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股藓和肥胖纹(股癣和皮癣)

药店经理人 0
文章目录:

药店人必学:体癣和股癣用药

体癣与股癣是常见病,致病真菌为皮肤癣菌。体癣是指发生于除头皮、毛发、掌跖和甲板外的浅表部位的皮肤癣菌感染;股癣特是指发生于腹股沟、会阴部、肛周和臀部的皮肤癣菌感染。

体癣与股癣的发病原因与体质和环境有一定关系,如湿热地区、高温季节是高发诱因,其他有穿着不透气及过紧衣物、肥胖多汗、糖尿病、密切接触污染物、饲养宠物、长期局部外用或系统用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其他部位真菌感染等。

体癣和股癣治疗药物主要是外用药物、口服药物。

体癣和股癣的用药

1.局部治疗用药

首选外用抗真菌药物,最常用咪唑类药物、丙烯胺类药物。一般为1-2次/d,疗程 2-4周。

咪唑类药物如益康唑、咪康唑、克霉唑、酮康唑、硫康唑、联苯苄唑、卢立康唑、舍他康唑等,对体癣、股癣有明确疗效。

丙烯胺类药物如特比萘芬、萘替芬、布替萘芬等,对体癣、股癣有明确疗效。

其他有环吡酮类药物环吡酮胺、吗啉类药物阿莫罗芬、硫代氨基甲酸酯类药物利拉萘酯,阿莫罗芬对皮肤癣菌的抗真菌活性与咪唑类药物及丙烯胺类药物相当。

此外,含有抗真菌药物和糖皮质激素的复方制剂,可用于炎症较重的体癣、股癣的治疗,建议疗程1-2周, 后改为外用单方抗真菌药物至皮损清除。炎症早期宜选用中弱效糖皮质激素成分加抗真菌药物的复方制剂,避免使用含强效或超强效糖皮质激素成分的复方制剂。一般用药 1-2次/d。

分类

药物

超强效糖皮质激素

0.1%氟轻松;0.1%氯氟舒松;0.05%卤美他松;0.1%戊酸倍他米松等

强效糖皮质激素

0.025%氯氟舒松;0.005%丙酸氟替卡松;0.05%醋酸氟轻松;0.025%丙酸倍氯米松;0.05%卤米松; 0.1%曲安奈德;0.5%曲安奈德乳膏;0.1%糠酸莫米松等

中效糖皮质激素

0.05%丙酸氟替卡松;0.1%糠酸莫米松;0.05%丁酸氯倍他松;0.1%曲安奈德; 0.025%醋酸氟氢可的松等

弱效糖皮质激素

0.5%醋酸氢化泼尼松;0.01%氟轻松;0.025%曲安奈德;0.025%醋酸氟氢可的松等

注意事项:外用药物若用药次数过多、涂抹用量过大,会加重局部的炎症反应。皮肤柔嫩部位如面部、颈部、眼周、腋窝、股内侧、腹股沟、阴部等皮肤薄,药物吸收率高,更易引起表皮萎缩、萎缩纹、局部吸收及依赖/反跳综合征,禁用强效、含氟的外用糖皮质激素。皮肤皱褶、炎症反应剧烈、阴囊及股部等薄嫩部位,避免用含酒精基质的搽剂或喷雾剂,以防刺激而使病情加重。

2.系统治疗用药

常用特比萘芬、伊曲康唑,系统抗真菌药物治疗适于外用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皮损泛发或反复发作及免疫功能低下者。

推荐特比萘芬250mg/d , 疗程1-2周。伊曲康唑200-400mg/d , 疗程1-2周。

注意事项:特比萘芬、伊曲康唑尽量避免用于明显肝功能不全者。肝硬化或活动性肝病者不宜使用特比萘芬。伊曲康唑不可用于充血性心力衰竭及有充血性心力衰竭病史者。伊曲康唑主要通过CYP3A4代谢,药物相互作用较多,禁止与阿司咪唑、西沙必利、三唑仑、特非那定合用,因可致严重心律紊乱。

阶梯化与个体化用药方案

体癣和股癣的阶梯化用药:体癣和股癣治疗药物首选外用抗真菌药物,如咪唑类药物、丙烯胺类药物;若外用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皮损泛发或反复发作及免疫功能低下可选用系统用抗真菌药物如特比萘芬、伊曲康唑。

局部抗真菌用药次数多或疗程过长而难以坚持服药时,可考虑加用口服抗真菌药物以提高疗效,局部治疗效果较差时建议系统与局部抗真菌药物联合治疗。

体癣和股癣的个体化用药:老年者若感染面积较大且不宜系统用药治疗时,局部治疗可适当延长疗程。

儿童首选外用抗真菌药物治疗,如酮康唑、咪康唑、联苯苄唑、特比萘芬等外用抗真菌药物,若皮损面积过大或有明显的毳毛受累时, 可考虑联合口服抗真菌药物,如特比萘芬、伊曲康唑。

免疫缺陷者建议局部与系统用抗真菌药物联合治疗,疗程适当延长。叠瓦癣者局部治疗效果较差, 建议系统与局部用抗真菌药物联合治疗。

参考文献:

1中国体癣和股癣诊疗指南(基层实践版2022)[J].中国真菌学杂志,2022,17(3):177-182

2中国体癣和股癣诊疗指南(2018修订版)[J].中国真菌学杂志,2019,14(1):1-3

3规范外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专家共识[J].中华皮肤科杂志,2015,48(2):73-75

4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

皮肤科医生和你谈谈股癣的临床表现以及处理

在春夏季,随着天气的转暖和潮湿,有些人会发现“隐私部位”出现潮湿、瘙痒的情况,顶不住来医院就医的时候发现是“股癣”这个问题。今天我们就来简单说说“股癣”的表现以及如何处理。

“股癣”其实是体癣中的一种,只是它的好发部位主要是臀部、腹股沟部位、生殖器部位等“隐私部位”,所以又常单独称为“股癣”。在皮肤病学中,股癣的定义是:由致病性真菌寄生在人体阴股部位皮肤所引起的一种常见浅表性皮肤真菌感染。

股癣的发病有一定的“好发人群”,多见于肥胖多汗者、糖尿病患者、或者体质虚热者,温热潮湿的季节如春夏季是股癣的高发期。

我们都知道浅表真菌感染性皮肤病往往都具有一定的传染性,例如股癣患者很多都是从原有的手足癣、甲癣、头癣等传染而来,也可由于与其他患者直接接触或接触过被患者污染的物品(如浴具、毛巾、鞋袜、内衣裤等)所引起, 亦可由原有的手足癣、头癣、甲癣等蔓延而来。

股癣的皮损多发生于腹沟股、会阴、臀部和肛门周围等潮湿多汗部位,初起皮疹为丘疹、水疱或丘疱疹,皮疹可能融合成片并伴有鳞屑,皮损边缘渐向周围皮肤扩展,可形成边缘清楚的环形或半环形红斑,常伴有明显异味,患者还会有局部潮湿的情况,有明显的瘙痒感。病情迁延发展,时间长了则会以鳞屑性苔藓样损害为主,有些患者在皮疹消退后会遗留暂时性的色素沉着。

在股癣的治疗上,有以下几点建议:

1、症状轻微的股癣以局部治疗即可,但要注意的是股癣因为所处部位都是皮肤较为娇嫩的“隐私部位”,应尽量选用较为温和的抗真菌药物并使用足够的时间,而避免使用那些有刺激性的药物或物质(特别是那些外用蒜头、姜片、醋酸等等偏方),以免引起局部皮肤的刺激反应甚至局部皮炎。

2、如果局部瘙痒感觉明显,可以使用复方制剂,或者在医生指导下适当口服药物治疗,均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因为复发制剂常含有糖皮质激素药膏,不能长期使用,亦应该在医生指导下正确使用。

3、症状明显,外用药物治疗不佳,或者是伴有手足癣、甲癣、头癣等其他部位浅表真菌感染者,应按照医生的知道一并治疗。

4、合并有糖尿病、营养不良等基础疾病者,应同时积极治疗基础病变。

得了体癣和股癣怎么办?别急,简单方法学起来

体癣又称“圆癣”或金钱癣”,是指生在面、颈、躯干和四肢皮肤上的癣。股癣又称阴癣,是指生在大腿内侧靠近生殖器及臀沟处的癣。

传染源

体癣和股癣都是接触传染而来。传染的可能来源是

①自身的手、足、甲癣。

②患者的衣物,如衬衣、衬裤、被单等。

③患癣的猫、狗等家畜。通过捏脚、搔抓将真菌带到皮肤上;也可通过游泳池或浴室而感染,特别是有轻度损伤的皮肤,更容易受到感染;潮湿、温暖的季节与地区,容易生癣;肥胖、多汗、摩擦,不注意清洁卫生、长期内服和(或)外用皮质激素的患者,以及糖尿病患者也容易患癣,成人较多。

症状

体癣和股癣的表现基本相同,最常见的是一片片边缘稍高起的圆形或环形损害,最初往往从一个小丘疹开始,逐渐向外围扩大,形成环形或多环形,而中间的皮损则自行痊愈,常有色素沉着。有时在损害的边缘可见小水疱,颜色暗红或鲜红,表面可有细小鳞屑,环状损害有大有小,数目也有多有少,主观感觉很痒。

治疗建议

体癣和股癣是很容易治好的。体癣可用10%—30%冰醋酸溶液或复方苯甲酸搽剂外搽,1—3星期可以痊愈;股癣可用复方雷琐辛搽剂,或咪康唑、益康唑、克霉唑霜、酮康唑霜等,或穿用抗癣裤等。为了避免复发,治疗必须彻底。待炎症完全消退后再应用2星期。同时,应注意防止再感染。对于皮损广泛或治疗抵抗的患者,可口服酮康唑、伊曲康唑、特比萘芬等。对婴幼儿和成人阴股部、面、颈等处,不宜用有刺激性药物。伴有手、足和甲癣者应同时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