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虚肥胖怎么减肥(体虚肥胖的表现)
肥胖的本质或许是体虚!关于减肥 中医有几个好建议
现代人无论男女,都追求消瘦矫健的身姿,肥胖成为自制力差、好吃懒做的代名词,令很多胖子受到困扰。事实上并不是准确。有很多人体内菌群就是有优势,吃完就葛优躺也不胖,让人嫉妒到眼红。所以,“胖子都因为懒”这种错误观念,就是赤裸裸的歧视,不能有!
我们首先来看看中医是怎么定义肥胖这件事。
和现代医学的理论一致,肥胖大多还是摄入过多、暴饮暴食形成的。《素问.奇病论》里提到:“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除去吃得太多导致发胖以外,五脏六腑中的脾胃功能失调,也是肥胖症状加剧的原因。
另外,体型受到了一定的遗传影响,也就是说父辈肥胖居多的,下一代也容易肥胖。这个应该不用我多说,中西方的很多研究就证明了肥胖存在遗传性。
《医原》中说,“脾有一分之阳,能消一分之水;脾有十分之阳,能消十分之水。”也就是说,脾作为运行转化的器官,把摄入的食物转化为营养供身体使用,如果阳气足,转化能力就高,如果阳气不足,转化率就低。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随着年纪上去,有肥胖问题的人越来越多,因为人的年纪大了,脾胃功能自然就下降。对能量的摄取与消耗出现“贸易逆差”,人也更容易长胖。
别以为胖子都很强悍,很多人肥胖的原因,恰恰是体虚。
因为气虚、阳虚,他们元气不足,当外界的病邪到来时,往往缺乏防御的力量,所以容易生病。平时呈现在状态上,就是虽然个头不小,但是容易疲惫不堪、没有精神、无精打采甚至胸闷、消化不良等。
由于身体虚弱,机体的代谢能力也弱,摄入的食物容易在体内长期堆积,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肥胖。
是否虚胖,多数并不需要把脉,从外表可以看出来。
虚胖的人食量正常,一般不暴饮暴食,虽然食欲不算很好吃得也不多,依然“浮肿”,并且通常下半身要比上半身肿胀。如果你蹲下时,有强烈的小腿紧绷感,是虚胖。
虚胖的人比较“娇气”,他们通常脸色泛白或者略带青色,平时说话有气无力,尤其怕冷且不易出汗,属于胖子届的“林妹妹”。正因为体弱,他们大多也不怎么喜欢运动,所以身体普遍松松垮垮,尿液呈浅色,睡眠质量堪忧,经常多梦失眠。
对于虚胖的人来说,中医里有什么好的减肥建议?
在饮食方面,中国保健养生协会会长吴大真就曾推荐过杜仲这种中药。中药杜仲由植物杜仲的干燥树皮制成,《玉楸药解》说它有利于肝肾,可以强筋健骨,《本经》里说它可以补精气。
总体来说,这味中药对身体的调养,尤其是体虚的调养,有比较好的作用,有利于虚胖患者用作长期调养身体的“减肥茶”。冲泡方式相当方便,每次取5到15克用85℃左右的开水,静候5分钟左右就好。
吃饭的时候要注意降低速度、先汤后饭。虚胖的人脾胃功能失调,吸收不好,吃得过快的话,会更加影响身体对于食物的吸收,造成热量的淤积形成肥胖,因此细嚼慢咽是个好习惯。用餐时间最好延长到20分钟以上。
另外,网上盛传的中医减肥法,比如“拔罐减肥法有清热排毒的功效、磁石减肥法激发血液循环从而改善代谢问题、点穴减肥法减少赘肉,提高免疫力”因人而异,见仁见智。我也不说什么,也不敢说。
只能说:不能放弃运动。无论选取什么样的减肥方法,搭配科学合理的运动都是必要的,千万不能偷懒!
写这篇文章,唠叨这么多,我只想跟胖友们说:你的胖不是真胖,减肥的过程中,要有足够的耐心和坚持。加油加油!(综合媒体报道)
女人体虚型肥胖如何瘦身
女人体虚型肥胖怎么减肥:饮食进补
发胖的根源是虚的话,那就只能用补来解决。血虚怕冷,气虚怕饿。血少的人容易发冷,而气虚的人容易饿,总想着吃。针对食欲旺盛的胖子,最好的方法就是补气。
①用黄芪泡水喝,每晚少吃饭,用10粒桂圆,10粒红枣(炒黑的枣)。
②多吃海虾。当胖人把气补足后,就会发现饭量能很好地控制了,不会老是饿了。同时再配上当归粉,又能及时补血,坚持一段时间,体重就会逐渐下降。
③有的胖子不知道饿,总是吃得很少。这种人往往是血虚,就要多吃鳝鱼、固元膏、黑米糊、海虾,同时再多吃牛肉,自然就精神有劲,气血补足了,肥胖的赘肉自然就消失了。
女人体虚型肥胖怎么减肥:刮痧瘦腿
瘦腿穴位:伏兔,血海,足三里,风市,承扶,三阴交,悬钟,委中,承山。
工具:牛角刮痧板或者经络刷都可以。
做法:每个穴位刮100下,两条腿对应的穴位刮完再刮下一个穴位。
刮砂不用一定要遵循静脉来刮,也可以哪里痛刮哪,比如颈部腰部等。可以拍打关节来出砂,拍前抹上刮痧油,于关节相距15厘米左右拍打,声音为清脆的,拍出砂为止,肘窝甚至可以拍出砂包。除了包保健治疗刮痧,还可以美容刮痧,一般是在连上刮,刮前抹上按摩膏,从中间向两边刮,从上向下。不出砂。
推荐用经络刷,那种刷点是圆头的,不会划破皮。而且正好方便一手抓握,个人感觉自己用,经络刷更容易使上力道。材质要好,刷头要光滑,没有气味,大小适合女孩子抓,千万别贪便宜买便宜货,划伤皮肤不说,用的都是劣质材料,毒性很大。
女人体虚型肥胖怎么减肥:敲敲胆经
胆经是腿的外侧一直到脚,由于大腿肌肉和脂肪都很厚,因此必需用力,而且以每秒大约两下的节奏敲,才能有效刺激穴位。可以刺激胆经,强迫胆汁的分泌,提升人体的吸收能力,让人体吃下去的食物得到最好的吸收,为人体造血准备足够的材料。
平坐,坐在一个凳子上将一条腿搁在另一条腿上面翘起二郎腿,用自己的拳头自由落体的敲打,也可以用棍棒来敲。从屁股开始敲,沿大腿外侧一直敲到膝盖。反之也是如此,屁股到膝盖四个穴位敲完这样算一下,每天敲50下。
女人体虚型肥胖怎么减肥:刮刮肝经
头痛头晕、耳鸣、眼干、口干舌燥、口苦口臭、两肋胀痛、睡眠不稳、身体闷热、舌苔增厚,这些都是肝火旺的症状。肝火多由外界刺激引起,所以调整情志、稳定情绪非常重要,睡眠不够或是睡眠质量不好,也会造成肝火上升。所以肝脏要排毒去火,才有利于女人养生。
肝经是大腿内侧,你可以洗澡的时候刮,用肥皂水浴液帮助润滑,半握拳,四指并拢,用第二关节“刮推”从大腿根部向膝盖方向刮,别刮反了。眼白发黄的朋友更加要天天做。
晚上11点之后不要刮肝经,也不要按摩肝经的穴位,容易肝火太盛导致失眠。
除了敲肝经,黄瓜、橙子、苦瓜、无花果、豌豆苗、韭菜等食物也有帮助。不乱吃东西,不乱发火。一次醉酒就等于肝脏生一次肝炎,不要贪杯。
女人体虚型肥胖怎么减肥:刮刮手臂
从上往下,手臂的正面反面前面后面四条区域,从上面肩部挂到手指,最好顺便刮刮手指啊,具体的经络名称可以再人体经络图上自己看,大肠经,三焦经,其实搞不清楚也没关系,总之面面俱到,全部都能刮到的。
女人体虚型肥胖怎么减肥:刮刮肚子
吸气尽量收腹,先从左边开始,竖着从胸下面刮到小腹,一直这样从上往下竖刮的方式把整个腹部从左腰刮到右腰。
记住要收腹,这样才能刺激到肚子上的脂肪,刮完腹部再刮肚脐下方的小肚子,方向还是从左往右,不过不是竖着是横着刮,这样刮完几遍后肚子红红的热热的就是在燃烧脂肪了。
十个胖子九个虚,带你走出越减越肥的怪圈!
说起减肥,可能你已经是博士后了,那些专业的减肥名词都存在你森森的脑海里:
你是否已经尝试过以下种种减肥挑战?
然而,经历了上述种种磨难,感觉身体被掏空,但你仍没有瘦下来,这是为什么?
你的肥胖,只是虚胖
身体肥胖的人,90%都是体质虚弱者,而体虚大多是由于身体脾胃功能减弱衰退导致的。资深减肥专家林药师(微 pharlys,长按复制)解释,这是因为脾胃虚弱会降低身体新陈代谢,从而降低消耗营养的能力,营养不能消耗掉于是堆积在体内,形成肥胖。
中医认为,有些人之所以减肥效果反反复复,甚至越减越肥,是因为体内的湿浊之气没有得到改善,湿浊之气依旧在你体内不断的聚集,从而导致肥胖。
接下来,做一做以下自测,看看你是否有脾虚症状出现:
1舌端两侧有齿痕,即舌头边缘呈现出不平顺的锯齿状。
2、内经常有甜味。
3、食欲不振或有强烈的饥饿感,但是吃一点东西后就会觉得饱。
4、吃辛辣、冰凉的食物容易拉肚子。
5、面色萎黄,体质差,容易感冒。
6、眼皮、四肢容易浮肿。
7、容易疲劳,觉得累,全身没力气。
8、大便略微稀薄,容易粘在厕所上,不容易冲掉。
以上8条:
出现1-2条,就是脾胃功能开始失调的信号,要注意日常生活饮食问题。
出现3-5条,表示脾胃功能已经明显失衡,对已经影响了身体健康。
出现6-8条,表明你的脾胃健康状况已经非常不容乐观,必须及时治疗,并调整生活饮食习惯。
若没能从根源上改善脾胃功能,不管你采用何种减肥方法,但治标不治本,很快就反弹回来,甚至比以前更胖!
健脾益气,减肥有戏
脾脏运化功能失调。体内的新陈代谢运转不了,你还谈什么减肥?林药师(微 pharlys,长按复制)表示要解决肥胖,一定要先健脾益气,标本兼治,让你轻松享瘦!
在临床上,不妨用“清消饮”来治疗肥胖病。
【成分】荷叶12克,泽泻15克,茯苓15克,草决明15克,薏苡仁15克,防己15克,生白术12克,陈皮10克,黄芪15克。
【用法】水煎服。
【加减】痰湿重者加杏仁10克,枇杷叶10克;小便不利者加车前草15克,猪苓12克。
在这个方子中,黄芪和白术具有健脾益气之功,茯苓可以健脾利湿,薏苡仁则益脾而不滋腻。四味药合用共具健脾渗湿之效。泽泻利水渗湿而不伤阴;防己行水,泻下焦湿热,善在皮中治水;荷叶利湿升发清阳,草决明利水通便,二者合用升清降浊,使湿去脾健,运化正常
按摩减肥,轻身通便
有便秘、消化不良的肥胖者,请记住以下3个穴位:天枢、中脘和摩腹。
天枢在肚脐旁开三指的地方,乳头向下划条线,这条线和肚脐之间是4寸,天枢在肚脐旁2寸的地方。林药师(微 pharlys,长按复制)建议,每天吃过晚饭后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内就要进行按揉,两侧的穴位各按揉3分钟。
胸骨下端是肋骨结合形成的一个角,这个地方到肚脐是8寸,中点4寸的地方就是中脘。中脘的按揉时间亦每天饭后,每次3分钟。
这三个穴位可以治疗很多慢性胃肠病,在调理胃肠功能的同时,也能更好地帮助脂肪的最终消化代谢,不让脂肪堆积在体内,尤其是腹部赘肉较多的人,更应经常按摩!
更多相关健康咨询,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妙手健康;微信号:Drmiaoshou(长按可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