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中心型肥胖指标(中心性肥胖中国标准)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改变“短寿”身材,从这4点开始

我们常说,“长寿的人各有各的长法,而短寿的人都有一些共性”。那么寿命短的人有哪些共性呢?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短寿的人身上往往都有这个“特征”,而这个特征是和全因死亡率的高度相关!

短寿的人身上往往都有这个“特征”

2023年9月,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在网络公开版的《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 Network Open)上发表了一项重要研究显示:腰臀比(WHR)与全因死亡风险和特定疾病死亡风险之间的关系最强、最一致。

研究人员对近40万人展开了观察随机研究,首次证实与身体质量指数(BMI)和脂肪质量指数(FMI)相比,腰臀比(WHR)与全因死亡风险和特定疾病(癌症、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或其他)死亡风险之间的关系最强、最一致。他们认为,在未来的医疗保健中,“腰臀”比才是判断一个是否肥胖、健康的指标。①

腰臀比与死亡风险的关系 图

腰臀比=腰围÷臀围。研究发现:腰臀比和死亡风险之间呈明显的单调递增关系。换句话说,腰臀比越大的人死亡风险越高。而腰臀比高的都有一个明显的身材特征“苹果型身材”——腰粗肚子大,大部分脂肪都堆积在肚子。

正常男性腰围<85厘米,女性腰围<80厘米。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如果你是男生,腰臀比≥0.9,就需要担心了;如果你是女生,腰臀比≥0.85,就需要注意了。

脂肪长在身上这个地方最危险

当脂肪长在肚子,也往往意味着更多的内脏脂肪,会导致这些器官功能下降,出现器官功能代谢异常。

1. 脂肪肝

腹部是肝、胰、胃、肠道等重要器官的集中地。当腹部肥胖,过多的内脏脂肪进入消化系统,会损害肝脏,导致脂肪肝。中国医学前沿杂志2012年刊登的一篇关于《中心性肥胖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研究指出:中心性肥胖是导致非酒精性脂肪肝最重要的因素。②

2. 糖尿病

腹部肥胖会影响新陈代谢,影响糖分的消耗吸收,容易导致糖尿病。2014年青岛疾控中心发布的一项研究《中心性肥胖与糖调节受损、2型糖尿病的关系》中指出,中心性肥胖导致的腰臀比异常,与血糖调节异常和2型糖尿病的发病都有关。③

3. 癌症

哈佛医学院一项研究曾对40~75岁之间的健康男性进行前瞻性队列调查研究发现,腰围与大肠癌的发病率相关,腰围≥109厘米与腰围<89厘米者比较,大肠癌危险增高2.56倍。也就是说,腰腹肥胖的人群更易患得大肠癌。除了大肠癌,腹型肥胖还会增加子宫癌、肝癌等癌症的患病风险。

4. 心脏病

2018年中华流行病学杂志刊登一篇《中国成年人中心性肥胖与缺血性心脏病发病风险的前瞻性研究》发现,中心性肥胖是缺血性心脏病风险独立的危险因素,缺血性心脏病风险随中心性肥胖测量指标腰围的增加而增加。④

改变“短寿”身材,从这4点开始

云南省中医医院内分泌科住院医师赵杰2022年在接受健康时报采访时给出4个减掉内脏脂肪的方法。⑤

1. 每天至少运动半小时

内脏脂肪超标的人每天需要运动半小时至一小时,如跑步、散步、游泳、骑车等,球类运动在消耗能量的同时有助脂肪分解。即使没有腹型肥胖,也可以多运动防患于未然。

2. 吃饭记住个比例5:3:2

吃米饭、面包等主食过多,容易在腹腔囤积内脏脂肪,但也不能完全不吃,避免零摄取时大脑无法集中注意力。以腹型肥胖的女性为例,每天主食摄入不超过100克,三餐比例是5:3:2。

3. 根据运动限制热量摄入

若平时活动量不大,摄取热量(千卡)不要超过体重(公斤)x25;若经常运动、活动量大,摄取热量(千卡)不宜超过体重(公斤)x35。

4. 日常增加纤维素的摄入

想要内脏瘦身成功,不能缺少纤维素,日常可选燕麦、绿豆、番茄、葡萄柚等富含纤维素的食物,有助顺畅排泄,促进新陈代谢。

本文综合自:

①Irfan Khan et al, Surrogate Adiposity Markers and Mortality, JAMA Network Open (2023). DOI: 10.1001/jamanetworkopen.2023.34836.

②2012年第4卷中国医学前沿杂志,《中心性肥胖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张雯 , 高倩

③2014年青岛疾控中心《中心性肥胖与糖调节受损、2型糖尿病的关系》,刘丽 , 邵宇涵

④2018中华流行病学杂志,《中国成年人中心性肥胖与缺血性心脏病发病风险的前瞻性研究》,田园

⑤2022-10-09 健康时报《藏在内脏、形成眼袋……老人要管好身体脂肪》

来源: 健康时报

健康科普 | 关于“肥胖”那些事儿

什么是超重和肥胖?肥胖是指体内脂肪,尤其是甘油三脂积聚过多而导致的一种状态。一般用体重指数(BMI=体重/身高的平方)判断。它不是指单纯的体重增加,而是体内脂肪组织积蓄过剩的状态。通常由于食物摄入大于消耗或机体代谢的改变而导致体内脂肪积聚过多造成体重过度增长并引起人体病理、生理改变。肥胖是百病的温床,与多种慢性疾病(如:高血压、心脑血管病、胆道疾病、乳腺癌等)的发生和发展有密切的关系。

超重是一种体重偏高的状态,指18岁以上成年人BMI在24kg/m2至28kg/m2之间。BMI计算方法为体重(kg)除以身高的平方(m²),它可以作为一个简单的衡量体重情况的指标。超重并不等同于肥胖,但它已经表示了体重在正常范围之上,这可能会增加许多健康风险,如心血管疾病、高血压、2型糖尿病等。

肥胖症的诊断标准

1.体重指数(BMI)

是测定肥胖的最常用指标,BMI(kg/m 2 )=体重(kg)/身高(m2 )。依据现行《成年人体重判定》(WS/T 428-2013)行业标准:

2.根据腰臀比(腰臀比=腰围/臀围)来判断中心型肥胖

腰围是反映中心性肥胖的常用指标,基于我国成年人群特点和健康风险评估,正常腰围定义为90cm(男性)和>85cm(女性)即可诊断为中心性肥胖。

3.评价体内脂肪分布的指标

体脂率,又称体脂百分数,是体内脂肪总量(包含了皮下脂肪和内脏脂肪)所占人体重量的百分比。同等重量下,脂肪的体积大约是肌肉的1.4倍,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体重并不算重,但是体型上一点都不苗条。可以说,体脂率,才是判断胖瘦标准的硬指标。正常男性成人脂肪组织重量占体重的10%~20%,女性占20%~30%。目前将成年人体脂比超过25%(男性)或者30%(女性)定义为体脂过多,随年龄增长,体脂所占比例相应增加。

目前医院营养门诊有专业的体脂秤进行人体成分分析。

肥胖和超重人群的生活指导

湖南省直中医医院健康管理中心的医生建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改善生活方式:

饮食调控:

食物多样,以全谷物等低升糖碳水化合物为主,提倡广泛食用多种食物多吃蔬菜及水果类;

控制食物量和进食速度,细嚼慢咽;

适当补充矿物质和维生素;

适量吃鱼、禽、蛋、瘦肉;

油控制在25g/天,盐控制在5g/天。

运动调控:提倡运动方式:慢跑、游泳、瑜伽、五禽戏等,运动强度:每周2-3次,每次1-2个小时。

定期监测体检:检测体重、血脂、血糖、血压等情况。

注意:肥胖或/和合并相关代谢并发症者,经饮食控制和恰当运动后无改善,可以考虑微创减重手术治疗。(通讯员 吴丹 何宇琴)

这种身材的人,寿命短!快看看你中招没?

我们常说,“长寿的人各有各的长法,而短寿的人都有一些共性”。那么寿命短的人有哪些共性呢?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短寿的人身上往往都有这个“特征”,而这个特征是和全因死亡率的高度相关。

腰臀比越大,死亡率越高

2023年9月,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在网络公开版的《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 Network Open)上发表了一项重要研究显示:腰臀比(WHR)与全因死亡风险和特定疾病死亡风险之间的关系最强、最一致。

研究人员对近40万人展开了观察随机研究,首次证实与身体质量指数(BMI)和脂肪质量指数(FMI)相比,腰臀比(WHR)与全因死亡风险和特定疾病(癌症、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或其他)死亡风险之间的关系最强、最一致。他们认为,在未来的医疗保健中,“腰臀比”才是判断一个是否肥胖、健康的指标。[1]

腰臀比与死亡风险的关系图。

腰臀比=腰围÷臀围。研究发现:腰臀比和死亡风险之间呈明显的单调递增关系。换句话说,腰臀比越大的人死亡风险越高。而腰臀比高的都有一个明显的身材特征“苹果型身材”——腰粗肚子大,大部分脂肪都堆积在肚子。

正常男性腰围小于85厘米,女性腰围小于80厘米。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如果你是男生,腰臀比大于等于0.9,就需要担心了;如果你是女生,腰臀比大于等于0.85,就需要注意了。

图源:pixabay

短寿脂肪长在身上这个地方最危险

当脂肪长在肚子,也往往意味着更多的内脏脂肪,会导致这些器官功能下降,出现器官功能代谢异常。

1

脂肪肝

腹部是肝、胰、胃、肠道等重要器官的集中地。当腹部肥胖,过多的内脏脂肪进入消化系统,会损害肝脏,导致脂肪肝。《中国医学前沿》杂志2012年刊登的一篇关于《中心性肥胖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研究指出:中心性肥胖是导致非酒精性脂肪肝最重要的因素。[2]

2

糖尿病

腹部肥胖会影响新陈代谢,影响糖分的消耗吸收,容易导致糖尿病。2014年青岛疾控中心发布的一项研究《中心性肥胖与糖调节受损、2型糖尿病的关系》中指出,中心性肥胖导致的腰臀比异常,与血糖调节异常和2型糖尿病的发病都有关。[3]

3

癌症

哈佛医学院一项研究曾对40~75岁之间的健康男性进行前瞻性队列调查研究发现,腰围与大肠癌的发病率相关,腰围大于等于109厘米与腰围小于89厘米者比较,大肠癌危险增高2.56倍。也就是说,腰腹肥胖的人群更易患得大肠癌。除了大肠癌,腹型肥胖还会增加子宫癌、肝癌等癌症的患病风险。

4

心脏病

2018年《中华流行病学》杂志刊登一篇《中国成年人中心性肥胖与缺血性心脏病发病风险的前瞻性研究》发现,中心性肥胖是缺血性心脏病风险独立的危险因素,缺血性心脏病风险随中心性肥胖测量指标腰围的增加而增加。[4]

如何改变“短寿”身材?

云南省中医医院内分泌科住院医师赵杰2022年在接受健康时报采访时给出4个减掉内脏脂肪的方法。[5]

1

每天至少运动半小时

内脏脂肪超标的人每天需要运动半小时至一小时,如跑步、散步、游泳、骑车等,球类运动在消耗能量的同时有助脂肪分解。即使没有腹型肥胖,也可以多运动防患于未然。

图源:pixabay

2

吃饭记住个比例5:3:2

吃米饭、面包等主食过多,容易在腹腔囤积内脏脂肪,但也不能完全不吃,避免零摄取时大脑无法集中注意力。以腹型肥胖的女性为例,每天主食摄入不超过100克,三餐比例是5:3:2。

3

根据运动限制热量摄入

若平时活动量不大,摄取热量(千卡)不要超过体重(公斤)x25;若经常运动、活动量大,摄取热量(千卡)不宜超过体重(公斤)x35。

4

日常增加纤维素的摄入

想要内脏瘦身成功,不能缺少纤维素,日常可选燕麦、绿豆、番茄、葡萄柚等富含纤维素的食物,有助顺畅排泄,促进新陈代谢

来源丨健康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