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与躺着(肥胖躺着胸闷)
吃完就躺下,不仅影响消化还会导致肥胖?告诉你真相
林女士每天吃过饭后都喜欢躺在床上看手机,一边看视频一边呵呵傻笑,她的母亲每次都会说她太懒了,怪不得那么胖,肚子上的肉都是躺出来的。林女士左耳听右耳出,依然喜欢躺平。
不知道啥时候开始,林女士躺下后总会有一种想吐的感觉,嗓子眼火烧火燎,她想喝点水缓解不适,可是半杯水下肚又吐出来了,连小便的颜色都变成了深色。林女士的母亲急坏了,又心疼又生气,觉得这毛病都是林女士躺出来的。
她让林女士到消化科看看,林女士不愿意,到药店买了点药吃,但是效果不太好。就这样拖了一阵子,林女士实在难受,于是到医院检查。
医生告诉林女士,人的胃本来可以自己防止胃酸反流,但是因为不良饮食结构、身材肥胖、慢性病等问题,有可能会导致贲门松弛,于是胃酸就倒流出来。如果情况比较严重,光靠吃药无法缓解,还需要做手术,同时患者自己也要注意饮食,少喝奶茶、少吃油腻的食物,暴饮暴食也不可取。
林女士问医生,自己这个症状和吃饭后躺下有关吗?医生解释,疾病本身并不是由平躺引起的,但是这个姿势会让胃酸回流,如果贲门比较松,不建议饭后立即平躺。此外,医生也和林女士科普了饭后立刻躺下的危害。
为什么吃饱后容易犯困,还觉得很累?
有个流行的说法是肠胃消化耗血量增多,导致大脑缺血缺氧,所以会昏昏欲睡。
研究发现,吃饭后胆囊收缩激素水平会升高,正因如此才会感觉困倦,大概2个小时后这种激素才会减少,睡意也会慢慢走开。尤其是肥胖患者,饭后产生的激素会更多。
而从中医角度来看,餐后嗜睡和脾虚有关,甚至有的人饭还没吃完就开始打瞌睡,当然,婴幼儿除外。为啥说是脾虚呢?因为脾胃是运化食物的,当它难以消化、运化、吸收食物中的营养时,大脑就得不到滋养,四肢百骸也得不到精气,于是就会头脑昏沉、四肢沉重,忍不住想睡觉。
因此,对于频频出现这种情况的人,应及时做两件事,其一是控制体重减重,其二是强健脾胃。
饭后总是喜欢躺着,或早或晚会有三个后果等着你
饭后养成躺下的习惯,久而久之容易变胖
饭后经常躺着,性格会变得懒散,这么一躺可能就连着午觉一起睡了。身体摄入的热量比较高,还没有消耗就躺下,而躺下又会减慢热量消耗的速度,久而久之脂肪就容易堆积在腹部,让体重蹭蹭上升。
刚吃完就躺着,会影响肠胃的消化速度
吃饭后睡觉,等醒来后发现肚子还是有点胀胀的,就是因为肠胃的消化工作受到影响。正常情况下食物进入胃部有强大的胃酸很快就会成为小颗粒,但是想进一步被吸收,还需要更精细复杂的工作。
人体运动时可对消化功能产生助力,加强吸收和分解,肠道也会变得活跃,而平躺或蜷缩着身体,则会让肠胃缺少动力,延长食物停留的时间。
经常在饭后躺下休息,可能会加重反流病
对于反流病患者来说,躺下后就相当于把胃部的胃酸倾倒出来,酸性物质会损伤食道黏膜,还有可能引起呕吐、呛咳,时间长了带来消化道炎症。
饭后不宜平躺,那么可以到处走走吗?
如果吃得不是很多,没有胃撑的感觉,可以进行少量散步,或在家中转悠一圈,帮助肠道蠕动。如果吃得很撑,食物都快到嗓子眼了,那就不建议到处走动了,会牵扯到肠胃,出现胃痉挛。
到底怎么走,要结合个人体质。对于胃下垂的人,随便走动、站立都不太好,坐下来或依靠在沙发上比较合适。心脏病患者、高血压患者,适合在饭后闭目养神,等待30分钟左右再出门散步。
总的来看,饭后坐着是一种相对舒服、健康的方式,可坐在椅子上聊会天,或坐到沙发上看看报纸,老年人也可以到门口坐着晒晒太阳。
消化不良的人,怎么做才能帮助消化?
上下牙齿对碰
上下牙齿轻碰,然后弹舌、卷舌、顶住上颚,或用舌头在口腔搅动,按摩牙龈,这么做可以促进唾液分泌,唾液中有消化酶,能够帮助食物分解,同时还能滋养肾精。
掌根揉腹帮助排气
消化不好肠道中气体多,总是咕噜咕噜响,想放屁,这个时候可以利用我们的掌根在肚脐周围按摩。
以往大家都是用绕圈的形式按摩,但是肠道分布结构其实像“n”字型,因此,我们也应该按照这样的方向,先从右腹上来,然后横着走到左腹,最后向下走。
按摩结束后你会发现肚子热热的,肠道内的气体也随之排出,整个人很轻松。肚脐上方属于脾胃的领地,每天适当揉一揉,有健脾、益肾、理气的好处。
吃饭不是吃完就结束了,要注意养生别伤到肠胃,肠胃健康了其他器官和四肢才能得到滋养,希望大家都能重视,爱护自己的肠胃。
参考资料:
[1]饭后不要立马坐着或者躺着睡觉,叩齿 揉腹能够助消化·北青网.2021-06-04
[2]“饭后百步走”不适合所有人,饭后怎么走?不同人群有不同“走”法.人卫健康.2022-07-14
[3]吃完饭就犯困,是大脑供血不足?“真凶”其实是……·广东卫生信息.2019-06-21
针对懒胖子,躺着瘦?一周瘦7斤
如何躺着减肥
躺着减肥主要是躺着做运动,下面小编就介绍一下躺着减肥的具体步骤:
①仰面躺着,脚打开到与肩同宽。打开两手,手跟身体成45度角。轻轻闭上眼睛。在呼气的时候慢慢放松身体。自然地进行呼吸即可。
②鳄鱼式动作,双手呈直角打开,两手伸直。手掌心紧贴地板。膝盖卷曲在腹部上方。
注意:动作左右两边各做一次。动作左右各做一次,做动作时感觉比较困难的一边要重复一次动作。
③慢慢地把膝盖贴向地板,然后脸转向腿的反方向。如果感觉比较困难的人,膝盖碰到地板即可。注意保持双膝紧靠。
呼吸的方式:慢慢呼气,呼吸次数是十次。
④一边吸气,一边恢复到这一组动作的第一个姿势。然后,与动作二的要领一致,在另一边做同样的动作。恢复仰躺之后,做动作时感觉稍微比较难做的那一边再多做一次。
呼吸的方法:慢慢呼气,呼吸次数是十次。
躺着减肥的动作图片
动作一:摇摆式
顺时针逆时针各10圈
动作二: 仰卧束式
2分钟
动作三:蝴蝶式
30秒
动作四:天鹅式
左右各30秒
动作五:顶峰式放松
次数随意 放松到位就可以了
动作六:单腿摩天式
左右各30秒
动作七:上犬式
30秒
动作八:简易桥式
2分钟
动作九:系鞋带式
1分钟
运动减肥的注意事项
1.少做弹跳运动
跳高、跳远、跳绳甚至是快跑等运动并不适宜胖人。过于肥胖的人,体重大,本身的重量已经对膝盖造成了强大的压力。如果还做跳绳等运动,膝盖难以负荷,容易导致膝盖受伤。
2.谨慎做伸展运动
肥胖的人的腰椎长时间被“脂肪”包围,会有一定的惰性。突然进行伸展运动,会对“懒惯”的腰椎造成压力,腰椎无法承受,可能会出现腰椎间盘突出等症状。
3.不能急于求成
大基数减肥相对小基数减肥,效果较为明显。但是伴随体重快速下降,身体会出现一些状况,比如皮肤松弛,容易反弹等。胖人更加适合进行循序渐进的慢速减肥。
4.避免长时间运动
长时间站立,长时间负重运动对肥胖的人来说,压力都很大。尤其是长时间同一个部位负重。运动减肥要避免同一部位负重过多或过久,做力量训练时,同一个动作重复次数要量力而行,不宜贪多。
世界肥胖日:宅家两年胖了两百斤,真的没有躺着变瘦一说
躺在家里做游戏代练两年时间,广东小伙小梁增重了近两百斤。即便每天三顿只吃蔬菜、不吃碳水化合物,小伙子都没能从根本上遏制住体重暴涨的趋势。小梁用他的亲身经历告诉大家,在减肥失业中,真的没有躺着变瘦一说。
在3月4日这个“奇奇怪怪”还不放假的节日——世界肥胖日来临之际。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肥胖和糖尿病外科医师委员会主席、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王存川表示:中国肥胖代谢外科数据库数据显示,有90%的肥胖患者宅在家躺着减肥失败。“世界肥胖日旨在提醒我们没有一个胖子是健康的,肥胖有可能发生在任何人身上,远离肥胖,重在预防,希望所有人都能参与进来,管住嘴,迈开腿,动起来。”
世界肥胖日的存在,就是要提醒大家肥胖已经日益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
九成肥胖人士宅家减肥失败
新冠疫情加剧全球肥胖问题
肥胖已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定为一种慢性代谢疾病 ,能引发50多种疾病,包括十几种癌症。更值得警惕的是,我国肥胖人群正逐年递增。据国务院2020年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成年居民超重或肥胖率已超过50%,即每两个成年人中就有一人正遭受超重或肥胖的困扰。按照绝对人口计算,中国超重和肥胖人数已在全球排名第一。
而在新冠疫情影响下,肥胖问题更为突出和严峻。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肥胖和糖尿病外科医师委员会主席、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王存川表示:中国肥胖代谢外科数据库数据显示,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肥胖患者,有90%宅在家躺着减肥失败。近两年我们医院的临床案例也表明,很多患者都是因为疫情宅家,运动减少,从而加剧了自身的肥胖问题。
35岁的肥胖患者小梁,2年间就胖了近两百斤。
家住广东清远,今年35岁的小梁(化名)就是一个典型例子。他从小肥胖,工作后体重维持在240斤左右。疫情发生后,他宅家以游戏代练为职业。刚开始每天点外卖,自快速增重后决定自己做饭,每顿吃三斤青菜,几乎不碰碳水,体重不减反而一直增加。疫情两年时间,他长胖近200斤,体重高达433.2斤,臀围205cm,走路都成问题。接受减重手术一个月后,小梁体重减少80斤,糖尿病等代谢综合征也得到一定的缓解。
躺着就能瘦?
事实告诉你这真是梦
国人发胖速度令人担忧,2021年发表在《柳叶刀·糖尿病与内分泌学》上的专题文章指出,过去40年中国肥胖数量增加4倍。而更令人揪心的是,很多人对肥胖存在巨大误区。
都说要“管住嘴”,可连吃东西都不自由,那活着还有什么乐趣?让咱们“迈开腿”,不急,先把健身视频收藏了,什么时间找到同伴我再去。或者,花钱请别人动手,拔罐、针灸,有的是中医减肥法帮我们减肥,大不了手术切胃,轻轻松松瘦70、80斤,这些“躺瘦”的豪言壮语,你听着熟悉吗?
王存川向记者坦言,在日常工作中碰到过不少极端案例。有一名36岁,体重500多斤的超级胖友,日常走路都气喘,随时可能发生心功能衰竭,但无论父母如何劝解,他都坚决不减肥,除非“父母给我100万”。
对于超级肥胖而言,手术减重成了最主要的干预方案。但减重手术不能网红化,不能超范围使用。
而近几年大热的减重手术,也存在被过度“神话”的倾向。王存川教授表示,减重手术是专业手术,并非“网红手术”,它有严格的手术指南,术后还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达到保持理想体重的目的。
动起来,管住嘴迈开腿
除了帮助更多人正确认识肥胖外,作为第七届国际肥胖代谢外科联盟亚太区(IFSO-APC)的主席,王存川呼吁所有减重医护人员行动起来,推动国家在政策层面扩大肥胖疾病的医保报销覆盖范围。在学科建设上,推动手术术式创新,在手术操作的标准化培训、医疗机构的资质认证、患者长期随访等方面进行质量控制和不断改进提升。再者,在减重科研建设上,对标国际一流,中国减重科研整体仍有一定差距,中国减重学者需钻坚研微、精益求精,全力提升中国减重研究水平,尽早走进国际舞台正中央。
而被问及个人如何才能实现躺着也能瘦的目标时,王存川表示,祖宗留下来的至理名言“少吃多动,健康饮食,管住嘴迈开腿”句句是真理,我们既要养成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少吃垃圾食品和高热量食物,多吃新鲜瓜果蔬菜,适当减少每天的总热量摄入,低脂低盐低糖,注意饮食营养均衡,还要增加运动量,戒掉平时久坐的坏毛病,适当进行有氧运动,提高身体代谢水平,从而保持旺盛的体能,远离发胖的困扰。
采写:南都记者 王道斌 通讯员 陈笑梅 张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