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身体肥胖顺序(身体肥胖程度怎么算)

人民网 0
文章目录:

为什么很多人长胖会先胖肚子呢?

男性易中年发福,会长啤酒肚,女性到了一定年纪也会有小腹,由此可以看出很多人长胖会先胖肚子。而腹部肥胖也是很多肥胖人士的困扰,那么为什么长胖会先长肚子呢?

首先经科学实验研究表明得出结论,当人体身处于沉重的压力之下,人体的肾上腺皮质就会排泄的一种反应激素,这种激素叫可的松水平添加,连同人体内的糖和脂肪分解速率降低至正常状态下的二分之一,但是此时机体却强烈渴求能量的补给,就会使得处在重压之下的人胃口及其得好。然而这时所获取的能量和热量补给往往又超出了身体本来所需求的量,使得多于的脂肪只能在在体内特别是腹部堆积贮藏,致使腹部鼓起肥胖。

而且大部分人一日三餐,晚饭会吃得最丰盛。现在人们大多数吃的东西摄油和调味料太多,脂肪糖类含量高的食物摄入过多,导致脂肪糖分多数堆积腹部使人肥胖。另外,尤其是女孩们多数特别爱吃些油炸零食、糖分极高的甜品等食物,而男士们多钟爱喝酒,容易造成肠胃突出,导致腹部肥胖。

最后一个正常人就算每天都正常排便,在体内还是会堆积宿便,一般来说会有两天的宿便堆积。而大多数人又深受便秘的困扰,这就更让人苦恼了。一旦人长期便秘,不能正常通便,在人体的废物就会都堆积在肠子里,这样导致的后果就是肠子表面的滤孔遭到阻塞后,就会慢慢得开始慢性腹胀,从而导致腹部肥胖现象。

百病之源!肥胖的九大危害,你知道几个?

对寿命的影响 肥胖程度跟病死率密切相关,就是随着肥胖程度的上升,死亡率也大幅度上升。当体重指数[BMI=体重(千克) /身高2(米)]超过35的时候,病死率就比平常的人增加了30%-40%。根据科研数据显示,肥胖症会使预期寿命减少6-7岁。更可怕的是,如果严重肥胖,BMI大于40的时候,男性的寿命会减少20年。

对血压的影响 在成年以后,尤其40-50岁的时候,肥胖人群发生高血压的机会比平常人多50%。

对心脏的影响 并不是说高血压继发或者冠心病继发,而是它对心功能的直接影响。由于肥胖,脂肪会附着在心脏表面,使心脏的收缩功能降低,导致心衰的比例大大增加。

脑血管病 在中国,脑血管发病率是非常高的,由于动脉硬化和血栓的形成及肥胖、血脂异常等,缺血性脑梗死非常高发。

糖尿病 肥胖就像影子一样伴随着糖尿病,肥胖人群糖尿病发病率比平常人要高4倍。新诊断的糖尿病病人里90%都胖,很少有不胖的。根据研究显示,体重指数为22-23时,糖尿病的发病风险其实是很低的;而23-31的时候发病风险就变成40%,增加了10倍;体重指数是35的时候,女性发生糖尿病的风险是93.2%!所以糖尿病跟肥胖关系非常密切。

脂肪肝和血脂异常 脂肪肝和血脂异常在中国发病率非常高,而大家往往不太知道,其实大概有10%的脂肪肝病人会进展为脂肪性肝炎,导致肝硬化或肝癌的发生。

打呼噜 我们称之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别小瞧打呼噜,这个病在肥胖人群中很常见,危害性也很大。肥胖人群中这个病的发生率高达50%-70%,而普通人群才2%-4%。一些肥胖人士白天打瞌睡或晚上睡觉的时候会有呼吸暂停的情况,有明显的缺氧和一定的脑损伤,这部分病人出现心源性猝死的情况很多见。

肿瘤 肥胖跟一些肿瘤密切相关,在女性中是卵巢癌、子宫内膜癌、膀胱癌和乳腺癌;在男性中则是前列腺癌。肥胖会导致这些疾病的发病率明显上升,而且无论男女,肥胖以后直肠癌的发病率都会大幅上升。

这些癌里面有一些癌的治疗已经取得比较好的效果,如前列腺癌、乳腺癌和直肠癌。但是像卵巢癌、膀胱癌、子宫内膜癌,这些癌症的患者5年以上的生存率还是比较低的。

骨关节病的发病率大幅上升 随着年龄增长,我们的关节逐渐老化了,重压无疑会促进关节发生疾病,再加上糖代谢和嘌呤代谢的障碍,使这些疾病发病率大幅度上升。

肥胖青少年血管十岁就开始变硬

《柳叶刀儿童与青少年健康》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肥胖青少年的动脉血管,在十多岁时就已经开始变得僵硬。

“动脉血管僵硬早已不再是出现在中老年人群中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许之民说。动脉僵硬度增加是血管的硬度增加、弹性变差、脆性增加、血压波动增加,容易产生血管的斑块,造成血管阻塞。会导致很多疾病的产生,比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中风、脑溢血、冠心病、下肢动脉闭塞等。

近年来,动脉硬化低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而这些人群中,肥胖人群为主,且儿童、青少年和年轻人是肥胖率攀升最快的人群。

“以前大家认为动脉硬化是中老年疾病。而现在我们在临床中发现,很多肥胖的儿童、青年会出现动脉硬化。”许之民解释,一些儿童由于过度摄入营养且不运动,导致脂肪堆积进而肥胖,肥胖造成的大量脂肪堆积在血管内壁,时间久了形成动脉硬化。肥胖患者一般存在高脂血症,而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发病因素。

天天健身,为何瘦不下来

吃得更多。很多人健身后食欲大增,尤其是晚上锻炼的人和女性。当摄入热量大于消耗时,还想减脂是不可能的。

健身项目选择不对。如果健身目的只是减重,那么卧推、深蹲等刺激肌肉增长的项目就不适合了,因为这些训练会增加肌肉横截面积和肌肉重量,导致体重从整体上增加。建议选择一些小力量练习,比如哑铃弯举或无负重练习(俯卧撑、仰卧起坐等),来刺激小肌群,从而减轻对肌肉横截面积的影响、避免肌肉体积增长过快,也就不会出现体重减不下去的错觉。

静息代谢率降低。减脂方法不对会产生一个副作用,即静息代谢率(当你什么都不做时消耗能量的速度)开始下降。减脂的正确方法应采取“有氧+力量+放松”顺序,才能保证肌肉含量不丢失,千万不要靠节食减脂,这样只会使肌肉含量大量丢失。当肌肉丢失速度快于脂肪时,肌肉就会萎缩,最终导致静息代谢率降低。

平时不活跃。不少人喜欢集中时间健身,导致身体筋疲力尽,回家后只想“瘫”在床上,不想动。这种行为被称为“运动稳态”,即人体在一个领域增加体力活动,在另一个领域身体就会变得不活跃,对所消耗能量做出自动补偿,十分不利于减脂。因此,锻炼要适可而止,不可过度,轻微到中度出汗即可。这样在生活中可以使身体在大部分时间都保持活跃状态,如上下班骑单车、走路去地铁站、上下楼走楼梯等。

四天没睡好,脂肪就堆积

美国《脂类研究杂志》刊登一项研究显示,4天没睡好,就会导致体内脂肪快速堆积,体重增加。

缺觉对健康的影响,仅从体重变化就能看出来。早期研究发现,睡眠不足时,体内瘦素水平降低18%,而饥饿素水平则会增加28%。因此觉睡不好时,更容易饥饿,而且特别偏好高碳水化合物。睡眠不足时,人们会吃得更多(尤其是高热量食物),将其储存为额外能量。这会使胰岛素骤升、脂肪快速储存,进而导致体重快速增加。所以,要想减重减脂,除了合理饮食和积极运动之外,还一定要“睡饱”。美国国家睡眠基金会建议,成年人每晚应睡够7~9小时。还有研究发现,起床后接受光照120分钟,可促进体内瘦素分泌,降低饥饿素水平。因此,缺觉人群进行户外运动并晒晒太阳,可降低睡眠不足导致肥胖的风险。

长时间使用手机,肥胖风险增四成

长时间使用智能手机的危害不只是伤眼、伤颈椎。哥伦比亚西蒙·玻利瓦尔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一天用手机超过5个小时,人的肥胖风险增加逾四成,且更容易出现不爱运动、爱吃垃圾食品等不健康习惯,进而增加罹患心脏病、糖尿病等疾病的风险。

研究人员向2019年美国心脏病学会拉丁美洲会议报告,研究涉及1060名19岁至20岁大学生,包括700名女生和360名男生。研究人员发现,研究对象一天使用智能手机超过5小时,肥胖风险增加43%,同时,摄入较多含糖饮料、快餐、甜品、零食的可能性翻番。智能手机给生活带来诸多便利,但人们应该注意养成健康的使用习惯,长时间使用容易久坐不动、运动量不足,从而增加罹患糖尿病、心脏病、多种癌症、骨关节不适等风险。

很多人看着瘦,其实偷着胖

很多人常大吃大喝、不爱运动,却四肢纤细,看上去也不胖。这类人可能体脂并不低,有各种潜在的健康问题。美国《体形》杂志网站刊文,提醒这类“瘦胖子”注意改变生活方式。

美国纽约体重管理专家劳伦·克莱恩表示,“瘦胖子”的BMI值(体重指数)通常正常或偏低,但经过检查才发现,他们会有高血糖、好胆固醇低、甘油三酯偏高、高血压等问题。因为天生瘦,这类人往往吃饭不忌口,也不爱运动,导致肌肉量偏低、维生素摄取不足,还可能出现易疲倦、注意力不集中、新陈代谢差等问题。他们的身体一旦出现问题,可能比胖人还严重。

如果符合以下多数情况,就要提高警惕了:从学校毕业后,没有进行过力量训练;爱吃甜食、人工甜味剂、碳水化合物、加工食品;蛋白质摄取不足;常感到疲倦、精神不好、注意力不集中、爱忘事;苹果型身材,四肢瘦腹部胖;适量运动也会感到头晕眼花。

建议这类“瘦胖子”从三方面改变生活方式:1.练肌肉。肌肉是提高基础代谢率的关键,还可避免糖分进入血管,引起高血糖。建议每周至少两次力量训练。2.均衡饮食。尤其要减少糖分摄入,均衡摄取蛋白质、油脂、蔬菜、碳水化合物,尽量少吃白米精面和加工食品。3.有压力及时释放。压力大,血压也会升高,可以试试瑜伽、锻炼等方式帮助放松身心。保证6~8小时睡眠,让身体充分休息。(人民健康网综合自北京青年报、生命时报、健康时报、北京日报)

来源:人民网

人到中年为何控制不住地发胖呢?如何瘦下来呢?是时候说明真相了

“人到中年以后,想瘦下来,真的太难了!”

曹先生今年42岁了,虽然他身高只有174cm,但是体重却高达87公斤。刚开始的时候,他觉得胖一点,没有什么。然而,他前一段时间在体检的时候,被查出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和脂肪肝。这个时候,他开始意识到,是时候减肥了。为了让自己瘦下来,曹先生就去网上查询了一些减肥方案。

当曹先生看到低碳饮食 运动能快速瘦下来的时候,他如获至宝,开始了他的减肥之旅。在开始减肥的第一个星期,他还能严格控制自己,而且也瘦了6斤。但是,一个星期后,他坚持不住了,逐渐恢复了以前的饮食,体重也随之反弹。看到自己减肥失败,曹先生很是苦恼,因此他就说了文章开头的那句话。

在现实生活中,有不少朋友在年轻的时候,确实比较瘦。但是,到了一定年龄以后,很多人开始变胖。虽然一些朋友也想去减肥,但是都失败了。其实,要想减肥成功,单纯有靠谱的方案是不行的,还需要有一定的毅力。为了帮助大家减肥,今天医者良言就跟大家好好聊一聊相关的知识。

1.人到中年,为何控制不住地发胖呢?

基础代谢率下降:

基础代谢率是人体能量消耗的大头,它占人体总热量消耗的65%~70%。

一些研究发现,人进入25岁以后,基础代谢率会以平均每10年减少2%~5%的速度缓慢下降。

如果人进入40岁以后,即便和25岁的时候吃同样多的食物,也可能会造成热量无法被消耗完而引起肥胖。

与此同时,人到了一定的年龄以后,肌肉的量也会随之减少。肌肉在活动的时候,会消耗很多的葡萄糖。如果人的肌肉量减少以后,就会导致体内多余的葡萄糖无法被消耗,这样的话也容易让人变胖。

运动量不足:

人一旦到了中年以后,事情就会比较多。除了忙于工作以外,钙需要面对生活中的各种琐碎事,这样的话就没有什么时间运动了。

对于中年人来说,他们的基础代谢率本来就是下降的,而且运动量又不足,所以就会造成多余的热量无法被消耗,进而引起肥胖。

人体内激素的分泌发生改变:

在人体内参与脂肪代谢的主要有3大激素,即雌激素、雄激素和生长激素。这三种激素的存在,能够提高“燃烧”脂肪的效率。

然而,人到了一定的年龄以后,雌激素、雄激素和生长激素的分泌量就会减少。这样的话,脂肪“燃烧”的速率就会下降。

另外,人到了一定年龄以后,可能会出现胰岛素抵抗的情况。人体为了维持正常的血糖,就会分泌很多的胰岛素。胰岛素降低血糖的机制之一就是促使葡糖糖转化为脂肪,所以容易引起肥胖。

睡眠质量差:

对于正常人来说,他们会在夜间睡觉的时候分泌一种名为瘦素的激素。这种激素的存在,可以帮助人体控制体重。

有点生活经验的朋友应该知道,人到了一定年龄以后,睡眠质量就会变差。睡眠质量变差以后,就会使得瘦素的分泌量减少,这样的话就会增加肥胖的风险。

2.如何科学减肥?

其实,减肥这事说难也不难,说不难也不容易。要想成功减肥,需要采取正确的方法 坚持。总的来说,减肥就是保证摄入的热量<消耗的热量,做到这个,减肥也只是时间的问题。要想科学减肥,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具体总结如下:

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

这里说的碳水化合物是一个比较大的范畴,它不仅包括米饭、面条,还包括大多数饮料、大多数水果、红薯、土豆、山药等。

如果在减肥期间能严格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那减肥也就事半功倍了。可能很多朋友不理解为什么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就会瘦得比较快,这里我来解释一下。

在人体内存在着三大营养物质,即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能量的消耗顺序依次也是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人要想减肥,那减的其实就是脂肪。如果人体内的糖分不消耗到一定程度,那就很难消耗到脂肪。在减肥期间,如果不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无疑就会增加减肥的难度。

与此同时,当人吃了碳水化合物以后,就会引起血糖升高。这个时候,人体为了维持血糖的稳定,就会分泌很多的胰岛素,而胰岛素降低血糖的机制之一就是促进血糖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健康科普大赛#

因此,在减肥期间,应该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每天吃150~200g的主食。具体每天吃多少主食,可以结合自身的情况进行调整。

坚持运动:

不少减肥者认为剧烈运动能够消耗更多的热量,因此他们就选择跑步作为自己的运动方式。不得不说,剧烈运动虽然可以增加能量的消耗,但是也会增加膝关节的磨损,进而增加半月板损伤的风险。#健康明星计划#

实际上,对于肥胖者来说,比较好的运动方式就是散步。散步需要长期坚持才有效果,每次散步的时间可以控制在40分钟左右,每周运动的次数不低于5次。运动的量并不是越大越好,以第二天不感觉到疲劳为宜。

其他:

在减肥期间,还应该保证摄入足量的开水。这里需要注意,摄入的是开水,而不是饮料。对于正常成年人来说,每天应该喝2500ml的开水。如果有肾病、心力衰竭、肝硬化腹水等情况,应该限制水的摄入。#健康2022#

与此同时,减肥期间还应该保证充足的睡眠、戒烟酒、控制总热量的摄入等。

我是医者良言,致力于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分享健康知识、做您身边的健康助手!如果大家觉得写得还不错,对您有益,就点个赞,转发给同样有需求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