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症的主要症状(肥胖症的特征)
有这些表现大概是肥胖症,要怎么预防?
都说胖的人穿衣服不好看,但是你知道吗?患有肥胖症的人对身体的危害还非常大,那么你知道有肥胖症都有哪些表现吗?下面我们不妨来了解一下。
肥胖症的表现症状:
1、全身脂肪过多
肥胖症最简单明了最直观的一种表现就是胖,体重超标,全身的脂肪过多,身材非常的臃肿,就像一个吹起来的大气球一样,穿什么都难看,非常的影响外在形象,也降低了患者的自信心。
2、出现呼吸困难
肥胖症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哪怕是什么也不做,也会觉得自己喘不过气来,呼吸困难,那是因为肥胖症患者体内存在太多的脂肪,而新陈代谢所需要的耗氧量不够,所以就会出现体力不支,呼吸不过来的情况,这个时候患者就更加不愿意动起来,越不动就会越胖。
3、怕热出汗多
肥胖症患者脂肪太厚,而脂肪有着保温的效果,身体需要散热的话,就只能通过出汗的方式,另外脂肪厚增加了人体的负担,导致耗氧量增加,所以稍微动一动就会怕热,这就是平常所说的胖子怕热出汗多。
4、爱睡觉
肥胖症患者因为太胖,不愿意活动,特别是吃饱了之后就更不愿意动,因为血液流通不是很通畅,导致大脑供血不足,出现缺氧的现象,所以肥胖症患者就想睡觉。
5、皮肤粗糙
肥胖症患者会出现皮肤粗糙的现象,特别是女性患者,这种现象更加普遍,因为肥胖会让女性体内的雄性激素增加,越来越男性化了,所以皮肤就会随之变粗糙,有的严重的嘴边还会长出小胡子,身上的毛发也会变得厚重。
肥胖症的症状表现非常多,对于患者来说存在一定的危害性,所以应该及时的避免肥胖的发生,到底该如何预防肥胖症的出现呢?预防肥胖症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饮食控制好
想要预防肥胖,多吃水果蔬菜,因为它们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而维生素可以帮助体内的脂肪被吸收,另外也促进脂肪代谢。当然热量过高的食物就不能吃,特别是肥肉、油炸食物等,这些食物坚决不要碰。
2、坚持运动起来
运动还是需要从小坚持,否则小的时候胖起来了,长大了也不好减肥。每天建议坚持有氧运动30分钟以上,运动的方式方法可以根据自己适宜或者喜欢来定。例如:游泳、跳绳、呼啦圈、健身操、跑步等等。
3、好的作息习惯
很多人会发现,如果自己经常熬夜的话,会出现肥胖的情况,所以建议最好在晚上10点之后进入睡眠状态,因为晚上10点到12点之间,正是身体脂肪静态代谢效果最好的时候,这个时候减肥效果非常好。
相信通过上文的介绍,大家已经知晓肥胖症的表现特征和其预防的方法,相信大家都不想做一个胖子,不仅仅是自卑,更大的隐患是它可能会让你患上各种疾病,所以一定要做好预防肥胖的工作,远离肥胖。
#健康知识科普##健康大V创造营##减肥#
肥胖基本常识,供大家参考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将肥胖列入疾病分类名单(肥胖,Obesity ICD:E66.9)。2020年,WHO对超重和肥胖的定义是:可损害健康的异常或过量脂肪累积。体质指数(bodymass index,BMI)是衡量肥胖程度的常用指标。超重不仅是肥胖的早期表现,还是肥胖形成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预防肥胖的关键时期。
超重和肥胖是由于体内脂肪细胞的体积或数量增加造成脂肪堆积,体内脂肪重量占体重的百分比异常升高。如果脂肪在某些局部过多沉积,如在腹腔内或脏器周围蓄积过多,则被称为“中心型”或“向心性”肥胖。无特殊病因的情况下,体内脂肪过量积累或分布异常均会影响人体代谢功能,是多种慢性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人的体重主要包含体内水分、骨骼、肌肉、脂肪和内脏等的重量。一般成人不仅内脏、骨骼和肌肉的重量不会显著增加,而且体内水分也随内脏和肌肉稳定达到相对平衡状态。因此人的体重水平与身体中脂肪含量密切相关。对人体外表的观察通常可以大致估计肥胖或消瘦的程度,但无法定量评价。BMI和腰围(waist circumference,WC)是评估超重和肥胖程度最实用的人体测量学指标,常用于人群超重和肥胖的筛查。但BMI不能区分体内水分、骨骼、肌肉和脂肪的多少和分布情况,在评价肥胖程度或类型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2020年中国慢性病前瞻性队列研究(China KadoorieBiobank,CKB)中,我国成人体质指数与主要慢性病死亡风险的前瞻性研究结果显示,超重和肥胖的BMI切点分别为24.0kg/m2和28.0kg/m2;BMI≥35.0kg/m2时死亡风险显著增加。
(此处已添加医疗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向心性肥胖的腰围适宜切点男性为85cm、女性为80~85cm。不调整BMI时,腰围过大(≥95cm)与全死因死亡风险增加有关。进一步调整BMI后,死亡风险随腰围增加而上升,腰围超过90cm者死亡风险明显提高。
若将BMI控制在24.0kg/m2以下,或将腰围控制在男性85cm、女性80cm以下,均可以防止约50%人群的危险因素聚集;将BMI控制在28.0kg/m2以下,则可以防止约20%人群的危险因素聚集。
#武医生科普##健康瘦找武医生##合理膳食增免疫#
(国是健康)专家称肥胖本身就是营养不良的表现
近日,杭州一26岁体型偏瘦的刘女士,被查出患有营养不良型肥胖。“人瘦却有小肚子”这一现象引起广大年轻网友的共鸣。什么是营养不良型肥胖?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教授、注册营养师范志红介绍,其实肥胖本身就是一种营养不良的表现。很多人虽然体重不会达到肥胖的标准(BMI>28),但体成分不良(体脂率高、内脏脂肪高),也容易出现胖人常有的各种问题,比如脂肪肝、胰岛素抵抗、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
如果体重正常,如何有效减腹部脂肪?范志红称,重点要放在改善饮食质量、增加运动、改善睡眠三个方面。体重正常或瘦弱的情况下减肥,千万不能少吃,不可以让自己感觉饥饿。保证蛋白质供应,适当增加全谷杂粮,避免糖油混合物,远离各种类型的甜饮料。每天有至少30分钟的运动,运动总量超过一万步。每天睡够7-8小时,充足的睡眠是预防肥胖的重要措施。最后,范志红提醒,要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情愉快。精神焦虑的人,很难提升睡眠质量。压力过大,就会造成血糖、血压上升的状态,身体也更不容易分解脂肪。(高晓烜 王东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