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虚型肥胖如何减肥(气虚肥胖症)
补足气血就可以瘦身?几招教你轻松击退气虚型肥胖
一提到肥胖,大众普遍会将壮实的身躯和庞大的力量与其相联系,这其实是大众对肥胖的误解。有一种气虚导致的肥胖,尽管身形庞大但身体却虚弱无力,也是人们常说的“虚胖”,在中医上被称为气虚型肥胖。脂玫乐瘦身专家顾问、中医师李望辉教给了大家几种补气瘦身的小方法。
气虚型肥胖患者会比常人更容易感到疲乏无力,尤其是在运动或活动过程中表现得极为明显,比如走路或爬楼梯都会更容易出汗。他们的免疫力不高,因此更容易感冒。同时,还会伴随有脱发等症状。
李望辉表示,气虚型肥胖患者平时的饮食应该以清淡为主,少食油腻的食物,控制肉类的摄入,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以及豆制品,保证营养物质的摄入均衡。尤其需要注意多摄入一些补气的食物,比如马铃薯、香菇、栗子、红枣、鸡肉、猪肚、牛肚、羊肚、桂鱼、泥鳅、粳米等。同时需要注意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少熬夜。
《内经》中说:“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久卧伤气就是指长期卧床、过度睡眠会使人气血不畅、脏腑功能减弱出现虚弱无力等症状。因此气虚型肥胖每天要坚持运动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可以进行慢跑、散步、太极拳、太极剑、五禽戏、八段锦等运动。
李望辉提醒广大气虚型肥胖患者,切记不能盲目节食,盲目节食不但达不到减肥的目的,还会损伤人体的正气,导致越减越肥。
通讯员刘亚舟 潇湘晨报记者张树波
小妙招
改善气虚型肥胖的药茶方—黄芪陈皮茶
黄芪20g、陈皮10g。此方可以直接用开水冲泡,增强健脾益胃、增强免疫力。
改善气虚型肥胖的药膳方—党参山药冬瓜汤
党参30g、山药100g、冬瓜100g慢火煲30分钟,调味后即可饮用,本品可健脾利湿,尤其适合痰湿体质,有困倦、乏力表现的人。
【来源:潇湘晨报】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胖人多气虚 中医教你三个补气法来瘦身
气虚是中医的范畴,中医理论认为胖人多气虚。这可能就是很多肥胖的朋友明明吃的不多,身体却一直发胖的原因。为什么气虚的人容易胖呢?如何才能补气呢?
气虚的人,体内气的运动不充分,摄入食物后,该吸收的营养物质没吸收,该排泄的没排泄,该气化的没气化掉,这些没有被气化掉的物质就会转化成脂肪,人就会发胖。
所以,肥胖的深层次原因就是气虚,气虚也是导致脂肪肝、高血脂、中风、冠心病等疾病的主要原因。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如何补气,中医推荐以下三个方法。
方法一:清心
心虚是很多人气虚的主要原因,心虚主要是考虑的事情太多、患得患失引起的,人整天忧心忡忡,气就会运转不畅。如果能够敞开心扉,那么气也就敞开了。
所以,气虚的人要学会清心。可以采用“站桩法”来清心,每天找一个时间,静静的在一个地方站上半小时,期间什么都不要想,就能达到清心的目的。
方法二:食疗
喝粥是最好的食疗方法,因气虚而肥胖的朋友,可以选择食用“荷蒂粥”来补气。荷蒂就是荷叶的蒂,它包括荷叶的基部连同叶柄周围的部分叶片。
荷蒂有生发元气、补脾胃之气的功效。荷蒂位于荷的中间部分,它既有上面莲子心清心下火的作用,又有下面莲藕补脾养胃的作用,用它来煮粥,更能生发元气,最适合气虚的胖人食用。
方法三:艾灸
艾灸是中医的传统疗法,每天用艾条熏炙足三里、脾腧穴、气海穴和膻中穴,这四个穴位都是补气的重要穴位,每天熏炙,补气作用显著。
此外,补气离不开合理的运动,每天进行体育锻炼,能加强肺部功能,让呼吸更有力,也能起到意想不到的补气效果。
气虚肥胖,分享3个黄芪的搭配,帮助你减肥补气
在中医看来,身体脂肪的囤积,是出于一种自我保护,身体脏腑损伤、气血阴阳不平衡,都会让身体更偏向于储存脂肪,以备不时之需。
其中,气虚是肥胖中很常见的一个诱因。气虚肥胖者往往表现出身体困倦乏力,稍微活动一下就气喘吁吁,四肢松软,肌肉不实。
这是因为人体的正气不足,尤其是脾气虚弱,运化功能失常所致的虚胖。而且,很多气虚肥胖者还会伴有食欲不振、大便溏稀等症状,减肥比较困难,单纯控制饮食的作用不大。
减肥时往往还需要补气。
补气常常会用到的是“黄芪”,黄芪最大的功效就是补气升阳,能够增强人体的正气,提升机体的功能活动。
它可以补肺气,使呼吸有力;补脾气,促进水谷的运化吸收。对于气虚者减肥有所帮助。
然而,黄芪性温,单独大量使用可能会导致上火,如出现口干舌燥、咽喉肿痛等症状,而且长期或不当使用也可能对肾脏造成一定负担。所以,巧妙地搭配其他药物尤为重要。
给大家分享黄芪的3个搭配:
1.黄芪 覆盆子覆盆子益肾固精、缩尿的作用。
对于气虚肥胖者,尤其是伴有肾气不足表现的,如腰膝酸软、夜尿频多等,这个组合就十分适宜。
黄芪补气,覆盆子益肾固精,使肾气充足。肾主水,肾气足则水液代谢有序。这样既避免了黄芪单独使用可能带来的上火问题,又因覆盆子的收敛之性,防止黄芪补气太过而耗散肾气过多。
2.黄芪 肉桂肉桂性热,有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通经脉的功效。
那些阳虚体质明显的气虚肥胖者,比如经常畏寒怕冷、手脚冰凉、腹部冷痛的人,黄芪与肉桂的组合堪称佳配。
肉桂能引火归元,把黄芪升发的阳气引导到该去的地方,这样一升一降,可增强温阳之力,调和全身气血,避免局部的气滞上火。
有一些女性因宫寒、阳虚导致的肥胖兼月经不调、痛经等问题,采用黄芪加肉桂的方子进行调理,往往能取得不错的效果,不仅体重逐渐减轻,宫寒症状缓解,身体的整体状态也会得到改善。
3.黄芪 知母知母性寒,具有清热泻火、滋阴润燥的功效。
在气虚肥胖人群中,有一部分人除了气虚外,还伴有阴虚内热的表现,如口干舌燥、五心烦热、盗汗等。这时,黄芪与知母的组合就恰到好处。
知母可清热滋阴,和黄芪一起用,一阴一阳,使得身体内在平衡,有助于代谢。
提醒:以上方子仅作为分享科普,如身体不适,请在专业医生指导下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