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肥胖胖(肥肥胖胖是成语吗)
难道非要养的肥肥胖胖了再杀猪?
2025巳蛇年春节眼看着就要到了,想起小时候过年该杀猪分肉了。
早上起来,打开手机浏览一下国际国内新闻,看到“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原党组书记、董事长王宜林涉嫌受贿一案,由国家监察委员会调查终结,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指定,由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
一边读着新闻思绪却飞到遥远的地方,那是一个濒临304省道不偏僻也不热闹却非常宁静的小村庄,我出生的地方。
有完整记忆的是七十年代末的时候,那个时候,村里人家家都非常穷,还是“生产队组织”,村里的人在队长的“领导下”一起劳动,一起种庄稼,一起养猪,一起养驴养牛。
庄稼成熟了,也是在队长的统一“领导下”,根据每家人挣的“工分”多少来分配粮食。
最难忘最期盼也最高兴的事,就是腊月二十三前后,生产队组织人“统一”杀猪、杀牛、杀驴、杀马。然后也是在队长的统一“领导下”给每家根据“工分”的多少分配猪肉、牛肉、驴肉、马肉。
猪年年杀,猪肉也是年年都有,但牛肉驴肉马肉并不一定年年都有,只有牛马和驴老的使唤不动了,再也不能下地耕地了,才舍得杀掉。
有一年我家还分到了豹子肉、狐狸肉、野猪肉和狼肉,听爸爸说这也是在队长的统一组织下,带领他们到六盘山森林里打来的。当然“打来的肉”少,不是给村里每家人都分配到。
那时候,一年之中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吃上猪肉,我就非常纳闷,曾经天真地问爸爸。
“为什么不天天给我们分肉吃?”
爸爸说:“没有粮食草也少,猪不是一天能喂肥的,肥肉好吃,猪长肥了才能杀。”
是啊!猪是要天天喂的,猪不喂是长不肥的,不肥的猪杀了肉不好吃!
所以,我从小就盼着过年的时候吃到肥猪肉,这是多么美好的回忆!
八十年代初,村里实行“包产到户”,粮食多了人也吃上饱饭了。但养猪杀猪的习俗没有变,只是过去由“生产队”统一杀变成了家家户户自己养自己杀。
我记得母亲在每年春天来了的时候到镇上的集市上,“抓一个”小猪娃,养在家里的猪圈里,一家人一起喂猪,剩饭剩菜都倒给猪吃了,等着养的肥肥胖胖了到年跟前才杀。
写着回忆着,干净的七八十年代,公平分配的“生产队长”,勤劳的父母亲和温情朴实的乡亲们。
“拖地了,别整天抱着手机玩!”
老伴一句提醒又把我拉回现实。
我放下手机,把家里地拖了,坐下来,看到干干净净,没有一点尘土的房子。
我却忧患的不知道说什么好。我家里的房子干净了,外面的企业、政府的地和房子干净了吗?他们“地”谁每天在拖?
突然想到农村人经常说的一句话:“猪圈太干净了,猪养不肥。”意思是说猪贪吃,喂猪的人要勤快,喂多少,猪会吃多少,所以猪才能肥起来。
是啊!现实中的“猪圈”令人窒息,“猪”又贪吃,喂的人也多。
最近被抓被起诉被审查的中石油王宜林、农业部长唐仁健和形形色色的贪官,都曾经在多个岗位任职,为什么偏偏又一路顺风顺水?职务越升越高?贪污的数额特别巨大?
这都是“猪圈不干净”惹的祸!能不“特别巨大吗?”
这么想,你就明白了农民为什么“非要养的肥肥胖胖了再杀猪?”
因为,肥猪肉好吃!
这也提醒了一些人,既然是人,平时不能吃的太饱,“瘦些好”,千万别成为 一头大“肥猪”。
猪太肥了,一定会被“杀掉”!
小写意花鸟画家萧朗先生竟画了一头肥肥胖胖的猪,网友:乖惨了
萧朗先生是我国著名的花鸟画家和美术教育家,他的小写意花鸟画对花鸟画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他的花鸟画大多是比较新颖的题材,有萝卜白菜,也有田间地头的所见所闻,还有书房里面的,盆栽摆设,题材丰富耳目一新。
尤其是这第一幅画是较为突出的与众不同,他画的是一头肥肥胖胖的猪,又有点乖,有点萌,小小的眼睛有点迷人,这样的画作往往是,很多人不敢去画或者是不会这样来作画的,但是在萧朗先生的笔下,他就变成了这样一个乖萌的形态,你是不是也觉得这头猪有点乖萌呢?
关于萧朗先生的艺术水平,我们不做吹捧,只从他的画面中来感受这位老艺术家的笔墨精神,好的作品往往会让自己得到一种提升至少是心情上的愉悦,今天就跟随雅集君的脚步到,萧朗先生的花园中走一遭,感受一下他画里的春天。
多肉北极熊肥肥胖胖超可爱,又不喜欢徒长,但你知道它的来历吗?
今天有肉友问唐长老:多肉北极熊和野卡有什么区别?
肉友家状态极佳的北极熊
多肉北极熊简介:
关于多肉北极熊的问题,有肉友在一个多月之前就向我提问了,但因为收集到的资料太少(1个月没收集到5张图片),所以一直都没开始写。从株型和叶形来看,北极熊株型低矮,不喜欢爆侧芽,叶片呈长卵形且非常的肥厚,整株覆盖着一层较厚的白霜,出状态的时候叶背和叶片前端会变红,同时还可能出现血色的斑点。
多肉北极熊
多肉北极熊身世推测:
北极熊是最近1-2年才出现的多肉品种,根据其形态来看,我们首先可以确定它是野卡(原始卡罗拉)的杂交品种,因为无论是株型还是叶形它都跟野卡(原始卡罗拉)非常的神似。其次有些肉友说它的杂交母本是墨西哥巨人(野卡是父本),但我觉得更应该是布兰迪,其理由有二:其一墨西哥巨人叶片上的白霜非常厚,如果野卡(原始卡罗拉)跟它杂交的话,那其后代叶片上的白霜也应该很厚才对。
肉友入手的北极熊和野卡(原始卡罗拉)
其二墨西哥巨人平常叶片非常白,出状态的时候多为浅红色和橙红色,而北极熊平常并不算很白,出状态的时候叶片则非常红,这些特点都指向其母本更像是布兰迪。当然仅靠推测并不是很靠谱,正好今年我的野卡(原始卡罗拉)和布兰迪都开花了,我给它们授粉以后已经成功地结出了种子,等到秋天播种下去很快就能验证我的推测是否正确了。
成功采收的野卡(原始卡罗拉)和布兰迪杂交种子
北极熊跟野卡(原始卡罗拉)的区别:
北极熊跟野卡(原始卡罗拉)虽然很像,但我们仔细观察的话,还是能看出它们之间有细微的差别:北极熊因为有一半布兰迪的基因,所以有些特征是偏向于布兰迪的,比如说它的叶片相比野卡(原始卡罗拉)要薄一些(小盆加高颗粒控养可以变厚),同时跟布兰迪一样其叶尖部分有明显外翻的现象。
叶片相对较薄的北极熊
另外北极熊叶面上的白霜没有野卡(原始卡罗拉)那么厚,因此秋冬季节它更加容易上色出状态,只要我们能给它提供充足光照的话,它的叶片背部很快就能变红。不过我们都知道新杂交出来的多肉品种因为没有经过育选,所以有时候“性状”不是特别稳定,这可能导致有些北极熊的形态更接近于野卡(原始卡罗拉)。
北极熊叶面白霜较薄
总之作为刚杂交出来的多肉品种,北极熊虽然值得入手,但鉴于能参考的资料太少,同时它又跟野卡(原始卡罗拉)有些相似,更关键的是有些商家喜欢拿其它多肉冒充新品种,故而建议喜欢北极熊的肉友谨慎入手,以免买到重复的多肉品种。
北极熊半大苗
本文由唐长老多肉札记原创(支持打赏请点击右上角),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