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名医肥胖(肥胖专家)

临沂市中医医院 0
文章目录:

「名医名家」任志云:专家支招,打破“肥胖”的魔咒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2017已经接近了尾声

眼看着辛辛苦苦减肥减了一年

结果一到了冬天

不仅有了放缓了脚步

还有要胖回来的趋势

肥肉和脂肪

正在悄无声息的….

疯!狂!增!长!

减肥很久的小伙伴哭着表示绝望了,

自己瘦不下去的体质又增添了不少重量。

不过,

你造吗,

其实胖也是分虚实的!

一定要对证治疗呀!

患者提问

肥胖到底啥咋回事呢

专家解答

我院主任中医师任志云介绍说,中医认为肥胖的病机是肥人多痰湿,而脾虚痰湿偏盛是本病的主要病机。

肥胖的实证

1. 气滞血瘀

主要表现为:形体丰满,脸色为紫色或暗红色,因体内有瘀血,胸闷胁涨,心烦易怒,晚上睡眠不安,大便秘结,舌头暗红有瘀点瘀斑或舌下有瘀筋,脉沉弦或涩。

中医治疗:活血祛瘀,行气散结

三花减肥汤

食疗法:三花减肥汤

材料: 三花(玫瑰花 茉莉花 代代花9克,川芎(活血)9克,荷叶(降脂减肥)9克)

做法:研磨后每天用热开水冲泡,每天两三次,早晚吃

2. 胃热滞脾

这一类以胃热表现为主,主要表现除肥胖外,多食消谷善饥。因胃火较旺,胃口特别好,食后脘腹胀满,脸色潮红,口干口苦,心烦头昏,胃脘灼痛嘈杂,吃了东西会缓解,舌质较红,舌苔黄腻,脉弦滑。

中医治疗:清胃泻火,佐以消导,即消食导滞

食疗法:郁李仁粥

材料:郁李仁10克,大米100克

做法:将郁李仁挑选干净,捣碎放入锅中浸泡加水煎,煎出的水煮大米,煮成稀粥。

3、痰浊内盛型

这一型以体内有痰浊为主,主要表现为肥胖伴有体内有痰有湿,身体感到非常的重,肢体无力困倦,胸膈痞满,常有痰,且感到头晕目眩、恶心想呕吐,不想吃东西,口干不想饮水,喜欢吃肥肉甘甜的东西,喜欢喝酒,没有精神总想睡觉,舌苔白腻白滑,脉滑。

中医治疗:燥湿化痰,理气消积

食疗法:萝卜窝蛋粥

材料:白萝卜二两,鸡蛋一个

做法:将萝卜去皮切丝,萝卜的叶子清洗备用,萝卜丝放入白粥中煮沸,加盐等调料关小火,打入鸡蛋,煮熟后放入碎萝卜叶。

肥胖的虚症

中医认为脾主运化,如果脾不运化,则体内的垃圾,都会积聚在体内,会越来越胖。

1、脾虚不运

主要表现为肥胖臃肿,神疲乏力,身体困重,胸闷脘胀,四肢可有轻微浮肿,早上轻微,下午加重,劳累后明显;饮食正常,或因脾虚而吃得比正常人少,既往有暴饮暴食损伤脾胃的病史;小便不爽,大便较溏,或便秘;舌淡胖,边有齿印,苔薄白或薄腻脉濡细。

中医治疗:健脾益气,渗利水湿

食疗法:米仁粥

材料:米仁30克,适量的白糖或冰糖(更佳)

做法:将米仁放入砂锅,加水后武火烧滚再用文火熬,烧烂后加糖

任志云建议肥胖病人每天早上喝粥,一年四季都可服用

2、脾肾阳虚

除身体肥胖之外,还会颜面虚浮,整天无精神,想睡觉,大便稀,出虚汗,还会气喘,一动气喘更厉害,怕冷,手脚冰凉,早上小便少,晚上多起夜,舌淡胖苔薄白,脉沉细

中医治疗:温补脾肾,利水化饮

食疗法:姜末味噌汤

材料:味噌90克,姜末2勺,鲣鱼碎8克,豆芽50克,水150毫升,辣椒粉适量

做法:鲣鱼碎、生姜、味噌放在碗里后可以放在冰箱里保存,取一勺混合物,加豆芽和水放在耐热的容器里,用微波炉加热,再加入一点辣椒粉,即食。

任志云

主任中医师

诊疗范围:痹痛、疲劳、肥胖等

坐诊时间:星期二、星期四、星期日

坐诊地点:总院门诊部四楼

坐诊电话:8079608

临沂市中医医院

长按左边二维码

感谢您的关注

临沂市中医医院官方微信

挂号预约:0539-8215121

体检预约:0539-8078378

急救电话:0539-8238116

总院地址:临沂市解放路211号

北院地址:北城济南路与仁和路交汇处

北城医院:0539-8608016

国医堂地址:广州路和汶河路交汇处鲁商中心A2-102号

北城国医堂:0539-8078896

杏花院区地址:临沂市兰山区柳青街道杏花玉苑社区北50米路东杏花医院电话:0539-7050123

416斤超肥胖患者在肥完成减重手术

来源:【中安在线】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近日,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滨湖院区胃肠外科成功为一位超肥胖患者施行腹腔镜下袖状胃切除术。据了解,该患者年龄33岁,进行性体重增加5年,入院时体重达416斤,BMI=63.5kg/㎡,属严重病态性肥胖,患者平时喜食零食、喜喝饮料,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高血压、高尿酸血症等。

“该患者是目前我们科室施行减重手术最大体重患者”,合肥市一院滨湖院区胃肠外科主任刘玉海介绍说,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是通过减少胃容积,限制摄入为主,切除胃底与胃大弯侧,保持原胃肠道解剖结构,部分改变胃肠道激素水平,是目前全球开展最多的术式,腹部仅有4—5个0.5cm-1.5cm戳孔,残留胃容积为80ml-100ml,成“香蕉状”通道,出血量极少,手术时间短,患者疼痛感轻,愈合后腹部基本上看不到手术疤痕。“该患者术后半年可以减重100斤,3到5年有望恢复正常人体重。”提到患者的恢复预期,刘主任信心满满。

超重和肥胖已成为世界范围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流行疾病,全球肥胖人数从2016年的9.9亿人增至2020年的12.1亿人,预计到2025年全球肥胖人数将达到15.5亿人。2024年初,在合肥市卫健委的大力支持下,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滨湖院区胃肠外科与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医院全国知名减重与代谢外科专家汪泳教授强强联合,成立汪泳教授名医工作室,并建立了“胃肠外科悦享瘦俱乐部”减重手术后医患沟通群,由汪泳教授领衔为广大胖友提供术后饮食、锻炼、复查等指导,截至目前,该名医工作室已为28位病态性肥胖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效果良好。(记者 徐慧媛 实习生 郭奕欣)

本文来自【中安在线】,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中年发福的原因找到了!长达13年的研究给出了答案……

“人到中年,连喝口水都会胖。”这一句调侃是多少人的现实。

结婚和工作后,不少人都在发胖的道路上一去不复返。中年和啤酒肚似乎成了标配。

就比如前段时间,网上有人晒出老公婚前婚后对比照:

原本是年轻帅气大小伙,婚后胖个几十斤都不是问题。

网友@一个阿呆仔:老公四年前和现在对比照片

网友@你的男朋友鲁迅:我舅妈表示没有最惨,只有更惨

虽然有网友感叹“我平时吃的也不多啊”,还是没拦住随着年纪增长,蹭蹭往上涨的肥肉。

为什么人过中年易发福?最近一项研究或许就给了你答案!

中年,悄悄被储存的脂肪

最新一期国际顶级医学期刊《Nature Medicine》杂志在线发表了一篇研究,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脂质周转下降明显,对于男性来说,在脂质周转下降时,若不节食,体重将平均上涨20%。

脂质周转率,也就是脂肪细胞中脂质被去除和储存的速率。

脂肪组织中脂质周转下降意味着,脂肪存储的速度远远大于被消耗的速度。

中年发福,疾病风险节节高!

即便说中年发福或是一种必然,但结果似乎并不美好!

2017年刊发在世界著名医学杂志《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的一项美国哈佛大学关于“成年早期至中期体重增加与后期主要健康结果的关系”的研究发现,中青年每增加10斤体重,中老年时:

糖尿病风险增加30%

高血压风险增加14%

心血管病风险增加8%

肥胖相关癌症风险增加6%

不吸烟者死亡率风险增加5%

脂肪囤积太多,在身体各处都会留下健康隐患。比如:

1.中年发福,老年痴呆风险增3倍!

肥胖是阿尔茨海默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尤其是中年肥胖会大大增加患病风险。2014年牛津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30多岁发胖的人,发生痴呆的风险是正常人的3倍!

而40岁发胖的人风险降到了70%,50岁则下降至50%。 专家认为肥胖症会增加患老年痴呆症的风险,或许与血管硬化和高血压有关系。

2.中年发福,糖尿病发病率高2倍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曲伸在2019年04月19日健康时报糖尿病版刊文表示,中年以上的肥胖人群是2型糖尿病的高危人群!超重和肥胖患者中2型糖尿病发病率比正常体重者高2-5倍。尤其是腰围增大比体重增加更加危险,是导致胰岛素抵抗、糖尿病的最大凶手之一。

3.中年发福,心血管发病率多一倍

2003年《新医学》一篇刊文提到,体重指数大于30kg/m2(肥胖)和体重指数25~30kg/m2(超重)的成年人,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分别为37%和21%,而体重指数小于25kg/m2的成年人心血管疾病发生率仅为10%。

4.中年越发福,膝盖软骨越危险

一项2010年刊发的《BMI与膝关节软骨滑膜损伤程度之间的联系》的论文统计发现,肥胖程度对关节软骨损伤程度有影响。而软骨一旦完全磨损,很难修复,只能手术置换人工的关节。

研究发现,29岁以上的同年龄段人群,随着肥胖程度的增高,关节内损伤危险性也增高;而18-28岁年龄段人群,肥胖对关节的影响很小。可见中年后发福对膝盖影响更大!

5.中年发福,当心尿酸合成会增加

成都风湿医院痛风科主任陈建春在2019年3月接受成都商报采访时表示,过多的脂肪可增加新陈代谢中核酸的总量,从而增加嘌呤的代谢量,最终导致尿酸合成增加。

再者,内脏脂肪过多积累,产生大量的游离脂肪酸,过多的游离脂肪酸将加重肝脏的代谢负担,导致促进尿酸合成的酶类功能亢进,也会导致尿酸产生增加。

而我们知道,有一种疾病就叫做“高尿酸血症”,它甚至可能引发痛风。

6.中年发福,当心肝脏发炎

有一种脂肪肝,是胖出来的。2004年刊发在《中华肝病杂志》的一项刊文提到,60%~90%的病理性肥胖患者出现肝脏组织学的异常改变,其中1/3的患者有50%以上的肝细胞出现脂肪性改变。

而比发福带来的身体危害还可怕的是——

现在太多人控制不住饮食、久坐不动、一回家就瘫着……让本来中年更容易堆积的脂肪,更快速的开始堆积了。

没有减不掉的中年肥!

难道我们就只能接受中年必然发福的事实吗?

中年后“长肉”的趋势值得重视,但也不必过分矫情和焦虑。

不少研究也发现,加速脂肪组织的脂质周转的一种方法就是多锻炼。

比如,前段时间瘦回来的倪萍姐姐,近半年一共瘦了20斤,就是在营养师的指导下,控制饮食,配合做力所能及的运动,才有了这样的成效。

还有我们常提到的著名心血管内科专家胡大一教授,万步路一走就是17年,无一天懈怠。体重下降了22公斤,17年没有大的反复,而且脂肪肝没有了,甘油三酯也下降了,血压至今正常。

中年后,要想保证好身材,重要的还是要自律,要坚持。

下面这些小习惯,你可能都烂熟于心。但真正能做到的也许没几个。如果从现在开始坚持起来,几年之后,你就会发现在健康方面,别人已经和你有了差距!

1.七分饱

只要吃得不饿就打住,最多七八分饱。对于自己喜欢吃的食物要懂得克制,保持与平时一样的进食量。

2. 吃慢点

吃饭时候别玩手机、看电视,吃饭要细嚼慢咽,专心吃饭才能体会到饱腹感,避免摄入过多食物。

3.骗过胃

选择“饱腹指数”高的食物,包括燕麦、小米、大麦、荞麦等口感粗糙的杂粮。少吃一些高热量的零食。

4.不熬夜

长期的睡眠不足会影响人体内分泌和新陈代谢,导致体重增加。

5.动起来

力量(肌肉)训练和有氧训练相结合,帮助身体燃烧掉更多热量。

肌肉训练和有氧运动的比例因人而异,肌肉较弱的,可以适当加强肌力训练,心肺能力差的多做有氧运动,只要合理搭配,就能产生不错的锻炼效果。

中年后,请更加重视你的身材!

因为它不仅关乎气质,更关乎健康!

本文编辑:任璇

部门主任:杨小明

稿件意见请联系:010-65363351

投诉邮箱:tousu@jksb.com.cn

本文参考资料:

① P. Arner, S. Bernard, L. Appelsved,et. Adipose lipid turnover and long-term changes in body weight. Nature Medicine. volume 25, pages1385-1389 (2019) .

② Zheng Y, et. Associations of Weight Gain From Early to Middle Adulthood With Major Health Outcomes Later in Life. JAMA. 2017, 318:255-269.

③ Obesity in mid-life increases the riskof developing dementia. Alzheimer's Society. UK. 20 August,2014.

④ 2019-04-19健康时报糖尿病版《肥胖易得糖尿病》

⑤ 宾建平, 高方, 朱智明. 肥胖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J]. 新医学, 2003(1).

⑥ 寒桦. BMI与膝关节软骨滑膜损伤程度之间的联系[D]. 山西医科大学, 2010.

⑦ 成都商报四川名医 (ID:scmingyi)《《柳叶刀》:中国肥胖人数超美国! 警惕!这病专找胖子“下手”》

⑧ 高春. 肥胖相关肝病的常见生物化学改变[J]. 中华肝脏病杂志, 20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