醋酸泼尼松片肥胖(醋酸泼尼松片的副作用会发胖吗)
糖皮质激素在肾脏疾病使用中的“爱恨情仇”,您真的了解它吗?
因慢性肾炎、狼疮性肾炎,特别肾病综合征,尤其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等病情需要,很多肾友不得不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肾内科常用的口服糖皮质激素为醋酸泼尼松片和甲泼尼龙片。糖皮质激素服用不当可能影响疗效并且增加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同时其可能导致的不良反应也是广大病友高度关注的。今天我们再来谈谈糖皮质激素的正确服用方法、注意事项及不良反应。
一、掌握正确服药时间
糖皮质激素是人体自身存在的一类非常重要的物质,它对机体的生长、发育、代谢以及免疫功能等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糖皮质激素在体内的分泌具有昼夜节律性,早晨7-8点为分泌高峰,随后逐渐下降,而午夜为低潮。因此,外源性补充糖皮质激素时应顺应体内的昼夜节律,这样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对自身节律的干扰,进而减少不良反应。因此,醋酸泼尼松片、甲泼尼龙片这类短效的糖皮质激素的最佳服药时间为早晨7-8点一次性服用。
二、不可突然停药和快速减量
长期大量服用糖皮质激素后,会对人体自身的合成和分泌功能产生抑制,导致内源性糖皮质激素分泌不足,因此切不可突然停药或快速减量,以免发生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甚至肾上腺危象而出现恶心呕吐、乏力、严重低血压、低血糖甚至昏迷等危及生命的反应,应在医生指导下调整剂量。
三、常见不良反应和预防
很多年轻病友因忌惮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而抗拒服药或擅自停药和减量,从而影响到疾病的治疗。诚然,糖皮质激素的确存在不少不良反应,且有些不良反应较为严重,但是大部分情况下这些不良反应是可防可控的,深入全面地了解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和预防措施,能够帮助广大病友更好地理解和执行治疗方案。糖皮质激素较为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诱发或加重感染
由于糖皮质激素会抑制人体免疫力,因此可能增加感染风险,其中呼吸道感染最为常见,如感冒、肺炎等;同时也有可能加重原本存在的感染,如病毒性乙型或丙型肝炎、艾滋病等。但广大病友不必过于紧张,因为医生在制定免疫治疗方案时会全面评估每个人的情况,权衡利弊后才会慎重加用糖皮质激素。因此,病友们需要做到的首先是积极预防感染,比如不去人多聚集处、规范佩戴口罩、不吃不新鲜的食物等;部分患者可以预防性使用复方新诺明等。此外,一旦出现感染的症状,比如咳嗽、咳黄痰,发热,应及时就诊,这样就能使感染风险最小化。
2.骨质疏松和股骨头坏死
糖皮质激素会抑制骨形成和骨吸收,因此可能造成骨质疏松,严重者可导致股骨头坏死。一般建议激素使用疗程3个月以上者常规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来预防骨质疏松,特别提醒,激素减量过程,即使口服1片激素/天,也得口服补钙药。广大病友应保证规律服用钙剂,饮食上注意多摄入富含钙和维生素D的食物,同时通过骨密度等检查定期评估骨折风险,如出现骨痛症状应及时就诊。
3.消化道溃疡和出血
糖皮质激素可能损伤消化道粘膜并阻碍粘膜的修复,因此有消化道损伤的不良反应,严重者可能出现消化道溃疡甚至出血,但多发生在有多重危险因素的患者中,包括本身存在消化道溃疡或出血病史、高龄、同时使用其他可导致消化道溃疡和出血的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布洛芬、吲哚美辛)、抗血小板药(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抗凝药(华法林、低分子肝素)等。预防方面,如糖皮质激素使用剂量较大,或合并其他危险因素时,可同时服用抑制胃酸、保护胃黏膜的药物,如奥美拉唑。不得不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时,建议选择塞来昔布、依托考昔、尼美舒利等对消化道影响相对较小的品种。此外,若服药后有胃部不适反应,可将服药时间调整为早餐后服用。
4.血压、血糖和血脂异常
糖皮质激素可影响体内代谢,导致血糖、血脂升高,同时导致水钠潴留进而引起高血压。出现该情况时,需及时就医,评估严重程度,如为轻度异常,在调整生活方式的同时,可在医生指导下加用对症治疗药物;如症状严重,不能耐受,则在医生指导下缓慢减量至停药。一般情况下,该类症状在停药后会减轻或消失。
5.兴奋、失眠等精神症状
糖皮质激素可作用于神经系统,一般在大剂量使用时可能出现兴奋、失眠、焦虑等症状,可在医生指导下加用药物对症治疗,如不能耐受考虑减量或停药。
6.其他常见的不良反应
除以上不良反应外,糖皮质激素还可能引起面部圆润,体型改变(肩背增厚、腹圆),皮肤痤疮、紫纹瘀斑,食欲增加导致肥胖等。但这些反应一般是可逆的,停药后半年左右能够恢复,对病友造成的困扰多为暂时性的。
以上所述的不良反应大部分是在长期、大剂量服用糖皮质激素的情况下可能出现的,且不同的个体由于身体情况不同,发生的概率也不同。因此广大病友不必谈激素色变,只要科学、合理的遵从医生医嘱,服用糖皮质激素,关注自身身体变化,听从医生指导定期就诊,糖皮质激素的使用也可以做到安心、安全。
李师傅严格控制饮食仍然发胖,原来罪魁祸首是药物惹的祸
李师傅是一个比较讲究的人,由于自己已经是五十多岁的人,所以特别注意不能够发胖,所以它严格控制饮食,不吃肥肉,不吃糖,但是体重仍然往上涨,让她很纳闷,不知道怎么回事?
她到医院就诊,医生为其进行了检查,除了血压高外,血糖、血脂都正常,也没有其它疾病,后来医生发现她是一位高血压患者,经常在吃酒石酸美托洛尔片,已经吃五年了,这可能就是导致她发胖的罪魁祸首,她有点不理解,大家都说吃油腻的,吃甜的会发胖,怎么吃药也会发胖呢?都有哪些药物会引起发胖呢?医生给她讲解后她才明白,原来她发胖的原因不是饮食,而是使用药物导致的。
药物导致肥胖
何为肥胖
肥胖是指一定程度的明显超重与脂肪层过厚,是体内脂肪,尤其是甘油三酯积聚过多而导致的一种状态。由于食物摄入过多或机体代谢的改变而导致体内脂肪积聚过多造成体重过度增长并引起人体病理、生理改变或潜伏。
目前常用体重指数,也叫体质指数(BMI)来衡量,BMI=体重(千克)/身高的平方(身高以米为单位),BMI<18.5为轻体重,18.5≤BMI<24为健康体重,24≤BM1<28为超重,BMI≥28为超重,所以要以此为标准。
引起肥胖的原因很多,主要是饮食,其次是疾病,还有药物引起的,由于药物引起的肥胖称作药物性肥胖,李师傅的肥胖就是使用降压药物酒石酸美托洛尔引起的。
有的会引起肥胖
为何药物会引起肥胖
除了常见的饮食引起的超重外,药物引起的肥胖也比较常见,其原因主要有:
1、人体代谢紊乱
药物引起肥胖的原因之一就是代谢紊乱,主要是激素类药物,主要是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这类药物会干扰人体正常的代谢,导致糖类及脂类合成增多,从而在人体内囤积,进而出现肥胖。
2、增加人体的食欲
对于有些人,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会导致食欲不振的情况,平时缺乏营养,如果服用了增加人体食欲的药物,这些药物通过增加人体食欲而增加体重,进而引起发胖。
增加食欲
3、促进人体吸收
有些人平时胃肠功能差,存在吸收障碍,食物进入胃肠后,营养成分不被吸收,导致营养成分的缺失而出现消瘦的情况,如果这些人服用了促进人体吸收的药物,导致吸收增加,也会导致肥胖的发生。
4、水钠潴留
有些药物会导致人体的水钠潴留,指过度的水分和过度的钠盐在机体储存,从而造成一系列症状。如果水分过多在体内聚集,容易造成血压升高、水肿症状,进而导致发胖。
5、体内激素异常
有些药物,主要是性激素类药物,如雌激素和雄激素等,服用这些药物可以导致体内激素分泌异常,也会导致人体发胖。
临床上容易引起发胖的药物主要有如下这些:
1、导致人体代谢紊乱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是导致人体发胖的主要药物种类之一,在临床上也比较常见,这些药物主要有:醋酸泼尼松、地塞米松、甲泼尼龙、倍他米松、糠酸莫米松、哈西奈德等激素类药物。
甲泼尼龙片
2、增加人体食欲的药物
增加人体食欲药物,也会引起人体的体重增加,导致发胖的发生,这些药物主要有:
常用的西药有多潘立酮、莫沙比利、依托必利、甲氧氯普安等;中药有六味安消胶囊、保和丸、补中益气丸、参苓白术丸、香砂养胃丸、人参健脾丸等。微生态制剂,是利用正常微生物或促进微生物生长的物质制成的活的微生物制剂,如双歧杆菌胶囊、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凝结芽孢杆菌活菌片等。
3、促进人体吸收的药物
有些人平时吸收不好,导致体内营养成分不足而出现消瘦,一旦吸收增加,就会引起发胖,这些药物主要有:这类药物主要是各种消化酶类,如胃蛋白酶、胰蛋白酶等,还有补充微量元素的,如葡萄糖酸钙、葡萄糖酸锌等。
4、导致水钠潴留的药物
这些药物主要是通过导致水钠潴留而引起身体的浮肿而出现发胖,如非甾体抗炎药物,如布洛芬、吲哚美辛、保泰松等;还有利尿剂,如氢氯噻嗪、呋塞米等,还有其它类的复方甘草酸、甘草、人参等。
布洛芬胶囊
5、一些降压药物
在临床常用的一些降压药物中,有些降压药在使用的过程中,还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如普萘洛尔、阿替洛尔、美托洛尔、氨氯地平、硝苯地平等,这些药物会导致人体的水钠潴留,进而引起人体水肿,导致体重增加。
6、一些降糖药物
糖尿病患者比较多,治疗糖尿病的药物种类也多种多样,其中有些降糖药物也会导致体重增加,这些糖尿病药物主要是:其中磺脲类,格列本脲片、格列齐特片、格列吡嗪片、格列喹酮片、格列美脲片等药物;格列奈类,如瑞格列奈、米格列奈、那格列奈等,可能会引起患者体重轻微增加,还有胰岛素类也会引起体重增加。
7、一些精神病药物
现在精神疾病高发,在治疗精神疾病的药物中,有些也会引起体重增加,如抗精神病的药物氯氮平、奥氮平、佐替平、喹硫平,抗抑郁药:米氮平、阿密曲替林、氯丙臻、艾司西酞普兰等,都会引起发胖。
奥氮平
上述这些药物都会引起发胖,所以即使控制饮食也会导致体重增加,所以要合理使用上述药物,必要时更换为其它药物,防止体重增加。
用药有风险,使用需谨慎!如果有疑问,请关注我,我会为你解疑释惑!
常吃强的松,这5个问题一定要搞清楚
强的松有哪些作用和用途强的松又名醋酸泼尼松,是一种中效糖皮质激素,半衰期约为3-4小时,一次用药效果可维持12-36小时,具有广泛的生理效应和药理作用,可影响糖、蛋白质、脂肪以及水和电解质的正常代谢,引起血糖升高,蛋白质合成减少,血浆胆固醇升高,皮下脂肪分解和水盐代谢紊乱。此外,强的松还具有抗炎、免疫抑制、抗细菌内毒素、抗休克、刺激骨髓造血功能、退热等药理作用,在临床上主要适用于风湿性和类风湿性关节炎、重症肌无力、血管炎、皮肌炎、硬皮病、肾病综合征、急性肾炎、系统性红斑狼疮、严重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特发性肺纤维化、异体器官移植手术后产生的排异反应、急性痛风发作、结节病、结缔组织病,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和恶性淋巴瘤等。
- 库欣综合征:强的松可引起脂肪和水盐代谢紊乱,表现为满月脸、水牛背、向心性肥胖、多毛、皮肤及皮下组织变薄、痤疮、高血压、低血钾、骨质疏松和糖尿等。肌无力和肌萎缩多发生于四肢的大肌群。停药后多可自行恢复正常,必要时可给予对症治疗。
- 诱发或加重感染:强的松可抑制机体的防御功能,可诱发感染或使体内潜在的感染灶扩散,特别是肾病综合征、肺结核、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免疫力降低者。
- 消化系统:强的松可促进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抑制胃黏液分泌,降低胃黏膜的抵抗力,从而诱发或加重胃、十二指肠溃疡,甚至导致胃肠道出血或穿孔。少数患者可诱发胰腺炎和脂肪肝。
- 运动系统:强的松可引起肌肉萎缩、骨质疏松、伤口愈合延迟,甚至自发性骨折和股骨头坏死。
- 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长期服用强的松可通过负反馈抑制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HPA轴),引起内源性激素分泌不足,导致肾上腺皮质萎缩和功能不全,表现为体位性低血压、无力、抑郁、恶心、呕吐、休克等。
- 反跳现象:由于长期服用强的松长生了依赖性或病情尚未完全控制,突然停药或减量过快,可导致原有疾病复发或加重,称为反跳现象。
- 其他:长期服用强的松还可引起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也可致精神失常。
人体内糖皮质激素的分泌具有昼夜规律,一般在早晨7-8点分泌最多,2-3小时后分泌量即减少50%,随后分泌量逐渐降低,午夜分泌最少,因此,推荐强的松在早上7-8点给予一天所需的全部剂量,使外源性和内源性激素在血液中达到同步,可减轻强的松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HPA 轴)的负反馈抑制,预防肾上腺皮质萎缩和功能不全,并可降低消化道溃疡、出血、穿孔以及诱发或加重感染的风险。此外,长期服用强的松的患者还可以选择隔晨给药法,即每隔一日,早上7-8点给药一次,也可减少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HPA轴)的负反馈抑制,降低库欣综合征和儿童生长发育受限的风险。长期服用强的松的患者停药时应逐渐减量,避免突然停药,以免引起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或反跳现象,停药原则如下:比如每天服用强的松5mg(1片),每2周减少1mg(五分之一片),直到减少到1mg(五分之一片),改为隔日服用一次,维持14天后即可停药。
根据生物半衰期的长短,可将糖皮质激素分为短效、中效和长效三类,可的松、氢化可的松等短效糖皮质激素半衰期约为90分钟,一次用药作用可维持8~12小时,强的松、甲泼尼龙等中效糖皮质激素半衰期约为3-4小时,一次用药作用可维持12~36小时,地塞米松、倍他米松等长效糖皮质激素半衰期大于5小时,一次用药作用可维持36~72小时。与氢化可的松等短效糖皮质激素相比,强的松抗炎作用较强,对水盐代谢影响较小,与地塞米松等长效糖皮质激素相比,虽然强的松抗炎作用较弱,但是升高血糖、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HPA 轴)负反馈抑制以及免疫抑制等副作用较弱,因此,强的松长期服用有较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适合长期服用。
- 作用时间:强的松属于中效糖皮质激素,半衰期约为3-4小时,一次用药作用可维持12~36小时,地塞米松属于长效糖皮质激素,半衰期大于5小时,一次用药作用可维持36~72小时。
- 药理作用:与强的松相比,地塞米松与糖皮质激素受体结合得更加牢固,因此抗炎、免疫抑制等药理作用更强。
- 副作用:与强的松相比,地塞米松对水盐代谢的影响比较小,但是升糖作用、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HPA 轴)负反馈抑制作用显著强于强的松,可影响自身的肾上腺皮质功能,不适合长期服用。
- 适应症:强的松适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皮肌炎、硬皮病、肾病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结节病、结缔组织病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长期治疗,地塞米松由于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HPA 轴)负反馈抑制作用较强,影响自身的肾上腺皮质功能,不适合长期服用,只能短期使用,还可用于库欣综合征的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