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割包皮(肥胖割包皮变瘦后会有影响吗)
门诊中四分之一的小孩可割可不割 肥胖的孩子别轻易割 但四种情况建议割
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俞茜茜 通讯员 王雪飞 徐尤佳 编辑 王铖杰
以下四种情况建议割
暑假里,各大医院的泌尿外科绝对是最忙的科室之一,尤其是儿童医院的泌尿外科,很多家长都是趁着这个时候,带孩子来做包皮手术。那么,哪些情况是建议要做手术的呢?
陈光杰副主任医师说,割包皮的手术指征,除了参考包皮长度之外,更多的是看临床症状。一般情况下,有以下四种情况之一是建议做手术的——
1.病理性包茎。男宝宝3周岁以前,包皮不能翻起是正常的,属于生理性包茎。如果3周岁后还不能翻起,就属于病理性包茎了,建议手术。
2.包皮明显过长。长出部分超过阴茎体的1/3,这样的情况也建议割。
3.感染。如果包皮红肿、龟头反复感染发炎,就算年龄不满3周岁,也一定要尽早割。
4.包皮有疤痕。这些疤痕其实是反复感染发炎引起的,也建议尽早手术。
肥胖的孩子别轻易割
除了必须要割的,还有不能轻易割的。
陶畅副主任医师说,像肥胖的孩子,就不能轻易割包皮,因为脂肪多,尺度很难把握。
此外,有的家长发现孩子“小鸡鸡"很短很小,包皮却很长,实际上可能不是包皮过长,而是隐匿性阴茎。这样的情况其实是要做整形手术的,到时候可以用包皮作为手术的“材料",如果当成包皮过长一切了之,就麻烦了。
一般手术多长时间?
陈光杰副主任医师说,在儿童泌尿外科,包皮手术属于比较基础的手术,手术难度并不大,但是需求量比较大。
目前,包皮手术主要有三种:
一是最传统的手术,也就是“包皮环切手术",需要住院,手术时间大约需要半小时左右。
二是包皮环套术,通常在门诊手术中开展,手术时间大约5分钟,非常方便,一般当天就能出院。
三是吻合器包皮环切术,相当于订书机的原理,把多余的包皮钉起来,伤口恢复相对快一点,而且形状比较好看,适合年龄大一点(5岁以上)的孩子,但是需要住院。
陈光杰副主任医师说,目前,包皮环套术和吻合器包皮环切术是比较主流的两种方式,但是具体选择哪种手术方式,还是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听专业医生的建议。
尽管不同国家和地区对是否有必要割包皮还存在争议,但采访中几位医生有一个观点是一致的:如果确诊包皮过长或包茎,还是早点手术好。割包皮可以减少包皮感染几率,降低成年后阴茎癌及配偶的宫颈癌发病率,减少性病传播。
陶畅副主任医师说,包皮内藏着很多朗格罕细胞,这种细胞是很多病毒和细菌的宿主,尤其对艾滋病病毒特别敏感。国外专家曾做过相关调查,包皮手术能够让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几率下降60%左右。
小丁丁上哪层皮是累赘?早晚切了!医生:跟风,可知包皮的用处?
3岁健康儿童
每年到了暑期,孩子们一放假,医院的耳鼻喉科、眼科、口腔科、泌尿外科是门庭若市。
嗨,你看一个个家长领着自家宝贝,扎堆在医院排队,什么什么做手术?
奇了怪了,扁桃体摘除、眼视光、正畸牙齿、包皮环切等等,跟风似的,家长们生怕自己孩子没排上,又错过一个假期,等孩子长大耽误了怎么办?
学生放假,医院排队挂号
“听说儿子7岁以后都要把包皮做了,否则将来要影响下一代”。
“我们家儿子从小尿尿时就尿不远,好像小丁丁比人家正常孩子短,有时候尿尿还哭”。
“听说切这个包皮也挺可怕的,你看,谁谁家儿子做了,十几天还四仰八叉躺在床上,害怕切口感染,长不好怎么办?”
家长听说:暑假做包皮好
原来呀,这些家长在来泌尿外科看医生前,也是做足了功课,既希望孩子能利用假期,把这件事解决了,以免将来后悔没给孩子负责任。又怕万一做手术,出了问题怎么办?
其实孩子身上的任何器官都有它的生理功能,既不多余、也不会是累赘,比如阑尾、扁桃体、甲状腺、包皮,那啥,可不能想拿掉就拿掉哟。
再说,你家孩子与他家孩子身体存在个体差异,不能这么攀比,那也要紧跟上,生怕“输在起跑线上”。
科学就是科学,对待孩子生长发育中的各种生理现象我们要解其中的科学道理,而不是盲从、跟风、赶潮流。
好了,进入今天的主题:
孩子的小丁丁和它上面那层“包皮”究竟是干什么用的?
我们先给家长一个建议:与其纠结孩子该不该做包皮手术,不如我们把精力放在如何认识孩子的各种生理现象,发现一些生命奥秘,多关注、多爱护、多护理。
我们还会中肯的告诫家长:孩子身上的丁丁需要那层“皮”来保护,有问题的毕竟是少数,即使如此,我们也还有其他方法解决,未必一定要给孩子“动刀子”呢?
还是要相信科学,听专家的意见
一、小丁丁上的那层包皮真是“累赘”吗?它有什么生理功能?
1、什么是包皮?什么是包茎?
包皮:是指阴茎上的皮肤覆盖在阴茎头处,褶成双层、能够后翻露出阴茎的皮肤层。
包茎:当包皮口狭小,紧包着阴茎头,包皮内板与阴茎头黏连,不能向后翻开而显露出阴茎头时,医学上称之为包茎。
小丁丁与包皮像穿了一件“皮衣”
大多数男孩在出生时,包皮均较长,完全覆盖或包住整个阴茎,这称之为生理性包茎,是婴儿正常生理现象。
随着年龄的增长,阴茎和包皮逐渐发育,一般3岁时包皮开始退缩,显露阴茎头,到8~10岁左右,生理性包茎就完全消失了,青春期至成人,龟头完全露出,但约有30%的人,还是不能外露阴茎头,就成为病理性包茎。
小丁丁、小男孩
2、包皮有什么生理功能?
保护作用:首先包皮覆盖或包裹在孩子的小丁丁上面,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它就像给小丁丁穿了件雨衣,为小丁丁遮风挡雨,不至于受外部环境的污染、小虫虫叮咬、外力伤害等等。
预防作用:我们真不要忽视了这件小皮衣,它就像我们的眼睑一样,保护“眼睛”,可以预防小丁丁感染。
这层小皮衣具有特别的柔韧性,对小丁丁具有保湿、润滑和增加敏感的作用。
同时它还可以保持阴茎头处于恒定的温度,具有调节周围环境的酸碱平衡,它还有一定的自净作用,使小丁丁保持相对清洁。
包皮具有保护、预防及免疫作用
免疫防护:小丁丁上的这层包皮上具有丰富的腺体,而腺体内具有一种特殊的蛋白——溶菌酶,当有细菌、病毒等微生物侵袭时,腺体能够分泌溶菌酶,抗细菌和病毒。
其次,小丁丁上的包皮含有一种特异性的上皮细胞如郎罕氏细胞,是人体免疫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它富含于包皮的外表面,直接参与免疫抗炎反应。
而包皮的粘膜上含有一种浆细胞,能够分泌免疫球蛋白,可以预防感染。
温馨小贴士一:了解了孩子的小丁丁及丁丁“身上的”包皮,我们就知道,包皮和小丁丁一样,全身都是宝。它不但能保护小丁丁,它还像天然空调,自行调节温湿度和酸碱度,它还是勤劳的“清洁卫士”,具有自净作用;它更是一名卫士,可以抗菌、抗病毒,因此,我们人身上的每一个“小零部件”都是宝贝,而不是多余的,更不是累赘哟!
二、为什么现在家长跟风似的排队割包皮呢?是家长心态?世俗?还是真正疾病所致?客观因素:1.包皮过长:
包皮过长是包皮常见的问题,包皮覆盖尿道口,但能上翻,露出尿道口和阴茎头,但由于过长,就易集聚污垢,久而久之引起包皮发炎感染,甚至形成瘢痕黏连。如果有污垢长期积存,在包皮下可以摸到。
2.包皮口较紧:
个别孩子由于包皮过紧,包皮内板与阴茎头黏连,就像一个小口袋似的,每逢孩子小丁丁挺起的时候,阴茎头都会被嵌顿在阴茎沟内无法外露,久而久之就会引起包皮和龟头局部肿胀和疼痛。
3.包皮口过小:
就像穿小尺寸的衣服一样,头大口小,包皮口狭窄,使包皮不能上翻,不能露出尿道口和阴茎头,孩子排尿不便和不够流畅,排尿形成的尿流细如线,甚至滴滴嗒嗒尿不干净,有的由于尿液被包皮阻挡,小丁丁前端会像吹气球一样鼓起一个小泡泡,排尿也细得像一条线,引起排尿困难的现象。
孩子怎么不舒服?
温馨小贴士二:由于遗传、发育等先天因素,可能个别孩子会引起的包皮与阴茎不符,产生不适症状。但是,就像孩子穿衣服一样,小丁丁配“皮衣”也得“量体裁衣”,衣服大了、小了、肥了和瘦了都不得体,会不舒服。因此,包皮会出现过长、口太小、太紧,以致包皮后翻困难,不能暴露丁丁的头,影响排尿,经常藏污纳垢,带来感染机会。因此,家长关于是否需要割包皮,就要先弄清楚这几个概念问题哟。
社会因素:4、 传统习俗沿袭:
很多年以来,民间习俗和传统观念的世袭,老人们普遍认为,孩子身上那包皮生来是累赘,没什么用,与其将来麻烦一大堆:那里脏爱生病,影响传宗接代,不如听“老祖宗”话,越早做掉越好,不能耽误了孩子做包皮手术的黄金时期。
传统习俗
5、 跟风随大流:
现在的年轻父母,跟老人的育儿理念大相径庭,他们对孩子的生长发育即好奇、关心,但又缺乏学习时间,被孩子车轱辘似的吃喝拉撒睡、小病小灾和头疼脑热、学习成绩、工作压力等等搞的昏头转向,哪还有时间去辨识什么是该与不该呀,这些争论不休的问题还是留给专家学者去解决吧。
我们随大流,听别人说割包皮怎么好,就好像美女“开双眼皮”,各有所需,想切就切;或者小学生去体检,医生都说要切,那我们就随大流吧。于是,每每到了放假,医院泌尿外科门诊就门庭若市,排着长队挨个手术。
6、 国家地域风俗习惯不同:
经统计,世界上大约有1/4的男性做过包皮环切术,但这大多集中在美国、加拿大、中东、非洲和亚洲的伊斯兰国家或群众。在美国,这项手术多在新生儿期完成,其原因是美国儿科学会专家共识:指出新生儿包皮环切术的好处是可提前预防男婴的泌尿系感染和性传播疾病(包括HIV),还包括生殖系统肿瘤。但是,亚洲与欧美国家儿童体质发育是不同的,显然不符合我国儿童的生殖病理生理条件。,与我国风俗习惯不同。
地域、民族不同
温馨小贴士三:根据我国有关科研证据和泌尿科专家共识,表明儿童常规做包皮环切手术没有科学依据,也不符合医学伦理学和循证医学的学术要求,我国泌尿外科专家共识更不建议及早做儿童包皮环切术,他们认为,随着儿童生长发育,大多数孩子的包皮会自行退后,从而自然露出阴茎头,不会影响生理功能,因此不建议常规手术;即使发现了包皮过长、包茎,在掌握手术指征后,在青春期前(11、12岁)方可行使手术也不迟。
三、如果发现孩子包皮过长,能否通过非手术的方法矫治呢?回答当然是可以。
即徒手矫治法:孩子3岁开始,包皮就逐渐开放了,80%的孩子到8岁左右包皮就都能上翻了。对于一些单纯性包皮过长,其实不手术,通过手法矫治,也能达到好的效果,其方法简单、易操作(俗称“撸一撸、翻一翻”),学龄前孩子由家长操作,学龄后可由孩子自己操作:
1、操作前流水清洗手。
2、每日用温、清水将包皮及小丁丁清洗干净;如果有包皮垢(尿垢等),可以在包皮和阴茎头处涂橄榄油 ,然后清洗擦干水分。
3、每天在排尿时,用拇指、食指握住小丁丁(闹钟3点和9点钟方向)、中指握住丁丁(6点钟方向),3个手指协同将包皮向耻骨的方向推送;将包皮翻动2~3次,当阴茎头被暴露以后,应维持状态至少30秒,然后再松开手,完成后需及时让包皮复位。
如果一开始不能轻松的将其分开,就应每天坚持翻,持续几个月,阴茎头因能得到充分暴露,而迅速发育,随着体格的生长,阴茎边缘形成突起,包皮就不会复原而过长了。
徒手矫治
徒手矫治的注意事项:
▷ 3岁前不可硬撸孩子的包皮,因为3岁前大部分是生理性包茎,包皮与阴茎头虽然粘在一起,但其间没有缝隙,细菌一般不会进入,每天洗澡时冲洗外面即可,反之,就会增加感染机会;同时引起孩子疼痛不适,或过度刺激而引起局部炎症损伤、红肿,反而增加孩子的心理负担,以后惧怕对他的任何干预。
▷ 如果经医生检查确诊了严重包茎的儿童,则不适宜徒手矫治法,弄不好还会发生包皮嵌顿,导致阴茎头水肿,发生意外。
手法矫治也是有条件的
温馨小贴士四:专家还特别提醒家长,据调查统计,在儿童中真正需要手术治疗的孩子只占有包茎人数的少数。记住了,是少数,不是多数,好话说三遍啊!自我矫治包皮过长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家长要耐心解释,增加矫治的依从性。
四、什么样的情况下有手术指征呢?一般多大年龄手术比较好?术后的注意事项有哪些?有家长可能会说,前面铺垫的太多了,好啊,终于干货来了,什么情况下的包皮问题需要手术?孩子多大可以手术呢?
1、儿童包皮环切术的指征:
包皮过长:引起反复包皮炎和泌尿道感染等炎症。
真性包茎:包皮口严重狭小,使得包皮无法往后推,阴茎头不能露出,甚至出现了瘢痕性包茎。
反复的包皮嵌顿:多见于明显的包茎,当包皮被翻开后,狭窄的包皮口形成了类似于“紧箍咒”样的包皮束环,紧紧包绕着孩子的小丁丁。一旦出了包皮嵌顿,为了防止嵌顿缺血坏死,家长要麻溜的把孩子送医院。
手术要有手术指征,11~12岁做包皮手术最佳年龄
这里家长又要晕圈了,什么真性包茎,难不成还有假性包茎?对了,什么是假性包茎?因为,隐性包茎是不能手术滴,这里给家长一个概念:
隐匿性阴茎:阴茎被埋藏在皮下或皮下脂肪之中,从外表看阴茎非常短小,包皮完全覆盖于阴茎头上,但是,手法可以翻出阴茎头。
其原因是:
①先天阴茎发育不良,阴茎又短又小; ②由于营养过剩,小胖墩或肥胖症,其耻骨前脂肪堆积,易把阴茎埋藏起来。要解决这种孩子的问题,先要减肥治疗。
小胖墩、脂肪堆积,把小丁丁都埋藏起来了,减肥吧!
隐匿性阴茎是不能做包皮环切手术的,千万不能随便切哟,可做矫正手术即将阴茎拉出来,而不是简单地将包皮割掉。因此,这是要专科医生检查评估,听医生安排哟。
儿童做包皮手术最佳年龄:青春前期及青春期的男孩是最佳的手术年龄是11~14岁。实际上包皮手术没有明确的年龄限制,只要手术指征明确,可以择期进行手术。但是考虑到不同年龄的孩子配合度不同。儿童期的男孩,如果包皮不是很严重,没有感染、排尿不畅等症状的话,可以先等一等。
术后卧床休息
五、儿童包皮手术后家长有哪些注意事项?一般来讲,术后1-2周,切口就可以完全愈合。但家长需要注意这几点:
1、手术后最好卧床休息1、2天,避免过度活动或体位引起出血水肿。同时,最好小内裤单薄、宽松、绵柔舒适。
2、尽量避免孩子过度兴奋比如大笑等,使小丁丁频繁刺激,引起挺起而充血。
3、清淡饮食,要忌辛辣刺激和油腻食物如辣椒、海鲜等。
4、术后1~2天换一次药,并去医院复查切口愈合。
清淡健康饮食,不吃刺激性食物
简而言之:儿童的包皮与小丁丁是一种唇齿相依的关系,是包皮是给小丁丁“量身定制”的“皮衣”。包皮不仅不是孩子身上的累赘,而且它有着很多特殊生理功能,它不但具有自净能力,而且含有丰富的腺体及抗体,能够参与免疫反应,因此,家长要好好保护孩子的小丁丁与包皮,不要随意把这层“皮衣”脱去。同时,要关注孩子的发育,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对于确定了病理性的包茎,应去医院就医评估,3岁之前吧应手术,最好11~12岁手术;重要的一点,平时家长要学会矫治方法,使孩子处于一种良性的保护之中。
孩子割了包皮 术后护理有学问
最近不少中小学生家长都带着孩子扎堆到医院割包皮。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杨其运博士表示,对于包皮过长或者包茎的患者来说,割包皮可以带来一定益处,孩子割了包皮后的护理对康复其实很重要。
7-12岁进行包皮手术效果较佳
杨其运表示,如果家长或者患儿能够在每天洗浴时用手上翻包皮,使龟头完全露出,并用清洁水冲洗干净包皮垢等包皮腔的分泌物、注意个人卫生清洁,完全可以选择不用挨这一刀;如果家长发现自己刚出生的小孩是真性包皮过长或包茎时,建议这些患者在7-12岁才进行包皮手术。
他解释,虽然有一些国家和地区倡议男孩子在7岁之前甚至婴儿出生时就进行该手术,但是我国一项对儿童青少年的大样本临床调查发现,包茎的发生率可从出生时的99.7%降至青少年时期的6.81%。
婴幼儿期的包皮过长或包茎如无出现排尿困难、反复龟头炎或反复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可不必治疗,绝大多数包皮过长或包茎婴幼儿可不必手术。通常,在出生时只有4%的男婴包皮伸缩性良好,等到3岁时大约10%的孩子会成为生理性包茎,然而,到他们16岁左右时仅有1%的男孩包皮不能完全上翻。随着年龄增长,阴茎逐渐发育变大变长并超过包皮的发育速度,部分男孩的龟头逐步外露,包皮过长或包茎的现象也就可以自行消失。
另一方面,因为割包皮时施行的是局部麻醉,并非全身麻醉,所以一定程度上需要小患者的配合才能顺利完成手术。“年纪太小的小朋友还不懂事,医从性和配合度会比较差,极可能影响手术效果,并可能会造成小朋友的心理阴影。”杨其运说,“这也是我们建议等小朋友年龄稍微大、稍微懂事,视包皮具体情况如是否真性包皮过长或包茎,是否反复发生龟头炎,是否排尿困难,再考虑是否割包皮。“
术后清洁有讲究
一般情况下,包皮手术大概需要15-30分钟,手术方式包括传统的切开手术和更为先进安全的“袖套式包皮环切术”、“缝合器包皮环切术”。切口缝合一般会采用可吸收缝线,不需拆线,或用钛钉缝合切口,术后随着切口的愈合,钛钉会自行脱落。
术后伤口会有轻微疼痛及淤肿,服用消肿止痛药可缓解不适,随着伤口的逐渐愈合,术后7-10天后即可痊愈。
杨其运提醒,术后伤口应保持清洁干燥,小便时注意不要弄湿纱布。若出现阴茎勃起,可用一手护伤口,另一手用力捏痛龟头,让阴茎疲软下去,以免伤口裂开。手术1个月后,病患就可恢复正常生活。
如果术后12小时内无法正常排尿,或者伤口持续大量出血,渗湿透纱布,又或者阴茎头有恶臭分泌物,需要回医院就诊处理。
割包皮虽然是个“小手术”,但是也会存在一定风险,有时甚至会有并发症。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出血和感染,另外与麻醉相关的副作用也有可能发生。此外,风险还包括包皮被切得太短或保留太长;剩下的包皮可能会重新黏连在冠状沟或者龟头上,需进行小手术修复。
此外,肥胖儿童的包茎需要与隐匿型阴茎相鉴别,虽然二者都表现为包皮不能上翻以完全露出龟头,但两者的治疗方案完全不同。若将隐匿型阴茎误诊为包茎割了包皮,对患儿日后阴茎的发育或者性生活都将带来很大的弊处。有鉴于此,杨其运建议家长最好带小孩到正规公立医院就诊。(余燕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