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劳型肥胖(疲劳型肥胖怎么回事)
想轻松瘦身?中医提醒:弄清楚5种肥胖类型再减肥,事半功倍
有这样的一群人,他们的吸收能力太强,以至于“喝凉水都长胖”、“西北风都不敢吸,怕膨胀”!而俗话说一胖毁所有,管不住嘴迈不开腿,实在是心想拥有好身材人群的心理克星。对于这样的朋友们,不妨试试采用中医方式来减肥,根据自身的肥胖类型来选择合适的方法,能让减肥效果达到更佳。
如何利用中医减肥?
1、疲劳型肥胖
疲劳型肥胖是因为元气不足而降低消化机能,导致代谢发生异常。此类人群食欲不振,不喜欢吃饭,大爱吃零食,容易疲劳,稍微一动就会出虚汗、气喘,身体怕冷,易感冒且小便次数少。此类人群能快速恢复元气的中药,提高消化功能,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同时也能把体内的有害物质快速排出体外。
2、压力型肥胖
压力型肥胖是因为精神压力过大引起的,当压力过大时会下降中枢神经系统、运动神经和自律神经系统,甚至也会影响到胃部,导致胃热,刺激人们食欲。此类人心情烦躁时就会出现头痛头晕、眼睛充血和食欲旺盛,尤其发生在女性身上,当心情抑郁或压力过大时,会通过吃甜食的方式来转移注意力。需选择能抑制压力过度反应的中药物,及时消除烦躁不安的情绪,抑制消化器官异常兴奋。
3、贫血型肥胖
贫血型肥胖是因为体内血液不足而下降基础代谢率,导致代谢功能异常,最终引起身体肥胖,此类人食欲正常,但小腹部突出,手脚细但身体肥胖。可以选择具有补血养血功效的中药,如桂圆阿胶和红枣等。
4、水肿型肥胖
水肿型肥胖的人群大多有大腿和臀部浮肿的表面症状,这是由于机体的排水功能较弱,导致多余水分在体内集聚引起的。此类人的食欲一般,还伴随有手脚无力之感,不喜欢运动,常常觉得自己嘴巴里发黏,易腹泻,尤其是在每天清晨醒来的时候,会发现自己的双眼略微浮肿。建议多吃一些具有利尿消肿功效的食物,像赤小豆、薏米、茯苓、猪苓、冬瓜等等,通过饮食来改善体质,是又简单又反馈不错的方法。
5、暴饮暴食型肥胖
暴饮暴食型肥胖也就是食欲旺盛,节食减肥能暂时瘦下来,但如果控制不住饮食的话,体重会快速反弹。此类肥胖者一般有胃火,尽量选择能消除胃火且抑制亢奋的药物,能改善代谢功能,及时把储存在体内的能量转化为体热排出体外。
温馨提示
不管是哪种类型的肥胖都必须多运动,只有通过运动才能提高自身的基础代谢率,帮助分解体内多余的脂肪。同时还要注意控制住饮食,每顿饭只吃7~8分饱即可,切记勿暴饮暴食。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腹部肥胖、饭后犯困、经常疲劳?小心被代谢综合征盯上!
肚子胖四肢瘦、血压血糖血脂异常偏高、经常感觉疲劳、饭后容易犯困、稍微运动就会气喘、皮肤粗糙容易长痘……上述症状中,如果你同时具有三种或三种以上,要小心了,你可能患上了代谢综合征!
代谢综合征是以胰岛素抵抗、糖耐量异常、高血压、血脂异常、腹型肥胖等多种疾病或危险因素为特征的临床症候群。
生活中,大多代谢综合征患者可能并不会感到明显不适,因此即便发现体征数据出现异常,也少有引起重视。殊不知,代谢综合征是糖尿病发展前期的关键阶段,若未得到及时干预,其演变为糖尿病的风险极高。有研究显示,代谢综合征患者罹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是正常人群的5倍!
代谢综合征的成因代谢综合征的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不良的生活习惯如长期摄入大量高脂高糖食物,可能会导致胰岛素抵抗、血脂异常;久坐不动会导致体内脂肪堆积,加速腹型肥胖的形成;长时间的熬夜、睡眠不足,也会降低胰岛素的敏感性,进而促使血糖升高。此外,代谢综合征也会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
总的来说,除遗传等因素外,代谢综合征的形成大多与不良的生活习惯有关,这也为我们干预代谢综合征提供了思路。
鉴于代谢综合征与不良生活习惯的紧密关联,生活方式干预成为其主要防治手段之一。具体来说,可以从饮食、运动、作息等方面进行调整。在饮食上,应坚持低脂低糖低盐的饮食原则,多吃富含维生素、升糖指数低的食物,例如新鲜蔬菜、全谷物等;在运动方面,可以通过慢跑、游泳、中华通络操等有氧运动,以及举铁、俯卧撑等抗阻运动来进行康复锻炼,运动强度不宜过大,但需要长期坚持;在作息上,应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并尽量保持作息规律,以维护身体的生物钟稳定。
如果经过一段时间的生活方式干预后,症状没有得到很好的缓解,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进行调理干预。目前常见的用药方案,包括通过服用降压、调糖类的药物改善血压、血糖水平,以及使用具有综合调理功效的中药进行干预治疗。
津力达是在络病理论指导下研发的创新中药,具有益气养阴、健脾运津的功效,能有效改善糖脂代谢紊乱、降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改善血糖波动、促进血糖达标,帮助代谢综合征患者降低罹患糖尿病的风险。
国际权威医学期刊《JAMA Internal Medicine》(JAMA·内科学)上发表的研究显示,针对腹型肥胖的糖耐量异常,同时合并其他代谢指标紊乱的人群,在干预生活方式的基础上加用津力达,能降低糖尿病发生风险41%。同时津力达能改善腰围、体重指数、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等多项代谢异常指标,这表明津力达可作为糖耐量异常合并多代谢紊乱人群预防糖尿病发生的有效干预方案。
需要再次提醒的是,代谢综合征一定要及时干预,即便目前身体未感明显不适,也不能掉以轻心,一旦发展为糖尿病,就追悔莫及了。
新发现!经常疲劳且发胖,注定会得这种大病!
慢性疲劳症候群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其特征是长时间的虚弱、疲劳甚至抑郁。早在12 年前,医学专家就已经发现慢性疲劳症候群的存在,但发病原因一直未被找到,直至最近,科学家们才有了新的突破。近日,发表在《内分泌学前沿》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报道,慢性疲劳综合征(CFS)症状与体内甲状腺激素水平较低有关(但可能不同于甲状腺疾病)。甲状腺激素水平低是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的表现,甲减会引起疲劳、乏力、发胖、食欲不振等诸多问题。
乏力、发胖是甲减的“并发症”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主任郭晓蕙:甲状腺疾病在现在生活中很常见,无论男女老少都有可能成为患者之一。甲状腺功能减退对健康危害极大。
甲减临床表现非常隐秘,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并且有些症状很不特异,如乏力、发胖等。一般很少有人知道是一种病,如果不认真检查可能延误很长时间,直到出现特别严重的症状才被发现。
甲状腺激素是人生长发育和维持代谢非常重要的激素,从胎儿、新生儿、婴幼儿,一直到青少年如果没有足够的甲状腺激素,就不能很好地生长发育。以前常见的呆小症就是典型的甲状腺激素不够,原因是缺碘引起的克汀病发育不良。
成年之后甲状腺激素的主要作用是维持代谢状况,发热、出汗就是甲状腺激素在起作用。冬天特别冷的时候甲状腺激素多分泌一点让机体产热,有正常的体温也是甲状腺激素起的作用。甲状腺激素多可以让人精神亢奋;没有足够的甲状腺激素就会萎靡不振,平时无精打采,总想睡觉,连声带也会因为甲状腺激素不够而声调变低,没有足够的甲状腺激素也会没有食欲,人体处于非常低的兴奋状态。
甲状腺功能减退发生的原因与生活习惯有一定关系。现在社会工作节奏比较快,精神压力很大,这些因素都会使自身内部环境发生一些变化,甲状腺疾病发生的机会相应就会增加。因此保持生活规律,学会适应各种各样的压力,对预防疾病很有帮助。
建议有食欲不振、乏力、发胖、脖子增粗等症状的人,应及时去医院检查。
年轻女性极易中招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教授滕卫平:在我们的脖子中间,有一个形似蝴蝶一样的器官,叫做甲状腺。可别小看这个小小的东西,它可是掌管着甲状腺激素分泌的“人体发动机”。但凡人体缺了或多了这种激素,人体的能量代谢、体温、心、脑、肌肉和其他器官就都不能正常工作了。
近年来,国人的甲状腺越来越不健康了。从各大医院门诊量看,甲状腺疾病的发病率仅次于糖尿病。甲状腺结节、甲亢、甲减、甲状腺癌也成为困扰国人的甲状腺常见问题。
具体而言,一是发病率越来越高。60 岁以上的人群,有50%~80%的女性、40%~60%的男性存在甲状腺结节;据甲状腺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甲减患病率达6.5%,甲亢患病率亦高达3.7%,以此推算,国人的甲状腺功能异常人群达1.4 亿。更为严重的是,甲状腺癌已成为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约占全部头颈部恶性肿瘤的35%。
为什么甲状腺疾病越来越多呢?究其原因,颈部的受照射史,尤其是幼年期的受照射史是目前已知的甲状腺癌高危因素。缺碘及过量碘的摄入都可能导致甲状腺结节。此外,精神和情绪的波动,最终会导致结节的出现。
甲状腺疾病如今并非是老年病。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特别是年轻女性高发此病。甲状腺癌也发生在各个年龄,特别好发于年轻人群。建议高危人群及时去正规医院内分泌科咨询,或进行促甲状腺激素(TSH)血液检查,尽早确诊。以期得到全面、早期救治,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特殊时期甲状腺激素偏低或是正常现象
北京大学医学部吴舟桥:很多孕妇都发现,产检化验单上促甲状腺激素(TSH)那一栏打着向下的箭头(偏低)。可能全家人都会为此神经紧绷。其实,不必过于担心,有可能是正常现象。
甲状腺是人体内重要的内分泌器官。它所分泌的甲状腺激素能够促进组织代谢和发育,同时对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有着重要的作用。但甲状腺激素受促甲状腺激素的调节。正常情况下,促甲状腺激素(TSH)能够刺激甲状腺分泌甲状腺素,而当体内甲状腺素水平升高时,又能够通过负反馈机制抑制TSH的分泌,进而降低甲状腺激素水平,从而保证体内甲状腺激素水平正常。
当女性怀孕之后,整个身体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除了我们最直观的肚子慢慢变大之外,女性的循环、呼吸、泌尿、内分泌等各个系统都发生着与妊娠过程相适应的改变,而甲状腺激素自然也不例外。
对于正常孕妇而言,甲状腺功能会发生一系列重要的生理及激素改变,而这些改变自然就体现在化验单上。其中对甲状腺功能影响最大的两个激素就是人体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和促甲状腺激素(TSH)了。当血液中的hCG 水平在孕早期急剧升高时,甲状腺活性也相应升高,孕妇体内甲状腺激素水平有升高趋势;此时机体就会通过甲状腺激素的负反馈机制使得血液内TSH 的含量轻度降低,从而维持体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平衡。一般情况下,体内TSH的含量在孕早期可能轻度偏低,但在孕中期和孕晚期会逐渐恢复正常。
如果当疾病因素导致体内甲状腺激素升高时,同样TSH 会受到负反馈调控而下降。而此时,最令孕妇担心的妊娠期甲亢就可能发生。但要注意的是,妊娠期甲亢的判断绝不仅仅是依靠TSH偏低一项就能够诊断的。医生需要通过综合判断孕妇的症状、疾病史、家族史,以及实验室检查来综合判断。
少生气、少压力可减缓症状
武警总医院普通外科副主任医师高宏凯:导致甲状腺疾病的原因目前尚不明确,目前仅单纯性甲状腺肿的病因较清楚,与缺碘密切相关。除此之外,像过劳、熬夜、加班、缺乏运动等不良的饮食和生活习惯,或者食用了有毒食品,某些特殊行业的有毒物质接触等等……都与甲状腺疾病的发生有一定关系。但这些只是诱发因素,不能称为致病因素。
远离甲状腺疾病应在以下几个方面注意:
第一,成年人不宜过多摄入碘,应该适当限制食物中碘的来源,主要是限制盐的摄入,因为现在盐是碘的主要食物来源。但是,不同地域要区别对待,像沿海或发达城市,本身食物摄入来源碘已经足够了,食盐中加碘就不一定合适;但对于山区,有可能碘还存在来源不足的问题,那么食盐中加碘是有很大好处的。
第二,注意调节情绪,保持良好心态,少生气少动怒,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
第三,适度控制饮食、坚持规律运动,这些都有助于保持身体健康。对于疾病来说,防病比治病重要。(燕声整理)
【原标题: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甲减会引发慢性疲劳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