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肥胖看那个科(肥胖要看哪个科)

中国青年报 0
文章目录:

世界肥胖日:肥胖这种病,牵动了医院近20个科室

中青在线讯(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刘昶荣)5月11日是世界肥胖日。《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指出,全国18岁及以上成人超重率为30.1%,肥胖率为11.9%。

5月9日,身高1米66的李亮(化名)来到中日友好医院(以下简称“中日医院”)的减重联盟大型义诊现场。李亮通过一年体重减了60斤,在谈起减肥带来的改变时,他觉得感受最明显的是:“精气神比以前好多了。”

在没有减肥之前,李亮的体重曾一度高达230斤。他曾经也尝试过运动减肥,还没有跑步,只是在小区快走,走15分钟,膝盖就开始疼了。除了影响生活之外,李亮当时的身体健康状况也不是很好,他当时只有38岁,但餐后血糖已经达到了20多毫摩尔/升。也正是因为血糖的关系,李亮找到了中日医院的内分泌科,确诊为因肥胖并发了严重的高血糖、高血压等症状,医生建议李亮进行手术治疗。他的两个姨都是医务人员,知道情况后也劝他接受手术治疗。

当时李亮还对手术有保留态度,希望进一步观察。2018年的春节假期,李亮连续参加了两个朋友的葬礼,都是和他同龄就发生猝死。这给了李亮很大的触动,深刻感受到了健康的重要性,经过深入了解手术的细节,节后他急迫地找到了减重医师孟凡强大夫进行手术治疗。

做了袖状胃切除手术之后,李亮的体重很快就降到200斤以下,现在他按照营养科大夫给他的食谱进行规律饮食,以控制好体重。除了体重减轻以外,更让李亮欣慰的是,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等一系列问题都得到了有效控制,不吃药不打针就能治病,这让人喜出望外。

李亮所参加的大型义诊由中日医院多学科减重联盟举办。参加的专业有内分泌科、普外科、营养科、康复医学科、呼吸科、消化科、肾内科、心理科、重症医学科、外科护理专业等多个科室多个专业。此次义诊由中日医院内分泌科党支部、中日医院多学科减重联盟联合主办,中日医院内分泌科党支部、普外一党支部、营养党支部、康复医学党支部协办。

义诊现场 刘昶荣摄

减肥不应该只关注体重

肥胖早在1948年就被WHO列入疾病分类名单。体重指数(Bodymass index,BMI)是目前评价肥胖程度、进行肥胖程度分类最常用的方法,反应了某人体重和身高平方的比率。体重(公斤)/身高(米)的平方,kg/m2。根据2016年美国AACE/ACE《肥胖患者综合管理临床实践指南》,BMI在25.0~29.9之间是超重,BMI超过30则是肥胖。因为人种的差异,我国的标准是BMI超过24就是超重,BMI超过28为肥胖。

中日医院减重多学科联盟召集人、内分泌科副主任陈晓平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并不是所有的肥胖患者都要进行手术治疗,李亮的情况属于肥胖比较严重的患者了。临床上对肥胖严重程度的判断不完全依据体重,而是要看肥胖引起的并发症是否严重,如果一位患者很胖,BMI可能34、35了,但他没有高血糖、高尿酸、高血压等代谢综合征表现,其面对的健康危险等级不高,“所以我们要看肥胖带来的代谢异常对全身的影响等因素。”陈晓平说。

陈晓平推荐想要减肥的患者,可以先尝试半年减掉体重的5%~10%,这是国际上比较通用的一个临床研究结果。减肥要循序渐进的来,如果快速减重的话,很容易反弹也不容易坚持。

肥胖会导致多种疾病并发

当天参与义诊的肾内科副主任卓莉医生告诉记者,肥胖除了外表看到的以外,也会加重内脏的负担,肾是水盐代谢、调节血压的器官,如果体重大了以后,肾脏也会出现问题,比如血尿、蛋白尿,甚至肾功能异常等问题。近些年,因肥胖患者越来越多,和肥胖相关的肾脏病患者也越来越多。卓莉说:“从临床随访效果看,如果可以控制体重,将体重减下来,相对其他需要激素和免疫制剂去治疗的慢性肾病而言,肥胖相关性肾病的愈后效果相对而言好一些。”

中日医院减重多学科联盟召集人、普外科医生孟凡强补充说,肥胖导致的阻塞性呼吸睡眠暂停是肥胖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呼吸科对睡眠呼吸暂停、肥胖所致哮喘进行评估及诊治;肥胖导致的各种代谢异常可增加心、脑血管风险,心内科对肥胖合并心血管疾病进行诊治;肥胖亦可导致胃食管反流病、脂肪肝、胰腺炎等消化系统疾病,消化科可对其进行针对性诊治;眼科对于肥胖及其代谢异常所致的眼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变性、视网膜动脉硬化、晶体疾病等)进行诊治;妇产科对于女性超重和肥胖患者的月经紊乱的病因、卵巢功能等进行评估和相关治疗;此外,还有营养科、康复科、脊柱外科等等也会有所涉及。

陈晓平医生建议首诊的肥胖患者,可以先去内分泌科就诊,让医生诊断一下是单纯性肥胖还是内分泌疾病引起的,90%的肥胖是单纯性肥胖,10%的肥胖是甲状腺疾病、下丘脑病垂体疾病等内分泌疾病引起的,然后再确定接下来的治疗方案。(健康中国)

本文源自中国青年报客户端。阅读更多精彩资讯,请下载中国青年报客户端(http://app.cyol.com)

儿童肥胖该去看什么科室?

近日,国家卫计委举行了第五次儿童体格发育调查报告发布会,中国九市7岁以下儿童的体格发育水平较10年前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发育平均水平均己明显超过了世界卫生组织颁布的儿童生长标准。但是,儿童的生长发育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比如儿童肥胖率的逐年增加。

青少年、儿童肥胖问题,严峻又危险,但家长们的重视程度却大大的不足。针对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问题,网易健康采访了长期从事临床工作的北京天坛医院内分泌科方红娟医生,听听临床一线医生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全世界儿童都面临肥胖问题

据北京天坛医院内分泌科方红娟医生介绍,现在儿童医院肥胖门诊人满为患,普通的内分泌科门诊也常有因为糖尿病、性早熟来就诊的青少年儿童,这些小患者大多都肥胖。

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我国城市2-18岁儿童青少年肥胖率接近10%,还有11%的同龄儿童处于超重状态,极可能发展为肥胖。

而且不仅中国,全世界都面临着儿童肥胖的问题。根据国际肥胖专家工作组提供的数据及世界卫生组织疾病负担报告,2015年全球儿童肥胖率为2%~3%,超重率接近10%。超重或肥胖婴幼儿(0~5岁)的人数从1990年的3200万增加到2013年的4200万。

方医生谈到,据门诊情况来看,肥胖儿童没有特别的年龄划分,一般是学龄前较多。入学后学习生活较规律,体育运动增多,会稍微改善一些。

5成肥胖儿童的父母也是肥胖

《2015青少年健康体重管理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儿童中,平均每6人就有1个肥胖,超重的比例大概是8.3%,肥胖是8.5%。

方医生还谈到,青少年体型变化存在“父母效应”,有大约56%的肥胖青少年儿童的家长体型也属于超重或肥胖。这里面有遗传的因素,也有共同的生活习惯等因素。所以,如果孩子超重或肥胖了,家长们也要从自身找找原因。

儿童肥胖的危害远比你想象得大

方医生说,在门诊工作中,大多数家长还意识不到孩子肥胖的危害。肥胖会影响身体方方面面,它带来的危害远比你想象的更多。

脂肪肝:儿童肥胖是诱发脂肪肝的重要因素,重度肥胖儿童脂肪肝发病率高达80%;

血脂偏高:肥胖儿童血脂明显高于正常儿童,高血脂会影响孩子心脏结构和功能;

高胰岛素血症:肥胖儿童普遍存在高胰岛素血症,容易诱发2型糖尿病。现在门诊小糖友的比例也是越来越多了;

高血压:肥胖儿童发生高血压的可能性是正常体重儿童4、5倍,超重同样也会增加高血压的风险;

呼吸道疾病:肥胖儿童易患呼吸道疾病,因为胸壁脂肪堆积,容易影响肺通气功能,降低呼吸道抵抗力;

抵抗力下降:肥胖儿童的免疫功能也较正常儿童低下,尤其是细胞活性降低,易患感染性疾病;

性早熟:美国《儿科》杂志曾经刊登一项研究,儿童肥胖症会导致女童性早熟。因为过多的脂肪组织会使孩子身体分泌一些致青春期提前的激素;

智力和心理:肥胖可能会影响儿童的智力和心理健康。一些肥胖儿童的学习、活动、交际能力低,时间长了容易出现自卑、抑郁、性格内向等不良情绪。

方医生还特别强调,不要低估儿童肥胖对孩子的影响,这些不良影响可能延续到成年。目前已经有研究证实,儿童肥胖特别是青春期肥胖,80%会延续为成人肥胖。一个人儿童青少年时期很胖,产生了过多的脂肪细胞,那么等他/她成年了,脂肪细胞会增大。

怎么判断孩子是否超重或肥胖?

成人的标准是体重指数BMI,但这个方法对儿童并不适用。方红娟医生向我们介绍了几种儿童肥胖诊断方法:

1.身高标准体重法:WHO推荐的方法之一。WHO认为身高标准体重是评价青春期前(10岁以下)儿童肥胖的最好指标,因此在1978年向全世界推荐使用。

本法是以身高为基准。采用同一身高人群的第80百分位数作为该身高人群的标准体重。超过该标准体重的20%-29%为轻度肥胖,30%-49%为中度肥胖,50%以上为重度肥胖。

但10岁以上的儿童青少年身体形态指标和体成分发生较大变化,身高和体重的关系波动很大。对于某一确定的身高值,不同年龄人群体重值很不相同。因此,对于10岁以上儿童青少年不能用该法来评价肥胖与否。

2.体重指数法:成人的BMI标准不适合于10-18岁的儿童青少年,因为BMI与体脂百分比之间的关系取决于成熟程度,青少年的生长突增、性发育水平等均是成熟程度的标志,而且有明显的年龄性别差异。WHO建议采用年龄性别BMI评价10-24岁青少年超重和肥胖情况。

方医生提醒,因为儿童青少年身体情况多变,体重判定方法标准不一,要根据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做判定。家长们如果担心自己孩子超重或肥胖,可以去医院相应科室咨询。那问题来了,超重或肥胖的问题该去什么科室呢?

儿童肥胖就诊,现在很多医院开设了肥胖门诊,由儿科、内分泌科、营养科联合会诊。如果没有,可以选择去儿科或内分泌科。一旦发现肥胖的孩子合并一些代谢问题,尽早纠正。如果孩子诊断为单纯性肥胖,不合并一些代谢问题,也可以后续到营养科进行治疗。

对于肥胖您了解多少?南京市中医院针灸科送来减肥干货,记得收藏

南京市中医院针灸科张彩荣副主任医师门诊间接诊过一位99公斤的女大学生,在校期间曾采用控制饮食,运动锻炼等方式减肥,然而因学业繁忙,减肥计划断断续续,效果并不理想,毕业后,经亲戚介绍,决定采用针灸减肥,据了解,在为期一年的针灸伴随控制饮食、运动锻炼后,瘦了30多公斤,从此走在街上也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了。

来源 视觉中国

那怎样才算肥胖呢?

1、一般来说,超重为超过标准体重的10%,肥胖则是超过20%。肥胖分为轻度肥胖(超重20%)、中度肥胖(超重30%)和重度肥胖(超重50%)。标准体重测定的方法很简单,即标准体重(千克)=身高(厘米)-105。实际体重在根据公式计算出的标准体重的±10%内属于正常。

2、体重指数(BMI)是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国际统一使用的肥胖分型标准,即BMI=体重(千克)/身高(米2)。成人标准值BMI是18.5-23.9,超过25为超重,30以上则为肥胖。

3、腰臀比值(WHR)及腰围常用于估测腹部或中心性肥胖,其中男性大于90cm,腰臀比大于1,女性腰围大于85cm,腰臀比大于0.85,为肥胖标准,其中腰臀比=腰围÷臀围。

最新研究表示,全球肥胖或超重人群已经达到了21亿人,因生活习惯的改变,肥胖或超重人群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肥胖人群如何变瘦?

张彩荣主任表示:对于肥胖人群,合理的搭配膳食,适当的运动锻炼是所有治疗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可以增加一些中医的辅助治疗手段,加快减肥的速度,且副作用小。方法有三:

1、 针刺:根据个人辨证分型后的结果予以治疗,如脾虚湿阻型肥胖,主要以健脾利湿为主,选取中脘穴、滑肉门、梁门、天枢、关元、气海、地机、足三里、阴陵泉、丰隆、内庭等穴位予以针刺,一周三次,也可结合中药内服,达到减肥的目的。

2、 耳穴压豆:对患者辨证分型后取穴,如肝郁脾虚型肥胖,选取肝、脾、内分泌等穴位以达到疏肝理气的作用,建议一周两次。

3、 穴位埋线:主要采用将可吸收线置入穴位内,利用长效的穴位刺激,一般为15天左右,从而达到减肥的目的,适合工作忙碌,不用每周前往医院的人群,相对针刺疗法较为实惠,然而张彩荣主任表示:对于瘢痕体质、有出血倾向的人群慎用穴位埋线疗法。

除此之外针灸科针对肥胖人群制定了减肥食谱和运动计划。

所谓减肥食谱不是节食,而是饮食结构均衡。科学的饮食,合理的搭配是第一步,我们所处的环境和自身身体的条件有所不同,对合理化的饮食要求也有差异,因此我们会根据患者的体质选择适合自己的饮食结构,营养均衡。

运动能量消耗指导

1、运动类型:有氧运动和耐力运动为主,根据患者体质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可选择的方法有:走路、骑车、慢跑、游泳、跳舞、爬山、羽毛球、乒乓球等。

2、运动强度:中等强度,4-7kcal/min,如快走(5.5-6km/h),相当于最大心率的60%-70%,自觉疲劳程度:有点累,每天运动消耗能量150-300kcal,耐力型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有利于脂质代谢,减少腹部脂肪,预防控制肥胖症。

3、运动时间:每天30-60min,或每周150min以上,每天运动时间可以累积计算,但每次运动时间应在10min以上。

4、运动频率:每周5-7天,最好每天1次

养成规律的运动习惯。平时缺乏身体活动的人,只有经过一定时间规律适量的运动累积,才能出现相应的健康效应。停止规律运动,相应的健康促进效应会逐渐消失。

通讯员 夏凡 张明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蔡蕴琦

校对 王菲

来源:紫牛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