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腹型肥胖的危害有哪些(腹型肥胖的危害有哪些表现)

进击的小黄医生 0
文章目录:

别把肚子大不当病!“腹型肥胖”有多危险?

随着年岁的增长,我妈总说我爸“未见其人,先见其肚”,想必这也是不少中年男性的共同现状。代谢速度下降,久坐不动,饮食结构不合理……久而久之,长肚子容易,减掉却难。

1.“腹型肥胖”如何界定?

我们可以通过身体质量指数(BMI),即体重(kg)除以身高(m)的平方来计算,当BMI≥23.9 kg/m²时,可判断为肥胖。同时,再依据腰围来评估腹部脂肪堆积情况,一般来说,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就被视为腹型肥胖。

2.“腹型肥胖”危害大

相较于全身肥胖、下半身肥胖,腹型肥胖人群脂肪堆积在内脏器官,更易出现如下疾病:脂肪肝、高血脂、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代谢综合征等其他健康问题,需要引起高度警惕。

3.“腹型肥胖”如何减?

多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跑步、游泳,每周至少5天,每次30-60分钟,提高身体新陈代谢率,促进脂肪燃烧。

调整饮食结构,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类食物的摄入,控制总能量摄入,减少腹部脂肪积累。

改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保持良好的作息,减少久坐,工作时建议每隔一段时间就起身活动一下,减少压力,避免暴饮暴食。

总之,别把肚子大不当病。腹型肥胖的减肥需要综合多种方法,并持之以恒地坚持。同时,建议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减肥计划,以确保安全和有效。

研究证实:腹部肥胖可能诱发癌症,做好这2点,帮你减掉“肚腩”

48岁的梁叔是一名网约车司机,最近他非常苦恼。由于工作原因,长期坐在驾驶位上,吃完饭还没休息好就得继续开车。

一段时间下来,梁叔的肚子越来越大,用他自己的话形容,“就像一个充满气快要涨破的气球,都不知道会不会出什么事。”

后来梁叔出现了腹胀、腹痛、消化不良的情况,去检查医生竟告知是早期胆囊癌。

梁叔被吓坏了,没想到这个“大肚腩”竟然会引发癌症。

在日常生活中,身边有“啤酒肚”或“肚腩”的人并不少,在医学上,将这样的“腰粗肚子大”称为“腹型肥胖”。与全身性的肥胖相比,腹型肥胖对人体的危害更大,甚至有致癌的风险,需要引起重视。

研究发现:腰围越粗,患癌风险越大

近日,《BMC医学》 杂志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腰围越粗,患癌风险越大。

西班牙巴塞罗那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对350万参与者进行了平均8.3年的长时间随访研究,发现20万以上的参与者罹患癌症。

根据以上参与者的数据,研究人员发现,体重指数(BMI)和腰围(WC)与罹患癌症的几率有很大的关系:体重指数(BMI)越高,罹患子宫癌、肾癌、胆囊癌、结直肠癌、甲状腺癌、绝经后乳腺癌、多发性骨髓瘤、白血病和非霍奇金淋巴瘤这九种癌症的风险越大。

此外,较高的体重指数(BMI)还与头颈癌、霍奇金淋巴瘤和中枢神经肿瘤的患病率成正比。

腰围多粗才有患癌的风险?

人们一般将“腰粗”称为“腹型肥胖”,又被称为内脏型肥胖和中心性肥胖。

目前,腰围的大小是衡量腹型肥胖的标准。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当男性的腰围大于94cm,女性的腰围大于80cm时,便可以判定为中心型的肥胖。

但是由于各个国家的人种体质有较大差异,判断标准不尽相同,因此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WGOC)将中心型肥胖标准定为:男性腰围大于或等于85cm,女性腰围大于或等于80cm。

若符合以上标准,那么你可能就属于腹型肥胖人群,需要特别注意自身的健康问题了。

肥胖有多可怕?

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副主任、医学营养减重门诊主任医师陈伟表示,目前中国人的肥胖率在逐年增长,并且中国已经成为了腰围增长速率最快的国家之一。

陈伟还表示,肥胖会对身体的所有器官系统产生影响,引发糖尿病,痛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和心脑血管等疾病,甚至还可能影响人体的心理健康和正常的社交。

根据2018年《国际癌症杂志》的研究数据,肥胖容易提高人们罹患18种癌症的几率,例如子宫内膜癌、食管腺癌等。

这3个因素,或是肥胖“导火索”

根据英国医学杂志《柳叶刀》公布的一项调查研究,全球肥胖人数已高达6.41亿,而中国的肥胖人口居于全球首位。肥胖已经成为了一种时代病,面对人口逐渐肥胖的问题,有研究发现除了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原因,还和以下三种因素息息相关:

  • 1.基因对肥胖程度影响较大

有专家表示,基因、饮食方式和环境因素是中国人容易肥胖的根本原因,其中人种基因对肥胖的影响较大。

浙江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朱善宽表示中国人的脂肪容易堆积在深皮下组织和内脏组织中,对周围器官产生影响,对人体的危害远远大于体型的改变。

  • 2.不良的饮食习惯

不良的饮食习惯容易导致人体肥胖,例如喜欢吃零食和甜食等习惯。

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李文慧表示中国人自古以谷物粮食为主食,因而遗传基因对粮食的代谢效率也比较强,但如果摄入过多富含脂肪类的食物,则不易人体代谢,进而引起人体肥胖。

  • 3.久坐不动,缺少运动

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大多以坐姿为主,但是久坐不动,缺乏运动容易使脂肪堆积在体内,从而导致肥胖。

做好这2点,助你改善肥胖

减肥需要积极锻炼,但均衡饮食也很重要。美国合众国际社报道的一份报告显示,均衡饮食和运动相结合可以预防肥胖,降低发生癌症的风险。

  • 1.均衡饮食很重要

大部分腹型肥胖人群并不是因为体质导致的,而是由不合理的饮食习惯造成的。在日常生活中要尽量减少高油脂,高盐,高糖的摄入,多摄入蔬菜水果,平衡膳食。这样才可以早日摆脱腹型肥胖。

  • 2.运动不可少

俗话说“管住嘴,迈开腿”,减肥光管住嘴是不够的,还需要进行适量的运动。美国合众国际社报道的一份报告显示,均衡饮食和运动相结合不仅可以预防肥胖,还能降低发生癌症的风险。

腹型肥胖者可以每周进行三天的有氧运动和两天的力量训练来提高机体的基础代谢率,有氧运动可以是45分钟至一小时的慢跑或游泳等,力量训练则可以做仰卧起坐或是借助器械进行锻炼。

俗话说“肥胖是疾病的开始”,肥胖对人体健康及正常生活会产生各种影响,而腹型肥胖对人体的危害更大,因此我们需要预防肥胖特别是腹型肥胖的发生,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均衡饮食、规律作息、积极运动。#清风计划##谣零零计划##39健康超能团#

参考资料:

[1]《肉长在哪最可怕?肚子上!与几十种癌症有关!》.健康时报.2021-02-01

[2]《“一胖生百病”中国式肥胖有两大特点,减肥记住三原则》.健康时报网.2020-06-09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糖尿病、盆底损伤...腹型肥胖的危害居然这么大

秃头、失眠、肥胖已成为现代打工人的三大通病,尤其是肥胖,很多人发现,自己四肢虽然看起来并不胖,但腹部却有大量脂肪囤积,腰围甚至远大于臀围,即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腹型肥胖。

“腹型肥胖”带来的危害,远比全身性肥胖要严重得多!那么如何界定腹型肥胖呢?女性腰围大于等于85cm,即为腹型肥胖。

腹型肥胖有哪些危害

1、增加糖尿病风险

腹型肥胖可导致人体脂联素含量降低,降低胰岛素敏感性,使胰岛A细胞更易发生胰岛素抵抗。腹型肥胖患糖尿病的风险为正常人的10.3倍、是肥胖人群的2.8倍。

2、增加盆底风险

腹型肥胖会造成腹内压的升高,而逐渐升高的腹内压,会直接作用在盆底肌上,长期的高腹压会持续压迫盆底组织,最终导致一系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产生。

研究表明,超重的女性盆腔脏器脱垂的风险更高,直肠脱垂增加了58%,子宫脱垂增加了69%。肥胖也更容易出现尿失禁,由于肥胖会增加腹内压,从而使膀胱内压增加,产生压力性尿失禁和急迫性尿失禁。

3、增加心血管病风险

长期的腹型肥胖出现心腔增大、左心室质量指数升高、心脏舒张功能降低。再者腹型肥胖可引起内分泌紊乱、激素代谢异常,因此内脏脂肪容易分解成游离脂肪酸和甘油三酯,大量的甘油三酯释放入血,引起高脂血症,加速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4、脂肪肝

腹部是肝、胰、胃、肠道等重要器官的集中地,当腹部肥胖,过多的内脏脂肪进入消化系统,会损害肝脏,导致脂肪肝。

如何改善腹型肥胖

1、少吃多餐

将一天中所需的热量,平均分散在多餐中,防止每餐吃得过多。可以多摄入粗纤维食物,以增加饱腹感。

2、掌控睡眠时间

睡眠时间过短或过长,都可导致腹部脂肪,尤其是腹部内脏脂肪增多,最佳睡眠时长为6-8小时,所以最好保障好睡眠时间。

3、进行力量训练

统计学研究发现,每天花20分钟力量训练,比每天花同样时间进行有氧训练的女性腹部脂肪堆积要少。

4、避免压力过大

持续的压力会导致皮质醇激素的释放,这种激素会增加一个人的食欲,当人体感受到压力时,往往会偏爱选择脂肪和糖的食物,引起胰岛素的升高,容易使机体储存更多的脂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