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烟导致肥胖(吸烟会导致肥胖)
7大“致胖因素”你占了几个
来源:北京青年报
“夏天夏天悄悄到来胖的只有你,你闺蜜、你闺蜜瘦得像林黛玉……”听到这首歌,宅家少动却没少吃的你扎心了没?再告诉你个更扎心的消息,除了带来“三高”、慢病外,国外有研究者提出,肥胖甚至是新冠肺炎病情加重的危险因素之一。别人不胖就你胖是怎么回事?今天北京市疾控中心慢性病防治所和健康教育所的专家,就来帮你找找原因。
肥胖可能让新冠肺炎病情加重
北京市疾控中心慢性病防治所专家介绍,肥胖常常和血脂异常、脂肪肝、高血压、冠心病、糖耐量异常或糖尿病等疾病同时发生,还可伴随或并发睡眠中阻塞性呼吸暂停、胆囊疾病、高尿酸血症和痛风、骨关节病、静脉血栓、生育功能受损以及某些癌症等疾病。肥胖可能是这些健康问题的诱因和危险因素,也可能与这些疾病有共同的发病基础。
而国外有研究者提出,肥胖甚至是新冠肺炎病情加重的危险因素之一,特别在年轻患者中更是如此。美国和法国的数据显示,在新冠肺炎患者中,肥胖与更高的入院和重症可能性有关。
别人不胖就你胖?原因在这里
北京市健康教育所的专家介绍,其实人类的肥胖有70%要归结于遗传因素,不过只有在精神、饮食、环境等因素的共同促进下,肥胖才会悄然发生。为啥别人不胖就你胖?看看下面7个“致胖因素”,你占了几个。
遗传因素
父母双方如果体重正常的话,子女发生肥胖的概率只是8%~10%;双亲中一方肥胖,子女肥胖的概率是50%;而双亲都肥胖的话,子女发生肥胖的概率就到了80%。
精神因素
人体下丘脑内有两个分别管饥饿和饱食的中枢。研究发现,过度的精神刺激或是神经兴奋、疾病等因素,都可以让这两个中枢的功能紊乱,导致肥胖的发生。
内分泌因素
很多因素会促进胰岛素的作用不足或分泌过多,导致脂肪合成增加,导致肥胖。
饮食因素
首先,过食性肥胖是肥胖的主要类型,摄入的能量超过需求后就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从而导致肥胖;第二是喜欢吃甜食。研究人员发现,随着食糖量的增加,体重超标的人的比例和糖尿病患者的比例会逐步上升;第三是进餐次数。研究发现,吃两次饭比吃三次饭的人发生肥胖、糖代谢异常、脂代谢异常、患心血管疾病的概率明显增加。适当地限制主食,将水果放到加餐里,这样会有利于能量的平衡,有利于胰岛素起效和代谢的进行。
运动不足
由于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以车代步,导致越来越多的人活动少。比如,宅在家里,坐在椅子上,没有参加有效的户外运动,这无疑使能量消耗减少,促进了胰岛素抵抗、受体抵抗的形成,导致能量代谢障碍。
缺觉和生物钟紊乱
研究发现,睡眠不足7小时的孩子肥胖率会明显增加。此外,昼夜节律也会影响人体的能量代谢和糖代谢。
不良生活习惯
尽管吸烟对体重的影响不大,但是吸烟会导致严重的胰岛素抵抗,促使如糖尿病、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而饮酒,特别是在饮酒的同时吃大量的高脂类食物,也会导致肥胖。
别求快 每周甩肉一斤为宜
慢性病防治所专家介绍,肥胖开始于脂肪积聚,而脂肪积聚的原因是摄入的能量超过了消耗的能量。这也给了我们对抗肥胖的两个途径:减少热量摄入和增加热量消耗。简单说,就是“少吃多动”。
来自世界卫生组织的“甩肉”建议是:限制来自脂肪和糖的能量摄入;增加水果、蔬菜以及豆类、全谷物及坚果的食用量;定期进行身体活动(儿童每天60分钟,成人每周150分钟)。
此外,减重,不可急于求成。减重的速度不宜过快,减重目标不宜定得过高。在低能量膳食和适量增加运动的情况下,每周减重0.5公斤是健康减重的理想速度,一年之内比原有体重减少5%~10%会对健康有益。而且,要避免为追求“骨感美”而“减肥”,应将体重指数维持在正常水平(18.5~23.9kg/m2)。
早餐前 晨起空腹测体重比较好
吃完饭过秤、喝杯水过秤,甚至上完厕所也要马上称下自己“瘦”几两,说的是不是你?其实,测量体重并非越频繁越好,每周测量一次体重是比较理想的。慢性病防治所的专家介绍,体重在一周内有所波动,这属于正常现象。适当将测量体重的频率维持在每周一次,综合评估一个小周期的减重成果是相对准确的。
此外,测量体重应选择固定的时段。每次测量体重应选择在同一时段,身着相同的衣服,在相同的环境,并且身体健康状况没有很大差异时进行。如清晨起床后,早餐前空腹时是一个比较好的测量时段,这时受进食的影响较小,并且身体经过一夜的休整状况相对稳定。
文/本报记者 李洁
吸烟可诱发30%的癌症!大烟枪需要被拯救~
牙齿常年遍布烟渍,
中指和食指摩擦处已经发黄,
大量的钱贡献给了烟草,
结果,身体还出了问题?
~~~
那么,很明显,
你就是一个“大烟枪”!
一支烟的尼古丁含量,足以杀死一只老鼠;
一次性摄入40mg左右的尼古丁含量,可杀死一头牛;
一次性摄入40~60mg的尼古丁含量,可杀死一个人!
为此,名医说特地邀请到了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周黎强一起探讨关于戒烟那些事~
香烟含有大量有害物质
香烟燃烧后释放的物质有4000多种,其中,200多种物质是对人体有害的,69种是致癌物质。
引起香烟依赖的主要是尼古丁,除此之外,还有焦油(焦油中含有重金属、放射性元素、不完全燃烧释放出的一氧化碳,以及其他有害气体)。
尼古丁的“致命诱惑”
尼古丁在大约7秒的时间内,很快进入大脑,与大脑中的受体结合,释放出一种快乐因子——“多巴胺”,使人体产生愉悦感。
尼古丁,除了上瘾,毒性还很强。
尼古丁毒性很强,会对局部粘膜造成刺激,还会引起血压增高、心率加快。
卷烟 仍然危害健康
市场上的卷烟,除了烟叶,还添加香烟和助燃剂,不完全燃烧,也会对人体产生损害。
卷烟在高温下发生化学反应,可产生有害气体,直接导致呼吸道损伤;同时,烟叶中还会产生亚硝酸盐、氨气等有害物质,其中亚硝酸盐是强烈致癌物质。
二手烟的危害更大
二手烟中的一氧化碳、焦油、尼古丁、亚硝酸盐的含量远远高于一手烟;
另外,吸烟过程中产生的物质会沉积,如果你长期处于吸烟场所,就会不自觉中吸食大量有害物质。
因此某种程度上说,二手烟的危害比一手烟要大一些。
医院常用戒烟方式
主要包括药物和非药物两种。
3类药物
尼古丁的替代剂
包括,皮肤贴剂、口香糖、喷雾剂。
单纯作为尼古丁的替代品,使人体对尼古丁的需求,由高到低到无,循序渐进,主要是脱敏治疗。
畅沛
一方面,跟尼古丁受体结合,释放出一部分多巴胺;
另一方面,完全阻断尼古丁受体,使吸烟无法产生愉悦感。
安非哈酮缓释片
抗抑郁症药物。这个用来戒烟,也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通过药物治疗,戒烟戒断率明显提高。
尼古丁贴剂一般来说买不到,因为国内没有生产厂家;
畅沛,在大医院戒烟门诊可以获得;
安非哈酮缓释片,常用于肥胖,以及有一定精神疾病的病人。
非药物
健康知识普及。
通过强化吸烟对身体的危害,引起患者的重视。
直播问题大放送
▼
Q: 老公心脏血管堵塞,戒烟两年,总是戒不掉,反复发作怎么办?
A:吸烟量少,但反复戒不掉,建议来门诊。我们首先会告诉他,吸烟会加重他的心血管堵塞情况;其次,通过药物治疗,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他的吸烟欲望,达到戒烟效果。
Q: 电子烟可以抽吗?安全吗?
A:只要是吸烟,对身体都有害,建议尽快戒掉。不推荐使用电子烟。
首先,电子烟中仍含有尼古丁,仍会上瘾;
其次,就安全性来说,电子烟雾化出来的烟雾,也会导致咽喉部刺激,电子烟中仍含有尼古丁、甲醛等致癌物质;
最后,国内外电子烟缺乏国际统一标准,质量参差不齐。
Q: 老年人怎么劝都不戒烟,呼吸都气促,有慢性肺阻病,这种情况怎么办?
A:首先,我们要告诉他,他的病跟吸烟有关,在治疗慢性肺阻病中,戒烟是排在第一位的,继续吸烟,慢性肺阻病发作会更频繁,肺功能下降会更快,症状更严重;
慢性肺阻病的死亡率,在农村排第一位,在城市排第三位,死亡率甚至比一些癌症还高。
对此,建议到医院做一个肺功能测试,制定一个长期规范化的治疗,这样才能有效提高身体质量,减少疾病加重次数,降低肺功能下降频率。
Q: 有人说,又吸烟又喝酒还活过了80岁,吸烟真的有这么多危害吗?
A:少数个例不能代表大多数。
吸烟在人类威胁中排第一位,会导致很多慢性疾病,呼吸道疾病,心脑血管疾病,以及一些男性、妇科方面的疾病;
吸到60岁,寿命比同龄人少十年!
除此之外,吸烟导致人体30%的肿瘤发生。
你是大烟枪吗?
从现在开始,戒烟吧~~
吸烟竟然还能引起脂肪肝?
吸烟会引起脂肪肝吗?之所以阻止不了吸烟的现象,是因为人们不了解烟对人体的具体危害有什么。尽管烟有害人体健康,但是这种危害一般是慢性的,也就是在短期内,人们很难发现较大的异常,这就造成人们忽视烟的危害。其实烟的危害很严重,像生活中脂肪肝患者,就有可能是吸烟引起的。
研究发现,吸烟者血中碳氧血红蛋白浓度高达10%―20%。而香烟中含有的尼古丁和一氧化碳成分,均能刺激交感神经释放儿茶酚胺,使血浆游离脂肪酸水平升高,而游离脂肪酸又可被肝脏和脂肪组织摄取而合成甘油三酯;同时儿茶酚胺也能促进脂质从脂肪组织中释放出来,因此吸烟可造成血液中甘油三酯浓度水平升高,这两个途径都可能导致脂肪肝。此外,长期被动吸烟的人血清胆固醇水平会升高,与此同时,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水平则会降低,这也会促进脂肪肝的形成。
需要强调的是,即使二手烟也仍然会对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在吸烟者的房间、办公室地点,吸烟者吐出的烟雾中,仍然含有大量的焦油、烟碱以及一氧化碳等多种有害物质。与吸烟者同处一室的家人、同事等被动吸入这些有害物质的含量要比主动吸烟者吸入的含量多得多,危害更大。同时,吸烟还威胁脂肪肝的高危人群,如肥胖人群、糖尿病患者、高脂血症患者、长期大量饮酒者、过度节食引起营养不良者以及有脂肪肝家族病史者。 ( 北京地坛医院)
来源: 北京12320在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