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肥胖 谷丙转氨酶(肥胖谷丙转氨酶偏高怎么降)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半年不到体重激增10公斤 13岁娃患上脂肪肝

肝病疾病谱正从肝炎向脂肪肝等悄然转变

半年不到体重激增10公斤,13岁娃患上脂肪肝。昨天是第10个“世界肝炎日”,在南京市第二医院汤山院区举办的义诊活动现场,该院疑难和重症肝病科主任医师熊清芳介绍,目前肝病疾病谱已由原先的病毒性肝炎转为非感染性肝病居多,如脂肪肝、药物性肝损伤等,尤其需要警惕的是饮酒及肥胖引发的脂肪肝激增。

罕见,13岁娃患上脂肪肝

日前,熊主任就收治了一例特殊的小患者。今年5月,13岁的明明因鼻梁骨受伤骨折被爸妈带到当地医院就诊,检查发现肝功能谷丙转氨酶异常升高,当地医院降酶治疗后肝功能指标较前下降,出院后继续口服药物,但复查发现指标再次升高了。明明的爸妈着急了,这么小的孩子有肝病了可怎么好?

7月初,明明爸妈经推荐带着他辗转来到南京市第二医院。熊主任看着胖胖的明明仔细地询问发病前的情况:除了明明小时候有过“肾炎”病史外,明明爸妈还说到另外一个情况:因为疫情,明明基本都待在家里,吃得多活动少,近几个月体重增加了10公斤。熊主任判断,小孩是脂肪肝可能性很大。经过系列检查,最终明明的肝脏组织病理提示轻度慢性肝炎伴脂肪肝,明明肝功能异常的原因就是脂肪肝。

警惕,脂肪肝不控制可致肝癌

熊主任介绍,正常人肝脏内都含有少量脂肪,如甘油三酯、磷脂、糖脂和胆固醇等,当肝脏内脂肪转运失去平衡,就会在肝脏内积聚,形成脂肪肝。脂肪肝分为酒精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肝,其中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主要原因是肥胖。

熊主任说,肥胖是各种慢性疾病,如脂肪肝、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等代谢综合征的发病动机,这点无论大人小孩都一样。而肥胖不加以控制的话,常有这样的规律:脂肪肝→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

熊主任提醒,脂肪肝主要是早发现早干预,早期脂肪肝,可以通过减重、调整饮食结构和积极锻炼实现逆转。如果不加干预,可能进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等严重疾病。所以脂肪肝不是什么“良性病”,一定要早发现、早干预,不能把肥胖不当回事儿。通讯员 周慧 魏林玲

肥胖、酗酒患了脂肪肝 别怕,做好这些事可逆转

2019-04-02 09:07 | 浙江新闻客户端 | 记者 郑露露 通讯员 孙建丽

本期主持:郑可飞,乐清市三医副院长,主任中医师,毕业于浙江中医药大学,乐清市名中医。浙江省中西医结合肝病委员会委员,浙江省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方剂学分会委员,全国肝胆病防治咨询专家。擅长中西医结合诊治消化系胃肠肝胆疾病,以及肝胆病的病毒性肝炎、脂肪肝、中毒性肝炎、肝硬化等疑难杂症的诊治。

提起肝病,不少人脑海中闪过的名词就是脂肪肝。脂肪肝的发病原因有很多种,最常见的是肥胖和酒精,此外还有快速减肥、营养不良、糖尿病、药物、妊娠、其他病菌感染等。

因此,脂肪肝一般分为酒精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肝两大类,在患者人数上,男性多于女性。随着生活水平越来越好,肥胖的人也越来越多,脂肪肝的患者也逐渐年轻化。本期和下期怡养汇,郑可飞将从专业角度,为大家分析几种脂肪肝的成因和保养、预防方法。本期先从最常见的肥胖和酒精这两种原因谈起。

高危人群一:肥胖者

前几天,柳市的郑先生参加了单位的体检,谷丙转氨酶高达80(正常指标小于40)。B超检查,结果显示他得的是典型的脂肪肝。郑先生喜欢吃油腻的、高热量的食物,体重一直在飙升,加上不爱运动,体重在大学期间重了15公斤。

郑可飞介绍,这是典型的因肥胖引起的脂肪肝,肝脏是机体脂质代谢的中心器官,肝内脂肪主要来源于食物和外周脂肪组织,肝内脂肪堆积的程度与体重成正比。正常人肝组织中含有少量的脂肪,如甘油三酯、磷脂、糖脂和胆固醇等,其重量约为肝重量的3%-5%,如果肝内脂肪蓄积太多,超过肝重量的5%或在组织学上肝细胞50%以上有脂肪变性时,就可称为脂肪肝。30%-50%的肥胖症合并脂肪肝,重度肥胖者脂肪肝病变率高达61%-94%。

高危人群二:长期酗酒者

除了肥胖引起的脂肪肝以外,酒精也是常见的致病原因。30多岁的李先生日前被查出了脂肪肝,他喜欢喝酒,且时常没有节制。

“以前许多人都觉得酒精性脂肪肝是几十年喝酒下来才会得的,其实不然。”郑可飞介绍,脂肪肝的主要类型之一就是酒精性脂肪肝。酒精在肝脏内代谢,可引起肝功能的紊乱,长期饮酒者极易发生脂肪肝。酒精的主要代谢产物为乙醛,乙醛可引起肝细胞损伤,导致机体氧化应急水平增高;还可影响营养和维生素代谢,导致DNA甲基化异常,进一步导致肝癌形成。

脂肪肝是可逆的

“近些年,许多人体检时都会查出脂肪肝,有人很紧张,担心会病变,其实脂肪肝是可逆性疾病,只要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常可恢复正常。”郑可飞提醒,如果发现脂肪肝,要配合医生的治疗,同时也要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

肥胖者调整自己的饮食结构,多吃高蛋白、高维生素、低糖、低脂肪的食物,不吃或少吃动物性脂肪、甜食(包括含糖饮料),不吃零食,睡前不加餐。同时适当增加运动,促进体内脂肪消耗。主要选择有氧运动,比如慢跑、快走、骑自行车、上下楼梯、打羽毛球、跳绳和游泳等。可以适当补硒,让肝脏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达到正常水平,对养肝护肝起到良好作用。

爱喝酒的人,如果得了脂肪肝,首先要戒酒。“红茶、绿茶、黑茶等各种茶水,都有降血脂和改善肝功能的作用,市民平日可以多喝些茶来预防。”有很多市民咨询,喝什么东西比较解酒?郑可飞给出的答案是葛根(乐清土话叫粉葛)、葛根花,用它们来泡水喝,解酒很有效。

12 岁 150 斤胖墩得重度脂肪肝,转氨酶高六倍

在许多人看来,脂肪肝是大腹便便、不爱运动、长期大量饮酒人群的 " 专属病 ",与儿童无关,而事实上,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高脂高热量的膳食结构和久坐少动的生活方式下,身边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肥胖儿童。

哈医大二院感染科一病房梁明主任医师指出,在这些肥胖儿童中,有高达 30%~80% 不等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发病率,她强调,如果儿童的脂肪肝得不到有效改善,会进一步发展为脂肪肝性肝炎、肝硬化甚至是肝癌。

网络配图

新学期虽然刚开学一周,小闻(化名)却因为浑身没劲,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经常打瞌睡。来到哈医大二院感染科一病房就诊。

小闻的家长介绍,孩子刚 12 岁,身高 152 厘米,因为从小喜欢吃各种小食品、甜品和肉类食物,不喜欢吃蔬菜,平时也不喜欢运动,体重已经达到了 150 斤。

近三个月来,孩子跟家长表示自己上课时经常困倦、头晕,注意力不能集中,尿色深黄。

接诊后,梁明根据小闻的体型和病史询问,推测小闻是患上了脂肪肝。

经过肝功检查,丙氨酸转氨酶达到 263U/L,天冬氨酸转氨酶 283U/L,比正常值 40U/L 高出六倍;肝脏彩超显示中 - 重度脂肪肝。

在排除了因感染和药物等引起的肝功异常因素后,小闻最终诊断为儿童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儿童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指儿童(18 岁或以下)的慢性脂肪性变性,除遗传代谢紊乱、感染、药物、饮酒或营养不良等原因导致的肝脂肪变性。

梁明介绍,随着高脂高热量的膳食结构的形成,家长对孩子的宠爱,给予孩子过分的营养,却没有督促孩子锻炼,导致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肥胖儿童。

过剩的营养以脂肪的形式贮存在身体的各个部位,肝脏细胞内外也不例外,堆积在肝脏的脂肪,会大大影响肝脏功能的发挥。

她强调,儿童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成人相比发病更隐匿,进展速度更快,15% 的儿童在诊断时已经存在 3 期以上的肝纤维化,而且病情也比成人更重,少数甚至出现黄疸、腹水、浮肿、黑棘皮病等。

——医生建议——

梁明表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患者,除了到医院进行正规的护肝抗炎治疗外,生活方式的改变是目前儿童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一线治疗方法。

她指出,一旦确定为超重或肥胖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儿童和青少年应该接受饮食和运动的指导,做到:

1、控制饮食的热量,采取合理的膳食结构。但对儿童不刻意强调特殊饮食(如低糖、低脂或者高蛋白饮食),注意减少动物油和动物内脏的摄入。

2、控制含糖饮料的摄入。目前超过 70% 的甜饮料中,是以果糖作为主要的甜味剂,而果糖的过度摄入,正是肥胖的重要病因之一,因此建议儿童和青少年糖饮料的摄入每周不超过一次。

3、增加有氧和阻抗运动。在校学生应增加户外运动时间,多参加跑步,打球等体育运动。运动时间每次不少于 30 分钟,每周运动 4 次以上。

4、控制在电脑屏幕前的时间不超过两个小时。

5、避免与烟酒的接触,并注意减少在二手烟雾中的暴露。

6、在应用肝毒性药物时需要定期复查肝功来监测肝酶水平。

来源:新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