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与肥胖有关系吗(冠心病是胖点好还是瘦点好)
冠心病与体重关系被揭示:55岁这样的体重,冠心病风险或下降30%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属于“艺术加工”,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
在一个宁静的周末早晨,李伟匆忙地换上运动鞋,决定进行一场晨跑。李伟是一位45岁的中学物理教师,平时生活较为规律,但常年坐在办公室里,缺乏运动。
年复一年的忙碌和压力让他时常忽视自己的身体状况,直到这个不寻常的清晨。
跑了不到三公里,李伟突然感觉胸口一阵剧痛,紧接着,左肩和背部也开始传来剧烈的不适。
他试图稳住步伐,但双腿如灌了铅般沉重,步履踉跄。就在他差点摔倒时,一位路过的行人迅速扶住了他,并拨打了急救电话。几分钟后,救护车将李伟送到了附近的医院急诊科。
经过一系列紧急检查,医生初步排除了心脏病发作的可能,但发现李伟的心电图显示心脏负担过重,血压也高得不正常。
更重要的是,李伟的体重已经超出了正常范围,接近160公斤。医生建议他进一步检查,确认是否有冠心病的潜在风险。
在医院的进一步检查中,李伟被告知,虽然他的心脏暂时没有发生重大疾病,但由于长期的肥胖,他的冠心病风险已经大大增加。
听到这个消息,李伟开始对体重和冠心病之间的关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从医院回家的路上,心里盘算着:体重到底和冠心病有什么关系呢?我到底该如何调整自己的身体状况,才能降低患病的风险?
冠心病,即冠状动脉疾病,通常是由于冠状动脉(供应心脏的血管)发生堵塞或狭窄,导致心脏的血流供应不足,进而引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
而体重的变化,尤其是超重和肥胖,会直接影响心脏的健康。
肥胖症不仅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还与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多种疾病密切相关,这些都大大增加了冠心病的发生风险。
研究表明,体重过重会增加血管的负担,使得心脏需要更加努力地工作来供应足够的血液。
此外,过多的脂肪沉积在腹部,会压迫腹部器官,导致血脂水平升高,并加速动脉硬化的进程。长期下去,血管逐渐变得狭窄、僵硬,冠状动脉也不例外,最终可能导致严重的心脏病。
在医学领域,已有大量研究揭示了体重对冠心病的影响。一项针对50岁以上人群的大规模调查研究发现,体重指数(BMI)较高的人群,患冠心病的风险要显著高于正常体重的人群。
具体来说,BMI每增加1个单位,冠心病的风险就会增加约5%。
更重要的是,研究还发现,体重过重与心脏病的关系不仅仅体现在年轻人群中,年纪较大的中老年人,尤其是超过55岁的人,体重过重对心脏的影响尤为显著。
李伟的体重属于超重甚至是肥胖的范畴,这使得他的心脏在日常运作中已经承受了过多的负担。
通过进一步的血液检查,医生发现他体内的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水平也异常升高,特别是低密度脂蛋白(LDL),通常被称为“坏胆固醇”,已经远超正常范围。
高LDL水平会促使动脉壁沉积脂肪斑块,导致血管变窄,增加血液流动的阻力,最终可能引发冠心病。
医生告诉李伟,虽然他当前并没有明显的冠心病症状,但如果不改变生活方式,继续维持这种体重,很可能会在未来几年内增加患病的风险。
而这不仅仅是李伟一个人的问题。实际上,全球约三分之一的成年人体重超标,肥胖与冠心病的关系已经是众所周知的医学事实。
对于像李伟这样的中年人来说,55岁是一个重要的健康“分水岭”。医学研究表明,55岁以后,体重控制不仅能改善心脏健康,还能大幅降低患冠心病的风险。
据一项为期20年的长期追踪调查显示,55岁时保持健康体重的人群,其冠心病发生率比超重或肥胖的同龄人低30%以上。
这一数据让李伟感到震惊,同时也让他意识到,改变体重对健康的影响远比他想象的要大。
那么,55岁时,什么样的体重才算“健康”?标准体重指数(BMI)是衡量体重是否健康的常用标准。
正常的BMI值在18.5到24.9之间,如果BMI超过25,则进入超重范围,超过30则为肥胖。
而对于李伟来说,理想的目标是将体重控制在一个健康范围内,BMI保持在24以下,以降低冠心病的风险。
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降低冠心病的风险呢?首先,控制体重是最重要的一步。研究显示,减重5%至10%就能显著改善心血管健康,并降低冠心病的风险。
而李伟目前的体重,减去10%就是一个切实可行的目标,这不仅有助于降低心脏负担,还能有效改善血脂、血压等问题。
除了控制体重,健康饮食和规律运动也是预防冠心病的关键。
每天的饮食应该多样化,尽量减少油腻、加工食品和糖分的摄入,增加富含膳食纤维的水果、蔬菜和全谷物食物。
规律的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不仅能帮助消耗多余脂肪,还能增强心脏的健康。
李伟从医生那里得到了详细的健康管理建议:控制饮食、增加运动量、每年进行定期体检,特别是心脏健康和血脂检查,以便及早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
在李伟的周围,也有不少通过减重成功改善健康的例子。
比如他的朋友张涛,曾经是一个典型的“胖子”,体重曾经超过了180公斤,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慢性疾病。经过一段时间的健康饮食和定期运动,他成功减重了40公斤。
体重下降后,张涛的血压恢复正常,糖尿病的症状也得到了有效控制,甚至连医生都对他的康复表示惊讶。
另一位患者,50岁的刘华,在减去15公斤体重后,血脂水平显著下降,冠心病的风险也大大降低。
刘华表示,减重的过程虽然艰辛,但他从不后悔,因为健康的身体远比吃零食、喝饮料来得重要。
长期的健康管理不仅能减轻体重,还能有效预防多种疾病,特别是心脏病。对于年过50的人来说,体重的合理控制无疑是保护心脏健康、延长寿命的最佳方式之一。
李伟在医生的帮助下,逐渐调整了自己的生活方式,每周跑步、游泳、骑车不再是压力,而是乐趣。
随着李伟的健康问题得到逐步改善,他开始反思一个问题:如果不重视体重管理,50岁以后,冠心病的风险会大幅上升。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参考文献[1]刘海明,张娜,张俊仕.肌肉减少性肥胖与老年患者冠心病发病率及死亡风险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23,25(07):680-683.
肥胖加重新冠肺炎病情?“发福”不仅有碍美观,还影响脑容量
来源:科技日报
肥胖加重新冠肺炎病情?肚子越大、脑子越小?
“发福”不仅有碍美观,还影响脑容量
“五月不减肥、六月徒伤悲”可能不仅仅只是为了追求好身材的一个说法。近日,有研究显示,肥胖更易加重新冠肺炎患者病情;而且,还有研究显示,肥胖与脑容量有关,肥胖且腰臀比例高的人,大脑灰质更少。
引起免疫反应过度
“在新冠肺炎的研究中,有研究者发现,肥胖患者转为重症的更多。”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营养科主任、内分泌代谢中心副主任马向华说。
据报道,英国爱丁堡大学、利物浦大学和帝国理工学院的教授牵头,对英国166家医院2月6日到4月18日收治的近1.7万名新冠肺炎患者进行研究发现,肥胖人士比其他人死亡率高,因为他们肺功能减弱,皮下和内脏器官周围的脂肪组织可能有更多炎症,这可能导致“细胞因子风暴”加剧。另据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的科学家发起的一项研究显示,几乎75%的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体重超标,肥胖使患者致死的风险增加了近40%。肥胖人群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免疫反应过度,也即细胞因子风暴。由此引发的剧烈并发症,导致其成为致死的重要原因。
肥胖的人脑容量变小
除了对新冠肺炎“推波助澜”外,肥胖的危害“数不胜数”。马向华说,肥胖是很多慢性病的基础,会诱发高尿酸、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脂肪肝、肿瘤等。
据《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显示,相比2002年,2012年我国成人肥胖率上升了67.6%。
肥胖引起的身体变化有时甚至是大脑“想不到”的。英国拉夫堡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肥胖且腰臀比高的人,脑容量平均略低。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分析了来自英国9600多人的信息。参与者测量了他们的体重指数和腰臀比,并确定他们的脑容量。结果发现,体重指数高,腰臀比高的人脑容量最低。
具体而言,体重指数较高,腰臀比较高的人,平均脑灰质体积为786立方厘米;而体重指数较高,但腰臀比不高的人则为793立方厘米;健康体重的人,平均脑灰质体积为798立方厘米。
“人的大脑主要由脑灰质、脑白质和脑脊液组成。脑灰质和脑白质是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脑区的脑灰质决定了不同的认知功能。”南京脑科医院脑功能研究室主任陈玖表示,脑灰质的萎缩与一系列的疾病相关,例如,灰质构成的海马体萎缩,会造成记忆力下降;脑区内的杏仁核萎缩,会导致抑郁;小脑内的灰质降低,会造成运动功能障碍,走路不稳。
“不过,该研究只是发现肥胖和较低的脑容量之间存在关联,还不能证明二者的因果关系。”陈玖说。
肥胖与脑萎缩之间到底有何种“恩怨”,来自荷兰莱顿大学医学中心的一个研究小组或可揭示其中奥秘。他们在《放射学》杂志上刊文称,身体脂肪比越高,大脑形态和结构的差异就越大,进而导致大脑灰质体积越小。
减肥手术后也不能胡吃海塞
很多肥胖的人都希望能够减肥,保持身体健康。但如果总是管不住嘴又迈不开腿可咋办?
“袖状胃切除术和胃旁路手术是目前最常用的减重代谢手术。”江苏省人民医院减重代谢外科主任梁辉表示,袖状胃切除术切除了约八成的胃,特别是分泌饥饿素的部位,这样饱腹感会来得更快。胃旁路手术是一种改变肠道结构、关闭大部分胃功能的手术,通过缩小胃的面积,同时让食物不经过十二指肠,控制一部分肠道不吸收营养,从而达到减肥的目的。
一个人是否肥胖,或者是否需要做减重代谢手术,可以体重指数来判断,即体重(千克)除以身高的平方。梁辉表示,体重指数大于等于28即为肥胖,指数在27.5就可以考虑做手术,特别是指数在32.5以上、并有代谢性疾病的患者,建议做手术。
马向华说,做手术也并不意味着一劳永逸,有些人即使做了手术,若依然改不了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身材还是会反弹。
对于想要减肥的人,该如何自律?马向华建议,从饮食控制来说,每天补充的主食的热量控制在1500—1800卡之间,相当于二两米饭和二两荤菜的量,水果每天最多摄入200克左右,蔬菜每天摄入500克,饮水1500—2500毫升。从运动量来说,每天可以快走1小时,同时加强肌肉锻炼,提高代谢率。(金 凤)
单纯肥胖也会增加患冠心病风险
新华社伦敦8月16日电(记者张家伟)一些主要健康指标仍正常的肥胖者对自己的肥胖可能并不在意,但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发布的一项新研究显示,单纯肥胖也会增加这些人患冠心病的风险。
研究人员利用此前欧洲一项大型健康调查的数据分析了体重与心脏病的关联,这些数据涉及50万人以上,他们来自欧洲10个国家。分析结果显示,与体重正常的人相比,单纯肥胖或体重超重的人患冠心病的风险会上升28%。相关报告发表在《欧洲心脏病学杂志》上。
报告作者之一、帝国理工学院学者约安娜·祖拉奇说,这项研究说明,那些被认为是“健康”的肥胖人士,即便他们身体没有马上出现不利健康的变化,但随着时间推移,仍可能会遭受心脏病的打击。
研究人员认为,鉴于上述研究结果,相关政府部门应在人群中实施更广泛的肥胖预防和治疗措施以确保公众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