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宝宝肥胖的原因(母乳宝宝肥胖的表现)
母乳喂养,妈妈反而越来越胖?其实是忽视了这三点
很多女人在怀孕之后,为了宝宝能获得更多营养,都会放弃自己对身材的管理,为了肚子里宝宝的健康,会吃很多的食物,导致孕期体重飙升。很多妈妈想着等到产后带娃母乳喂养,耗费精力比较多,也有利于自己的减肥。不过,大部分选择母乳喂养的妈妈,会发现自己非但不瘦,而且越来越胖,面容憔悴。其实都是因为在生活中不重视这三点。
睡眠不足
听很多妈妈都这样说过,宝宝生出来之后真是一个好觉都没睡过,还没有宝宝在肚子里的时候自己休息的好。宝宝白天睡觉,晚上哭闹,妈妈在月子里需要几个小时就喂一次奶,有些妈妈们因为没有长辈的照顾,自己一个还要做饭,确实是十分辛苦。休息不好会导致妈妈内分泌紊乱,体内激素失常,长期这样,妈妈的身体就会慢慢的开始浮肿发胖。其实,妈妈可以让宝爸帮忙分担一些家务或者是给娃换尿布的小事,抽出时间来休息一下,让自己有一个良好的状态去带娃。每天晚上睡觉的时候,穿着舒适透气的内裤休息,不仅可以保护妈妈腹部不受凉,还可以有效预防私处细菌感染。
吃饭时间不规律
宝妈选择母乳喂养宝宝,不仅自己会耗费很多的精力,自身的营养物质也会被带走,所以饿的会很快。有的宝宝吃的比较多的,妈妈一天要吃6、7顿饭才能保证自己的奶水充足。这样会把妈妈的胃撑大,在之后的生活中,胃口越来越大,吃的比较多,自然瘦不下来了。很多妈妈带娃的时候还要做家务,自己来不及做饭,就会叫外卖,三餐没有规律,外卖有些食物很不健康,这些都会导致妈妈们越来越胖。
运动量少
特别是在宝宝刚出生的时候,妈妈身体比较虚弱,很多长辈都会让妈妈们躺在床上静养,月子期间尽量少下床走动。妈妈这个期间吃的饭比较多,营养丰富,长时间的卧床很容易导致肠道出现问题,会引起便秘。经常性便秘,加上不运动,脂肪就会堆积在体内无法消耗,特别是肚子赘肉会更加明显。产后性肥胖脂肪比较顽固,想要减下去会比较困难。所以,还是建议哺乳期妈妈饮食均衡,多吃杂粮蔬菜,适当的下床运动一下,更有利于后期身材的恢复。
总之,哺乳期妈妈们要注意养成好的习惯,要是生活上出现问题,可以找家人倾诉,一起想办法解决,自己有一个好的身体和精神状态,才能给宝宝更多的爱。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喝母乳宝宝胖成“米其林”?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看完笑不出来
“本文由孕育岛原创,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
谁都希望自己的宝宝健健康康的,而中国人对婴儿健康判断的标准往往都是“白白胖胖”,摸起来肉乎乎的。要是谁家的宝宝看起来瘦一些,会有无数人帮着支招怎么把孩子养胖。
这种标准也使得近年来,频频出现一些所谓的“米其林”宝宝,他们身上的肉一截一截的,就像轮胎广告里的卡通人物。
然而,这样的宝宝就是真的健康吗?
纯母乳养出“米其林”宝宝,医生看了直皱眉
小美儿子刚生出来的时候就重达八斤多,看起来就跟满月的孩子似的。看到小家伙白白胖胖的,全家人都非常开心,觉得宝宝从小就有福气。
出生后,小美的奶水也非常充足。最开始小美还觉得喂养宝宝应该定时定量,因此每当涨奶而又没有喂养宝宝的时候,小美总是把多余的奶水挤掉。
可婆婆看见却不乐意了。她觉得小美这是浪费,小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人家想吃还没奶呢,小美怎么能宁可挤掉也不给孙子吃呢。
听从了婆婆的建议,小美就每天增加了对宝宝的喂养次数。而小家伙也确实能吃,几乎是来者不拒,刚刚6个月就已经快25斤了。
小宝宝身上的肉非常敦实,胳膊和大腿上的肉都是一圈一圈的,撑得满满的。每当孩子出门,都会受到其他人的围观,而小美和婆婆对此也颇为自豪。
直到有一次,宝宝出现了肠胃不舒服的情况,小美带他上医院。医生一看到小美的儿子,就皱了眉头。
他否认了小美对于宝宝吸收母乳良好的情况,而是怀疑宝宝出现了肢体窄缩的情况,建议小美却做一下相关检查。
这句话让小美一下子呆住了,不敢相信本以为健康的宝宝竟然会因肥胖而产生疾病。可当确诊结果出来时,却容不得小美不接受。
“米其林”宝宝暗藏哪些健康隐患
1)长大后成为胖子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脂肪细胞的数量与体积直接决定了孩子未来的肥胖程度。一般来说,体重偏胖的婴幼儿,他们的脂肪细胞数与体积都比同龄的正常人多且大,成年后,成为胖子的机率也会大大增加。
2)易引发多种疾病
肥胖会导致很多种疾病的发生,比如心血管疾病,与肾、胆、大肠相关的癌症,糖尿病以及脂肪肝等,给未来的人生带来痛苦。
3)导致多种心理问题
由于社会审美的原因,肥胖人士步入社会后,遭受到的歧视与排斥会比其他人要多得多,承受的心理压力也会与日俱增。长此以往,孩子就会出现自卑、胆小、人际交往障碍等问题。
宝宝长成“米其林”,应该怪谁
◆ 孕期宝妈摄入营养过多
有些孕妇在孕期时,为了补充体内营养,让宝宝能够吸收足够的营养,拼命地进补。每天鱼肉相加,没有合理的饮食习惯,就会造成胎儿过大,生出巨婴。
◆ 喂食没有规律
从宝宝刚出生起,父母就要为宝宝安排合理的饮食规律,喂养时要做到定时定量。不能让宝宝一直处于饱食的状态,这样肠胃没法办法得到休息,影响孩子的健康。
如果宝宝还不到1周岁,体重就明显比正常的同龄人多出一大截,就要适量地减少奶粉和主食,多吃一些蔬菜和水果。
◆ 缺乏运动
有些家长生怕宝宝累着,除了吃就是睡,出门也都是抱着。如果你的宝宝体重已经严重超标,平时可以带宝宝做一些适量的运动,让宝宝爬一爬,走一走,能够促进体内的代谢与消化。
◆ 淀粉类辅食过多
当宝宝4个月到6个月期间,可以添加辅食是,父母最好不要添加含淀粉较多的食物,因此这类食物会让宝宝的脂肪细胞增加,未来变成胖子的机会也会变多。
杜绝“米其林”宝宝,宝妈也要适当调节
母乳的质量是取决于宝妈的,当宝宝摄入脂肪含量高的母乳,也会导致宝宝肥胖的发生,无益于宝宝的健康。因此,想杜绝“米其林”宝宝,宝妈也要适当调节。下面的食谱不妨学起来。
▶ 海带汤
取适量海带洗净,用清水炖煮,加入适量排骨熬汤,不仅非常美味,而且清淡爽口。对于哺乳期的宝妈来说,既能增加奶水,又不会伤害宝宝,而且做法简单方便。
▶ 莴笋
冬季正是吃新鲜莴笋的季节,将莴笋与肉类一起炖煮成汤,可以使母乳中含有很多有利于骨骼生长的微量元素,还能防止孩子上火。
数月大宝宝胖似“米其林”,只因母乳过剩?打住,这事怪不到母乳
本文为锦鲤妈咪原创作品,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昨天元旦休息,晚上我们本地的一大家子亲戚一起吃了个饭,见到表妹一家的时候我着实被吓了一跳,不为别的,被她怀里的孩子吓着了。
才几个月没见,孩子已然胖成了“米其林”,那一段段的胳膊腿,简直太惹眼了。
吃饭的时候我忍不止问表妹,“你这是干啥啊,这孩子才几个月啊,让你喂成这样了?”表妹也一脸委屈,“你不知道啊姐,我也不想啊,可我母乳充足,婆婆就一个劲儿的让我喂!”
瞅瞅这孩子都胖变成啥样了!
“她说孩子白白胖胖的才好,关键我老公也觉得孩子白白胖胖的找人稀罕,我明知道孩子太胖了不好,可也拗不过他们啊。”
“而且我的母乳确实多,丢弃了我也不舍得,就尽量喂孩子了。”
听表妹说完我真的是无语了,“母乳再多也不能这么喂孩子啊,再说了,正常来讲,给孩子喂再多母乳也不会出现你这种情况,现在显然是出问题了。”
这回轮到表妹蒙了,她似乎没听明白我的意思,“可是我只给孩子喂了母乳,也没吃别的,孩子确实是因此长胖的啊?你怎么说喂母乳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所以说出了问题啊!”我继续给她科普,“正常来说孩子吃再多母乳也不会变这么胖的!”
看看这“小火腿”
为啥说母乳过剩并不会造成孩子发胖?相信像表妹这种情况的人不在少数,认为孩子胖和“母乳喂养过剩”有着必然联系。
但科学研究事实证明,“高质的母乳不会导致孩子营养过剩”,换言之,孩子变胖不是母乳直接导致的。
母乳实际上是一种“智能化”的营养,它会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均衡营养,正常的母乳并不会导致孩子营养过剩,所以孩子只吃母乳变的营养过剩只有两种原因
一是母亲身体出了状况导致母乳质量出现问题,二是孩子身体异常。
其次,孩子并非越胖越好在老人眼中孩子都是越胖越好,其实这是一种有鲜明时代印记的误解。
老人们小时候吃饱穿暖都是奢侈,营养不良的孩子比比皆是,因此如果孩子白胖则说明孩子不缺营养,身体健康,因此便养成了这种错误的认知,在他们看来,白胖的孩子才健康。
这壮实的胳膊!
但我们都知道,事实并非如此。
孩子从小就太胖会出现很多不可控的风险,相比白胖白胖的惹人喜爱,显然还是健康更重要。
那么宝宝的体重标准是怎样的呢?宝宝的体重和其年龄是正相关的,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孩子的体重也会增加。一般来说,孩子第1年的体重会达到出生时候的3倍左右,2岁时大约是出生的4倍。
2岁之后孩子每年大约会增长2-3kg的体重。下面有一个公式,家长可以自行计算宝宝的体重是否标准,当然,因人而异,每个孩子体重变化都会存在差异,只要差的不多就没问题。
宝宝太胖,会存在这些健康风险1-6岁,体重≈年龄x2 8kg,7-12岁,体重≈年龄x3 2kg
1)影响活动能力
孩子从小就胖的话对于孩子学习各种动作都会有影响,学走路、学站立、以及各种精细动作,都会比别人慢半拍。进而影响孩子的自信心。
这个大脸,真的吓人
2)影响身体发育
胖孩子一般都不喜欢运动,更容易养成暴饮暴食的习惯,时间一久对孩子的身体发育也会产生影响,不利于骨骼发育。还会影响运动神经的发育和认知。
3)有损智力
婴儿过度肥胖还会引发脑组织脂肪过量,出现“肥胖脑”的情况,肥胖脑会严重影响孩子的大脑神经发育水平,进而影响智力发育。
4)损伤大脑
饮食过量还会导致脑供血不足,经常暴饮暴食会导致大脑长期处于缺血供应的状态,久而久之必定影响大脑的正常发育。
5)影响脾性和思维神经
宝妈应该怎么做?美国儿科专家研究发现:如果宝宝长期的暴饮暴食,他们的性格会变得非常暴躁易怒,且会有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健忘等症状。
1)合理安排饮食
母乳过剩并不代表母乳质量就高,因此母乳一定要重质而非重量,宝妈只有合理、健康饮食才能保证母乳的高质量,这才是喂养宝宝的重点。
合理的膳食搭配最重要
因此,为了提供高质量的母乳,宝妈一定要严格控制自己日常饮食,确保营养均衡,母乳高质量。
2)让宝宝吃的正好
母乳丰富的宝妈总觉得母乳弃之可惜,但却从未想过,给孩子喂多了对孩子伤害更大。很容易引发宝宝出现胃胀、消化不良等情况。
所以最后要说的是,无论是母乳喂养还是其他的方式喂养,科学合理的喂养方式才是最重要,当然不要让宝宝缺失营养,更不要让宝宝营养过剩。
宝妈应该学会控制宝宝的饮食量,让孩子吃的刚刚好才是最健康的。
我是幸运的锦鲤妈咪,在生娃带娃的路上过关斩将。关注我,学习最实用的孕产、育儿知识,有关于这方面的困惑,也可以给我发私信哦。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到您,为您解决一点困惑。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