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肥胖的原因(小学生肥胖的原因是什么)
肥胖的孩子也是脾虚?听听医生怎么说
小雄的体重明显超标,被诊断为“肥胖”。医生在指导饮食、建议锻炼的同时,开具了一张中药处方。妈妈看着处方中的党参、白术、茯苓等药,提出了心中的困惑,这些都是健脾胃的药啊,孩子已经很胖了,为什么还需要健脾胃呢?健脾后不是更能吃了吗?医生解释道,肥胖的孩子也有可能是脾虚惹的祸!
95%~97%肥胖患儿均属于单纯性肥胖,常见的原因包括营养摄入过多、活动量过少、遗传、出生体重过大或小于胎龄等。中医认为肥胖症的发生主要与脾胃有关,痰湿是主要的病理产物。古人云“肥人形盛气衰”,“肥人气虚有痰”,均提示肥胖症的体质特点在于“虚”,是由于脾肾脏腑虚弱,津液失常,痰湿、膏脂内停,停于皮下则出现肥胖。由于脾虚导致肥胖的患儿常常表现为形体臃肿肥胖,自觉肢体困重,嗜睡多汗,乏力少动,腹满,挑食、偏食,尿少,便溏,或者大便黏腻粘马桶,舌淡胖。这部分孩子就是人们常说的饭量不大,但体重却居高不下,喝口凉水都长肉的体质。所以,脾虚除了传统意义上可导致形体消瘦、生长发育落后外,还能导致水湿停聚,体态肥胖的“虚胖”。这类患儿导致脾虚的原因往往是由于家长片面强调高营养,给孩子进食过多肥甘厚腻之品,超过了脾胃的运化功能,即古人所云“饮食自倍,肠胃乃伤”。
脾虚所导致的肥胖除饮食调整、运动疗法、行为矫正外,中、重度肥胖儿可采用中医治疗。中医治疗主要以调理中焦脾胃,化湿祛痰为原则,达到减食而不厌食,减肥而不腹泻,减体重而不减力的目的。相比较药物治疗,更主要的是生活方式的干预,包括合理膳食、加强体力活动和锻炼、矫正引起过度进食或活动不足的行为和习惯等。肥胖治疗的关键重在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坚持体育锻炼,控制高热卡食物摄入量,持之以恒。
(作者: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儿科 副主任医师陈自佳 主任医师吴力群)
来源: 光明网
我国近三成儿童青少年超重或肥胖“小胖墩”该如何科学减肥?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放暑假了,不少家长觉得孩子平时读书辛苦,就想趁假期好好补一补。资料表明,两个月的暑假,有孩子竟然能长胖七八公斤。《2020年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显示,在我国,6到17岁儿童青少年的超重肥胖率高达19%,而6岁以下的儿童,超重肥胖率则为10.4%。最近一次全国学生体质调查发现,我国学龄期儿童超重肥胖人数已经达到了3400万。
孩子多胖算超重,甚至必须去看病?哪些原因最易导致孩子肥胖?Ⅱ型糖尿病这种成人病甚至是老年病怎么会找上了孩子?这个假期,孩子们如何减肥呢?我们一起看看专家的介绍。
哪些原因最易导致孩子发胖?
数据显示,我国6到17岁儿童青少年肥胖率十年时间增长了两倍,人数超过5000万。哪些原因最易导致孩子发胖呢?
专家分析儿童青少年肥胖率持续上升的原因,初步认定与不吃早饭、经常吃零食、偏食、营养过剩、不爱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密切相关。同时,研究显示,肥胖具有遗传和家族聚集性。如果父母双方都肥胖,那么孩子出现肥胖症状的概率高达七到八成。如果父母中一方肥胖,那么孩子有四到五成的概率会长成胖子。
如果母亲在怀孕时吃得过多,导致胎儿过大,很有可能会造成孩子的脂肪细胞增殖过度,这就意味着孩子出生后很有可能肥胖。事实证明,母乳喂养不太容易使孩子长胖,而吃奶粉的孩子出现肥胖的概率相对更高。
专家特别提醒,有些孩子习惯长时间玩电脑、看电视、打游戏,以至于缺少运动量,也是导致肥胖的重要原因。
“小糖人”增多 老年病怎么找上了孩子?
调查显示,过去十年,我国儿童Ⅱ型糖尿病患者出现了令人担忧的增长,糖尿病这种公认的成人病甚至是老年病怎么会找上了孩子?专家表示,肥胖就是最主要的原因。建议所有超重以及家族中有糖尿病人,或自身具有高血压、血脂异常等症状的儿童青少年,从青春期开始要注意进行Ⅱ型糖尿病检查,最好每两年进行一次。
除此之外,肥胖还会给孩子的身体带来哪些危害呢?戳视频↓
“管住嘴、迈开腿” 孩子如何科学减肥?
减肥要“管住嘴、迈开腿”,那么如何吃才能帮孩子瘦下来呢?专家表示,有相当多的儿童肥胖是由不良饮食习惯造成的,突出表现为:喜食甜食、油腻食物;喜喝稀汤、饮料;暴饮暴食,常吃零食;饭后静卧,缺乏运动;夜间进食,或食夜餐,以及过早饮酒。要想减肥,以上这些不良饮食习惯需要戒除,多给孩子吃少油少糖、纤维含量丰富的食品。再说“迈开腿”,孩子越胖越不爱动,让“小胖墩”动起来,有什么好办法吗?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北京儿童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闫洁为大家支招↓
同时,家长们也要注意,如果生活方式干预失败,未成年人是否也能通过药物来减肥呢?这需要医生进行专业评估,且对孩子的年龄和身体情况有非常严格的规定。家长切莫擅自给孩子用药减肥。
(总台央视记者 张萍 曹宇 孔冰冰)
这些导致孩子肥胖的原因,家长一定要知道
家长们可能更喜欢胖乎的小朋友,觉得特别有成就感,现在呢,很多小朋友的话越来就肥胖的话越来越低龄化。而且呢,当他体重进入超重这个范围的话,他患其他的病的风险也会增加,然后就进入这种病理的状态,会导致一系列的疾病,包括我们的糖尿病、脂肪肝、呼吸睡眠暂停甚至肥胖,目前研究发现肥胖跟某些癌症的发生是有密切的关系的。
而且他小朋友跟成人比的话,最大的风险在于:等到他成年以后,他可能会向着严重的肥胖去发展,也就是说小朋友的肥胖,他跟成年人的肥胖比的话,他实际上增多的是脂肪细胞。当成年以后能量多余下来以后再往里头一贯以后,那可不是普通的胖,所以就是说我们一定要及早地开始关注这个问题,要预防这个问题。
在临床上的话我们呢判定小朋友胖还是瘦。那么是不是肥胖症?那么我们是有一个指标的,我们叫BMI体质指数就是体重以公斤为单位,所以身高以米为单位的平方。然后我们来算出来这个数,来判定它到底属于是胖还是瘦,那么通过这个来做一个科学的一个评判依据。
我们把年龄对应BM参考值表的拿出来,给大家看一下。
那我们看看小刘十岁半BMI29,属于比较严重的肥胖了,他现在已经是超过成人的这个28这条界界线了;这边小贾在小朋友里头他属于比较严重的胖子;小莲的是17,已经逼近了超重这条线了。
肥胖,我们叫生活习惯不良相关性疾病。很多人认为胖是遗传的,但实际上我工作了小30年了,那么我自己碰到的真正的那种遗传基因突变导致的这种家族性的肥胖其实很少很少,有一定的遗传因素在,但是更重要的是后天的环境因素,最主要的就是饮食习惯的问题、生活习惯问题。
比如天气热,家里的冰箱里头到处是可乐这种甜的饮料。小朋友缺乏自律,只要有唾手可及的,他都会给你喝掉。他不会有这种自己限制的这种意识。而且很奇怪,人对甜味是会越来越耐受,原来1瓶觉得挺过瘾的,现在第二瓶,第三瓶,第四瓶,而且咱们自己喝粥的时候,加糖,刚开始,一勺,后面两勺三勺四勺,可能还还吃不出那个甜味来吃。对于小朋友。在没有严格的自律的这种情况下,那他就更加的失控。
另外,很多人家里头到处都是零食,孩子住校一周才回来两天,回来这两天就生怕亏待孩子,想吃啥都给他吃,但是吃着吃的就严重超掉了。
像坚果类的食物,它的含油量很高,一次吃一把基本等于仰着脖子喝油,而且油脂的热量是我们普通的碳水化化物的两倍还拐弯。
现在的小朋友有的时候是因为晚上要参加培训,回来很晚,容易饿。家长也会给孩子加夜餐,晚上都十点了吃两根火腿肠、腌肉、熏肉吧,这也是增加肥胖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吃饭的时间不能吃得太晚,如果需要加夜餐,不要选择这些垃圾食品。
对于肥胖来说的话,生活习惯的规律化,餐间加餐,尽量不用刚才说的这些垃圾食品,刚才这些东西都得尽量的不让他碰到,尽量的要收拾起来,家里头就应该清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