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胖型肥胖的减肥方法(腹型肥胖如何减)
腹型肥胖怎么办?医生:教你3招,快速燃烧腹内脂肪,远离啤酒肚
如今肥胖的人越来越多,特别是腹型肥胖,又被人们称为“啤酒肚”或将军肚”,当我们在人多的地方环顾四周时,瞬间或许就能看到这样的人,当然或许包括你自己。腹型肥胖主要是由于体内过多的脂肪在腹部堆积而形成,它的形成一方面与家族基因遗传有关,更主要的是与生活方式相关,现代人饮食不当,缺乏运动,睡眠不足等都是腹型肥胖形成的主要因素。
腹型肥胖的危害
大家都知道肥胖会对身体健康带来不利影响,而腹型肥胖与非腹型肥胖相比危害更大,腹型肥胖者死亡风险高于非腹型肥胖者2倍。与正常人比较,腹型肥胖的男性患高血压病的几率是正常男性的8倍,患冠心病的几率是正常人的5倍,患糖尿病的几率是正常人的7倍。不仅如此,腹型肥胖者患癌症的风险也更高。目前已经证实,至少有15种疾病与腹型肥胖有直接关系,如冠心病、心肌梗死、脑梗死、乳腺癌和肝肾功能衰竭等。
学会这几招,快速燃烧腹内脂肪,远离啤酒肚
1.“饮食”招
饮食最为关键,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分为4个要点介绍如下:
1)规律进食,不吃零食:每日三餐定时进食,两餐之间不要进食其他食物和零食,因为每次进食,食物都会使血糖升高,从而刺激体内的胰岛素释放,胰岛素的释放又会促进脂肪合成,抑制脂肪分解,使人肥胖。
2) 控制肉类摄入:每餐摄入肉类约2-4两为宜,肉的种类以脂肪含量少的牛肉、鸡胸肉或者鱼肉为主,过度肥胖者可进一步减少肉类摄入量,这样是为了控制脂肪的摄入。
3)保证蔬菜和水果的摄入
我国膳食宝塔推荐每日摄入蔬菜300-500g和水果200-350g,特别是富含钾的蔬菜和水果如香蕉、苹果、菠菜、香菜、油麦菜等,这些蔬菜水果能够为我们身体提供大量的钾离子和维生素,而这些营养物质可帮助我们更好地燃烧脂肪。
4)减少糖类和精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
糖类和精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会更容易促使胰岛素分泌,这些物质也是体内升高血糖的主要物质,而这些物质摄入过多会在体内转变为脂肪,所以要减少这些物质如葡萄糖、蔗糖、麦芽糖以及米饭、粉面、面包或者蛋糕等的摄入。
2. “运动”招
养成了以上这些饮食习惯以后,再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开展运动,年轻一些的患者可适当进行高强度的减脂运动,年龄稍大的可以坚持进行有氧运动如骑车、游泳、快速散步、慢跑等,这些运动都能够让腹部脂肪快速燃烧,达到减肥的目的。所谓有氧运动,是强调需要有一定的运动强度,既不能强度太低,如慢悠悠散步,也不要过于快速长久的跑步。特别需要提醒减肥者的是,欲速则不达,不要一开始就高强度锻炼,一方面容易拉伤肌肉,另一方面,如果强度过大,身体蛋白质分解过多,甚至可能产生肾损伤。
3. 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每日睡眠不足会导致内分泌出现紊乱,胰岛素分泌会增加,身体更容易储存脂肪,所以要保证每天至少8小时的睡眠时间。研究也发现,睡眠不足的人新陈代谢速率较慢(在不同的睡眠分期,新陈代谢的速率也不一样,当睡眠进入快速动眼期时,新陈代谢速率会达到最高,如果你睡得少,快速动眼期的睡眠跟著减少,这会导致你吃太多、吃下不该吃的,以及在不对的时间吃东西。这就是为什么想要减肥成功,你得先睡个好觉的原因。
而充足睡眠有助于新陈代谢,我们的身体无时无刻都在新陈代谢,不过在不同的时间段,体内代谢的模式是不同的,人在夜晚,尤其是接近凌晨时身体主要处于清除体内垃圾的过程,对人体而言是十分重要的。
想要啤酒肚快速消失,除了以上3招,还要减少味精等调味品的摄入,特别提醒,如今很多人喜欢点外卖食物,而其实外卖食物通常都会添加比较多的糖、盐和味精,这些也不利于燃烧脂肪,所以应该尽量在家里自己做饭,减少外卖或外出吃饭的频率。
#南方健康# #健康明星计划#
危险胜过“胖全身”,中国科学家立功:找到“腹型肥胖”解决办法
“胖了30斤,压力大到不敢回家过年。”
小红书上检索“减重”,相关笔记高达430万 ,“16 8”“生酮”“液断”等各式网红减肥法层出不穷,但能坚持下来者寥寥无几,效果更是聊胜于无。事实上,或许不是博主不专业,而是一开始就找错了方法,根据医学研究分类,其实肥胖也分“种类”,即:全身肥胖和腹型肥胖。
相较于欧美人,咱们中国人更常见的其实是“腹型肥胖”,即堆积深皮下脂肪和内脏脂肪,这是类似于“苹果型身材”的一种,产生的原因很多,比如饮食不规律、运动量少,也和生活压力大或长期久坐有关,容易造成腹部脂肪堆积,造成腹型肥胖。
某博主分享了自己的体验:腹型肥胖的减脂最难的,少吃体重降的不多,多做有氧手臂血管都要爆了,从130斤减到120斤,又反弹回130斤,体重没变但是肚子又大了一圈,因为快速减重时流失的肌肉并没有涨回来,一来一回肌肉变少脂肪变多,肚子就更大了,也就成了所谓的“瘦胖子”,。
值得注意的是,腹型肥胖带来的不仅是外形的不美观,对于健康更是“致命打击”。
英国拉夫堡大学对9652名40~69岁参试者进行腰臀比、体质指数测算和大脑核磁共振扫描大脑灰质体积(大脑灰质负责处理感觉、知觉、学习和认知),结果显示相较于对照组,腹型肥胖者的大脑灰质的体积平均减少约12cm³,这意味着,腹部脂肪的增加会加速大脑萎缩,影响认知。
研究发表于2023年《神经 病学》期刊
可若太过急切,贸然去尝试抽脂、减重针这类所谓的 “极速瘦身法”,恐怕又要陷入一个超级大坑。拿司美减重针来说,它确实能够在数月内让重量大幅下降,然而对于以腹部肥胖为主的中国人而言,效果却差强人意。《美国医学会杂志》一项回顾性研究表明,使用司美减掉的体重,可能有40%是肌肉流失,这也是大名鼎鼎的“司美脸”来源。
来自中国的科学家敏锐的发现,既然腹型肥胖的根源在于混乱不堪的代谢状况,那么想要减掉那恼人的 “大肚腩”,绝不是单纯地提倡少吃,而是必须对人体最大的代谢器官——肠道,进行精准干预。
五年前的2019年,针对改善代谢紊乱的人体临床试验完成,该实验中,在连续12周补充一种名为AKK菌的有益菌后,治疗组受试者的甘油三酯、血糖和胆固醇等多个代谢指标显著改善,尤其是胰岛素敏感性,足足提升了提升42.42%。
两年后,韩国科学家研究发现,AKK菌外膜上分泌的一种P9蛋白,能够刺激GLP1水平增加,起到降血糖作用;同时P9蛋白还能刺激棕色脂肪组织产热,达到“抑制食欲 加速燃脂”的双重作用。
此后,AKK便以新晋“瘦子菌”美称成为全球代谢减重方案的一员。欧洲是最早将其纳入“新型食品”清单并投放至民用市场的地区之一,早在2022年便已经通过了欧洲食品安全局批准,紧随其后的是加拿大、美国,在好莱坞名利场上,AKK已经不是单纯满足富豪明星们的减重需求,而是一种提升自信、保持年轻和身体竞争力的手段之一。
遗憾的是,在代谢减重方面表现极强潜力的AKK,却似乎对中国人“并不友好”。一项2020年的研究指出,在健康的中国人群中,AKK的定植率极低,只有48.8%,显著低于欧洲人(92.3%),如何增加AKK菌的浓度,成了中国科学家的科研难点。
其主要方式有两种,一是食补,目前认为提升Akk菌丰度最佳的食物,如蔓越莓。但AKK菌吃少了没效果,要达到改善糖代谢的效果,比较烧钱包。二是筛选适配的AKK菌株定植,这也是目前科研界的主流做法。
公开资料显示,由复旦大学、天津大学浙江研究院组成的生物医药科研团队,在中国三大长寿之乡江苏如皋的百岁老人体内,筛选、培育出更适合国人体质的AKK001原始菌株(专利号:2023116832346),“长寿老人体内的AKK001,更适合长期定植于肠道内,对肥胖人群来说比西药化合物要安全、靠谱””研发团队负责人表示。
此前受限于生产技术,该菌群的生产、储存难度都很大,全球药企基本没有能稳定量产的,直到这次中国科学家立下大功,让越来越多消费者能到京东等线上渠道选购。
前往京东APP检索AKK001,排在前面的是率先和科研团队达成合作的生物科技企TimeShop,店铺数据显示产品成果已经覆盖超10万人群,其中口服版AKK001助力不小,评论区显示不少担心担心司美副作用的买家,正是看中其“风险清零、深层减脂”的优势,才选择纳入账单。
且相较于效率低下且成本高昂的食补,每日几粒便轻松“躺瘦”的AKK001显然也更具吸引力。广东的赵强(化名)是一家从事医疗研发的市场主管,在欧美等国做市场调研时使用过AKK菌,“和司美一样,AKK001也能够调节GLP-1的分泌,起效更慢但更安全,听说现在已经全球量产,很难不支持。”赵强表示。
不过也有不少专家表示,年轻人不应对减重过度焦虑,中国现在的肥胖率虽然已经达到了51%,但是以中轻度为主,完全超重的“大胖子”全球占比并不算高,相较于“减肥”一词在小红书上60万 篇笔记,中国人更易患上的“腹型肥胖”笔记才堪堪过万,显然,大众的市场教育还有待普及。
且已有诸如瘦子菌AKK、高低氧、减重门诊等干预手段问世,“年轻人还是要搭配健康的饮食和适量的锻炼,让这些慢慢内化,这才是长久之计”,北京某三甲医院主任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