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中华肥胖与代谢病电子杂志(中华肥胖与代谢病杂志)

徐慧民医生 0
文章目录:

中国肥胖代谢外科数据-2023 年度报告

基于中国肥胖代谢外科数据库,结合多种途径,包括文献检索、企业资料、医院及医护人员提供的信息等,综合推算各种减重手术的数量、死亡率、减重外科医生及个案管理师的人数等。本次统计未含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及中国台湾地区的数据。结果 来自中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73个城市,共420家医院纳入本次统计。综合推算全国减重手术总数量约为37 249例,开展减重手术的医院约为850家,减重外科医生约为1 250位,减重个案管理师约为600位。数量最多的三种手术方式依次为袖状胃切除术(SG,30 352例,81.5%)、单吻合口胃旁路术(OAGB,1 228例,3.3%)、Roux-en-Y胃旁路术(RYGB,901例,2.4%)。死亡9例(0.02%)。

全国减重手术量持续增长,应关注各类减重手术发展动态,加强全国各中心的临床及科研合作,推动行业规范化建设与质量提升,更好地应对肥胖所带来的公共卫生挑战。

患者对肥胖症和减重手术的认知,存在信息不对等的情况,许多人未认识到肥胖是一种疾病。近年来随着自媒体的快速发展,医护人员、医院、科研机构等对健康科普的宣传意识也越来越高,群众获取健康知识的渠道增多,但仍远远达不到要求。未来的工作任重道远。

中华肥胖与代谢病电子杂志 ›› 2024, Vol. 10 ›› Issue (02) : 73 -83.

能缓解“肥胖和糖尿病”的减重与代谢手术,你了解吗?

来源:人民网

为了持续提高百姓对高发疾病防治的认知,《健康医“声”说——高发疾病防治科普讲堂》专栏正式开讲。《健康医“声”说》科普专栏将邀请权威医学专家,为大众普及临床中高发疾病的防治知识。

12月29日15:00,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普外科主任兼胃肠外科主任医师汪泳将做客直播间,和大家聊聊“肥胖和糖尿病”的减重与代谢手术。

专家介绍:

汪泳,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普外科主任。国际肥胖与代谢病外科联盟(IFSO)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代谢外科学组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委员;安徽医师协会减重与代谢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安徽医师协会ERAS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NOSES联盟安徽分会理事长;华东六省一市微创外科联盟委员;安徽省医学会胃肠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睡眠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肥胖与代谢病电子杂志》编委。

如何收看直播:

一、下载人民好医生App,进入“名医直播”栏目进行收看。

更多贴心易懂的健康科普,三甲名医直播互动,请关注人民好医生APP。

二、关注人民健康公众微信号(微信号:rmwjkpd),右下角点击健康互动 “下载人民好医生App”,下载后进入客户端收看。

重要提示:人民好医生客户端只提供疾病科普,不做具体诊断和开处方。若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广州实力中青年医生推荐:胃肠外科\u0026肥胖与减重外科杨景哥

【专家介绍】

杨景哥 胃肠外科

副主任医师

哈佛大学访问学者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副主任、胃肠外科一区区长

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肥胖和糖尿病外科医师委员会常委兼秘书长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代谢病学专委会常委

国际肥胖与代谢病外科联盟(IFSO)会员

美国肥胖代谢外科学院国际会员

中华肥胖与代谢病电子杂志编辑部主任兼编委

中华肥胖与代谢病电子杂志青年联盟主席

广东省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常委

中国研究型医院肥胖和代谢病外科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减重及代谢外科分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对外交流工作委员会全国委员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外科分会全国青年委员

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

广州实力中青年医生

潜心腹腔镜微创外科研究十余年,具有丰富的胃肠道肿瘤、肥胖与2型糖尿病外科,以及腹股沟疝和切口疝的诊治经验。

参编专著4部,在国内外重要核心期刊及SCI收录杂志发表文章30多篇,主持广东省科技计划、省自然科学基金、省卫生厅及暨南大学等科研项目多项,参与国家863课题研究多项,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一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4项,申请并受理4项。

【从医故事】

90年代的高中生,对大学专业的选择,往往没有清晰的方向。尤其是临床医学这种理性的专业,一般都源自家长的安排,杨医生也不例外。1998年夏天,军人出生的父亲,在帮杨医生填报大学专业时,出于对儿子的了解,为他选择了临床医学。他深深知道:儿子身上的某些特质,适合从事医生这个职业!

事实证明,父亲的判断是正确的,在从医的每一天中,杨医生的三个特质,都贯穿始终:坚韧、善良、平和!

坚韧:换来重症患者第二次生命

某年春节期间,杨医生接到家乡医院一位朋友的电话:有一位酒精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病情非常危重,当地医生束手无策,家属希望求助。杨医生赶到当地医院,看到了病人:天啊,一米八五的个子,被消耗得只剩下一副骨架,但腹胀非常明显!病人躺在床上,张着嘴巴呼吸,眼窝凹陷,目光游离不定,透出对死的恐惧与生的渴望。手术引流,是患者活下去唯一的希望!

杨医生提前结束休假,陪同患者转诊到了暨大附一院,及时安排了手术。手术当中,脓肿散发出恶臭,引发医生显著不适。杨医生认为:手术当中多清理一点脓液,术后患者就多一分生还的希望。于是多加了两层口罩,一个人在台上继续清理,冲洗出大量脓液和坏死组织,直至冲洗液清亮为止。

术后,患者状态明显好转,发热逐渐控制。由于腹膜后创面巨大,原有囊肿还在不断渗液,每天冲洗换药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杨医生总是亲力亲为。胰腺假性囊肿渗出的胰液可能腐蚀血管,引起致命性大出血。在引流手术后大约两周,患者引流量逐渐减少,眼见成功在望。一天傍晚,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胰液腐蚀腹膜后血管出血!这种时候,如果行开放手术,由于炎症及粘连很重,很难找到出血部位,血管介入栓塞应该是最好的方法。杨医生当机立断,一边将患者送往介入中心,一边联系血管介入科医生。杨医生凭经验协助介入医生寻找到出血部位,很快将此血管主干堵塞,再观察半小时,患者心率逐渐下降到90次/分,血压回稳,止血成功!

在经受介入手术后,患者恢复迅速,创面渗出很快减少。一个月后,患者康复出院。出院前,患者的老父亲,一位年近七旬的老人,私下给杨医生写了一封感谢信:是您的坚持,给了我儿子第二次生命!我们感激您,恩人!

平和:赋予肥胖糖患者减肥信心

胃肠肿瘤、肥胖糖尿病,以及疝气,是杨医生工作的三部分内容。其中,肥胖糖尿病外科,占了重要位置。在肥胖代谢外科接受手术的1500多例及杨医生主刀手术的400多例肥胖代谢病患者中,杨医生发现,相当一部分病人存在各种心理障碍,包括抑郁、躁狂、社交障碍等。与这些患者的交往,杨医生幽默的性格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查房的时候,杨医生一般不会站立着,而是坐在床边椅子上,甚至是床沿,与患者保持同等高度,进行亲切的询问,聊聊轻松话题和给予鼓励,营造轻松的氛围。术前多次交流,赢得患者的信任,接下来的手术与治疗就能顺利进行。有一位大学刚毕业的女孩,体重接近300斤,性格自卑,有重度抑郁及躁狂,曾多次尝试自杀。杨医生多次的交流和鼓励,给了女孩信心。术前准备中,女孩拉住杨医生的手,说:我一定要您亲自帮我做手术!术后,女孩严格按照杨医生和营养师的指导,体重逐渐下降。一年后,女孩降至正常体重,对生活有了乐观态度,有了一份稳定职业,和一个男朋友。

减重胖友群里的一位胖友说:杨医生性格真好,给人很温暖的感觉。正是由于他的鼓励,才让我拾起了减肥和治好糖尿病的信心,过上了健康生活。

善良:为肿瘤患者带来生的希望

对于一些胃肠道中晚期患者,家属尽量隐瞒病情,而患者往往知道病情又不想家人担心,也在配合着家人对自己的隐瞒。与当初自己父亲去世前的情景何其相似,杨医生觉得既温暖又心酸。对于他,能做的,就是以更规范更彻底的根治手术,来延长患者的生命。

在胃癌手术当中,杨医生对年轻医生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们多花一分钟,多清扫一颗淋巴结,就可能为病人多延长一天、一个月、一年的生命。胃癌手术中,脾门淋巴结清扫是一个难点。杨医生每到这一步骤,总会放慢节奏,将脾血管、脾门各根血管分支仔细分离裸露,将脾门区淋巴脂肪组织完全切除。这时,配合精细灵巧的技巧和规范的手术操作,就可能为患者带来根治的希望。

在医院,杨医生有个外号,叫“夜半版掏粪男孩”。这是因为,他经常接诊结直肠癌合并肠梗阻的病人,由于每天手术安排很满,做完择期手术都已经是晚上,但为了不耽误患者病情,杨医生不顾自身疲劳,都及时安排了急诊手术。

在自己的个人头条号、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杨医生写道:做一个有温度的外科医生。他期望,用自己的善良和尽责,换取病人的信任,换来病人好的结果和生的希望。

#清风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