹:主要材料有银耳、百合、雪梨、马蹄,有养阴生津的作用。
日常锻炼:练习八段锦中“左右开弓似射雕”的动作,有宽胸理肺的作用。
【湿气重】
饮食不节、过度劳累等可影响脾胃的正常功能,导致脾胃虚弱,水湿代谢失常,从而形成湿气重的情况。另外久居潮湿阴冷环境,也会使湿邪侵入体内,导致脾虚湿气重。
●症状:口干不欲饮、口唇干裂、皮肤干燥瘙痒、大便黏腻、关节僵直。
●调养方法
山药百合胡萝卜小米粥:有健脾养胃、清心润肺的作用。
日常需注意:饮食有节、保暖腹部、调节情绪、保证良好睡眠。
【痰湿多】
湿邪困于人体内,如不能及时排出,时间久了会化成“痰”,其致病种类繁多复杂,有“痰生百病”的说法。
●症状:口苦口臭、舌苔厚腻、唇红口疮、咽喉肿痛、困倦乏力、畏寒怕冷、夜尿增多、痛经宫寒、大便黏滞不爽。
●调养方法
陈皮薏米煮水代茶饮:有健脾益气、燥湿化痰的作用。
萝卜山药老鸭汤:有健脾、生津、化痰的作用。
按揉液门穴:有调节人体津液、润燥祛湿的作用。
秋冬祛湿润燥小方法
●桂花、生甘草泡水代茶饮:有祛痰湿、温脾阳、疏肝解郁的作用。
●石斛、麦冬煮水代茶饮:有滋阴润燥的作用。
●日常锻炼可根据身体情况,适当练习“金鸡独立”的动作,有疏通三焦、引火下行的作用。
小贴士
使用以上调养方法需注意:由于个人体质不同,还需辨证施治。
来源: 央视财经
体重管理年丨肥胖您了解多少?
【来源:红网】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肥胖率逐步提高,数据显示全球近三分之一的人超重或肥胖,肥胖已成为一种全球性“流行病”。
(图片来源网络)
一、那么该怎么定义肥胖呢?
肥胖是指体内脂肪的体积和(或)脂肪细胞数量的增加导致体重增加,肌肉比例增加不是肥胖。
(图片来源网络)
二、怎么判定你是否属于肥胖?
肥胖有3个判断标准↓↓↓
①体质指数(BMI)
②腰围、臀围及腰臀比
(图片来源网络)
中国目前参考WHO标准,以下情况诊断为腹型肥胖:
成年男性腰围>85cm;成年女性腰围>80cm;或男性、女性腰臀比>1.0
大家可以测量下自己的腰围,确定是否达到肥胖标准!
③体脂含量
对人体成分分析,能更准确地了解人体内水分、肌肉、体脂肪、内脏脂肪等
三、肥胖有什么危害呢?
肥胖可能导致一系列并发症,或是引发下列相关疾病:
(图片来源网络)
所以肥胖“百害无一利”,为了我们的身体健康,我们要警惕肥胖,如您已经有肥胖问题,需要赶紧重视起来。
四、我们应如何解决肥胖问题?
第一步:管住嘴
1.控制总能量,每日减少热量500-1000kcal;
2.定时定量规律进餐,重视早餐,晚餐勿进食过晚,建议晚餐在17:00-19:00,晚餐后尽可能不吃东西;
3.改变饮食结构,少吃零食、少喝饮料,少吃油炸食物,做到餐餐荤素搭配;
4.适当改变就餐习惯,按照“蔬菜-肉类-主食”的顺序进餐;
5.进食要细嚼慢咽,每一口嚼15~20下,细嚼慢咽不但能帮助肠胃消化,还能让人有饱腹感。
第二步:迈开腿
1.每周至少5天,进行中等强度的大有氧运动(健身操、跳舞、跑步等),每次30分钟;
2.减少久坐,对于长期静坐或伏案工作者每小时要起来活动3-5分钟。
第三步: 保证充足睡眠
保证每日7小时左右睡眠时间
1、减重要循序渐进,较为理想的减重目标应该是6个月内减少当前体重的5%-10%,合理的减重速度为每月减2-4kg;
(图片来源网络)
2、减重期间还要关注体脂率和肌肉量的变化,做到减少肌肉的流失,维持肌体的肌肉量和基础代谢率。
(图片来源网络)
想要了解你自己身体的脂肪、肌肉等体成分的占比吗?欢迎前来永州市中心医院营养科,可为您制定个性化减重减脂计划!
参考资料:[成人肥胖食养指南(2024年版)]
[中国超重/肥胖医学营养治疗指南(2021)]
文/周文娟
来源:红网
作者:周文娟
编辑:王杨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