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周型肥胖(外周型肥胖诊断标准)
腹型肥胖“大肚子”是什么,有何危害,该如何减肥?医生来告诉您
楚王好细腰,宫中皆饿死。
追求窈窕纤细的身材是古今中外,你我即有之。
好身材,谁不稀罕呢?
现实中,我们也会经常听到某些看似苗条的女孩大喊:“为什么我的体重不到60公斤却被说成是胖子?”
或许很多人看似很瘦,但肚子却很大……
明明只有50公斤,却被说是“胖子”。
平时还能收着腹,吃着、吃着就收不住了……
“大胖子”、“小胖子”在我们现在国家已经变得越来越稀疏平常了,基本随处可见,大街上、电梯里,一眼望去总能“逮”住几个。不比以前革命岁月、闹饥荒不得不啃树皮的那个年代。再者,随着计划生育,小胖子们也是在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的共同“喂养下”,肥壮有力啊。
不仅普通人有小肚子,那些看似很“骨感“”的“女明星”也存在“藏肉”的嫌疑。
平时我们在工作中,也会经常遇到一些腹部过于松弛而引起的“肥胖”后来就诊的妈妈,特别是双胞胎妈妈,还有部分追求更加完美、对自己身材要求高的的女性患友求诊如何减掉“小肚子”。
生活中的您,是不是也已“大腹便便”,抑或“满腹经纶”了呢?
那么,今天我来和大家一起分享下有关腹型肥胖的相关知识!
什么是腹型肥胖?一般来说,最常见的分来方法,按照脂肪在体内的分布,肥胖可分为腹型肥胖和外周型肥胖两种。
图源sina
腹型肥胖的脂肪主要沉积在腹部皮下和内脏脏器周围,尤其以内脏脂肪为主,表现为腰部赘肉较多,又称为中心性肥胖、向心性肥胖、男性型肥胖、内脏型肥胖、苹果形肥胖;
大家经常听到的的“将军肚”、“啤酒肚”、大腹便便其实就是指腹型肥胖,尤其是我们国家的,甚至亚洲国家的男性肥胖,几乎都是此类。
而外周型肥胖者的脂肪主要沉积在臀部以及大腿部,又称非向心性肥胖、女性型肥胖或梨形肥胖。
图源网络
图源网络
内脏脂肪与皮下脂肪之间的相似性
▶内脏脂肪和皮下脂肪是腹部脂肪的两种类型。
▶两者都是脂肪组织的形式。
▶在两种类型的脂肪组织中,脂肪细胞都是细胞的主要形式。而且,脂肪组织中的其他类型的细胞包括前脂肪细胞,成纤维细胞,脂肪组织 巨噬细胞和 内皮细胞。除了这些,脂肪组织还包含小血管。
▶两种类型的脂肪组织的主要功能是储备脂质,脂质是人体的主要能源之一。
▶此外,它还可以作为人体的主要内分泌器官,产生包括雌激素,瘦素,抵抗素和包括TNFα 在内的细胞因子的 激素 。
▶过多的脂肪组织会引起腹部肥胖,进而引起不同的健康问题
腹部皮下脂肪、内脏脂肪的CT检测
内脏脂肪和皮下脂肪有什么区别
▶定义: 内脏脂肪是指存储在腹腔和许多重要内部器官中的一种体脂,而皮下脂肪是指存储在皮肤下的另一种体脂;
▶发生: 内脏脂肪发生在填充于内部器官和躯干之间的腹膜腔内部,而皮下脂肪发生在皮肤的皮下组织中;
▶占比:内脏脂肪一般占体脂总量的6-20%,皮下脂肪一般占体脂总量的80%;
▶一般功能 :内脏脂肪起到保护垫的作用,而皮下脂肪则可以隔绝热和冷;
▶ 多余的脂肪:过多的内脏脂肪会导致中型肥胖或腹部脂肪,而过多的皮下脂肪不会导致经典的肥胖问题。
▶健康问题:内脏脂肪过多会导致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炎症性疾病等,而皮下脂肪过多则可以起到保护作用。
▶活跃度:内脏脂肪通过引起健康问题而活跃,而皮下脂肪通过内分泌器官活跃。
因此,基于皮下脂肪和内脏脂肪的差异性,可以采取的针对性措施也有所不同。因为皮下脂肪对良好的饮食习惯和运动反应较差,因此,即使是定期锻炼身体并进食的健康男人和女人也难以摆脱这种脂肪。所以有偷懒的小伙伴们,有时候往往来求诊于我们进行整形手术,比如进行针对性的腹部皮下脂肪抽脂。而内脏脂肪对饮食和运动反应强烈,相对来说,合理饮食和适当运动,其效果也更加明显。
既然腹部脂肪包括由腹部内脏脂肪(简称内脏脂肪)和腹部皮下脂肪堆积而成,那如何判断“大肚腩”是有皮下脂肪堆积还是内脏脂肪增多引起的呢?
图源网络
那如何判断腹型肥胖程度呢?小Tip:一个简便的方法就是只要透过食指与拇指掐住你的腹部,如果拉出来超过4公分左右,那么就代表皮下脂肪相对过多。而如果发现腹部拉出来不到4公分,皮肤薄薄的,但肚子确是大大的,这代表你的内脏脂肪较多。
实际上,目前有多种方法可以检测腹型肥胖,比如BMI、腰围、腰臀比等,甚至可以借助先进生物电阻抗法、超声检查、双能X线、计算机断层(CT)、磁共振显像(MⅪ)等进行定量分析,这些主要用于专业治疗前的评估和流行病学风险调查分析等。
目前最实用,最简单的方法主要是通过测量腰围(Waist Circumference,WC)来作为判断腹型肥胖的指标。
图源网络
WHO推荐的腰围、臀围测量方法:受试者双足分开25-30cm直立,体重均匀分布在两腿上,腰围测量髂前上嵴和第12肋下缘的中点水平,臀围测量环绕臀部的骨盆最突出点的周径。
Source:Epidemiology of Abdominal Obesity
根据种族和性别将腰围临界值用于诊断腹部肥胖,不同于西方人种的“人高马大”,我们的中国标准相对较“小”:男子:腰围大于85cm 女性:腰围大于80cm。
腰臀比(Waist-to-Hip Ratio,WHR)是另外一个常配合使用的指标,主要用于区分脂肪分布类型的指标,高WHR(男>1.0,女>0.85)表明腹部脂肪堆积。
腹部脂肪引起的腹型肥胖的常见原因?PS:腰围和BMI用于肥胖检测有何不同?
超重和肥胖的标准衡量标准是体重指数(BMI)。BMI是使用体重和身高来计算的,是对人体脂肪的间接度量。但是,体内总脂肪与肥胖相关疾病的风险之间并不总是存在直接而明确的关联。这使得仅BMI不足以确定严重状况的风险。另一方面,过多的腹部脂肪会导致肥胖相关疾病的发生,而与全身脂肪无关。这突出了测量腰围的重要性。
重要的是要注意,两个BMI非常相似的人腹部脂肪的比例可能有很大差异。因此,BMI在“正常”体重范围内的人可能会超过腹部脂肪的安全范围。一个典型的例子是老年人。随着肌肉质量的下降,其BMI可能不会改变,但是随着体内脂肪的重新分配,脂肪水平可能会增加。
原因其实复杂多样的,除了常见原因饮食、缺乏运动外,今天我也和大家分享一些其他并不被常提及、容易忽略的其他几个相关原因。
1.食物:除了进入的食物“量”以外,主要由以下两方面可能影响腹型肥胖的产生。
(1).食物是“质”:即所谓的不良饮食:特别是含糖食品(例如蛋糕和糖果)和饮料(例如苏打水和果汁)。
>糖水化合物如何变成脂肪的?
当血液中葡萄糖过多,细胞已经充满糖原时,葡萄糖被储存为脂肪。当食用精制加工的碳水化合物和含糖食物时,这种情况会发生得更容易及快速。加工过的淀粉如白面包或白米,以及高糖食品,会迅速转化为进入血液的单醣,并引发胰腺从胰腺释放更多的胰岛素。其结果通常是使体重增加,引起更多的饥饿感,导致持续的暴饮暴食和恶性循环,使得难以停止吃甜食。因此,当血液胰岛素水平经常及长时间持高,人体积累多余脂肪的可能性就越大。
低蛋白,高碳水化合物饮食也可能影响体重。蛋白质可以使人长时间保持饱腹,而饮食中不含瘦蛋白质的人可能会整体上吃更多的食物。
脂肪部分,特别是反式脂肪会引起炎症,并可能导致肥胖。反式脂肪存在于许多食物中,包括快餐和烘焙食品,例如松饼或饼干。
PS:为什么我们东方人主要以“腹型肥胖”为主?
东亚文化圈的人腹型肥胖占主要肥胖病状,这可能主要由于饮食习惯、社会文化差异和运动习惯,我们主食且习惯吃白米白面等高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摄入不足,容易引起腹部脂肪的堆积。亚洲的女性普遍运动量较小,下半身几乎没有太多的肌肉,相对脂肪腿更多、也很细。而西方人群大部分是“五花肉腿“”,肉中带有“脂肪”。因此,东方人要比比西方欧美人更容易“摊上”腹型肥胖。
当然还有些研究提示,先天性因素,可能也发挥作用,由基因导致脂肪在不同位置堆积的差异,从而引起最终的表现不同,也有人提出不太所谓的“节约型基因”一说,但并未获得更多支持,遗传基因的具体作用机理目前也还是不十分清楚。
(2).“进食频率”。
初步的研究证据发现这种腹型肥胖与进食频率之间呈负相关。其中大部分的人,与每天多于三餐相比,每天少吃三餐反而会增加腹部脂肪。但是,这种关联仅在男性中可见。这种现象的原因仅在男性之间可能是由于以下事实:饮食频率高的男性也可能相应的拥有更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进行体育锻炼和更健康的饮食习惯,从而减少了体内脂肪和WC。
但是,目前还没有足够的证据来建立饮食频率与腹型肥胖之间的明确而强烈的关联,将来还有必要进行更多的观察和研究。
2.酒精过多:摄入过量的酒精会导致各种健康问题,包括肝脏疾病和炎症。2015年《当前肥胖报告》(Journal of Obesity Reports)中有关酒精消耗和肥胖的2015年报告指出,尽管女性的研究结果不一致,但饮酒过量会使男性腹部增加体重。
3.缺乏运动:如果一个人消耗的卡路里多于燃烧掉的卡路里,那么他们就会增加体重。不活跃的生活方式,比如久坐,使一个人很难摆脱多余的脂肪,特别是在腹部周围。
实际上,缺乏运动会同样还会增加许多不利健康状况的风险,包括冠心病和2型糖尿病,还会缩短预期寿命。身体活动在心血管疾病和代谢性疾病中的治疗作用涉及多种机制,这些途径之一似乎是通过其对腹部脂肪的作用来实现的。身体活动对预防,治疗和控制腹型肥胖具有重要作用。
有多项前瞻性研究评估了身体活动与腹型肥胖之间的关系。在欧洲癌症与营养前瞻性研究(EPIC)前瞻性队列研究中,对84,511名男性和203,987名女性进行了5.1年的随访。发现不论基线体重,基线WC和其他混杂因素如何,体育锻炼均会导致男性和女性的WC降低。
此外,体育活动与腹型肥胖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因性别而异。女性的体育锻炼与内脏脂肪之间的关系比男性更强。然而,很难比较男女之间通过有氧运动减少内脏脂肪减少量的差异,因为相对于体重,女性通常存储的总脂肪量比男性要大。虽然体力活动的做法可能是女性比男性更有益,它已被证明是不活动的妇女如果有大腰围的话,其有心血管心脏疾病(CHD)比不运动的拥大大腰围男性要高。
因此,与男性相比,女性可以从体育锻炼中获得更多好处,同时,她们也因缺乏体育锻炼而受到更大的伤害。
4.压力:一种叫做皮质醇的类固醇激素(运动员们很多时候通过注射此激素来提高成绩)可以帮助身体控制和应对压力。当一个人处于危险或高压状态时,其身体释放皮质醇,这可能会影响其新陈代谢。人们常常在感到压力时会寻求食物来感到舒适,而皮质醇会导致多余的卡路里残留在腹部和身体其他部位,以备后用。
5.遗传因素:有证据表明,一个人的基因可以在他们是否肥胖中起作用。科学家认为基因可以影响行为,新陈代谢以及与肥胖相关的疾病的风险。同样,环境因素和行为也可能导致人们肥胖。
PS: 为什么男人比绝经前女性更容易发生腹部脂肪堆积(胖肚子)?
除了与遗传基因,主要由两方面因素:
1、激素:在与性别差异有关的生理因素中,激素是导致男女腹部脂肪差异的一个主要原因,激素强烈影响人体脂肪分布和脂肪细胞分化。当女性达到更年期时,脂肪细胞大小的贮库差异被减弱。绝经后妇女倾向于内脏脂肪积聚和存在较大的脂肪细胞,这表明雌激素的下降可能会刺激该部位的脂肪细胞肥大。
2、肠道的功能和状态:可能由于饮食中的脂肪被肠细胞吸收,并以乳糜微粒和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s)的形式转运至循环系统,因此了解这些脂蛋白在男女之间的差异至关重要。可能因为男性的乳糜微粒通常比女性的乳糜微粒更大,数量更大。在餐后状态期间,充血使乳糜甘油三酸酯易于被脂蛋白脂酶(LPL)水解。然后,释放的脂肪酸被附近的腹部内脏脂肪细胞储存,导致腹部内脏脂肪积聚,最终导致腹部增大,使男人拥有“苹果形“的身体。因此,脂肪肝、脑溢血、脑梗塞在“啤酒肚”男性人群中也很常见。
Front Physiol. 2019 Dec 5;10:1486.
6.睡眠差:有研究发现将体重增加与睡眠时间短联系起来,这可能导致腹部脂肪过多。不良的质量和短暂的睡眠时间都可能导致腹部脂肪的产生。睡眠不足可能会导致不健康的饮食行为,例如情绪化饮食。
J Clin Sleep Med. 2013 Jan 15;9(1):73-80.
有横断面研究调查了6,461名瑞士女性的睡眠时间与腰围之间的关系。发现出一个U形关联:与年轻的女性(<50岁)的正常睡眠者(7-8h)相比,短期睡眠(<5h)和长时间睡眠(≥10h)女性的WC平均值更高。在男性中,也有类似的发现"U"形关联。
一项对女性进行了为期10年随访的前瞻性、纵断面研究睡眠时间与AO之间的关系,同样证实了一些横断面研究中发现的U型关联。在年轻妇女(年龄<40岁)中,习惯性短时间(<6小时)和长睡眠时间(≥9小时)都是中枢性肥胖的危险因素。此外,随访期间从正常睡眠时间到短暂睡眠时间的减少是WC增加的危险因素。
此外,已知减少的睡眠时间会影响个人的社交习惯和生活方式,尤其是饮食习惯和体育锻炼水平。从这个意义上讲,睡眠时间短与不规则的饮食习惯有关,例如,零食占膳食的主导地位,脂肪和甜食的摄入增加,能量摄入增加,另一方面水果和蔬菜的摄入减少以及体力降低活动水平。这些发现可以部分地通过抑制饮食行为来解决,这与较不健康的食物选择有关,从而导致体重增加。由于睡眠时间短不可避免地会导致更多的进食时间和进食机会,因此具有较高禁忌饮食行为特征的短期睡眠者会比具有较低禁忌饮食行为特征的短期睡眠者进食更多,体重增加。
7.吸烟:研究人员可能不会认为吸烟是造成腹部脂肪的直接原因,但他们确实认为吸烟是造成肥胖的危险因素。2012年发表在《PloS》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尽管吸烟者和不吸烟者之间的肥胖症相同,但吸烟者的腹部和内脏脂肪比不吸烟者多。
PLoS ONE 7(9): e45815. doi:10.1371/journal.pone.0045815
因此,应避免吸烟以防止腹型肥胖。应告知当前的吸烟者,他们更容易出现中央脂肪堆积和固有的额外健康风险;戒烟后不健康的中央脂肪的增加需要引起注意,主要是女性,她们更多地关注身体形状,可以避免戒烟。
腹型肥胖有哪些危害?目前认为腹型肥胖是直接与增加腹部内脏脂肪(VAF)相关联,而腹部内脏脂肪(VAF)在受体的分布、脂肪细胞分泌性因子、脂肪细胞内酶的活性等方面与皮下脂肪组织有显著的差异,而且其代谢产物直接进入门脉系统。所以腹内脂肪对代谢的影响很大,是多种慢性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内脏脂肪也被称为“深层”脂肪,比“皮下”的腹部脂肪储存在皮肤下更深。它是包裹肝脏,胰脏和肾脏等内脏器官的凝胶状脂肪形式。简单的理解,这种脂肪非常接近肝脏,可以变成胆固醇。从那里,内脏脂肪通过血液。它可能沿着动脉壁收集。这导致动脉变得狭窄(称为动脉粥样硬化)。过多的内脏脂肪会导致炎症和高血压,从而增加严重健康问题的风险。内脏脂肪与代谢紊乱以及心血管疾病和2型糖尿病的风险增加有关。
内脏脂肪的另一个问题是它对脂连蛋白(英語:Adiponectin,亦称为脂联素)影响。脂联素是一种特殊的激素,在调节血糖水平和脂肪酸分解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内脏脂肪抑制脂联素,当脂联素水平低时,身体会积聚不健康的脂肪,并可能发生胰岛素抵抗,而适当运动却可以调节胰岛素抵抗,这也是为什么运动可以减肥的重要理论基础。
腹部脂肪所引起的代谢综合征
由于内脏脂肪堆积过多,腹型肥胖更容易患心脏病、中风痴呆、脂肪肝和II型糖尿病、甚至癌症等代谢相关综合征。
医学谚语里说的“腰围长,寿命短”,也就是这个指标的具体体现哈。
将近三分之二的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腹部脂肪过多
实际上很多研究发现腹内脂肪的堆积的程度与心血管损害的程度密切相关,腹内脂肪是心血管损害的独立影响因素。
因此,有很多学者把“内脏脂肪”理解为“坏”脂肪,主要是从其危害性角度考虑,虽然不一定确切,但确实相比于皮下脂肪,所引起的健康风险更大,也更值得重视。
如何减掉腹部脂肪?简单总结:关于内脏脂肪的事实:
1.内脏脂肪过多会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
2.每天至少锻炼30分钟,将有助于燃烧内脏脂肪。
3.拥有一些体内脂肪是完全健康和正常的。
在了解腹部脂肪堆积的原因和危害后,小伙伴们是不是要马上行动起来呢?
所有减掉腹部脂肪的思路或措施主要都是基于以下两方面:
一、减少控制内脏脂肪累积(比运动);
二、增加内脏脂肪的代谢(如控制饮食、生活方式等)。
至于具体如何吃、怎么动,后续有机会针对性的跟大家详解!
1.改善饮食:健康、均衡的饮食可以帮助一个人减轻体重,也可能对他们的整体健康产生积极影响。人们应避免食用营养含量低的糖,高脂肪食物和精制碳水化合物。相反,他们应该吃大量的水果和蔬菜,瘦肉蛋白和复杂的碳水化合物。
2.减少饮酒的过量摄入: 试图减少过多腹部脂肪的人应监控其酒精摄入量。含酒精的饮料通常含有额外的糖,这可能会导致体重增加。
3.增加运动: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会带来许多严重的健康问题,包括体重增加。试图减肥的人应在日常工作中进行大量运动。进行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都可以帮助人们解决腹部脂肪。如果人们将心血管训练和高强度训练与重量训练和阻力训练相结合,则锻炼最为有效。
4.减轻压力:压力会使人体重增加。压力荷尔蒙皮质醇的释放会影响一个人的食欲,并可能导致他们进食更多。缓解压力的策略包括正念和冥想以及柔和的运动,例如瑜伽。
5.改善你的睡眠方式:睡眠对人们的整体健康至关重要,休息过多会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睡眠的主要目的是使身体休息,恢复健康,但也会对人的体重产生影响。当一个人尝试减轻体重(包括腹部脂肪)时,获得足够的优质睡眠至关重要。
6.戒烟:吸烟是增加腹部脂肪以及许多其他严重健康问题的危险因素。戒烟可以大大减少腹部脂肪过多的风险,并改善整体健康状况。
总之,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只有了解何为腹型肥胖,发生、发展及其危害性,才能更好的有的放矢,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系统、全面地进行早期干预,防患于未然。
因此,想要有曼妙纤细的身材、远离"大腹便便",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强体育锻炼、注意控制饮食、保持营养均衡非常重要。
但是,但是,但是,知易行难,Attitude is everything。
望着满桌的美食而不动心,需要有很强的意志力;
全身冒汗、气喘咻咻踩着“飞轮”,更需要过人恒心和毅力。
所以贵为行动、坚持!
那小伙伴们还犹豫什么呢?赶快行动起来吧!
END
我是整形医生张国佑,码字不易,如果我的分享,对您有所帮助,烦请帮忙关注、转发或点个赞吧,谢谢!
如果想了解更多整形或美容相关方面知识, 您也可在评论区留言交流。
#搜索Plus计划第四期# #健康真相馆# #我来科普# #减肥# #了不起的医生# @头条健康
肚子越大,脑子越傻?这5个“胖肚子”的习惯,劝你趁早改了吧
生活节奏加快,久坐不动
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
这些不良的生活方式
让很多圈友的肚子越来越大
很多人却不当回事
但是你知道吗?
肥胖不仅影响形体美
还会给健康带来“暴击”!
有研究显示“肚子越大,脑子越傻”
这种说法是真的吗?
肚子大还有哪些不利影响?
我们又应该如何减掉大肚腩呢?
史文丽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
北京博爱医院
副主任营养师
划重点
01
肚子越大,脑子越傻?
近日,柳叶刀子刊The Lancet Regional Health-Western Pacific上刊登的研究揭示了肥胖的又一大危害——肚子越大,脑子越伤!
这项在近万名亚洲人群中开展的流行病学分析和两样本孟德尔随机研究显示:内脏脂肪和BMI升高,均与认知能力下降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具体来说,内脏脂肪每增加0.27kg,认知能力便会随之下降,相当于认知年龄衰退了0.7年。
综上,在亚洲人群中,人体脂肪含量是认知功能的独立预测因素之一。MR分析显示,内脏脂肪和BMI的升高与认知表现下降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看来,减肥再添新好处——“益脑防痴呆”!
研究者强调,全球痴呆症的负担正从西半球转移到亚太地区,每年约有400万的亚洲人罹患痴呆症,占全球新发病例的40%左右。此外,亚太地区的肥胖流行率已比全球平均水平高出了7%,甚至还处于上升趋势。因此,预防和控制肥胖症,在维持亚洲人群的认知功能、预防痴呆症及其他慢性病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划重点
02
肚子大还容易导致哪些疾病?
一、高血压
肥胖者体内的脂肪组织大量增加,使血液循环量相应增加,心脏的输出量增多,致使每分钟排入血管的血量增加,同时也使小动脉的外周阻力增加,进而导致小动脉硬化,促使高血压发生。
二、高血脂
肥胖者,尤其是腹型肥胖者比普通人更容易出现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低密度脂蛋白和极低密度脂蛋白异常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反而降低,也可以说是该高的不高,该低的不低。
三、脂肪肝
肥胖者体内大多存在血脂升高,在正常情况下,肝脏对脂肪的摄取、合成、转运、利用等环节都处于平衡状态,人体摄取能量过量,会导致肝脏对脂肪的摄取过量,从而导致过量甘油三酯在肝脏内堆积,引起脂肪肝。
四、糖尿病
肥胖者大多会存在体内的胰岛素利用效率下降,胰岛素控制血糖的工作量也会加大,因此机体只能分泌更多的胰岛素来发挥作用。长时间超负荷工作,容易导致胰岛功能受损,出现不易控制的高血糖,发生2型糖尿病。
五、心脏病
肥胖的人,体内由于存在过多脂肪堆积,引起心脏负荷加重;体内脂代谢紊乱容易导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肌细胞脂肪沉积,心室壁增厚,心肌顺应性降低,从而导致心脏病风险增加。
六、骨关节病
肥胖导致下肢关节负荷增加,如果承载的负担超过其负荷量,关节表面受力不均,加速软骨丢失、骨赘形成,导致关节炎的发生。同时,肥胖还会增加患手关节骨关节炎的风险。
七、痛风
由于肥胖导致的体内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内分泌紊乱等可以造成尿酸过高、诱发脚趾、腿关节等疼痛,形成痛风。有调查表明,肥胖者的痛风发生率比普通人群高出50%以上。
八、增加多种癌症风险
最新研究显示,腹部肥胖和人体18个部位的癌症发病率呈正相关,如胃癌、结直肠癌、肝癌、胆道癌等。
划重点
03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肚子大?
腰围,可以反映人体腹部肌肉、脂肪分布的情况,是除BMI之外的另一个衡量肥胖的指标。BMI是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个标准。具体的计算方法为:BMI=体重(kg)/身高(m)²。BMI<18.5为消瘦,18.5~23.9为正常,24~27.9为超重,>28为肥胖。
但是BMI只能从大体上判定体重是否超重,却不能反映人体的脂肪分布情况。
腰围测量:被测者需持直立站势,双脚分开25~30厘米(与肩齐)。普通人群将软尺经肚脐上方0.5~1厘米处水平绕一周,肥胖者选腰部最粗的地方水平绕一周测腰围。
对于中国人来说,男性腰围<85厘米、女性腰围<80厘米为正常腰围标准,而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 cm,称为腹型肥胖(也叫中心性肥胖、向心性肥胖)。
划重点
04
哪些习惯专门胖肚子?
一、吃太咸
盐吃多了,不仅会让你“长”血压,国内外的多项研究都表明,盐是独立于能量摄入之外的肥胖风险因素,让人长胖、长肚子。
二、大量摄入“超加工食品”
超加工食品,顾名思义,就是那些经过复杂的工业加工制作而成的食品,通常是即食的方便食品或零食,比如碳酸饮料、乳饮料、饼干、薯片、方便面、奶油蛋糕等。
这类食品的特点是能量高而营养价值低,而且含有多种添加剂或防腐剂,摄入过多不仅容易发胖,还会造成营养不均衡。超加工食品往往随手可得,而且经常是一吃就停不下来,甚至很多人常用它来代替正餐,长此以往,很容易变胖。
三、不爱吃蔬菜
长期少吃蔬菜甚至不吃蔬菜的饮食习惯,会直接造成饮食结构不合理、营养不均衡,长此以往会由于摄入膳食纤维过少而导致肠胃蠕动缓慢,导致肥胖、便秘等问题。
四、吃饭速度过快
吃饭速度过快会导致血糖快速上升,这时候身体就会开启降糖机制,将多余的葡萄糖转化成脂肪储存起来,这也是吃得快容易胖的另一个原因。
五、久坐
有研究显示,每天多坐1.5小时,腰围增加0.57厘米,体脂肪也会增加0.44%。而另一项研究表示,如果每天把30分钟坐着的时间拿出来做中高强度运动,我们的体脂肪就可以减少1.3%,内脏脂肪可以减少7.8cm²。
划重点
05
如何减掉大肚腩?
一、别吃得太咸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版)》提出,成年人每人每日食盐摄入量要低于5克。除此之外,选购食物时多看看食品标签和营养成分表,选择低钠食品,辨别“隐形盐”;放盐、酱油等调料时,使用量勺;没禁忌疾病的人多吃新鲜蔬果,增加钾的摄入,钾有利于钠的排出。
二、摄入更多的纤维素
膳食纤维一方面能增加饱腹感,防止过多能量摄入;另一方面可以帮助通便,促进有害物质和过多的胆固醇排出体外。富含膳食纤维的食材有:粗粮、豆类、薯类、蔬菜、水果等,在饮食中可以多加选择。
三、适当多运动
多动动不单指专门的体育锻炼,也可以在坚持每周有氧运动的同时,想方设法地增加活动量。比如,可以在饭后散步、空闲时间做家务、上下班途中尽量多走路等。日常运动也可以选几种自己能够完成并且感觉适合的项目,如跑步、游泳、跳绳、开合跳、瑜伽和健身操等。每天坚持做30分钟左右,就能起到很不错的减肥效果。此外,还要拒绝久坐不动,每坐1个小时,就站起来走动5~10分钟。
四、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吃饭速度快、爱吃宵夜,嗜好肉食、晚饭吃得太晚、熬夜睡眠质量差、嗜酒……这些不良的饮食及生活习惯是造成内脏脂肪堆积的重要原因。建议做到早睡早起、三餐定时、饮食均衡,不仅能帮助内脏脂肪含量减少,还能让身体更健康。
转自:CCTV生活圈
来源: 经视健康家
自测肥胖原因‼️来看看你属于哪一种类型?
1️⃣静脉型肥胖(腿部脂肪堆积)
区别于外周型肥胖,静脉型肥胖仅仅表现在腿部的脂肪堆积,主要原因之一是下肢血液循环不畅。
2️⃣水肿型肥胖(下身赘肉)
易口渴,喝水较多,喜好重口味
嘴里发黏,尿不通
易坏肚子,早晨起来眼睛浮肿等
3️⃣缺乏运动型肥胖(小腹、腰部赘肉)
能乘电梯就绝不爬楼梯,能乘车就绝不走路
上班8小时坐在电脑前,几乎从不走动
不愿参加任何体育活动,对其毫无兴趣
4️⃣压力型肥胖(腰部周胖)
心情不好时喜欢吃甜食
心情大好时大吃特吃
有压力时喜欢不停地吃,常常像热锅上的蚂蚁
5️⃣代谢型肥胖(腹部肥胖)
长期睡眠不足
肌肉含量少
有过度节食的减肥史
6️⃣饮食型肥胖(上半身肥胖)
喜欢多油,味重的食物,以及奶油制品和甜食
吃东西时常常会全部吃光,毫无节制
经常一边看电视一边吃零食
自测你是属于哪一种类型的肥胖❓快来评论区告诉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