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如何测量肥胖(肥胖测量方法)

医邦网 0
文章目录:

诊断肥胖的3种方法,测测你是健康还是肥胖?医生教你正确轻断食

随着人们日常生活水平的提高,少动的生活方式的普遍化,我们可以发现我们周围人群中,肥胖的比率是越来越高了,据我国最新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显示,在我国18岁及以上的成年人中,超重的比例达到了30.1%,肥胖的比例达到了11.9%,在青少年和儿童中,这一比例也不容小视。

我们的体重达到什么样的标准,才叫做肥胖呢?目前用于评价肥胖的指标主要有以下三种:

第一种是我们最常用的体重指数,它的计算方法是用体重的公斤数除以身高的平方,体重指数基于24-28之间,称为超重,体重指数超过28以上,称为肥胖。

第二种是用腰围来评价中心性肥胖,男性的腰围大于90cm,女性的腰围大于85cm称之为中心型肥胖,对于中心性肥胖,我们还有一种比较精确的评估方法,就是用CT或者是磁共振的方法,来测量内脏脂肪的表面积。在中国人群中内脏脂肪表面积超过80平方厘米,称为中心性肥胖。

最后一种是用生物电阻抗的方法,来测量人体的体脂率,正常男性的体脂率介于10%-20%之间,女性介于15%-25%之间,如果男性的体脂率超过25%,女性超过30%,称为肥胖。

通过以上介绍我们可以看出,单纯用体重指数来评价一个人的体重是否超标,是不够全面的,如运动员,他的体重指数可能很高,但是他的体脂含量却是非常低的,相反有一些女性,她的体重指数在正常范围之内,但是体脂率却已经超标了。但是对于大多数人群来说,体重指数可以比较全面的评价我们与体重相关的健康风险。

肥胖的治疗

可能很多人觉得,肥胖太普遍了,如果觉得自己太胖减减肥不就好了,还要治疗吗?至于到治疗的地步吗?内分泌科医生提醒大家,如果长期受肥胖困扰,自己尝试了各种方法均无效的情况下,就应该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肥胖是一种疾病,只不过大家把它都忽略了。

肥胖的治疗方法很多,中医的有针灸,埋线治疗,西医有药物和手术治疗,不管我们采用哪种治疗方法,生活方式的干预都是第一位的,建议肥胖症的患者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之下,进行长期的平衡膳食,并辅以充足的体育锻炼,肥胖症患者的膳食的总原则是:低热量、低能量,适合的蛋白摄入,严格戒烟,限酒。

在这里为大家推荐一种轻断食的膳食方法,它的具体做法是,在一周中5天正常的膳食,在其余非连续的两天中,只摄入正常膳食的1/4,女性的能量摄入约500千卡每天,男性约600千卡每天,通过这种轻断食的方法,可以使我们获得比较理想的体重,对于预防2型糖尿病等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同时可以使患者的血糖和血脂得到良好的控制。

对于体重指数较高的患者,更建议他们可以使用药物的治疗方法,目前在我国存在通过药监局的批准并且有减肥适应症的药物,它是一种胃肠道的脂肪酶抑制剂,可以通过抑制胃肠道脂肪的水解和吸收来达到减重的作用,这种药物禁用于孕妇,哺乳期妇女以及12岁以下的青少年。

这类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胃肠排气过多,大便失禁,以及带便性胃肠排气等。这类药物也会减少脂溶性维生素以及β胡萝卜素的吸收,因此建议我们在服用这类药物的同时,应该补充包含脂溶性维生素在内的复合性维生素。此类药物比较少见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转氨酶的增高,重度脂肪肝以及过敏反应等,虽然这种药是非处方药,但是还是建议大家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之下购买使用。

今天跟大家一起分享了有关减肥的小知识,希望大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形成健康的体魄,远离肥胖这个健康杀手。

本期医学内容合作者:李恒 西安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 主任医师

体重轻了,但看着还是胖?减肥不等于减重,教你4种体脂率测量法

减肥时,胖友们都会有这样的感受,心情很容易受到体重的影响。体重下降时就开心,看到体重上升,就难过,呜呜呜。

那么问题来了:体重下降,就说明减肥成功了吗?为什么有的人,即使体重下降了10斤,看上去还是很胖呢?

其实,很多因素都会影响体重变化的,比如骨骼、肌肉、水分、脂肪。当你上秤的时,看到的那个数字,正是这些身体组织的总和。

比如,以骨骼举例,有的人天生骨架大,那么体重自然也会比骨架小、骨密度低的人轻;再比如肌肉,它的特点是体积小、质量高和密度大,一个人如果肌肉含量高,体重肯定也会更重一些的;而且,一天的体重变化,非常容易受到水分的影响,当你喝水或刚上完厕所,就会有较大的差异。

因此,从这个角度讲,即使体重轻了10斤,也非常有可能是肌肉和水分流失造成的。而真正能反映减肥效果,应该是体脂率。

一、所以你到底胖吗?

当然,很多人已经学会了用BMI,也就是身体质量指数来判断自己是否胖,但真相是:BMI值越低的人,未必就越瘦。

你可以将BMI理解为,某人在身高多少时,体重应该达到多少。但同样身高的人,也会有身材上的差异,这就是体脂率在“作祟”。

因此,单纯依靠BMI来判断胖瘦是不科学的,考虑到诸多影响体重变化的因素:如果你的体重下降明显,但看上去还是胖,基本上是由节食引起的。

当你节食的时候,能量摄入不足,身体就会通过分解蛋白质来供能,就会导致肌肉的流失。减肥减掉了肌肉,但脂肪还在,这才是你“看起来胖”的根本原因。

二、所以什么是体脂率?

简单来说,就是:身体脂肪占身体质量的百分比。

当然,体脂率根据性别也有不同标准,女性出于生理原因,如排卵、生育和哺乳,体脂率自然会比男性高一些。

通常成年男性体脂率建议在14%-25%,女性21%-31%(不包括孕妇)。

三、怎么测量体脂率?

就减妞了解,基本上有4种方式。

如果你图省事,那么目测即可,可以对照下面这张图,看看自己在哪个阶段?

不过,这样测量也有缺点,因为“体脂”不仅包含皮下脂肪,有的人看上去比较瘦,但也有可能是内脏脂肪超标。

第二种方式,用“皮褶厚度法”。也就是用皮脂夹在身体不同部位将皮夹起来,根据厚度计算出身体的脂肪。

夹子网上购买就行,上面会有一些说明,阅读后自己测量即可。

缺点是,夹着可能有点儿疼,不小心移动位置后,结果会有误差。而且,不同身体部位测出来的身体部位可能不一样。

但如果你的目的是追踪自己体型变化,其实足够了。只要每次固定好身体部位,对应看皮肤厚度就好,还是很简单的。

第三种方式:体脂秤。基本原理是通过生物电阻抗分析的方法来测量,价格可能稍贵,但就不用纠结上次测的位置是哪里了。

除体脂率外,也会有其他的身体数据给到你,多种产品与软件连接,长时间观察,你就可以看到自己体脂的变化。

缺点也是有的,受日常因素影响,如饮水量、吃饭量;包括很多体脂率由于研发速度较快,精准度是缺乏大量临床数据检测。

第四种,那就是去医院测量啦。如做骨密度检测时,结果也会出具体脂率数据。不过一般人减肥,减妞觉得必要性不大。

最后,还想提醒你的是,体脂率只能反应脂肪含量哈。

当一个人BMI值太低时,也就是体重太低的时候,低体脂率意味着,此人既没有脂肪,也缺乏肌肉,就是干巴巴的瘦。

四、总结

每种方法基本都有误差,所以建议大家还是关注一段时间内的体脂变化趋势,这样更有参考价值更准确哦。

5步教你自测肥胖指数

在减肥风盛行的今天,许多人都觉得自己肥胖而需要减肥,尤其是爱美之心比较强烈的姑娘们和影视明星。对肥胖的评判是随着年代的不同而变化的。有人说,胖不胖,肉眼看一下就知道了;但诊断肥胖症,肉眼的观察不能作为凭据,需要的是科学依据,这时候,数据就派上了大用场。

(1)体重和标准体重

体重是指人体各部分的总重量。标准体重是指不同国家或地区通过群体大样本调研后,按照人的年龄、身高等特点,得出各年龄阶段体重的标准值。目前在我国还没有统一的标准数据,一般采用以下方法计算标准体重。

成年人标准体重的计算方法:

成年人标准体重(千克)=[身高(厘米)-100]×0 9

我国成年人常用的标准体重公式为Broca的改良式:

成年男性:标准体重(千克)=身高(厘米)-105

成年女性:标准体重(千克)=身高(厘米)-105-2 5

此外,我国军事医学科学院的有关专家,还根据我国南北人群的不同特点,制定了如下标准体重的计算方法:

北方人标准体重(千克)=[身高(厘米)-150]×0 6+50(千克)

南方人标准体重(千克)=[身高(厘米)-150]×0 6+48(千克)

北方指长江以北的省份,南方指长江以南的省份。

评价标准:实测体重占标准体重的百分数上下10%为正常范围;大于10%~20%为超重;大于20%为肥胖;小于10%~20%为消瘦;小于20%为明显消瘦。

需要指出的是,上面这种方法算法简单,适合普通人群体重的自我评定,但是这一方法只是估算,远远没有体质指数、腰围、腰臀比等方法准确可靠。

(2)身体质量指数法

用于测定标准体重最普遍与最重要的方法是身体质量指数(简称BMI),它是一个通过身高和体重的比例判定身体肥胖程度的方程式。BMI全称是身体质量指数,身体质量指数大于或等于28者,我们称为肥胖症。身体质量指数简称体质指数,又称体重指数,计算公式是体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

即:体质指数=体重(千克)÷身高(米)2

BMI出现已经很多年了,但直到1998年,美国国家卫生委员会才把它定为衡量标准之一。目前,BMI指标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中国肥胖问题专家组2001~2002年间历时9个月,在对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的24万成年中国人进行统计分析后认为:成年中国人体重指数小于18 5为体重过低,18 5~23 9之间为正常,24~27 98之间为超重,大于或等于28为肥胖。中国内地和台湾地区此标准均适用。

体质指数是公认的较好的评估肥胖的测量指标之一,全世界各地区广泛使用,但是并不是适用所有人,以下人群就不适合用这种方法:①生长期的婴幼儿、儿童;②肌肉发达者或运动员或正在做重量训练者;③怀孕的妇女,老人;④患有水肿、腹水等疾病时;⑤不易准确测量身高者;⑥其他个体因素影响体重测量者。

(3)腰围测量

腰围(WC)是中心型肥胖(腹部肥胖)的重要标准之一,中国内地尚没有公认统一的数据。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的专家认为:中国成年男性腰围应在85厘米以内,80~85厘米之间为超重,85厘米及其以上为肥胖;成年女性的腰围应控制在80厘米以内,75~80厘米之间为超重,80厘米及其以上为肥胖。腰围超标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将显著增加。

测量腰围应该列入常规体检项目,其实这一指标患者是可以自己经常测量的,但一定要注意应用正确的方法。

测量腰围的正确方法和操作要点:①标准软尺:用一根没有弹性、最小刻度为1毫米(0 1厘米)的软尺;②空腹:空腹时测量与饱腹测量差异较大,科学研究表明应该空腹测量;③裸腹:除去腰部覆盖的衣物,尽可能裸腹测量,若做不到的话应尽量穿着单薄衣服;④姿势正确:测量时双手自然下垂站立,两脚分开30~40厘米,使体重均匀分布,腹部放松,自然呼吸;⑤位置准确:软尺放在右侧腋中线胯骨上缘与第十二肋骨下缘连线的中点(通常是腰部的最窄部位),沿水平方向绕腹部一周,紧贴而不压迫皮肤;⑥读数准确:正常呼气(吐气)状态下测量腰围的长度,读数准确至1毫米。

(4)测量腰臀比

腰臀比即用腰围除以臀围,腰臀比是中心型肥胖的指标之一。

成年男性:正常腰臀比<0 85;超重腰臀比0 85~0 90;肥胖腰臀比>0 90。

成年女性:正常腰臀比<0 75;超重腰臀比0 75~0 80;肥胖腰臀比>0 80。

腰围不达标或腰臀比值低但体质指数≥28者,为全身性或周围型肥胖。

(5)体脂百分比

对于特殊人群,如运动员、健美者、重体力劳动者,他们肌肉发达,体重可以超过标准体重很多,但体内脂肪并不多。评价他们肥胖与否的方法还应该结合体内脂肪的多少,即“体脂”是否过量来决定。测量体脂含量对所需设备要求较高,测量较为困难,其经典方法是水下称重法,也叫体密度测定法,但此类仪器设备昂贵且操作麻烦,无法普遍采用。利用对全身的稳定同位素钾扫描法测定总体钾以判断组织成分的方法所需的设备,全世界也只有少数几台。另一种方法是用生物电阻抗法,根据不同组织的导电性差别,得出体脂的百分比。该仪器相对便宜且测定速度快,但不同人种的推算方程式可能有差别,在解释结果时要小心。

一般认为:成年男性的体脂百分比超过20%为轻度肥胖,超过25%为中度肥胖,超过30%为重度肥胖;而成年女性的体脂百分比超过30%为轻度肥胖,超过35%为中度肥胖,40%及以上为重度肥胖。

肥胖症的诊断最好用体重和体脂相结合的方法来判断,按肥胖程度可分为以下三种:①轻度肥胖:体重超过20%,体脂含量超过30%;②中度肥胖:体重超过30%~50%,体脂含量超过35%~45%;③重度肥胖:体重超过50%以上,体脂含量超过4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