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肥胖的弊端(肥胖的坏处哪一些)

人民网 0
文章目录:

宝宝胖嘟嘟就算养的好?婴儿肥胖的这些危害你都知道吗?

在这个普遍追求骨感的时代,却对一个群体格外宽容——宝宝!

奶奶们带宝宝遛弯,晒太阳一扎堆。先不说啥,就盯着你家宝宝一通夸:“看这小脸蛋,小手手,长得可壮实,你给你家孙子一天吃的啥呀?”

宝宝的体重也就成了长辈最为得意的谈资,宝宝肉肉越多,在长辈眼里就越健康。可是,长辈眼里的这个“健康”和真正意义上的宝宝“健康”,那可是有着天壤之别的!

肥胖,我们不做任何思考,就会给它贴上笨、懒惰、没有魅力等一系列负面标签。这种既定的偏见带给宝宝的,更戳心的是心理上的灰暗影响。宝宝的自我评价也会很消极,明显不合群,幸福感低。这一点已经得到了验证,成年肥胖者无论是在工作上,寻求爱情上都会较平均水平低。

其次在健康层面,肥胖会造成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病、骨关节炎等一系列疾病。无奈,这些目前还没有影响到我们的疾病,我们都只是当做知识听一听。对宝宝来说,就更是远在天边了,不引起重视也是理所当然的。

小时候一直胖的人,成年后肥胖的几率也会很高,宝宝在6个月左右就有肥胖表现,成年后出现肥胖症的概率达14%;而在7岁出现肥胖的宝宝,成年后肥胖症的概率则会高达41%。

至于宝宝身体是否处于肥胖状态,就要根据这个表来衡量了。

超过2岁的宝宝,用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的BMI,来衡量宝宝的健康程度。

BMI(体质指数)=体重(kg)÷身高(m)的平方。

例如,一个3岁的男宝宝,体重14kg,身高95cm,那么他的BMI=14÷(0.95)2=15.51。

具体的操作方式:1.横向对应年龄处,画垂直竖线;2.纵向找到算出的宝宝的BMI值,画线;3.检查二线相交的点,落在哪个区域。

横线代表年龄;竖线代表BMI

蓝色区域:体重过轻;

绿色区域:健康

黄色区域:即超过85%就属于超重

粉色区域:即超过95%就属于肥胖

宝妈根据以上方式,就可以判断出宝宝的健康程度。宝宝肥胖和家族遗传、内分泌疾病等也有关系,有这些原发病,我们要先积极治疗。排除了这些原发病,根本原因就是,宝宝“被吃的太多了”!

由于宝宝还不具备表达自己想法的能力,对自己的饮食摄入控制能力差,这个“被吃饭”就是导致宝宝肥胖直接的元凶。因此,我们从现在开始就要塑造宝宝正确的饮食观,预防宝宝出现肥胖。

1.尽可能地母乳喂养

建议在6个月以内,给宝宝纯母乳喂养。到宝宝添加辅食时,辅食 母乳混合喂养,逐渐至2岁。这一点很好理解,宝宝吃母乳时,饱了会自己减慢速度,或者停下来。这可以很好的帮助宝宝识别自己的饥饿信号,调节自己每顿吃母乳的量。饿了吃,饱了停的这个好习惯会影响到他的整个童年时期。

2.给他提供优质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是宝宝成长活动的能量必备来源。当宝宝开始吃固体食物时,含有丰富纤维的谷物,如小麦、大麦、全麦面包等;新鲜蔬菜,白菜、萝卜、芹菜等;水果苹果、梨、香蕉等都是优质碳水化合物的来源。

3.吃饭时,和电视绝缘

说实话,宝宝的坏习惯,源头在于家长。我说过数次的“吃饭不开电视”,仍然有宝妈为了“这次”哄宝宝吃饭,打开电视。好了,有一就有二!

4.和宝宝一起动起来

活动还得宝妈先来,带动宝宝。在宝宝还只会爬的阶段,宝妈可以躺下来,或者蹲着和宝宝的视线齐平,鼓励宝宝多爬,多动。特别是3-4月龄期间宝宝翻身,以及7-8月龄期间爬行训练。宝宝会走了,就可以带他户外散步,把花费在电子产品的时间用到运动上来,一举两得。

宝宝小时候胖嘟嘟的,我们看着是挺可爱的。可怕的是,我们把这种肉嘟嘟当做了“宝宝健康”的标准,而实则,我们早给宝宝成年后,阳光的社交、完美体型,健康生活习惯埋下了引爆线。趁着时间还来得及,从现在开始,给他养成受益终生的饮食习惯!

肥胖也是一种病,它“毁掉”的可不止你的颜值丨世界防治肥胖日

五月的三分之一已经过去,飙升的气温会让你的肉肉越露越多,当初喊着“四月不减肥,五月徒伤悲”的你,减肥成功了吗?

明天(5月11日)是“世界防治肥胖日”,5·11的谐音就是“我要1”,“1”的形象又代表了苗条的身段,也表达出肥胖人群对苗条身材的期望。

有数据显示,中国有9000万肥胖人群,其中1200万属于重度肥胖,已高居全球榜首。肥胖的问题再次敲响警钟!但你知道吗,一旦肥胖,牺牲的不仅仅是颜值,还有健康!趁着今天这个日子,我们就来聊聊关于肥胖的那些事儿。

肥胖本身是种病,诊断肥胖有标准

对很多人来说,减肥已经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尤其是对自己的体重数字难以接受时,就更有减肥动力,其实,判断一个人是否肥胖,有明确的标准。

制图/李禾炜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肥胖人群增加迅速。根据国际医学杂志《柳叶刀》发布的数据,中国有9000万肥胖人群,其中1200万属于重度肥胖,已高居全球榜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普通外科中心副主任医师张鹏表示,不同的统计结果数据稍有区别,总的来说,目前国内成人中大概有7%-10%的肥胖人口。“比较可怕的一点是,中国总体人口的肥胖发生率明显低于西方国家,但在青少年当中,尤其是学龄期儿童,在北京、上海等城市的肥胖症发病率已经与西方国家相当,在未来二三十年当中,当这批青少年长大以后,会有更多肥胖人口。”

对于造成肥胖的原因,张鹏表示,饮食结构的变化,尤其是垃圾食品的过量涉入是导致肥胖发生的重要原因,另外,随着汽车的普及,以前人们骑自行车甚至走路上班的习惯也有所改变,运动量减少、应酬增多等,都是导致肥胖的原因。工作压力增大也是肥胖的重要原因,“压力增大以后,人们往往会产生心理性的多食症,压力也会导致人体代谢发生变化,尤其对于学龄期儿童来说,学习压力很大,孩子运动越来越少,这些综合因素导致肥胖在我们国家快速流行。

肥胖“毁”掉的,不仅仅是你的颜值

提到减肥,很多人减肥是因为“胖了就不好看了”,其实不仅如此,肥胖本身也是一种疾,肥胖症会使人们的预期寿命平均减少6-7年,其中严重肥胖症(BMI>40)会使男性预期寿命减少20年!

此外,肥胖还会导致一系列并发症或者相关疾病。在肥胖人群体内,会出现脂肪过多集聚,并随血液遍及全身,“在肝脏里就会造成脂肪肝,在局部会造成一些炎症反应,抑制器官功能,血脂高、血压高、血糖高、血尿酸高是肥胖的直接危害,此外,肥胖还可能引起心理的变化,造成抑郁症等。肥胖还可能引起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腰椎过度负荷、膝关节、踝关节问题等。”张鹏强调,心脏脂肪过多还与心梗发生增加、糖尿病有关。

对女性来说,肥胖人群还会导致卵巢功能问题,包括雌激素转化问题,有可能发生高雄激素血症,即女性不排卵,没有月经周期,还可能会发展成不孕。

变丑、得病还减寿,肥胖的弊端这么多,该怎么科学减肥呢?

重度肥胖可选择手术减重

到底该如何科学减肥?张鹏表示,减肥的原则是管住嘴、迈开腿,但管住嘴不等于不吃,如果要通过节食来减,建议人们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低热量饮食,每天达到人体基本所需,同时避免营养素的缺乏。

对于重度肥胖人群来说,运动减肥不值得推荐,张鹏表示,“本身体重就过重,他每迈一步都是对关节的损伤,这类人群减肥应注意减轻关节赋能,运动也要适度,不要做魔鬼式运动减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普通外科中心主治医师刘洋介绍,对于重度肥胖人群来说,减去10斤、20斤,意义不大,“体重达到一定程度,手术减肥是最有效的一个方式。”当然,这种减肥方式有严格的适应证限制,如果肥胖患者BMI指数超过32.5,无论是否出现合并症状,都可进行手术。另外,如果患者合并出现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或者是高尿酸和肥胖相关的任何两种疾病,进行手术的BMI指数限制可以降到27.5。

数据显示,减重治疗后一年平均体重可以降低31公斤,10-15年平均体重可降低20公斤。相比不接受减重治疗的患者,减重治疗降低肥胖者患糖尿病风险83%,并能显著减少2型糖尿病和其他合并症的药物使用等。

采写:张秀兰

制图:李禾炜

编辑:火星Lu

切胃就能瘦?别只想着变美而忽视这些风险!

本文由北京协和医院与女子力科学社联合出品

减肥,是一个一直都有争议性的话题。这也是不少身材“胖”的男男女女们的一大痛心针。

不少想要减肥的小伙伴经常发誓说今天一定要运动,一定不能吃零食。可是一到晚上就嘴好闲啊,去超市买点零食吧。锻炼还是算了明天再说吧。日复一日,也瘦不下来。

有的人说了:我每天吃的东西比那些瘦的人吃的都少,为什么还是那么胖?这不公平!

学姐想说:人家今天吃了火锅,但是她每天都在做运动,也没有说每天吃雪糕和零食,而你呢,吃完饭是不是立马坐下不动了?回到家还会做运动吗?除了吃饭还吃别的零食吗?

有人问过学姐:没有办法控制食欲,也坚持不了锻炼。那该怎么瘦下来呢?之前看到说做切胃手术有效果,但是安不安全啊,适合我吗?

真的想立竿见影的瘦下来,除了管住嘴迈开腿,有很多人会选择做减重手术。减重手术是有效,但是千万别急着去做,因为不一定每一个人都能做!女子力科学社联合北京协和医院的花苏榕大夫告诉你效果奇好的减肥手术,不是想做就能做!

· 温馨提示 ·

没有Wi-Fi的同学可以移步下方观看文字版

这里是文字版

不少妹子在网上看到了某某明星做了减肥手术,效果立竿见影非要也来一刀。医生也特别理解大家想要瘦想要变美的梦想。确实胖不仅影响外观更是一种危险的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关节炎、不孕不育等等,都可能相伴而来。

更可怕的是,长期肥胖如果得不到控制,越胖平均寿命越短。所以说肥胖这事不能纵容。但是减肥手术,却不是每个人都能做的。

通过手术来减肥,最常用的有两种手术方式,第一种叫腹腔镜右状胃切除就是把原来的霸王胃,裁成修长的袖子形状,吃一点就饱绝对没法暴饮暴食。

还有一种是胃旁路术,把胃打成上小下大两个隔间,把小隔间和肠子连起来,让食物抄近道减少肠道有效吸收长度,可以快速控制体重并长期保持。

这些手术不仅从表面上改变了胃肠,更是可以改变肠道的神经调节和内分泌系统。尤其对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细胞功能有帮助。这两种减肥手术跟常见的减肥方法比较的话,效果立竿见影还能长期保持肥胖带来的疾病。如果配合医生的治疗,能得到意想不到的疗效。

心动吧?但是必须记住,减肥手术不是人人都能做的。它本身有很多风险和弊端,一定要结合自己的身体状况再来做利弊权衡。

一般来说体重指数就是BMI,大于37属于重度肥胖,持续肥胖下去对身体的综合伤害,比手术的伤害还要大,因此只要身体状况允许就应该考虑手术。轻中度肥胖也就是BMI没有达到37的人,要是已经合并了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等等问题的,也可以通过多学科会诊评估来判断是否可从手术中获益。

而微胖界人士就老老实实管住嘴迈开腿吧,只要是手术都会有风险,你们承担的手术风险和伤害和重度肥胖者是一样的,但获得的减肥效果却比他们小得多。微胖的人得高血压,糖尿病,关节炎的风险不高,做不做都差不多。而别的疾病比如营养不良,自发性气胸的风险却比重度肥胖的人还要大。所以微胖的人做减重手术,弊大于利是不划算的。

肥胖作为一种病,要看医生。既不要害怕手术,也不要过度手术。减肥别乱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减肥方式。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