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阴性肥胖怎么减肥(阴性体质怎么调理好)

金选医课 0
文章目录:

减肥为什么这么难?

肥胖,可能是现代人最可怕的词语之一。

或许你目前正在努力运动,或节食,或尝试针灸、推拿,甚至抽脂,目的都是想把身上多余的脂肪去掉。但是,坚持一段时间后,一旦松懈下来,体重又会立即反弹,甚至比原来更重。不少人慨叹:减肥为什么这么难!

的确,减肥很难,难在哪里呢?

“幸存基因”说

1968年,英国一个体重200多公斤的男人因为对减肥绝望而同意在医学监测下,除了水和维生素外不吃喝任何东西,奇迹般地生活了1年零2周,最终减掉125公斤。对于普通人来说,只依赖水和自身脂肪也可以活一个月。

远古时期,受生产力低下、战乱、自然灾害等影响,我们的祖先很少有营养过剩的日子,大概2/3到3/4的人因食物缺乏而死亡。脂肪是人类自身有效的储能系统,那些较胖或者比较容易积聚脂肪的人生存机会就比较高,更能活下来并生育后代延续这些基因。这相当于一个自然选择过程,可以说,我们都是饥荒幸存者的后代。

可是现在,对很多人来说,食物十分充足,随时随地都可以获得食物,而且价廉物美,那些古时求生用的“储脂基因”已经不再是一个优点。

“体重定型”说

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的鲁迪莱·贝尔博士认为,体重在我们出生的时候就已经基本决定好了,每个人不一样;到我们成年后,身体会尽量自动保持在那个体重,无论胖了还是瘦了,身体会通过各种途径,如改变代谢率、产生饥饿感或饱腹感等,尽量让体重恢复到之前的水平。

鲁迪莱博士进行过一项实验:研究人员先通过节食让志愿者的体重减轻10%,然后每天只给他们摄入该体重的必需热量。在长达2年的实验过程中,这些志愿者一直都感到饥饿,通过脑扫描,观察到他们的大脑活跃区域图像和处于半饥饿状态的人一致。这就说明,他们的身体将原先的体重视为正常值,并试图恢复到之前那种体型,因而大脑作出如同处于饥饿状态下的反应。

可以想象,一个天生或自小就肥胖的人减肥会困难重重。反过来说,一个成功减了肥的人,如果想一直维持相对较轻的体重,将不断受到饥饿感的困扰。

“基因变异”说

英国伦敦大学的简·瓦多教授在幼儿园进行了一项“非饥饿状态下进食”实验:小朋友午餐后开始做游戏,研究人员在他们面前都放上一大盘的巧克力、蛋糕和饼干,老师告诉他们可以随便吃盘里的食物。结果,一部分孩子对这些食物完全不感兴趣,一部分则边玩边吃。

这个实验说明,对某些人来说,只要他们吃饱了,对食物的热情和兴趣就会完全消失;而另外一些人,只要面前摆着美味佳肴,他们总乐于饕餮不止,会吃比他们实际需要量更多的食物。这不仅仅是意志力和自控力差的原因!

我们的饮食习惯形成于幼年时期,如果一个人当时习惯于饱后继续进食,那么成年后也会保持相同的习惯,并对体重产生影响。这种习惯的形成不仅与家庭环境的耳濡目染有关,科学家发现,还和一种叫FTO的基因的变异有更密切的关系。这一基因发生变异的成年人的平均体重会高于常人。上面幼儿园的实验中,继续进食的儿童的FTO基因发生变异的几率更大,而不吃的儿童的FTO基因则保持完好。

由此看来,食量是建立在基因上的,对于某些人,拒绝食物不费吹灰之力,无需动用意志力和自制力;而对另外一些人,他们的大脑总对食物感兴趣,即使已经吃饱,也无法抗拒。

“病毒感染”说

上世纪80年代,英国一个养鸡场数以千计的肉鸡因感染病毒死亡,奇怪的是,这些肉鸡的脂肪很多,科学家们分离出这种病毒,感染另一群肉鸡,同样患病变胖。进一步采集了50个过度肥胖者的血液样本,结果发现20%的人被这种病毒感染,而且,与呈阴性的受试者相比,感染者的平均体重明显更重。

经多年研究,科学家发现这种引起肥胖的病毒属oedemal病毒一族。各种oedemal病毒能够导致人感冒、咳嗽、红眼病或腹泻。肥胖的人体内存在该病毒的概率比体重正常的人高3倍,即使在体重正常的人群中,感染者的体重也比总平均体重高。通过动物实验,发现病毒侵入人体后,一旦进入脂肪组织,就开始大量自我复制,同时增加脂肪细胞的数量,导致身体变胖。

看来,以后见到胖子,又不想变胖,还是避开一下为好。

“易请难送”说

我们在发胖的时候,脂肪细胞有两种变化:体积增大或者数量增加。

当吃了过量的食物,脂肪细胞的体积开始增大,积储更多的油脂,最后变成巨大的脂肪细胞。但是,细胞的体积有极限,到达极限后人体将产生更多脂肪细胞,一旦这些额外的细胞产生,就会在体内永远不消失。脂肪细胞的数量越多,就越容易增加体重,即使之后再运动、节食,最多也只能消耗掉它们里面的油脂,但不会消灭它们。

美国德克萨斯州大学菲利普·莎萨尔博士的研究表明,人体在儿童期和青春期,更容易增加脂肪细胞的数量,超重的儿童和少年,长大后极易成为超重或肥胖的成年人。也就是说,未成年前的某个肥胖阶段,将会影响一生的体重,决定余生是否要和赘肉作斗争。

减肥难,还减肥吗

原来,有这么多因素在支撑体重,难怪减肥那么难。

不过,肥胖会升高多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的发病率和严重程度,适度减少多余脂肪,或降低血脂浓度,确实对健康有益;对病人来说,减肥更是保命之举;通过健美体形,人能更自信更有勇气,还能改善性生活质量。

因此,减肥虽然注定是一件长期、艰苦的差事,但对于超重、肥胖或高血脂的人来说,想要减肥并长期维持苗条的体型或许相当困难,但还是应该每周坚持4小时以上的有氧运动,并适当调整饮食量和结构,以降低潜在风险。#健康科普排位赛#

中医经典阅读优秀文章展——试用《黄帝内经》阴阳理论探讨肥胖的成因及减肥方法

点击上方 “光明微教育”可以订阅哦!

肥胖是指因嗜食肥甘,喜静少动,脾失健运,痰湿脂膏积聚,导致以形体发胖,超乎常人,并伴困倦乏力等为主要表现的形体疾病。肥胖不仅是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而且严重影响患者的形体美观。《黄帝内经》云“治病必求于本”,《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言“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故若想从中医角度深刻认识和剖析肥胖,需求之于本,从阴阳出发。笔者尝试运用《黄帝内经》的阴阳理论来解释肥胖形成的原因,运用阴阳理论来指导人们科学合理的减肥,以发挥传统中医防病治病的能力,使祖国医学更好地服务于广大中华儿女。

1

肥胖的成因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阳化气,阴成形”,肥胖者主要表现为形体发胖,而其实为痰湿脂膏积聚,痰湿脂膏在阴阳属性上属阴,故直观地讲,肥胖是由于阴类物质堆积所致,而“阴胜则阳病”,阴气过重时,就制约了阳气功能的正常发挥,故肥胖患者常见困倦乏力等症状。反观我国社会现状,新中国现代化发展日新月异,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当前人们的饮食结构丰富多彩,然而却普遍存在着饮食过于油腻,口味过重,夜幕之后常多饮食的现象,加之西方饮食的入侵,部分人们常多食用不适合中国人胃的西方餐食,此外,当今社会多数人们户外活动减少,沐浴大自然阳气的机会减少,导致人们阴气较重而阳气相对不足,故肥胖多见。虽说大环境对人的影响很大,而中医亦常强调因人制宜,部分人群的体质决定了其更容易出现肥胖。

1.1阴性食物摄入过多

阴性食物包括寒凉之品和肥甘厚味,寒凉之品是指温度较低的食物和本身性味寒凉的食物,肥甘厚味是指过于油腻、甜腻的精细食物和味道浓厚的食物,举例而言,阴性食物有冰镇饮料、凉拌菜、蜂蜜、酸奶、猪肉、海鲜、巧克力、多数水果、多种食物佐料、各种食用油等等。由于冷冻技术的发展、种植水平的提高、物质生活的丰富,各种冰镇、速冻食品,非当季水果、蔬菜,各种鲜美食物等,刺激着当代人们的味蕾。《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寒气生浊”,“味伤形,气伤精”,故过多摄入寒凉之品和肥甘厚味,必然导致体内浊气横生,痰湿脂膏堆积,形体损伤。

1.2阴时摄食过多

大自然的一切事物都是按照一定的规律运作发展的,昼夜更替、四季变换、阴阳消长,皆有法度。《素问·金匮真言论》指出:“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故人亦应之。”一日之中昼夜阴阳有其消长节律,而人体的阳气亦随着这种节律而消长,所以人的行为也应该符合这种节律。但是现代人们生活节奏快,时间紧,往往早餐随便吃甚至不吃,午餐凑合吃,下班之后,时间较充裕,晚餐就放开吃,然而人身之阳气多白昼运作,夜晚潜藏,所以晚上吃的食物多不能被机体完全运化吸收变化而成水谷精微,而是在体内堆积生成浊气,酿湿化痰,成为人体的负担。

1.3阴性行为较为突出

阴性行为包括喜静少动和夜晚活动较多。现代人们到田间耕作的比例大大减少,而由于工作繁忙又常常缺乏户外活动,一方面肢体少动,另一方面难得沐浴天之阳气。此外,现代人们不像从前,“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因晚上亦可灯火通明,人们常常晚上加班工作或者进行一些娱乐活动,难免感受天之阴气。长此以往,人身阴气较重而阳气又不得伸展,阴阳不调,终酿成疾。

1.4阴性体质

《黄帝内经》按体型将人分为肥壮人、瘦人、肥瘦适中、壮士和婴儿五种。《灵枢·阴刚二十五人》将人分为“金、木、水、火、土”五大类型,每一型中又分为五类,共二十五种不同的类型。其中土型之人与水型之人易得肥胖病,因为土型之人“其为人黄色,圆面,大头,美肩背,大腹,美股胫小手足,多肉”。而水型之人“其为人黑色,面不平,人头,广胸,小肩,大腹,大手足”。土、水皆为阴类之物,再观土型人、水型人皆具阴之特点,故土型人、水型人皆为阴性体质。同气相求,同类相召,阴性体质的人阳气相对不足,更容易生痰生湿,导致痰湿脂膏积聚,形体肥胖。

2

减肥方法

从上述肥胖形成的原因可知,肥胖者体内阴类物质过多,阴气较重,然而阴阳可互相转化,寒极则会生热,人体是复杂的有机体,病因病机常有多个方面,病变表现亦复杂多样,如《素问·风论》所言“风气与阳明入胃,循脉而上至目内眦,其人肥则风气不得外泄,则为热中而目黄;人瘦则外泄而寒,则为寒中而泣出。”可见肥胖者亦常见热中。此外,痰湿多困阻脾胃,阻遏阳气,肥胖者亦常见气虚、阳虚之证。肥胖之本是阴重,所以需要以化阴气为主,兼顾其他方面。主要措施有少食阴物,昼夜均衡饮食,适当进行户外活动,若自身调整效果不理想,当合理使用药物和针刺以达到减肥的目的。

2.1少食阴物

肥胖者当少食阴性食物,但也不能因此经常食用大辛大热之品,大吃补阳之物,肥胖人虽可见气虚、阳虚之症,但常常并非气、阳真虚,而是痰湿困遏所致,过用辛热反而会耗气散气,不利于痰湿的祛除。三餐饮食应以五谷杂粮为主,适当食用当季的瓜果蔬菜,口味不宜过重。五谷禀土气,养人之脾胃,脾胃健,则痰湿脂膏易去。

2.2昼夜均衡饮食

人体当顺应昼夜阴阳消长之变化,按时合理地进食,“平旦人气生”,当平心静气食用精致的早餐,以充养人身之阳气,“日中而阳气隆”,故午餐需要足够的能量供应机体的需要,“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故晚餐当少食、粗食,夜幕之后当不再进食。

2.3适当户外活动,减少夜间活动

肥胖人应适当增加户外活动,如散步、爬山等,但不应过于剧烈地活动,以免耗气散气。《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言“阳气者,一日而主外”,“暮而收拒,无扰筋骨,无见雾露,反此三时,形乃困薄”,故当减少夜间活动,静养阳气。

2.4合理使用药物针刺

肥胖的治疗当从阳明、太阴入手,调理脾胃,调畅气机,补虚泻实,以补气开郁消膏为大法。[4]肥胖人又有肌肤强弱之辨,寒热之分。后人以《金匮要略》防己黄芪汤为主,治疗肥胖偏寒者;以防风通圣散为主,治疗肥胖偏热者。虞抟《医学正传·妇人科上·月经》中说“津液稠粘,为痰为饮,积久渗入脉中,血为之浊。”可见肥胖之人因痰饮较盛,还常导致瘀血产生,而见痰瘀互阻,治疗时除化痰湿之外,还需活瘀血。《灵枢·逆顺肥瘦》中说“刺壮士真骨,坚肉缓节监监然,此人重则气涩血浊,刺此者,深而留之,多益其数”,故对于肥胖人针法应以深刺为主。

(作者学校:河南中医药大学)

管住嘴+迈开腿,乳腺癌患者科学减重有助降低复发率

进入六月,很多觅友的减肥计划提上日程。但是抗癌是一件耗费体力的事,保证摄入足够的能量才可以维持身体的战斗力,因此千万不要过度节食减肥。条条大路通罗马,今天互助君就来给大家讲讲,如何科学管理自己的体重!

体重和体脂哪个更重要?

很多觅友都会感叹:“从过完年到现在,我又胖了好几斤!”然而我们所说的“超重”,实际上并不是体重秤上的数字,而是脂肪含量。我们需要控制的也并不仅仅是体重,而是体脂。

天啊

地啊

又胖了

华佗三连

说起体脂,就不得不提BMI指数。很多指南都把身体质量指数(BMI)作为一项衡量乳腺癌风险的指标,在超重的人群中也确实观察到乳腺癌风险增加,因此这个指标并没有什么争议。

美国乳腺癌专家赫莱博夫斯基(Chlebowski)教授及其团队的研究发现:通过不吃奶酪、人造黄油、油和零食的方式,在过去的10年中,减肥的女性患者乳腺癌的复发率减少了19%;生存几率较低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在减肥的过程中,复发率减少了69%!

不过,BMI是体重与身高平方的比值,由于体重的构成往往还包括肌肉、骨骼、水份等重量,无法单纯将脂肪剥离出来,因此BMI并不能准确评定全身脂肪水平。

除了BMI,还可以选择软尺、生物电阻分析等方式作为辅助参考指标,科学衡量体重健康。而且这两种方式简便易行,准确度相对更高!

软尺

用软尺围住肋骨下缘和臀部中间最窄的部分,不要有勒紧的感觉,呼气后测量。女性的健康腰围数值应<80cm。

生物电阻分析法

这种机器常见于专业健康管理机构或者健身房,需要卸除全身金属物品,然后赤手握住手柄,赤脚站在仪器电极片上,透过电流通过身体的受阻程度来判定体脂肪的多少。建议饭后2h以上进行该项检测,检测前不要喝太多水,以免影响数据准确。

管住嘴

三分练、七分吃,健康科学的饮食结构,可以让减脂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超重的觅友可以咨询主治医生或者前往医院的健康管理相关科室,获得专业的饮食指导。体重指数和腰围等数据都处于正常区间的女性则无需刻意吃减肥餐或节食减肥。

1 饮食搭配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指导意见,每天的膳食应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类、畜禽鱼蛋奶类、大豆坚果类等食物。建议平均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25种以上。

谷类为主是平衡膳食模式的重要特征,每天摄入谷薯类食物250~400g,其中全谷物和杂豆类 50~150 g,薯类 50~100g, 膳食中碳水化合物提供的能量应占总能量的50%以上。

2 果蔬可多吃

蔬菜、水果、奶类和大豆制品是平衡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果可作为营养补充。乳腺癌患者建议每天摄入300-500g蔬菜,以十字花科和高维生素的蔬菜为主,如西兰花、甘蓝、卷心菜、芥菜、萝卜、莲藕、番茄等。

豆制品已经“洗脱罪名”,没有证据证明豆类可增加乳腺癌风险,相反,中美联合研究的结果显示,大豆摄入能降低 25%的乳腺癌复发风险,对雌激素受体阴性的患者保护作用更明显。

夏季是瓜果的丰收季,新鲜上市的荔枝、芒果、西瓜等水果口感清脆香甜,殊不知它们还有一个共同的代名词——高GI水果。

这些水果食用之后血糖水平快速上升,不仅不利于减脂,而且消耗不掉的糖分还会转化成脂肪,变成我们减肥路上的绊脚石!因此,水果虽然要多吃,但高GI的水果每天吃半份即可,可不要贪食过多哦!

(GI越低越健康)

3 优质肉类不可少

乳腺癌患者应减少红肉的摄入,因为红肉含有较多的饱和脂肪酸,易增加患癌风险。可选食鱼虾、去皮的禽肉、蛋类等食物作为优质蛋白质的来源,同时可提供不饱和脂肪酸。

三文鱼也是经常推荐的高蛋白食物,不过需要提醒大家的是,肿瘤患者并不适合生食肉类。刺身对卫生检疫条件较高,且部分三文鱼来源不明,个别品种含有的寄生虫较多,生食反而会增加寄生虫风险,得不偿失。

4 养成饮食习惯

成人每天的基础代谢约为1100-1200大卡,如果长时间摄入的热量大于身体正常代谢的热量,那么也是会造成肥胖的哦!觅友们可以对每日摄取的食物做一个记录,有兴趣的话可以做饮食计划,有利于控制热量、改善饮食结构。

迈开腿

乳腺癌患者的运动方式可简单划分为治疗期和康复期。治疗期易出现淋巴水肿,且部分觅友对放化疗的副反应较大,因此可选择中低强度的散步、八段锦、淋巴操等运动方式增强体质。

康复期的觅友可选择余地较多,根据个人体质和喜好,选择快走、广场舞、慢跑、游泳等方式进行有氧训练。根据《中国乳腺癌患者生活方式指南》意见,每周至少应进行150min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每周5次,每次30min)。

肌肉训练通常被大家忽视,几乎所有女性进入更年期之后,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骨流失情况,乳腺癌患者经过治疗后缺钙情况更加常见,骨骼肌水平明显下降,甚至有些中老年患者还会患上“肌少症”!

根据指南意见,乳腺癌患者每周最少应该进行2次无氧锻炼。可利用矿泉水瓶、小哑铃、弹力带等方式,进行肌肉群组训练。

运动量和频率可参考美国运动医学会的建议:对于初学者和老年人,每周训练2-3次,1-3组/次,每个动作重复8-12次,组间休息2~3 min,每周2~3次,间隔进行,每次持续不超过40 min,运动强度以自觉不累为准。

除了根据以上饮食、运动意见控制好体重之外,每隔3个月最好全面评估一次体重,了解体脂水平、骨骼肌重量、身体围度的变化,评价体重是否已回归正常范围(BMI指数18.5-23.9kg/m²)。

体重是一项可以改变的风险因素,已有大量研究证明降低患癌及复发风险可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来实现。在饮食、运动的基础上保证足够的休息时间,以乐观开朗的心态面对生活的挑战!

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

责任编辑:乳腺癌互助君

参考文献:

1.抗阻运动对乳腺癌术后患者上肢淋巴水肿和肌肉力量影响的系统评价.李呈等

2.《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国营养学会

3.《中国乳腺癌患者生活方式指南》中华预防医学会妇女保健分会乳腺学组

4.乳腺癌康复患者预防上肢淋巴水肿的运动康复经验访谈.邱慧等

文章好看,那就点个“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