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肥胖老太TV
法国肥胖老太:391公斤的重量,60人的救援行动
最近,法国东部城市斯特奈组织了一次令人震惊的救援行动。一位身体庞大的老太太,体重高达391公斤,急需送往医院接受治疗。据报道,这场行动动用了60多名救援人员,耗时近1小时,涉及拆墙、特制救护车的运输等一系列艰难任务。
救援计划的制定:为了将老人从家中送往医院,救援人员几个月前就开始制定行动计划。由于老太太体型庞大,无法通过狭窄的过道,他们只能采取拆除墙体的方式。这个过程需要精确规划和操作,以确保老人的安全和顺利移动。
救援队伍的组成:救援队伍由40名消防员、警察、医生、护士等20多人组成。这个庞大的队伍需要协调一致的行动,确保整个救援过程的顺利进行。
老太太的背景:据法国电视三台报道,这位老太太60多岁,拥有美国籍,在斯特奈已经侨居了20年。她长期患有肥胖症,却一直拒绝就医。直到最近,她的健康状况恶化,才不得不寻求医疗帮助。
特制救护车的运用:由于法国没有适用于运送如此肥胖患者的救护车,相关部门不得不从比利时借调了一辆特制的救护车。这辆救护车是由卡车改造而成,专门用于运送肥胖患者。它提供了特殊的设施和支撑,确保老太太在移动过程中得到适当的支持和保护。
挑战与困难:这次救援行动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困难。老太太的体重使得移动过程变得异常复杂,需要救援人员展现出专业的技能和耐心。拆除墙体、将老太太转移至特制救护车上,每一步都需要小心翼翼地进行,以避免任何潜在的伤害。
对肥胖问题的思对肥胖问题的思考:这起救援行动引发了人们对肥胖问题的深思。肥胖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一大健康挑战,给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以下是对肥胖问题的一些思考:
健康风险:肥胖不仅给患者的身体带来负担,还增加了多种健康风险,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关节炎等。这需要我们更加重视肥胖问题,并采取积极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社会支持:肥胖患者需要得到社会的支持和理解,而不是指责和歧视。提供适当的医疗设施和专业的护理人员对于肥胖患者的康复和治疗至关重要。同时,教育公众关于肥胖的危害和预防方法,有助于减少对肥胖患者的偏见和歧视。
综合治疗:肥胖问题需要综合治疗方法,包括饮食管理、适度运动、心理辅导和必要的药物治疗。重要的是,治疗计划应该是个体化的,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以确保最佳效果。
健康教育:肥胖问题需要从教育层面入手,提高公众对于健康饮食和生活方式的认识。通过加强健康教育,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肥胖问题的原因和危害,并采取积极的行动来预防和控制肥胖。
科学研究:肥胖问题需要更多的科学研究来加深我们对其成因和治疗方法的理解。通过对肥胖相关基因、代谢机制和行为习惯等方面的深入研究,可以为肥胖治疗提供更加有效的手段和策略。
总结:这次法国的救援行动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考肥胖问题的契机。我们应该关注肥胖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同时,通过健康教育和科学研究,我们可以共同努力解
法国老太体重391公斤,去医院耗费60人救援,网友:我没看错单位吧
据@环球时报:法新社报道,当地时间5月10日,法国东部城市斯特奈组织了一支60多人的救援队伍,将一名重391公斤的老太太从家送到医院。
报道称,为把老人移到特制救护车上,救援人员几个月前就开始制定行动计划,他们拆除了老人家中的部分墙体,从拆墙到把老人移到救护车上耗时将近1小时。据法国电视三台报道,这名老太太60多岁,美国籍,在斯特奈侨居了20年,患肥胖症,先前一直拒绝就医。
救援人员包括40名消防员,还有警察、医生、护士等20多人。
老太住在一楼,但由于她的体型过于庞大,过道狭窄无法通过。同时,法国没有合适的救护车能够运送这位肥胖老太。
相关部门从几个月前就开始制定行动计划,他们从比利时借调来了一辆特殊的救护车。
这辆救护车由卡车改造,专门用于运送肥胖患者。
5月10日,救援队伍抵达老太居住的公寓。救援人员拆除了一楼的一面墙,并在天花板上钻了洞,借助设备将老太从卧室里转移出来。
此外,救援人员还拆除了一楼的部分玻璃窗,扩大出口,这才将老太转移到专用救护车上。经过大约3小时的车程,老太抵达南锡的一家医院。
她将在那里接受手术,以解决肥胖问题。
当地官员表示,之前在法国执行类似的救援任务,从没到如此复杂的程度。“今天早上,她认为我们不会成功。在救护车门关上之前,她感谢了我们一千次。”
网友:体重单位确定没写错?
对此,网友的第一反应都是确定是391公斤,不是391斤?
有网友表示,完全可以理解这位老太为什么不愿意就医。
2年前法国曾将300公斤男子送医院
其实,2020年12月1日,法国南部城市佩皮尼昂也进行了类似的救援行动。
当时一位名叫阿兰的53岁男子,体重约300公斤。救援人员先是拆除了阿兰家靠近街道的窗户,再借助起重机,将阿兰从家中移出,送往医院。
世界上最胖的女人有725公斤
2011年,美国亚利桑那州一位32岁,育有二子的妇女苏珊娜·埃曼以1600磅(约725公斤)的体重,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为“世界上最胖的女人”。但是苏珊娜却对自己的身材非常自信,总是把各种照片放在网上,收获了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粉丝。苏珊娜还曾想挑战一吨的体重,但是想到这样可能引发的一系列病症,她便断了这个想法,只是每日向粉丝们分享日常。
东北农村75岁老太,靠拍短视频狂揽3600万粉丝,身价突破千万!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近些年,短视频的风越刮越火热,发展成为了新的流量风口,互联网也进入了“注意力经济”时代,在各大平台中,不少网红仿佛一夜之间纷纷涌现出来,让人眼花缭乱。
说到网红,在大众印象里,会拍视频玩转互联网的往往是年轻人,唱歌、跳舞、上才艺,花样翻新。然而如今会上网的老人也是越来越多,成为了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
五年前在抖音平台上,就有一个年过七旬的东北农村老太太,突出重围,仅靠家庭和祖孙日常视频,在短短半年内狂揽了两千多万粉丝,火得一塌糊涂。
积累到今天,她的粉丝数已经飙升到三千六百多万,身价更是直接冲破千万大关!
这个网名叫田姥姥的东北老太太究竟有着什么样的背景?乘着短视频兴起发展的东风,她又是靠着什么独门秘籍,竟然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吸引到如此多的粉丝?
视频中,外孙将一瓶汽水放在姥姥面前,又往里放了一把泡腾片。泡腾片与汽水迅速发生了反应,开始像火山喷发一样疯狂地往外喷涌。
方才还一脸淡定的姥姥吓地赶紧站起来,手上不断搓着,想要把喷出来的汽水搂住,嘴里还在快速地念叨着什么,连字幕都没有办法识别,只能配上“田氏突突枪”的搞笑文字。
这个有着超快语速的老太太的网名就叫“我是田姥姥”,因为深受网友们的喜爱,大家都叫她“国民姥姥”。
她来自辽宁鞍山,原名叫田桂芬,多年来,她一直过着在东北农村的质朴生活,现在和老伴儿住在一起,享受着儿孙满堂的幸福。
在她的抖音账号“我是田姥姥”里,镜头前的常客是田姥姥和她的外孙可心,而视频则主要由她的外孙女来拍摄。
可心从小在姥姥、姥爷身边长大,在短视频风头正盛的时候,他也赶赶时髦,给田姥姥拍了几个短视频,发到了网络平台上。
没想到率真又“毒舌”的田姥姥在互联网上大受欢迎,可心一看这迅猛的发展势头,干脆一咬牙,把短视频的创作和运营当成一份正式工作和事业,带着田姥姥一起闯荡网络世界。
这一对独特的祖孙组合,在一众年轻网红中自带“吸睛”体质,加上田姥姥地道的东北口音,巨大的嗓门,“魔性”的笑声,吐槽起人来就像机关枪似的。
还有外孙的调皮捣蛋,分享的温馨搞笑日常,常让人在看完视频后感到身心的放松与愉快。
也因此,这个账号一年内成为了网红界的黑马,没有团队,也没有签约公司,全凭家庭成员们一起策划、出演和拍摄,就赢得了无数粉丝的喜爱,跻身抖音TOP8达人榜单!
田姥姥的走红速度真是让人羡慕又佩服,难道真的只要随手拍拍视频放在网上,就能瞬间吸粉无数?实际上田姥姥和可心能够快速走红,要付出的努力还真不少。
2019年11月22日,田姥姥的外孙可心创建了“我是田姥姥”这个账号,并发布了第一条视频“再大的事也不影响姥姥吃苞米花”。
视频中,可心准备了假的冒烟道具,假装院子着火,再由可心的姐姐通风报信,田姥姥信以为真,一只手攥着还没吃完的苞米花,一只手去接水,在慌忙灭火中也不忘吃苞米花。
这个真实可爱的形象让网友断言“这姥姥肯定要火”。从这个视频开始,田姥姥和外孙可心的形象开始深入人心,这条作品目前已经获得了34.2万的小红心点赞。
在短视频创作者大神云集的时代,要让人记住,首先就要树立个性鲜明的形象。很多人都有自己喜欢的独特人设。
而相对于年轻网红,银发网红的人设更有特色和记忆点,不会让人觉得是刻意设计的,真实又接地气,因此也让人看了就忍俊不禁。
田姥姥的视频里,大部分都是调皮外孙和碎嘴姥姥的家庭类娱乐故事。
几乎每个视频里,都有外孙用一些道具逗乐或者捉弄姥姥的有趣情节,让人笑个不停的“田氏突突枪”也逐渐变成了粉丝们津津乐道的一个梗。
而总是被捉弄的姥姥也不会冲着家人发脾气,反而常常被家里的晚辈逗得哈哈大笑,有时还会启动“田氏突突枪”,用极快的语速和叠词吐槽她的外孙。
这样一来,一个碎嘴又搞笑的姥姥人设就展现在了粉丝面前。不仅如此,田姥姥和可心这对祖孙组合,在抖音平台上还是深谙算法的高手。
他们非常善于运用话题引流机制来推送自己的视频,抓住了田姥姥喋喋不休又犀利无比的碎嘴这个突出特点,量身定制了“姥姥的嘴到底有多碎”的话题。
在“我是田姥姥”的每个视频下面,都能看到这个话题的出现,反复用同一个话题来引流,不仅能巩固粉丝群体,还能以此加深观众对田姥姥人设的印象呢。
田姥姥的视频中还有很多为了配合视频内容而专门创建的独特话题,比如“亲妈挑战”、“田姥姥嗓门真没服过谁”、“田姥姥和大牙花子打配合失败”等等。
前段时间“爆改”挑战在网络上走红,于是可心带着田姥姥也紧跟潮流体验了一把,网友们被田姥姥“爆改”后的效果震撼到了,纷纷称她是爆改“老人版”中的封神之作。
但是仅靠这些“旁门左道”就能吸引这么多粉丝了吗?短视频时代,终究还是“内容为王”,田姥姥的视频内容才是核心竞争力。
要知道,田姥姥的粉丝中有80%可都是18至35岁的年轻人呢!一个银发网红能够吸引这么多年轻人来关注,靠的就是真实接地气的内容和场景。
外孙可心用年轻人的“玩梗”方式整蛊田姥姥,在这些搞怪情节中,田姥姥再次开启标志性的“碎嘴子”模式,给观众带来强烈的听觉冲击和喜剧氛围。
田姥姥对整蛊的反应也常常让我们想起身边的长辈,田姥姥简直就是“过来人”中的战斗机,她总是能用反套路经验,淡定轻松地化解可心的“雕虫小技”。
田姥姥和可心的视频让年轻人仿佛坐上了时光机,重温儿时家庭和亲情的温暖,在高压的工作和忙碌中,不仅能够轻松大笑,也能用更加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不如意。
在武汉疫情期间,作为头部网红,田姥姥和可心也挺身而出,为武汉捐赠了大量的物资,视频中的田姥姥忙前忙后,传递满满的正能量。
2021年7月,田姥姥也为河南郑州的暴雨灾害捐赠了大量物资,她协助工作人员搬运物资,指挥车辆,还不忘叮嘱外孙,令人感动。
2021年6月1日,田姥姥还亲自参演了喜剧电影《东北喜事之山炮扶上墙》,实现了电视梦。这部电影以乡村振兴扶贫为主题。
这次出演也大大提升了田姥姥的知名度,充分展示了田姥姥的影响力。
在“田姥姥”账号发展平稳后,2021年,外孙可心也创建了一个新的账号“我是可心儿”,由他自己来当主演。
在这个账号里,可心不再是那个总是捉弄田姥姥的外孙,而是一个阳光帅气的形象,还有时常被朋友整蛊的反差萌。
他也发布了一些时尚音乐类的视频,和田姥姥账号联动,逐渐积累了三百多万的粉丝量。
这个可爱的七旬老太太还对明星们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堪称“明星收割机”。
贾乃亮、郭艾伦等明星和许多网红都是田姥姥的忠实粉丝,田姥姥发布视频后,他们时常出现在视频的评论区,跟姥姥互动聊天。
有了扎实的粉丝基础后,田姥姥和可心在2020年5月14日第一次尝试了直播带货,可心负责讲解,姥姥则在一旁活跃气氛。
直播间里有近30款产品,还有金寨县的农产品大别山山核桃。这场直播累计观看人数近900万,收获1336万点赞,销售额更是达到了150万,田姥姥这变现能力太令人眼馋了。
总是单一的整蛊情节,难免让观众觉得乏味。于是“我是田姥姥”视频还时不时增加了四姥爷和邻居刘长海等等的新角色。
视频中也经常出现生活在小村子附近的乡亲们,打造更加真实的剧情,给生活加点温馨的调料。
但是,为了让视频效果取得更好的表现,外孙可心直接在整蛊道具和互动环节的设计上下狠功夫,不断地加大力度。
有一次,可心拿出了一盆肉,骗田姥姥说那是她的小狗,又给姥姥看了一些事先剪下的狗毛来“作证”,这可把疼爱小狗的田姥姥吓得够呛。
不仅如此,可心还反复在姥姥的假牙上作文章,让姥姥用墨水做面膜等,这些设计让不少网友都十分心疼姥姥。
俗话说人红是非多,视频中亲切可爱的姥姥和调皮的外孙,在视频之外却引起了不少争议,还被网友挖出了负面新闻。
这让大家对田姥姥的家人和“我是田姥姥”这个账号的看法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质疑的声音也越来越多。可见,网红这条路还是不好走的。
在当今竞争如此激烈的网络环境中,将一个账号做到这么大的体量,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规避这些争议和风险,最靠谱的方法还是端正自己的态度,约束自己的行为。
每个网红都不能因为粉丝的积累就飘飘然无所顾忌,田姥姥的真实可爱、祖孙间的相互爱护才是网友们最想要看到的。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