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肥胖属于哪种体质(肥胖属于哪种体型)

阿飘聊减肥 0
文章目录:

常见4种“肥胖体质”,你是哪种?针对性减肥,不让你白费功夫

都说减肥这件事是个系统化的“工程”,阿飘觉得这种说法很准确,关于减肥瘦身,其实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关键在于:我希望大家不要盲目减肥,先搞清楚自己是哪种“体质”,用针对性的办法,燃脂更高效,瘦得更健康。

一、代谢不足型体质

代谢不足型体质,说白了,就是说,你可能和别人吃一样的食物,但是别人不胖,唯独你胖。这其实是因为代谢能力低导致的,如果你出现这几种情况,也不要发愁,其实大多数人都属于这种:代谢能力低,脂肪燃烧困难,热量过剩。

1、原因

代谢能力低不是天生的,往往伴随着我们曾经可能采用过不科学的减肥方法,比如节食减肥、不吃主食或者只吃单一某种食物,或者不爱运动等等,类似错误的减肥方法,会导致我们,虽然在前期减掉一些体重,但是流失的水分和肌肉更多,时间久了,基础代谢能力越来越低,吃同样的食物,现在已经不能完全消耗掉了。

2、对策

(1)不要节食

要知道,身体脂肪代谢是需要能量的,没有能量摄入,或者说减少的能量摄入,就会影响脂肪的代谢速度。此外,出于身体的自我保护功能,当你在节食减肥的时候,时间久了,身体是很聪明的,以为你在度过饥荒,便主动降低你的基础代谢,这种情况下,即使你吃很少的食物,也很容易变胖。所以,一定不要节食啊!

(2)多补充蛋白质

身体代谢能力与肌肉含量具有相关性,一般情况下,肌肉含量高的人,往往代谢能力也是比较高的。因此,代谢能力不足的人,阿飘建议你可以在平时的饮食结构中,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它是合成肌肉重要的原料。推荐吃肉蛋奶类食物,比如鸡胸肉、鱼肉、瘦的牛肉、鸡蛋或者牛奶,都是非常好的蛋白质来源。

(3)多吃加快代谢的食物

刚才说的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是一类,还可以多吃,富含膳食纤维食物,比如芹菜、西兰花、紫甘蓝、芦笋、菌类食物等。这些食物的热量低且可以提供身体饱腹感,增进胃肠蠕动,有助于控制食欲。另外,还推荐吃坚果、深海鱼、牛油果此类富含不饱腹脂肪酸的食物,这些是健康的“脂肪”,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可以帮助身体加快代谢,并且能提供很好的饱腹感。

二、易便秘型体质

便秘型体质的人,身体内毒素、废物无法正常排出,这当然会影响到能量的代谢和营养吸收。时间久了,热量过剩难以消耗,自然也就会变胖了。不知道你是不是这种呢?

1、原因

这种体质的人,和日常饮食有很大关系,只要是因为平时蔬果吃得太少,喝水太少,每天大鱼大肉的就容易便秘。是因为膳食纤维摄入不足。再加上上班族久坐不动,缺少运动,胃肠蠕动缓慢,这都是便秘型体质的诱发因素。

2、对策

(1)足量饮水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成年人每天要喝7-8杯水,每次200ml左右,每天喝够1500-1700ml。每天足量饮水,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和脂肪的代谢。同时有助于增进胃肠蠕动,加快身体毒素排出,改善便秘型体质。

(2)多摄入膳食纤维

膳食纤维可以吸附有毒物质且具有润滑肠道的功能,能够直接刺激肠胃蠕动,帮助消化。生活中可以适量地多吃一些全谷类全麦类食物、菌类食物、蔬果等。如玉米、燕麦、紫薯等,还有如香菇、冬菇等;蔬果可以吃芹菜、莴笋、白菜、香蕉、猕猴桃、草莓等。偶尔用谷薯类食物代替主食,对缓解便秘症状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3)拒绝久坐,时常运动

很多便秘人群都有久坐的习惯,因此,建议每坐45分钟,就起身简单地做5-10分钟的拉伸运动。尤其饭后不要坐着、躺着,晚上下班回家可以多散散步,每天争取1小时进行运动,比如快走,跑步,游泳,打球都可以。适量运动不仅有助于燃烧脂肪,促进胃肠蠕动,对改善便秘有很大帮助。

三、易水肿型体质

有些人的胖其实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胖,而是水肿导致的虚胖。主要是因为身体内储水太多,无法正常排出导致的。

1、原因

水肿型体质和很多因素都有关系,如饮食重口味、熬夜睡眠不足等。这些都会导致身体储水过多,形成水肿型肥胖。

2、对策

(1)保证睡眠质量

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就是睡眠时间以及睡眠质量,身体需要充足的睡眠(最好每天晚上11点之前就上床休息,并保持7-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才能更好地进行运转,帮你促进肌肉的增长,让身体代谢有效提高,及时将体内多余废水排出体外,避免水肿。

(2)低钠饮食

如果每天进食过量的钠,就会严重阻碍身体排出多余的水分。所以,日常饮食要严格控制盐的摄入,每天摄盐量控制在6克(相当于大半茶匙)以内。此外,还要小心“隐形盐”,比如咸菜、各种调味酱、零食等,要少吃。

(3)多吃消肿食物

想要消除水肿,有些食物本身就是具有这样的作用的。如苹果、红豆、薏米等。其中富含的营养元素如维生素E、钾元素或石碱,具有利尿消水肿的作用。

四、青春期肥胖型体质

青春期肥胖型体质,与脂肪细胞有关。简单点儿说就是,在青春期的时候,你的脂肪细胞就比别人多。因此,更容易发胖。

1、原因

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体质?还是要说到脂肪细胞。脂肪细胞会在成年前因肥胖而增长,但是成年之后,脂肪细胞的数量就不会变化了,变化的是体积。因此,如果你青春期的时候把自己吃胖了,那么脂肪细胞自然比别人多,也就更容易发胖。

2、对策

(1)清淡饮食,拒绝高热量食物

减肥期间,清淡饮食的关键即,少油、少盐、少糖。对于那些薯片、甜点、奶茶等高热量食物尽量杜绝,不要让它们“帮助”脂肪形成、堆积。

(2)细嚼慢咽,每餐控制7分饱

大脑接受到饱腹信号需要一定的时间,吃得太快,大脑反应不过来,其实有可能你已经吃下很多食物了、热量超标了。平时生活中,吃饭时细嚼慢咽,让每一口食物都经过15-20次的充分咀嚼每顿饭最好至少吃15-20分钟,可以让你避免在感觉到“饱”时已经吃得过多。控制热量摄入。

(3)合理运动

除了控制饮食,运动也是必要的。根据中国营养学会:成年人每天身体活动的消耗量应占总能量消耗的15%以上,约为240-360大卡。

除了日常运动,建议每周进行5天左右中等强度的运动,累计达到150分钟以上,同时每天保证走路6000步。有氧搭配力量训练效果更好哦。


不同体质的人减肥方法不同,针对性减肥更有效,简单的方法,不知道你学会了吗?

#健康科普排位赛#

肥胖也分体质,看看你是哪种“胖”

本刊记者 / 孙学达

采访专家 / 俞若熙

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中医体质与治未病研究院 副研究员

很多肥胖的人喜欢吃肥甘厚味,嗜好以高油、高盐、高糖为特征的饮食,如烧烤、火锅等。再加上饮食不节,脏腑运化失调,导致痰湿内聚,从而形成肥胖。

虽然“吃”与“肥胖”之间有着直观的因果关系,但基因调控在肥胖的遗传传递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先天遗传与后天环境因素共同决定了肥胖的发生与发展。

肥胖也分体质

中医自古以来强调个体差异性,因此,干预肥胖应遵循因人制宜的原则。

从体质角度分,肥胖最常见的3种体质类型分别是痰湿质、气虚质及痰湿挟瘀质。

痰湿质肥胖:以困重、身倦、嗜睡为主要表现,以喜食肥甘、睡眠打鼾为次要表现。

气虚质肥胖:以乏力气短、懒言、动则汗出为主要表现,以头晕、心悸、容易感冒为次要表现。

痰湿挟瘀质肥胖:以健忘、面色和口唇颜色偏暗为主要表现,以皮肤粗糙、身体某处疼痛为次要表现。

减肥需要动起来

健身减肥的原理之一,是通过一定的运动,消耗身体多余的热量和脂肪,促进新陈代谢,进而达到减肥的目的。最常见的有竞走、游泳、慢跑等有氧运动;中国传统功法里也有相当一部分可以达到减肥的目的。

可减肥的中国传统功法

中国传统特色的功法如太极拳、八段锦、易筋经等“寓动于静”的有氧锻炼方式,非常注重呼吸与运动的配合与协调,具有调畅气机、促进气血循环的作用。这些功法不仅能减肥,还具有锻炼心肺功能、愉悦心情、帮助睡眠等作用。

减肥也要避免流汗过多

一般认为,运动时流汗是燃脂的表现,但出汗过多也会导致身体电解质失衡。中医讲“血汗同源”。汗液也是人体的精微物质化生,出汗过多也会对人体造成损害。出汗过多,减少的只是水分,不仅伤身,同时也达不到减肥的作用。

燃脂速度与年龄有关

运动燃脂速度与年龄有一定关系。随着年龄的增加,人体代谢能力变差,体内痰湿瘀血加重,势必会影响到脂肪正常代谢。年龄越大,脂质周转率越低,即脂肪新陈代谢的速率降低,减肥会变得越来越难。

来源:综合自《中医健康养生》杂志2021年6月刊

编辑:李思涵

“易胖体质”真的是天生的吗?牢记3个方法,“易胖”变“易瘦”

在如今这个“以瘦为美”的时代,不少朋友看着自己走样的身材和超标的体重暗自伤神。很多“胖子们”往往会有这样的怨言:明明自己已经很努力地减肥了,但却总是很难看到效果。但反观一些瘦子,无论怎么吃就是吃不胖,全然没有身材方面的烦恼……

这样的事情见得多了,胖子们不免也会“垂头丧气”,有些人甚至认为自己可能天生就是“易胖体质”,无论怎么减肥都不可能产生效果。但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易胖体质”,难道真的是天生的吗?

我们不妨来看一组研究:

在2014年。我国科学院遗传和生物发育研究所专家们,在研究肥胖致病因素时,发现了一组特殊的“致病基因”——SLC35D3,这组基因会导致人类在基础代谢率方面出现差异,继而导致肥胖。且根据相关的研究表明,67%的肥胖因素,和遗传有关。

无独有偶,英国南安普顿大学曾经分析过一千七百多名老年人从出生到当前年龄的体重变化,发现在13.8%的肥胖老人中,有大约有超过三分之二的人,在刚出生或者幼年时期,体重水平就比同龄人更高。

以上种种,的确说明“易胖体质”存在着一定的先天因素。

但是,话不能说得太绝,虽然先天因素的确存在,但例如暴饮暴食,熬夜,缺乏饮食等众多后天因素,同样也是导致“易胖体质”存在的一部分原因。总体说来,之所以会形成“易胖体质”,其实是先天基因和后天不良生活习惯共同导致的结果。

听了这样的答案,可能不少朋友减肥的积极性都被打击了,还请不要灰心,虽然“易胖体质”存在一定的先天因素,但并不代表它无法被改变,通过后天的调整,“易胖体质”同样有机会转变成“易瘦体质”。

“易胖体质”,真的可以转变成“易瘦体质”吗?

之所以会出现“易胖体质”和一个根本的概念脱不开关系,那就是基础代谢率。

因为先天基因和后天生活习惯的影响,不同人的基础代谢率是不同的,基础代谢率高的人,例如脂肪,碳水等营养元素利用率高,没有残留,自然就不会在身体里堆积,这样的人也就是所谓的“易瘦体质”。

反之,如果一个人的基础代谢率低,身体对脂肪,碳水等营养元素利用效率不足,导致其转化成脂肪在体内储存,相比于普通人自然就属于“易胖体质”

而基础代谢率,是完全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习惯调理来发生改变的,因此,想要将“易胖体质”改变成“易瘦体质”,提高自身的“基础代谢率”,并非后天不能做到的事情。

那么,从“易胖”变成“易瘦”,用哪些方法能提高基础代谢率?

以下是三个方法建议:

方法一:【有事没事多走走】

上文有提到,基础代谢率高的人,身体对脂肪和碳水的吸收利用率高。而人体对能量总体的需求是固定的。

因此,如果我们能增加身体消耗,就能有效提高身体对于脂肪和碳水的利用率,达到提高基础代谢的效果。平时没事的时候少坐下,多站起来走走,就会有非常不错的效果。每日整体消耗量提升,代谢率也会因此提升,“易瘦”体质也会随之而来。

方法二:【适当进行增肌训练】

后天想要提高身体基础代谢率,增加身体消耗是最为直接的方法。

而提高身体消耗程度最高的运动,无疑就是增肌了。根据研究显示,1kg肌肉能够消耗的热量,是1kg脂肪的12倍以上

换句话说,如果身体的肌肉占比越高,对脂肪的利用效率越高,基础代谢率提升的效果也会越好。想要变成“易瘦体质”,适当的增肌就显得很有必要:

常见的增肌方法例如跑步,游泳等有氧运动,中高强度的抗阻运动,比如哑铃,拉推等,坚持锻炼,增肌效果也会非常明显。但需要注意的是,运动需量力而行,如果在运动过程中出现明显不适症状,及时停止,以免对身体健康造成大的损害。

方法三:【积极补充蛋白质】

蛋白质作为三大能源之一,能够调节各个器官和组织间的运转,整体提高人体的运行效率,器官的效率提高,身体的基础代谢率也自然会提高。

因此,积极地补充蛋白质,也是促进“易瘦体质”形成的重要方式,不仅如此,蛋白质的摄入还能够提高免疫细胞活性,增强免疫系统能力。且肌肉组织的形成,也需要大量的蛋白质参与,进一步促进了基础代谢率的提升。可以说是“一举三得”的做法。

而蛋白质的补充来源也很简单,例如鸡蛋,牛奶,瘦肉等,都是非常不错的选择,日常饮食中减少脂肪和碳水比重,增加蛋白质来源的摄入,合理规划好自己的饮食,减肥成功也自然不远。

参考资料:

[1]晁敏, 梁丰, 王尊,等. 单次高强度抗阻训练与间歇有氧运动对中年人基础代谢率的影响[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5, 30(10):4.

[2]向丽. 让你变成易胖体质的饮食习惯[J]. 养生保健指南 2020年18期, 91页,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