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肥胖切胃(肥胖切胃对身体有害吗)

封面新闻 0
文章目录:

健康真知|只要是肥胖,都可以做切胃手术减重?

来源:科学辟谣

重度肥胖做切胃手术减的不止体重

梁晓宇(左一)在做减重手术

近日,国内某著名娱乐经纪人的一则消息被推上了热搜,但是这一次和她旗下的艺人没有关系,只是因为她作出了一个决定──要做“切胃手术”,引发热议。她在微博中发文表示:“我对自己的外形没有任何不满意,外形从来不影响我喜欢自己,手术最主要的目的是治病。”她还透露自己糖尿病已经六年,有并发症和其他一些问题,而慢性病治疗需要的作息规律她都满足不了,手术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快速降低血糖。为什么切胃手术不仅能减肥还能治病?把胃切掉还能治病吗?记者就些问题采访了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普外科梁晓宇副主任医师。

梁晓宇是国内著名的减重手术专家,他对这名经纪人的手术做了详细解释。他说,所谓的“切胃手术”在专业上被称为“减重代谢手术”。目前国际上通用体重指数即体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来衡量肥胖,体重指数数值在18至25之间为正常,超过24为多余体重,超过25属于超重,超过28则为肥胖,大于或等于32.5则属严重肥胖。对于体重指数超过25的单纯性肥胖患者,建议向专业医疗机构寻求科学健康的减重管理,体重指数超过32.5的重度肥胖患者在行为方式改进和药物治疗的同时,可以考虑实施手术减肥。 他希望人们提及切胃手术不要过于恐惧,应当科学正确的认识减重手术。同时强调正规的减重手术绝不是仅仅为了瘦身采取的外科治疗手段,而是为了治疗疾病。

糖尿病和肥胖狼狈为奸

严重影响健康和生活质量

梁晓宇说,肥胖尤其腹型肥胖与糖尿病紧密相连。超重和肥胖使糖尿病的患病率分别增加了1.7和2.4倍。这也就意味着如果体重超标,则将来很可能出现糖尿病。除了糖尿病,过多的脂肪还会带来高血脂、高血压、冠心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甚至癌症。在中国糖尿病患者中,腹型肥胖患者比例高达45.4%。与单纯肥胖的患者相比,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的患者减重并维持体重更加困难,部分降糖措施可能进一步加重肥胖。与此同时,过多的脂肪堆积又会损害胰腺胰岛β细胞功能,加重糖尿病。沉积于肌肉、肝脏等组织的脂肪还会造成胰岛素抵抗,加重糖尿病代谢紊乱,增加降糖药物使用。最后,肥胖会加重大血管和微血管病变,使糖尿病患者过早出现并发症,预后不佳。糖尿病和肥胖狼狈为奸,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

降糖药物或者胰岛素能稳定血糖,但如果不能控制体重也很难从病因上治疗疾病。传统的运动锻炼、饮食控制、药物治疗等都可以起到一定的控制甚至减轻体重的目的,但对于重度肥胖患者而言,这些保守治疗方法很难彻底有效地根治肥胖,病人在一段时间之后会出现明显的体重反弹,甚至出现“越减越胖”的现象。而重度肥胖患者由于体重过大对骨关节、呼吸、心脏等组织器官都造成了伤害,大运动量减肥要慎之又慎。减重代谢手术通常可以减掉这些患者多余体重的50%至80%,对2型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高脂血症、高血压病、高尿酸血症等)的缓解率超过90%。国内外大量减重手术统计显示,接受手术减重后绝大多数肥胖患者还摆脱了高血压、糖尿病、鼾症,其中最可喜的成果是减重手术对糖尿病的治愈疗效。

手术降低饥饿感减少吸收

维持正常体重血糖不易反弹

梁晓宇认为杨天真选择切胃手术,之所以会引起很大的社会反响,还是源于人们对此类手术的不了解。首先,大家必须知道所谓的“切胃手术”在专业上被称为“减重代谢手术”,不只是简单切掉部分胃部那么简单。其次,它并不是一个新技术,这个手术在欧美发达国家已成熟开展近一个世纪之久,是目前被国内外广泛接受的针对重度肥胖的最有效治疗手段,是肥胖患者获得长期减重效果和彻底缓解糖尿病唯一有效的方法。

目前每年全球微创减重代谢手术总量超过50万例,其中美国超过20万例,我国每年的手术量超过1万例。2013年美国克利夫兰医疗中心公布的十大医疗创新中减重手术治疗型糖尿病位列榜首。2019年减重代谢外科正式被写入全国医学生的课本──人民卫生出版社《外科学》第9版教材,成为我国所有医学生的必修课。美国著名女子乐团Wilson Phillips主唱卡尼·威尔逊、美国偶像裁判兰迪·杰克逊、阿根廷足球明星马拉多纳等都是减重手术的受益者。

梁晓宇说,减重代谢手术术式主要有袖状胃切除术、胃旁路手术、袖状胃切除术加空肠旁路术、袖状胃切除加十二指肠旁路,以及各式修正手术。手术通常在腹腔镜下微创完成,一般只需要在肚子上打4至5个小孔。减重代谢手术改变消化道容积和顺序,达到限制摄入和限制吸收的作用,继而达到治疗糖尿病,控制血糖的目的。该类手术的另一个作用还在于手术改变了胃肠道激素,比如袖状胃手术切除胃底导致饥饿素分泌减少,能大大减少患者的饥饿感。手术使肠道吸收减少,激素发生改变,肠道菌群发生改变,这一系列的改变才是减重降糖的主要原因,也是术后能维持正常体重不容易反弹的主要原因。

重度肥胖减重须多学科联合

手术治疗遵循严格适应症

梁晓宇说,目前,我国减肥手术掌握的手术指征主要包括体重指数达到32.5以上;参照腰围男性超过80厘米,女性超过90厘米;体重指数在27.5以上同时伴有代谢综合征的,具备其中的一条就可以考虑手术减肥。通常医生认为这样的肥胖患者手术本身对人体的伤害要小于肥胖带来的身体伤害,术前医生还会进行一系列身体和心理评估,最终决定是否适合手术。接受了手术的病人也不意味着减肥走到了终点,术后患者要遵医嘱坚持随访定期复查,其体重管理要持续一生,平衡营养合理运动仍是保持体重和健康的关键。

梁晓宇还提醒肥胖患者,近年来减重代谢手术在国内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增长迅猛。但肥胖症的治疗需要多学科协同、针对患者的特点制定科学安全的治疗方案,建议有诉诸手术减重降糖的患者要到大型综合医院就诊,而不是寄希望于用所谓食疗养生来解决肥胖症的问题。更不能被社会上很多不负责任的宣传和广告的误导,觉得肥胖只是不好看,对健康没有危害,减肥是美容院的事情,不用上升到疾病的高度,在健身房和美容院的错误指导下重复着减肥-反弹-再减肥-再反弹的恶性循环从而越减越肥。

切胃就能瘦?别只想着变美而忽视这些风险!

本文由北京协和医院与女子力科学社联合出品

减肥,是一个一直都有争议性的话题。这也是不少身材“胖”的男男女女们的一大痛心针。

不少想要减肥的小伙伴经常发誓说今天一定要运动,一定不能吃零食。可是一到晚上就嘴好闲啊,去超市买点零食吧。锻炼还是算了明天再说吧。日复一日,也瘦不下来。

有的人说了:我每天吃的东西比那些瘦的人吃的都少,为什么还是那么胖?这不公平!

学姐想说:人家今天吃了火锅,但是她每天都在做运动,也没有说每天吃雪糕和零食,而你呢,吃完饭是不是立马坐下不动了?回到家还会做运动吗?除了吃饭还吃别的零食吗?

有人问过学姐:没有办法控制食欲,也坚持不了锻炼。那该怎么瘦下来呢?之前看到说做切胃手术有效果,但是安不安全啊,适合我吗?

真的想立竿见影的瘦下来,除了管住嘴迈开腿,有很多人会选择做减重手术。减重手术是有效,但是千万别急着去做,因为不一定每一个人都能做!女子力科学社联合北京协和医院的花苏榕大夫告诉你效果奇好的减肥手术,不是想做就能做!

· 温馨提示 ·

没有Wi-Fi的同学可以移步下方观看文字版

这里是文字版

不少妹子在网上看到了某某明星做了减肥手术,效果立竿见影非要也来一刀。医生也特别理解大家想要瘦想要变美的梦想。确实胖不仅影响外观更是一种危险的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关节炎、不孕不育等等,都可能相伴而来。

更可怕的是,长期肥胖如果得不到控制,越胖平均寿命越短。所以说肥胖这事不能纵容。但是减肥手术,却不是每个人都能做的。

通过手术来减肥,最常用的有两种手术方式,第一种叫腹腔镜右状胃切除就是把原来的霸王胃,裁成修长的袖子形状,吃一点就饱绝对没法暴饮暴食。

还有一种是胃旁路术,把胃打成上小下大两个隔间,把小隔间和肠子连起来,让食物抄近道减少肠道有效吸收长度,可以快速控制体重并长期保持。

这些手术不仅从表面上改变了胃肠,更是可以改变肠道的神经调节和内分泌系统。尤其对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细胞功能有帮助。这两种减肥手术跟常见的减肥方法比较的话,效果立竿见影还能长期保持肥胖带来的疾病。如果配合医生的治疗,能得到意想不到的疗效。

心动吧?但是必须记住,减肥手术不是人人都能做的。它本身有很多风险和弊端,一定要结合自己的身体状况再来做利弊权衡。

一般来说体重指数就是BMI,大于37属于重度肥胖,持续肥胖下去对身体的综合伤害,比手术的伤害还要大,因此只要身体状况允许就应该考虑手术。轻中度肥胖也就是BMI没有达到37的人,要是已经合并了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等等问题的,也可以通过多学科会诊评估来判断是否可从手术中获益。

而微胖界人士就老老实实管住嘴迈开腿吧,只要是手术都会有风险,你们承担的手术风险和伤害和重度肥胖者是一样的,但获得的减肥效果却比他们小得多。微胖的人得高血压,糖尿病,关节炎的风险不高,做不做都差不多。而别的疾病比如营养不良,自发性气胸的风险却比重度肥胖的人还要大。所以微胖的人做减重手术,弊大于利是不划算的。

肥胖作为一种病,要看医生。既不要害怕手术,也不要过度手术。减肥别乱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减肥方式。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