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非洲人肥胖(非洲人好瘦)

淡饭电影 0
文章目录:

非洲以胖为美的部落:女孩被强制增肥,长不胖就没男人要

这里吃东西以锅为计量,喝水以桶为计量。他们看到赫本、伊丽莎白这样的大众女神只会摇摇头,说‘不好看,她们太瘦了。’

这里是非洲西部的毛里塔尼亚,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

但你绝对想不到,这里的女孩可以每天喝奶吃肉,想吃多少吃多少。对于那些快要结婚的女孩,食物更是无限供应,甚至还会专门给她安排一个营养师。

说到这里,你是不是会觉得有些羡慕,这不就是我们梦想中的生活吗?

但这里的女孩却无一不想逃离这里,尤其是那些快要结婚的女孩。

莫尼是一个11岁的女孩,她现在每天都至少要摄入9000卡路里的热量,也就是将近120个鸡蛋。就算家里养了十只老母鸡,这对它们来说也是一项严峻的任务。

在这里,人们以胖为美。

只有当你穿衣服不留一丝空隙时才算得上是一名真正的美女。

男人也直言,女人胖一些,他们的夫妻生活才能更和谐。

当记者拿着一本时尚杂志给村民看时,他们纷纷露出了一言难尽的表情。

杂志上的模特都是以瘦为美,对于这些骨感身材,村民们实在难以欣赏。

只有曲线丰满的卡戴珊勉强入得了他们的眼,因为她把礼服穿出了严丝合缝的效果。

在这里,女人想要嫁个好人家,就必须增重。

毛里塔尼亚有将近一半的女孩在15岁之前就会结婚,在那些偏远地区,几乎所有女孩都必须在婚前进行两个月的增重。

莫尼和她的好姐妹肯杜现在的体重分别是39公斤和53公斤,按她们的年龄和身高来看,这个体重是在一个正常范围。

但两个女孩都对自己的体重很不满意,她们知道,以现在的体重进到男方家里一定会遭到嫌弃。

所以,莫尼和肯杜现在住进了一个增重集训营里。莫尼的妈妈就是专业的营养师,为她们每天调制可以增重的食物。

这是一个沙漠地区,牧民们主要是靠骆驼和山羊来赚钱,他们的生活也非常拮据。

不过,这两个女孩,每人每天早上都要喝一升骆驼奶,而且这还只是餐前的润肠部分。

按要求,她们早上必须要摄入3000卡路里,所以她们喝完骆驼奶后还要喝一碗麦片粥。

这里的一碗用的可不是普通的碗,而是传说中一碗顶十碗的碗盆。

这还没完,稀食过去之后就是真正的干货,用麦粉拌成的主食。一碗下去,保你再也不敢喊饿。

这些食物相当于10个汉堡,女孩至少需要花费2个小时才能吃完这些早餐。

刚吃完早餐,午餐时间就到了,女孩们需要摄入至少4000卡路里的热量。

他们这次直接用上了洗脸盆,食物还是老三样。女孩们艰难地吃着食物,她们的妈妈则一直在旁边加油打劲,‘快点,快点’。

这种暴饮暴食会对身体造成很多的恶劣影响,不仅会厌食,还会引起糖尿病和肾衰。

这些问题她们的妈妈都知道,但对于她们来说,能嫁一个好人家就是女人的终身目标,身体并不是那么重要。

所以在女儿难受想要退却时,她的妈妈会以不让她见朋友为由,将她关禁起来。这个办法屡试不爽,女儿最后都会乖乖听话吃饭。

晚饭则是缺多少补多少。女孩们拼命地完成今天的要求,她们在母亲殷切地注视下吞下了这些食物。

一天下来,她们相当于吃了30个汉堡,但这还远远不够。要想让女孩在短期内增重,除了食物还得有些辅助。

女孩妈妈悄悄问记者有没有什么可以增重的药物。她拿出几个瓶子,这是当地妇女所公认的增肥神器。

莫尼妈妈也买了几瓶回来给女儿和自己吃。但一段时间后,她变得嗜睡,身体也变差了,所以这才把药停了。

这种药是在首都努瓦克肖特买的,记者伪装成当地人去了一个售卖药品的小摊。

其实这种增重药是治疗其它疾病的,增重只是它的一个副作用。这个药一瓶需要10元人民币,附近的妇女都在疯抢。

记者注意到了一名妇女,她叫马瑞银,熟悉后,记者跟着马瑞银回了家。

马瑞银说她的一个女儿因为服用这种药物去世了,她当时皮肤发黑,呼吸困难,没有挣扎多久就走了。

她很后悔当时没有制止住女儿服用药物。

但现在,马瑞银的另一个女儿也在服用这种药物。

对于即将发生的一切,她们并不想去考虑,只要目前能真的增重就行了。

这边,莫尼和肯杜已经到了一个冲刺期,她们在婚前准备的最后一周需要每天摄入16000卡路里。

除了一些骆驼奶和麦粉外,她们的父母也下了血本,鸡肉羊肉每天换着来。

而就在她们的不远处,还有一个预备役也在准备。

那是一群不满10岁的女孩子。她们的牛奶都是用小桶装的,喝完之后还要吃一大碗麦粉。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扩大她们的胃容量,之后在婚前集训时才不会感到太难受。

但显然,一个不满十岁的小女孩吃这么多的食物是极端不合理的。

这个小女孩就因为不适将牛奶吐了出来。

除了她,这个躺在床上的小女孩也觉得胃很不舒服,甚至头也开始疼起来。

她的长辈就守在旁边,看起来很心疼女孩。但当记者问她还会不会给小女孩喂食时,她很坚定地回答‘会。’

这些家长认为自己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他们倾尽家产给女孩买来增肥的食物,然后又无微不至地照顾她。

这一切,都不过是希望女儿将来的生活能够好过一点。他们爱女儿吗?当然爱。但他们的爱完全建立在一个错误的基础之上。

这种审美就和骨感美一样都是畸形的,但女人们却必须为了迎合男性变瘦或是变胖。

或许有一天,女性的地位真正提升之后,她们不再是男性凝视中的他者,而是自己成为美丑的决定者。

以大肚子为荣的非洲部落,男性为博姑娘喜爱,专喝牛血来增大肚子

在我们的观念中,很多国家都是以瘦为美的,并且很多人为了让自己身材看起来更加苗条,便开始以节食来减轻自己的体重。众所周知,我们唐朝是以肥为美的,不过,很多网友都觉得其实唐朝以肥为美其实是以体态丰盈为美,并不是真的以肥为美,但是在非洲有这么一个部落,它就确实是以肥胖为美的,它以大肚子为荣,男性为博得姑娘喜爱,以喝牛血来增大肚子。

这个非洲部落就是非洲埃塞俄比亚的博迪部落,它位于奥摩山谷中,这里的审美跟我们中国人大不相同,并且让很多中国游客难以理解,我就是其中一个无法理解当地人审美的游客。在我旅游见过的非洲部落中,博迪部落是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个,这里已经有长达3千多年的历史,当地以“大肚子”为美,并且当地人普遍觉得大肚子是一种荣誉和独有的魅力。

当我在博迪部落时,当地导游还跟我说到,博迪部落这里的男性如果挺着一个大肚子的话,在当地女性的眼中,他们就是“男神”般的存在。在我们中国人看来,肚子大被我们视为肥胖标准,并且看起来也并不美观,就像是怀孕了一样。而博迪部落这里以大肚子为荣是因为当地人觉得肚子,则说明脂肪多,脂肪多就是富有的象征。

博迪部落还有一个特别的“选秀活动”,名字叫做凯尔斯节,这个节日被认为是当地的“选美”活动。在这一天,博迪部落的未婚男性会聚集在这里,部落里的长者会在这些未婚男子中挑选一个肚子最大的人作为冠军。一旦有人被选为冠军,那么它得到的不止是女性们的尊重和爱慕,还会拥有众多权利,并且可以娶到美丽的老婆,当地女性都认为被冠军选中是很荣幸的。

也正是因为当地有这么一个特别的审美和活动,所以这里的男性们为了博得姑娘喜爱,并且获得权利,因此他们为了增大自己的肚子尝试了各种方法,其中有一种方法,说实话,我觉得有些残忍,这种方法就是当地的男性会将活牛的动脉给扎破,然后用碗接着喝,并且一碗接着一碗喝,持续喝上半年。

除了喝牛血,当地人还认为久坐可以增大肚子,因此很多时候他们都喜欢“懒坐”着。据说,当地一些瘦小的男性为了不让自己打光棍,因此想尽办法增肥。小编想了想,那博迪部落一些吃不胖的男性该怎么办才好呢?你们觉得呢?

来源:搜狐网

编辑:游越

以吃为使命的女孩:非洲这个国家痴迷于以胖为美,根源是什么?

肥硕的肚子,粗壮的大腿,颤巍巍的胸部,体重甚至超过200斤,当一位这样的女性站在你面前,你会觉得美吗?从正常人的审美角度考虑,根本不会。然而,在位于非洲西北部的毛里塔尼亚,这样的女人却非常受欢迎,男人有时为了抢夺胖女人,还会大打出手。

毛里塔尼亚位于非洲西北部,全国三分之二的土地都是沙漠。人民只能仰仗剩下的那三分之一土地赖以生存。广袤的沙漠,有限的耕地面积,让这个国家三天两头闹饥荒,粮食危机是横亘在所有国民面前的最大问题。

但即便处在这样恶劣的生存环境下,整个毛里塔尼亚的女性中,依然有高达20%的女性极度肥胖,有超过一半以上比率的女性处于超重状态,这个比率甚至已经超过了美国。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这个国家的男性居民身材都比较中规中矩,肥胖率仅仅只有4%。

如此极端,是为哪般?为什么三天两头闹饥荒,女性还能这么胖?而女人又为什么非要将自己养成一个壮硕的大胖子?

虽然毛利塔尼亚耕种面积极少,但俗话说“靠山吃山”,他们有着很多非洲国家无可媲美的矿产资源。

毛里塔尼亚的铁矿储量达到87亿吨,此外铜矿、石膏、磷酸盐等资源同样尤为丰富。而毛里塔尼亚一年的开采量仅为1000万吨左右。也就是说,如果他们靠坐吃山空活着,都够活870年的。而这些矿石大多出口法国、意大利等发达国家。

但是这个国家的奇葩之处就在于,他们出口矿产的钱,并没有用来振兴工业,而是大部分都用来换食物了。甚至有的时候,他们拿着自己的矿产去向别的国家要吃的,所以毛里塔尼亚又有了一个“非洲乞丐”的外号。而更奇葩的还要数他们畸形的审美。

现在毛里塔尼亚人靠矿山活着,人民也算饿不着了。但是在过去,他们只能靠狭隘的田地种植农作物,还需要应对两三年就来一次的撒哈拉沙漠风暴,能吃顿饱饭几乎成了一种奢望。

所以毛里塔尼亚人憧憬着,甚至可以说是崇拜着肥胖,这种“以胖为美”的思想已经根植在他们的意识中几百年了。衡量一个女性究竟美不美,不是白皙的皮肤,不是苗条的身材,而是看身上肥肉的厚不厚。

在这种畸形的审美下,毛里塔尼亚的女人们将脖子上、肚子上、大腿上堆积出来的一层层游泳圈视为美,把因为快速变肥而爬满整个身体的肥胖纹视为美,把小山一样虎背熊腰的体型视为美。

为了能变“美”,毛里塔尼亚的女性们为此付出了太多。

毛里塔尼亚的小女孩在5岁之前身材大多都是比较纤细的。于是为了增肥,她们的母亲一般都会用非常极端的做法——“催肥”。

为了能让女儿的体重未来不输在起跑线上,她们的父母就会对孩子实施强制性喂食。更可怕的是,有些父母为了让孩子拥有更高的“起点”,甚至会将这种喂食的时间提前至四岁。

从四五岁的十三四岁,女孩的主要生活就是努力去吃,将自己吃成一个人人羡慕的大胖子。每当父母觉得自己家孩子的体重还没有达到理想标准时,就会将女儿关起来,进行强迫性喂食,一直到体重长到他们满意的数值才会放人。在此期间,女孩们被剥夺了除去吃饭之外的任何活动。

每当她们因为吃太多东西,导致胃部胀痛时,父母也直接当做没有看见,甚至还一遍遍地给自己的孩子洗脑:我这是为你好,以后你会感谢我的。

每一代的女孩子们都是这么走过来的,在父母的不断洗脑中,她们也就接受了“胖就是美”的这个设定。由于肥胖没有上限,使得没有人喜欢自己当下的样子。她们想变得更胖,这样才会成为整个村庄最靓的女人,更受别人的喜爱。

而相比于这种观念,“催肥”手段或许更奇葩。

为了让女儿能安心养膘,妈妈们最常见的措施就是专门搭建一个小帐篷,让女儿躺在帐篷里,每天唯一的任务就是吃。每隔几天,妈妈就会拿出更大码的衣服放到帐篷里,看看女儿能不能穿上。

在所有人的意识里,一旦孩子穿得上更大码的衣服,就一定能有一个更加光明的前景。

在被催肥期间,女孩们究竟要吃些什么,才能确保体重能在短期之内成功上涨呢?曾经有记者就亲眼去见证了非洲女孩催肥的整个过程。

那是两个才11岁的小女孩。每天早上,女孩的妈妈会给她们每人送去整整一升加了过量糖份的牛奶,一升麦片粥,以及一公斤的蒸粗麦粉。你以为这是一天的伙食吗?不,这仅仅是早餐的量。而吃光这些东西,女孩们往往要花上足足两个小时。

更可怕的是,在她们好不容易吃完早饭,还没来得及消化时,妈妈又会端来一份分量更大的午餐。

肚子不饿,吃不下是肯定的。刚开始11岁的小女孩会闹脾气不吃,但她们的妈妈总有办法去治这样的孩子。

在孩子用餐期间,妈妈会拿着一根木棍站在一边监视,确保每一口珍贵的食物都被女儿完整吃进肚子里。一旦她们不配合,妈妈就会拿出杀手锏威胁道:你不想吃,那么就一辈子都不要出去和朋友玩了,她们不会喜欢瘦女孩的。

一天下来,才10多岁的孩子足足摄入了9000卡路里,而按照国际标准,同龄的女孩子一天的卡路里摄入量才不过2000卡。这样足足高出约5倍的卡路里摄入,女孩们胖不起来才奇怪。

而更让人感到吃惊的是,9000卡对那些女孩子来说,不过才是最基础的一个额度。当父母觉得自己孩子还不够胖时,就会将她们关进小黑屋,进行更加“系统”的灌胃,那时,女孩们每日摄入的卡路里,更是能达到惊人的16000卡。

这种人为的,不顾身体健康的催肥方式,惊呆了外国人,但当地人早已经司空见惯。

当然,由于几乎每个有女儿的家庭都有增肥的需要,需求最终催生了市场。于是,在毛里塔尼亚的国土上,逐渐开始有人干起了增肥营。

安米是将增肥营经营的风生水起的人之一。当地人,甚至外地人,提到安米都忍不住竖起大拇指,因为这人的业务能力实在太强了。在她的营地里,随处可见被父母送过去增肥的女孩。

和如今减肥训练营的宣传广告语一样,安米的广告打得非常好。她对将女儿送来营地的父母表示:给我三个月,我就能让你们的女儿脱胎换骨!

父母们不知道安米具体是如何操作的,只知道三个月后来再来营地,就能看到一个体型变得更为肥胖的女儿。

而安米的训练计划说起来也简单。她每天大约会强制性让孩子们吃下热量奇高、鸡蛋大小的油丸子约莫40个,喝下六七斤的山羊奶以及几大碗的稀饭。

为了感受这增肥必备“良方”的效果,有采访的记者就亲身体验了训练营的伙食,仅仅只是吃了两天时间,期间偷偷摸摸不知道吐了多少次,他的体重就长了足足5斤!这是一个多么可怕的速度!

在她的训练营里,女孩们的进食被管理得非常严格,一旦她们表现得不配合,安米会用尽各种办法折磨女孩。

比如她会在不愿配合女孩的脚趾间放一根木棍,撑开脚趾缝隙不让闭合,这酸爽应该不亚于用火柴棒撑着上下眼皮不让人睡觉。

深谙青春期女孩心理的安米,偶然还会煽动一些更胖的女孩孤立那些体重增幅慢的女孩。在这种情况下,女孩们就会明白,不想变得形单影只,不想被孤立,甚至不想被暴力,她们只能拼了命地往嘴中塞食物,拼命增肥。

按照约定,如果一个十一二岁的孩子在三个月里能成功增肥到160斤,那么女孩的父母就需要交给艾米155美金的训练费。

虽然说,对人均年收入不高的毛里塔尼亚人民来说,三个月就花掉他们年收入的十分之一,花费有点大,但却没有人会认为这笔付出与未来的回报是不成正比的。

然而灌胃手段,或许只是毛里塔尼亚人变“美”的冰山一角。为了胖,他们其他的催肥手段更是五花八门。

在文章开头也提到,毛里塔尼亚是一个国土面积三分之二被沙漠占领的国家,虽然靠出口矿石能换来食物,但仍然有不少家庭常年都要面临粮食短缺的问题。没有足够的粮食,没有足够的热量吸收,也没有钱将孩子送到增肥营的家庭,但也想让女儿变胖,他们还有另外一出昏招:吃药。

现在人都知道,吃减肥药减肥,可能短期之内有效,却可能对身体产生不可磨灭的损伤。同理,吃增肥药也是如此。但即便如此,在毛里塔尼亚的黑市上,增肥药依然供不应求。

在黑市上,人们最常买的药,一种是名叫地塞米松的类固醇药物,主要作用是降低人体的新陈代谢;另外一种药叫做赛庚啶,它的主要作用其实是用于治疗过敏性疾病,但是在不良反应里有一栏:“长期服用会增加体重”。正因这一副作用,赛庚啶成为了毛里塔尼亚人的至宝。

最可怕的是,有些家庭一边亲眼看着一个女儿因过量服用这类药物而死亡,一边却平静地让另外一个女儿继续服药。在增肥面前,父母竟然变得毫无人性,死亡死亡都不算什么了。这种对病态审美的疯狂追逐,对生命的完全漠视,让人难以想象。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这个国家如此疯狂的呢?其实这个问题的根源并不在于女性,而在于男性。这里我们可以通过一个案例来说明。

在正常国家,29岁的女孩还算比较年轻,但在毛里塔尼亚,29岁的安妮却已经到了当奶奶的年纪了。

因为别家大多在6岁左右才开始灌胃,但安妮的父母为了让女儿更具备竞争力,竟生生将这项计划提前了两年。四岁的安妮每日就需要面对庞大数量的食物,在日积月累的粗暴喂食中,安妮的体重长到了父母都很满意的程度。

但这个过程有多痛苦,只有安妮自己自己知道。

在面对采访时,29岁的她回忆,小时候,妈妈对她说的最多的字眼就是吃饭。为了刺激她进食的欲望,妈妈还诱惑她说,多吃,变胖了就能比你的朋友还漂亮。

可她一点都不饿呀,但如果自己不吃东西,妈妈可能会用更加强硬的手段逼迫她,于是安妮只能想尽一切办法,像完成任务一样,将妈妈投喂的食物给吃下去。

这样的填鸭式喂食,让安妮小小年纪,身材就因为肥胖而变得“成熟有韵味”起来。12岁,有人来上门提亲了。

男方是一个年纪足以当安妮爸爸的人,但由于对方给家里的“彩礼”非常丰厚,这让安妮的父母非常满意,喜滋滋地就将女儿嫁了出去。

13岁,安妮生下了第一个孩子,从此,她开始过上了祖祖辈辈循环往复的生活:给女儿灌胃,走她曾经也走的非常痛苦的道路....

这样的人生本该是痛苦的,就连安妮本人也觉得没有多幸福快乐。但在其他人眼中看来,安妮这样的人生却是十足令人艳羡的。为什么会这样呢?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这个国家的男人喜好胖女人。而女性为了迎合男性的审美,就不得不给自己洗脑:越胖越美,最终在全国都形成一种内卷的态势。

而男性之所以会形成这样病态的审美,就是因为穷。

毛里塔尼亚并不是一个富裕的国家,而粮食的不足,让人长时间处于饥饿,给人带来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瘦弱”。

于是,将“瘦”与“穷”划上等号的毛里塔尼亚男人们,为了证明自己并不穷,就会想尽一切办法让自己的女人看起来并不饿,而展现这种状态最直观的方法,就是让她长胖。妻子的肥胖和男人的富有挂上钩,最终让好面子的毛里塔尼亚男性审美逐渐开始病态化。

除此以外,毛里塔尼亚的人也非常直接地表示,妻子越胖,在进行性生活时,男性也能从中收获更多的快乐。

但不论从哪个方面来说,受益的一方都是毛里塔尼亚变态的男性。

而女人在增肥的过程中收获了什么呢?因肥胖引起的脏器衰竭、糖尿病、睡眠呼吸障碍等,她们随时有可能会在睡梦中就停止呼吸。

除此以外,女性在被长期灌胃的过程中,因为呕吐而遭到拳打脚踢,这无疑给女性的内心留下了不可愈合的创伤。

病态审美,让女孩子遭受了众多苦痛,小的时候她们最讨厌的就是胖。但悲哀的是,等这些女孩长大,她们却逐渐成为了自己曾经最讨厌的那种人。

后来,“我就成了你。”

结语:

吃饭这事,本身应该是享受,但对这个特殊国家的女孩们来说,却成为了一项几乎终身的任务。食物赋予人们的不再是味觉上的享受,而是对身体的摧残。

毛里塔尼亚这事,让笔者想到了中国的典故。

楚王爱细腰,于是整个宫廷的女子都开始以“细腰”“弱柳扶风”为美,甚至为此不惜折损自己的身体;李煜喜小脚,于是在一千多年里,裹脚逐渐演变成坑害无数女性的恶性习俗....

对毛里塔尼亚已经形成“以胖为美”审美习俗的男男女女来说,抛弃这样的习俗,也许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毕竟意识观念,思维形态上的东西,想要作出改变,得需要一定的时间。

在此之前,这个国家的女孩子们,还要继续被残酷的“灌胃”习俗一直折磨下去。不知道当他们的铁矿被挖完的那一天,当他们没有了食物那一天,能否醒悟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