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肥胖与疾病(肥胖与疾病的关系,尤其是腹性肥胖和瘦胖子)

医学减重专家陈伟 0
文章目录:

科普 | 疾病也会引起体重增加?

陈伟 医学减重专家陈伟 2022-01-18 今天

肥胖者同时还患有另一种疾病,被称为原发性疾病,而且肥胖就是由这原发性疾病所引起的,就是“继发性肥胖”。

继发性肥胖属于病理性肥胖,是因内分泌代谢异常而引起的,肥胖者大都呈特殊体态,症状较单纯性肥胖明显。

在所有肥胖者中,继发性肥胖不到1%。有的时候,在原发性疾病被治好后,继发性肥胖也明显减轻。

继发性肥胖是哪些疾病引起的?

继发性肥胖症一般继发于「神经—内分泌—代谢紊乱」的基础上,包括下丘脑性肥胖、垂体性肥胖、甲状腺性肥胖、肾上腺性肥胖、胰岛性肥胖等,如发生在下丘脑—垂体的感染、肿瘤、创伤、皮质醇增多症、甲状腺或性腺功能减退、胰岛素瘤等疾病都可导致继发性肥胖症。

一些精神疾病(如抑郁症、进食异常等)和药物因素导致的肥胖,也属于继发性肥胖的范畴。

哪些药物会增加肥胖风险?

常见的能增加肥胖风险的药物有:三环类抗抑郁药、类固醇激素、磺脲类药物、胰岛素、β受体阻滞剂等,以及某些口服避孕药、抗精神病药、抗癫痫药。

当有些人因为失眠或者糖尿病吃一些药物时,体重会不断增加,这时要避免焦虑,第一步还是先治疗原发性疾病。遵循医嘱治疗,当原发性疾病被治愈或者被有效控制,体重自己会减轻。

当身体更加健康,你会发现减肥速度加快,所以说健康减重,有利于健康,而健康又有利于减重。

大家如果有减重方面的问题,想咨询陈伟教授,可以发邮件到邮箱,陈教授会定期为大家答疑解惑。

问答邮箱:yixuejianzhong@163.com

警惕!这6种和肥胖有关的病,体重合格也可能被病魔盯上

5月11日是世界防治肥胖日,如今,随着生活条件变好,体重也随之急速飙升。我们都知道,肥胖会影响身体健康,高血压、糖尿病等等,很多疾病都与肥胖有关。但是,生活中,有不少人明明体重合格,四肢十分纤细,腹部却出现了肥胖。这会给身体造成极大的健康隐患,甚至是导致疾病出现!

事实上,肚子大是内脏脂肪超标的表现,它不同于皮下脂肪,这是包裹在内脏表面的脂肪,起到保护内脏的作用。如果男性腰围超过85厘米,女性腰围超过80厘米,就是典型内脏脂肪超标情况,很容易导致疾病。以下这6种和肥胖有关的病,就随时有可能盯上你。

一起来了解一下。

脂肪肝

内脏脂肪堆积过度,不仅起不到保护内脏的作用,反而会导致内脏压力骤增,特别是肝脏!如果肝脏脂肪堆积过多,就会导致脂肪肝疾病出现,从而对肝脏功能造成影响。

有这种现象存在的人,需要及时处理,通过正确的方式来改善。这样体重保持正常,可以防止身体受到影响,而且脂肪肝需要及时改善,否则有可能会往严重的肝脏疾病方向发展。

胰腺癌

部分类型的癌症在发展过程中腹部胀气或者肿瘤体积增大,都有可能会导致腹部肥胖,像常见的胰腺癌在发展过程中就可能会有这种表现。

随着病情的发展腹部会形成包块,很多人的腹部就会明显变大。如果是该疾病引发的不良症状,应该积极应对,通过正确的方式控制疾病发展,这样腹部肥胖表现才会好转。

动脉粥样硬化

内脏脂肪堆积过多,就会随着血液进入血管内部,大量脂肪在此处堆积,容易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出现。所谓动脉硬化,就是动脉血管逐渐变硬、变脆,失去原有的弹性,这也是众多心脑血管疾病出现的根本原因,比如心梗、中风、冠心病一类。

肝硬化

肝硬化是大家熟悉的肝脏疾病,出现肝硬化切不可忽视,因为肝硬化的危害程度高,出现肝硬化之后如果置之不理,人体健康会就受到威胁。

而在肝硬化发病过程中,可能会引发肝腹水。此时,腹腔积液明显,可能就会导致腹部肥胖,这也是身体瘦弱,腹部肥胖的原因之一。如果有这种情况存在,需要针对肝硬化病情展开治疗,这样才能够尽快恢复健康状态,防止肝腹水现象越来越明显。

高血脂疾病

腹型肥胖者都有长期不良饮食习惯,无论是高热量食物还是暴饮暴食,都容易导致体内胆固醇含量升高,体内脂肪过度堆积也会增加血液黏稠度,最终引发高血脂症。而长期患有高血脂疾病,同样也会诱发高血压,这二者之间有密切关系。

肠癌

如果四肢比较纤细,但是腹部肥胖明显,就需要了解是否跟肠癌有关。肠癌也是比较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在该恶性肿瘤发展过程中局部肿瘤体积不断增大,受到影响之后很多人的腹部会形成包块,更容易有腹部肥胖表现。

存在这种现象应该尽早治疗,否则疾病持续发展,肿瘤体积不断增大,问题就严重了。

因此,如果发现自己的肚子逐渐变大时要警惕,千万不要简单以为这就是啤酒肚,一定要观察身体是否有伴随其他不适的症状,并及时进行检查,这样能让自己及时发现问题,防止一些疾病被忽略从而影响身体健康。

专家:肥胖可引发多种疾病 应注重科学减重

中新网北京4月30日电 (记者 李亚南)国际医学杂志《柳叶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中国有9000万肥胖人群,其中1200万属于重度肥胖。在“世界防治肥胖日”来临之际,专家指出,肥胖可以造成心血管问题,甚至消化系统问题、中枢神经系统问题、心理问题等。对于肥胖人群来说,应注重科学减重。

“肥胖理论上来讲是一类因为体重增加所引起的一系列的症候群,它可能影响到很多脏器的功能。”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肥胖和糖尿病外科医师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副院长王勇教授说,WHO对肥胖的定义,是根据体重指数(BMI,Body Mass Index)来计算的。

中国医师协会肥胖和糖尿病外科医师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减重代谢外科主任梁辉教授表示,当前,中国肥胖的特点包括腹型肥胖比例较高,青少年肥胖率增长较快,北方人群肥胖比例比南方高等。他认为,大部分中国肥胖人群可能和其生活方式密切相关,比如高热量的饮食。此外,如环境污染、精神压力,包括一些慢性的炎症等疾病,在形成肥胖过程中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肥胖是疾病之源,从头到脚,每个系统、每个器官都会受到肥胖的危害,或者产生相关的疾病。梁辉教授补充说,例如中风跟肥胖是密切相关的,与代谢相关的包括高血脂、高胰岛素血症、糖尿病等,跟呼吸系统有关的最明显的是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等。此外,肥胖对性激素、生育方面也有很大的影响,肥胖与很多肿瘤也密切相关。

据介绍,控制体重需要长期保持能量摄入比,加强运动锻炼和体力活动,改变静坐乏动的生活方式,必要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配合药物治疗。对重度肥胖者,必要时还可进行减重手术治疗。

什么样的人适合做减重手术或者是代谢手术?梁辉教授介绍道,中国医师协会肥胖和糖尿病外科医师委员会,以及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都制定了相应的指南。体重指数超过32.5,不管有没有糖尿病都推荐减重手术,超过了32.5自己减下来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而这个体重会带来潜在的风险;体重指数在27.5到32.5之间,合并有2到3种代谢疾病和代谢相关的问题,也应该考虑减重手术治疗。从病人的年龄来讲,现在推荐的是16岁到65岁之间,另一方面,我们要小心有一些病人可能有手术的禁忌症,或者是麻醉的禁忌症。

需要注意的是,减重手术的麻醉对于麻醉医生来讲是极大的挑战。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委员、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主任刘存明教授对此介绍称:在术前,这些病人有很多的合并症,以及呼吸功能不全,往往具有抑郁或者有自闭心理。到手术室后,护理方面存在挑战,病人皮下脂肪很厚,要找到静脉打一针或者移动病人都很困难。在麻醉诱导阶段,肥胖病人要上麻醉都是选择全身麻醉,要进行气管插管。但因为这些病人本身呼吸道就不是很通畅,有呼吸暂停综合症或者打鼾,用一点点药以后他的呼吸道就容易完全不通,这个是很大的挑战。在术后,病人需要恢复到能够满足其自身需求的状态才能拔出气管、导管,恢复到麻醉后正常的状态。如果用麻醉药尤其是肌松药后,病人肌肉力量会下降呼吸不畅,术后拔管就更困难,这就需要医生给病人用一些拮抗药。

天津市麻醉学研究所所长、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麻醉科主任于泳浩教授指出,减重代谢最终目的不是为了美,肥胖患者最大问题是来自于身体内部的改变,就是各种合并症的出现,这种情况下个人观点是一旦符合适应症,就要尽快进行手术。

针对外界不少人关注的医美减肥,专家提醒,医美最早介入减肥领域是吸脂、抽脂、切脂等对皮下脂肪所做的一系列手术,但其实皮下脂肪具有保护人体的一些能量储存,大多数的情况下是有益的,真正对人体的脏器功能有害的是内脏脂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