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肥胖的危害(老人家肥胖的危害)
肥胖给中老年人带来的六大危害,值得注意
老话讲“能吃是福 ”,但是吃得太多会导致肥胖,肥胖可不是福,而是祸。特别对于中老年人而言,有很多的危害。
肥胖的人特别容易患高血压、血脂代谢异常及糖尿病,这些患者的大脑更容易出问题。首先,这类人群容易发生大脑动脉粥样硬化。他们的大脑血管又硬又脆,容易在高血压的作用下发生破裂,引发脑出血,严重的可能危及生命。其次,肥胖者血液中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因子也比普通人高,这种因子促使血栓形成,所以肥胖者容易发生脑血栓,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脑梗死、脑中风。
正常人体的心脏就像一个水泵,不停地把血液送到全身。肥胖者由于血液中储存了过多的脂肪,所以血液总量也相应地增加了很多,心脏射血时就会相应地增加收缩的力量。当心脏不堪重负时,它就无法再有效地泵血,就造成血液积聚在心血管系统的状态,轻者心脏出现劳累,严重者可出现心功能衰竭。
大家都知道,糖尿病也叫富贵病。肥胖是发生糖尿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80%都是肥胖者。而且,发生肥胖的时间越长,患糖尿病的几率就越大。
肥胖与高血压密切相关。在40-50岁的肥胖者中,高血压的发生几率要比非肥胖者高50%。一个中度肥胖的人,发生高血压的机会是体重正常者的5倍多,是轻度肥胖者的2倍多,所以,积极控制体重是预防高血压的有效措施之一。
尽管肝脏是合成甘油三酯的场所,但它并没有多余空间来储存甘油三酯。对于肥胖者来说,大约有一半患有脂肪肝。这是因为他们摄入的脂肪酸越多,肝脏合成的甘油三酯也越多,导致甘油三酯的合成与转运之间的平衡发生了失调,大量的甘油三酯堆积在肝脏内,结果形成了脂肪肝。
骨性关节炎、糖尿病性骨关节病和痛风性骨关节病这三种疾病是肥胖可能引起的主要骨关节病。这主要是由于肥胖会加重关节面的负担,改变人体姿势、步态及运动模式等,进而加速关节结构磨损、老化。
多年的中西医经历,我总结了一套简单有效的锻炼方法,大家可以私信我,视频资料免费发给大家,看着必回!
老年人太瘦,或会带来4个危害,提醒:注意3件事有助健康长寿
现在社会到处都充满了令人发胖的因素,比如久坐不动、缺乏运动、或是饮食过量等等。所以我们经常听到医生说要控制体重,以避免肥胖。但其实老年人应该要避免的就是过瘦,否则容易生病。
说到老年人太瘦这个问题,我们应该要知道这是一种暴瘦的状况。一般来说,我们讲到体重,都会以体重指数(BMI)来计算。依据体重指数的计算公式(BMI=体重÷身高²)来说,我们正常的体重指数大致上在18.5-24之间。假如体重指数小于18.5的话,这样就是属于太轻了,也就是过瘦。
我常常在门诊跟想要减肥的中老年朋友说,中老年人就要有中老年人的样子。意思很简单,那就是在强调中老年人不用勉强自己去变瘦。一般在中年以后,我们可以将自己的体重指数维持在24-27之间,保持微胖的体态。不仅对健康,还是对预期寿命,都是非常有益的。
相反,如果在短期之间,体重突然下降了5%-10%。比如一个体重60公交的老年人,在一个月或二个月内,体重突然下降了6公斤以上,那么我们就需要前往医院做一个适当的健康检查,来确定身体没有任何的疾病。其实,中老年人在体重上上下下的过程当中,还应该注意年纪大了以后,容易产生的慢性疾病,比如高血压、糖尿病等,而不是说很刻意的去注意体重问题。
随着饮食的不断西化,肥胖已经成为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肥胖是生活习惯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除了糖尿病、高血压和动脉硬化之外,肥胖无疑也是导致各种癌症的重要原因之一。然而对于老年人来说,我们太瘦,死亡率也会很高。
在一项研究中,对40000名65岁以上的老年人进行了问卷调查,以调查体重指数 (BMI) 与死亡率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在10年内的死亡率方面,太瘦的老年人死亡风险明显会更高。
无独有偶,在一项针对亚洲人的研究中,将7.7万65岁以上的老年人分为三组,即正常组(BMI18.5-24.9)、偏瘦组(BMI15.0-18.4)、超重组(BMI25.0-30.0)。最后的研究结果显示,偏瘦组的总死亡率明显增加,比正常组高92%;而超重组的全因死亡率却降低20%。
为什么会这样?北京同仁医院营养专家张谦说,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罹患各种慢性病的风险会趋于上升,没有适度的体重,很难与疾病进行对抗,此外,相比偏瘦的老年人,稍微肥胖的老年人在一定程度上,身体的整体营养状态会相对较好。
众所周知,老年人太胖,高血压、高血脂、以及高血糖的患病风险就会大大增加。但是老年人太瘦的话,也是会有问题的。一般来说,老年人太瘦,或会带来以下4个危害。
1、代谢、生理功能降低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原本的生理代谢能力就趋于下降。假如老年人又在短期之间出现暴瘦,这会加剧生理代谢能力的进一步降低。一旦如此,老年人的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骨骼系统等将会遭受巨大的重击。这些系统的生理变化,不仅对老年人造成各种身体影响,而且老年人还会因各种各样的疾病而卧床不起。
2、免疫力下降
在步入老年生活之后,老年人的唾液减少,咀嚼能力会慢慢下降,这就会导致老年人饮食习惯的改变。假如老年人在这期间突然出现暴瘦,很容易会导致营养不良。一旦老年人出现营养不良,那么随之就会免疫力下降。一旦如此,老年人生病的风险就会大大增加。
3、耐受力下降
太瘦的老年人的耐受力也会变差,比如对冷热的耐受力。在现实生活之中,大多数比较瘦削的老年人比较容易感受到天气温差的变化,从而容易出现头晕晕的、重重的,也会觉得比较容易怕冷一点。对稍胖一点的老年人来说,虽然在寒冷的季节也会怕冷,但是他们的耐受力会相对好很多。再加上更多的皮下脂肪,也会帮助他们抵抗温差变化。
4、容易受伤或感染
对于稍胖的老年人来说,皮下有着更厚的脂肪,不仅能帮助御寒,也能减少受伤的风险。如果老年人太瘦,他们的脂肪会重新分布,这会导致老年人的皮肤会变得比较薄一些。假如一碰到其他物体的话,将会很容易破溃,这也增加感染的机会。
我们刚刚说过,老年人不管是太瘦,还是太胖,都对健康极为不利。然而,体重管理作为老年人走向长寿的最大可调控的因素之一,在现实生活之中,如果老年人发现自己的体重太瘦的话,该怎么健康地增加体重会比较好呢?
1、针对影响进食的原因进行调整
在病房时与老年长辈聊天时,询问其平常的饮食情形,长辈总是笑笑地说,老了吃不多了,牙齿也不好所以咬得动的东西也不多,常常就是简单的稀饭配点酱菜或是煮个面条就解决一餐。听到这样的饮食内容让人担心起营养怎么足够。
因此,想要让老年人增加进食或提高营养补充,就要针对影响进食的原因进行调整,比如将固体食物经由剁碎、绞细的方法制成不需过多咀嚼即可吞咽的餐点,搭配适合的烹调方式来帮助进食。美食也应讲究颜色的搭配,尽量让各道菜色有所区隔,加上好的盘饰技巧来增加食欲。
2、体重需要慢慢增加
相对上面所描述的体重指数定义而言,偏瘦的老年人只能尝试慢慢地去增加体重。假如老年朋友肠胃功能不好,可以去医院检查或找正规的中医,去调理好自己的肠胃问题。这样一来,老年人吃进食物之后,身体就能很好地消化和吸收了。注意了,增加体重的原则是摄入足够的热量,但也不完全依靠高热量食物,往往需要均衡搭配各大营养物质。
3、增加肌肉
在现实生活之中,大多数老年人都会认为自己的活动量减少,相对来说就应该少吃一点。实际上,老年人吃得少了,很可能无法阻止肌肉的流失,这会让体重越来越瘦,甚至还会增加患病风险。因此,老年人想要增重,更应该注重增加肌肉,而不是脂肪,不然我们只会是大腹便便。
对于老年人而言,想要增加肌肉就必须保证每天的蛋白质摄入量达到1-1.5克/千克。在饮食上,优质蛋白质的来源包括禽肉、牛奶、鸡蛋、豆类等等。需要注意的是,老年人应该将蛋白质的摄入平均分布到一日三餐之中,以更好地刺激肌肉的生成。除了增加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外,老年人也应该适度增加运动。
总而言之,体重对老年人的健康影响甚大。就饮食的角度,应思考饮食的设计,达到老年人所需的热量与蛋白质,并考量其牙口与进食习惯,加以选择食物质地与调整烹调方式。相信透过全家总动员来提升老年人的生活品质,必能延长寿命,让生活更加美好。#谣零零计划##健康明星计划#
参考资料:
[1]《老年人体重多少才算正常?其实控制在这个范围内比较好》.家庭医生杂志.2019.09-25
[2]《“有钱难买老来瘦”?老人太瘦了,却有这3个危害》.家庭医生在线.2018.07-16
[3]《原来,60岁后这样的体重最长寿》.光明网.2021.01-12
[4]《消瘦老人吃什么才能合理增重?》.新华网.2021.06-18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老年肥胖者逐渐增多!老来发福是自然现象?专家:过于肥胖会危害重重需要干预
老年肥胖者正在逐渐增多!不少老人认为老来胖了也是一种自然现象,只是形象不太好。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普外科主任顾岩介绍,老年人对肥胖的危害认知不足,实际上老年人肥胖的同时,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高血脂等代谢性疾病发病率亦明显增加。不少老人认为,这些疾病需要终生服药且无法治愈也是一个很大的误区。
顾岩医生介绍,
随着年龄增长,人的体力活动逐渐减少,人体肌肉与脂肪的比例也在改变,肌肉组织逐渐减少,脂肪增加,老年肥胖者多为肌少型肥胖,这使得跌倒、再住院、死亡等临床不良事件发生率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风险升高。 与长期服用多种药物相比,减重和代谢手术已成为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高血脂、高尿酸等代谢疾病的一个重要选择。临床实践显示,减重和代谢手术后的数天内患者代谢指标会得到明显改善,体重会在半月后大幅下降,并在一年半左右进入平台期。
顾岩医生曾接诊一位70岁的阿婆,她是在女儿的建议下接受治疗。为何在古稀之年要做手术呢?因为她的女儿有糖尿病多年,经过微创减重和代谢手术后,不用打针吃药,血糖完全恢复正常,同时减去了80多斤的体重,并在术后成功怀孕生下一个健康的小宝宝。在身体改善的同时,她女儿发现母亲的健康状况令人担忧:每天需要吃大量的药物来控制血压、血糖、血脂,而且血糖控制越来越不理想,又每天三餐前增加了胰岛素针剂,更让她担心的是老人打呼越来越响亮,精力却越来越差,有时候抱着小孙女,也能睡着。
经过多学科会诊,老人得了代谢综合征:原发性高血压病(极高危)、2型糖尿病、高血脂、高尿酸、重度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经过充分的术前评估和准备,老人进行了腹腔镜胃袖状切除术,术后恢复很顺利,术后第2天血糖就恢复正常,顺利出院。目前已经术后3年了,老人不需要每天大把吃药了,血压血糖血脂和尿酸都恢复了正常,同时睡觉不再打呼。
不少肥胖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接受了减重和代谢手术后,由于体重下降,血糖和血压等得到较好的控制。数据显示,65岁以上老年肥胖患者接受减重手术1年后可减去多余体重70%,2型糖尿病缓解率为88%,缺血性心脏病缓解率约80%,总合并症缓解率达84.4%。
现在医学界逐渐认识到,年龄不应该成为老年人接受外科手术的限制。接受减重和代谢手术,患者血糖、血压等指标均会得到较好的控制,这不仅延长了患者寿命,提升生命质量,还大幅减轻医疗负担。
需要提醒的是,减重手术并非人人适用,顾岩医生强调,根据中国肥胖及2型糖尿病外科治疗指南(2019版)意见,对于年龄>65岁病人应积极考虑和评估全身健康状况、合并疾病及治疗情况,行多学科会诊讨论,充分评估心肺功能及手术耐受能力,知情同意后谨慎实施减重和代谢手术。
对于老年人如何避免老来发福过于肥胖,顾岩医生建议老年朋友,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清淡饮食,少油少糖少盐,忌吃宵夜,在“管住嘴”的同时,还要“迈开腿”,游泳、散步等运动比较适合老年朋友。
来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