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吃药导致的肥胖能减下来吗(吃药导致的肥胖好减吗)

注册营养师Macy 0
文章目录:

吃药导致肥胖难停,做好这5点,让你告别药物性肥胖

很多小伙伴为了减肥,付出了不少的努力,但依旧有防不胜防的时候。今天分享的药物肥胖就是其中一种,因为药物的“副作用”,食欲不受控制,体重快速增长,体型也逐渐变成“满月脸、水牛背”、腹部大的情况。

我简单列举了常见的会导致发胖的药物,比较常见的有以下几类:

引发肥胖的几大类药物

注意,如果在服用药物后发现自己胖起来了,千万不要自己擅作主张停药,这个是很危险的行为,轻则导致病情恶化,重则有可能会致命。因此,要严格控制用药剂量,听从医生的用药安排。


药物导致的肥胖,该如何减肥呢?

一、目前还需继续服用相关药物,可以这样调整

1、开药前询问医生

医生开药的时候,尽量去询问下这个药物会不会导致体重增加,如果会的话,让医生看下是否可以调节使用减小体重增加的药物。

2、吃药过程,注意辨别身体是“假饿”还是“真饿”

大多数致胖药物会增加食欲,导致你会很想吃东西,但实际身体并不需要,因此学会判断饥饿和食欲,你才能更好管控自己的饮食行为。

这是“真饿”

这是“假饿”

3、实时观察体重变化

如果短期内(如一周)发现自己的体重上涨过快,在已经让医生调节使用减小体重增加的药物的情况下,同时还要审视自己日常的饮食生活情况,是否常吃高脂、高糖、高盐饮食,作息是否不规律,是否常久坐不动等,这些也是导致肥胖的行为。

二、目前无需继续服用药物,可以这样调整

1、 饮食结构和摄入量可以参考“211”饮食法

根据自己的饱腹感来等比例增加或减少食物量。吃饭时注意细嚼慢咽,调整吃饭顺序(蔬菜→蛋白质→主食),这样不容易进食过量。

“211”饮食

具体饮食安排如下:

① 主食粗细搭配

肠胃没有问题的情况下,粗粮和细粮的比例可以1:1,不仅能增加营养的摄入,也能提高饱腹感。常推荐的粗粮有:藜麦、燕麦、糙米、黑米、小米、荞麦、玉米、红豆、绿豆、豌豆、小扁豆、红薯、紫薯、山药、莲藕、土豆、小芋头

② 提高蛋白质食物的摄入

  • 每天1~2杯低脂牛奶(300~500毫升);
  • 每天1个鸡蛋;
  • 每天150~200克动物肉,其中包括每周2~3次水产品,每次100克+50~100克禽畜肉(鸡肉、牛肉、鸭肉等);
  • 没有水产品的情况下每天150~200克禽畜肉

尽量吃够以上的蛋白质食物!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不仅能提高饱腹感和满足感,还会额外增加热量的消耗。

③ 每天吃够1斤蔬菜

尤其多选择深色蔬菜如绿叶菜、甜椒、番茄、紫甘蓝、胡萝卜、红苋菜、西兰花等,不仅具有很好的抗氧化作用,里边的膳食纤维也能改善肠道健康。

④ 多摄入优质脂肪

多选择优质的油脂亚麻籽油、紫苏油、橄榄油,每天限量摄入25~30克;

坚果如核桃、碧根果、夏威夷果、腰果、开心果等,每天可以在早餐安排10~15克。

2、 摄入足量的水分

三餐前30分钟,可以各喝300~500毫升温开水,有助于降低食欲;

两餐(早餐和午餐、午餐和晚餐)之间喝够500毫升温开水,可以帮助减少零食摄入,也能更好辨别“假饿”的情况!

3、 避免吃任何加工类食品

如薯片、饼干、蛋糕、披萨、甜点这些,不仅热量高,吃多了身体还容易发炎。

4、对于有“水肿虚胖”的情况

部分药物会使肾脏排钠减少、排钾增多,体内钠升高就会出现水肿,也是体重明显增加的原因。

对此我们可以多选择富含钾的食物:

口蘑、鲜豌豆、白扁豆、黄豆、玉米、香菇、银耳、海带、菠菜、土豆、莲藕、紫苋菜、冬瓜、红薯、甜菜、西梅、香蕉、蛤蜊、鸡胸肉等。

5、根据自己的情况适量安排运动

可以进行一些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健身操等,每周3~5天,每次30~60分钟,促进脂肪的燃烧。

当然,这些饮食原则同样也适用于<还在服用药物>的情况,对于控制体重增长非常有好处,赶紧执行起来吧!

一些药吃了会变胖!停药后会变瘦吗?缓解药物肥胖的办法有哪些?

李小姐高中时得了抑郁症,吃了医生开的药后体重不断增长,这严重影响了她的生活,为了减重,李小姐尝试了不少的办法,但是都没有成功,她甚至一度想要停药。她的朋友劝住了她,让她谨遵医嘱好好吃药,先把病治好,再慢慢减重。

药物为什么会导致人的体重增加?变胖后又要如何减重呢?要解决这两个问题,先要知道有哪些药物会让人变胖。

导致肥胖的药物有哪些?

肥胖是指人体脂肪堆积过多或分布异常,体重增加。肥胖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药物导致的肥胖属于继发性肥胖,它损害了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因此需要加以重视,抗精神病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精神病的药,由于患者需要长期服用,因此,会导致身体变胖。

抗精神病药物它分为经典精神疾病药物和非经典精神疾病药物,前者的主要作用机制与阻断中枢多巴胺D2受体有关,后者主要是通过阻断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和调节谷氨酸受体等多种受体发挥作用。两种药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让人体增加体重,并且据研究表明,非经典的精神病药物比经典的更能够使人发胖。但并非所有的精神疾病药物都会增加体重,吲哚酮就可能会减轻体重。

抗抑郁类的药也能够使人变得肥胖,这类药有4种类型,分别是三环类抗抑郁药、单胺氧化酶抑制剂、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和新型抗抑郁药,不同种类的抗抑郁药对人体重的影响也不同。

研究发现,用三环类抗抑郁药的患者在用药第6周时体重指数会有明显的上升,这种药主要是通过刺激食欲使人变胖,单胺氧化酶抑制剂让人体重增加的效应与三环类抗抑郁药相似或较弱。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在短期治疗(6-8周)时,有4.3%的患者体重减少,而在长期治疗(16-48周)时,有17.9%的病人体重明显增加。[1] 长期使用新型抗抑郁药,一部分的患者也会出现体重增加的症状。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会被过敏折磨,严重的甚至需要不定期地服用抗过敏药,但抗过敏药物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让人体重增加,这类药物内含有苯海拉明,这种成分会阻止大脑受体释放组胺,从而达到抗过敏的效果。但这种药物影响大脑,控制食欲,让患者摄入更多的食物,并且该药还会让人厌倦运动,变得呆滞,降低了通过运动减重的欲望。

类固醇也能够引起体重的增加,它包括糖皮质激素和甲地孕酮等。糖皮质激素是一种甾体激素,长期大剂量地服用该药物会导致向心性肥胖。甲地孕酮是避孕药内含成分,研究表明使用甲地孕酮治疗12周后,体重有所增加,但多数女性对避孕药都是短期服用,因此该药对体重的影响有限,一旦停药,体重就能恢复。

除了上述药物外,胰岛素、抗癫痫药和抗肿瘤药也可能引起体重增加。可见,许多药物都有潜在的增加体重的效果,那么这些药物的致胖原因都相似吗?药物导致肥胖的原因又有哪些呢?

为什么一些药物会引起肥胖?

抗精神病药物导致人体重增加的原因较多,首先,抗精神病药物中多种神经递质受体能够刺激患者食欲,从而导致人发胖。研究证明,使用奥氮平治疗的10名患者中,有7名体重增加的患者,食欲也明显增加。长期使用较高剂量抗精神病药物的精神分裂患者,其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明显升高,皮质醇产生增多,从而促进了脂肪形成,导致肥胖。

由于抗精神病药物具有强烈的镇静作用,患者在药物作用下活动相对减少、精神萎靡、贪睡,所以容易体重增加。并且精神药物对人体的新陈代谢有一定影响,内分泌系统也会受到干扰,让身体更倾向于从脂类中而非碳水化合物中获取能量,改变了患者的饮食习惯,逐渐使体重增加而产生肥胖,这常见于长期使用大剂量精神药物的患者。

其次,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会导致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异常,从而影响性激素分泌,让腹部脂肪沉积。短期使用精神药物治疗的女性患者,雌二醇和黄体酮会降低,卵泡刺激素明显升高;男性患者的睾酮、异脱氢表雄酮硫酸盐水平降低、黄体生成素明显升高。

长期使用精神药物治疗的过程中,雌二醇恢复正常水平,但黄体酮持续降低。女性体内雄激素活动增多,男性体内雄激素活动减少,这有利于脂肪,特别是腹部脂肪的沉积,从而导致体重增加。

抗抑郁药和抗癫痫药造成肥胖的原因和精神药物的可能机制类似,包括药物含有镇静作用导致活动相对减少和影响相应神经递质造成食欲增强等。但这两类药物造成的肥胖与肿瘤坏死因子(TNF)也有关,研究发现,用药过程中体重增加的同时TNF-α和TNFR浓度也在上升,因此,TNF系统可能是药物肥胖早期的一种特异指标。

而糖皮质激素引起肥胖的主要原因是,该药物能够促进脂肪的分解,抑制其合成,长久使用该药物会提高人体胆固醇含量,并激活四肢皮下酯酶,从而使四肢皮下脂肪减少而分布于脸部、背部及臀部,造成满月脸、水牛背等向心性肥胖的表现。并且糖皮质激素可以刺激胃酸与胃蛋白酶分泌,增强食欲,让患者因摄入食物过多而发胖。

胰岛素通过增加脂肪酸的转运,会促进脂肪合成并抑制其分解,促进葡萄糖摄取以及肌肉和肝脏的糖原合成,引起脂肪和蛋白质在肌肉、肝脏和脂肪组织的沉积,从而导致肥胖。

另外一些患者在服用药物后,对体重明显的增加或出现的肥胖忧心忡忡,害怕自己会愈来愈胖,于是会采用各种办法进行减重,有些患者甚至会自行减少药物或者停用药物,这些方式都是错误的,可能会导致疾病反复发作。那么要如何缓解因药物导致的肥胖呢?

药物带来的肥胖该如何缓解?

首先,要了解导致肥胖的药物,查明肥胖的原因,进行针对性治疗,不能够随意停药。要做到合理用药,在医生的指导下,尽可能地做到单一用药,或者使用某一种药物后交替更换另一种药物,以避免同时使用不同药物影响人体新陈代谢和内分泌系统,从而导致肥胖。

在用药期间,要定期去医院复诊,医生会根据病情调整用药的剂量,及时换药-减药-停药,许多药物停止服用后,配以健康的生活习惯,体重会慢慢的恢复正常。

小规模研究中发现,一些药物可用于治疗因药物引起的肥胖,如奥利司他、二甲双胍、托吡酯、尼扎替丁、纳曲酮等,但上述药物的临床效果还有待进一步确认和证实,因此,药物干预减肥必须慎重。

不同药物致胖原因不同,因此,需要了解某些会引起肥胖的药物,并根据药物的作用改善饮食结构,调整生活习惯,不滥用补品,少吃或不吃高油高盐的食物,减少脂类食物的摄入,并纠正睡前进食的不良生活习惯,要保持定时用餐,不能节食,多食蔬菜、水果和杂粮等热量低,纤维素含量高的食物。

服药者要参加劳动或体育锻炼,在劳动上,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合理安排日常生活,克服懒散的坏习惯,在运动上,要以无氧运动为主,有氧运动为辅,每日最好能够快走30分钟左右,每周最好能够坚持5次,一些大基数的患者,一般不适合做跳跃性高强度运动,所以应尽量不选择这类运动。运动应该注意量,避免因过度运动而弄伤了自己。

服药者在心理压力过大时可以进行心理咨询,通过交流疏导自己的情绪,减少因药物致胖而产生的自卑感,从而避免因体重增加而导致的心理创伤。这些人也可以采取团体治疗的方式减重,在团体中共同学习关于饮食和运动的相关课程,随时监控自己的体重变化,通过团体激励来调整生活习惯,从而达到减重的目的。

一些极端肥胖的患者可以采取手术的方式来减少消化系统的吸收,其中包括有缩胃手术、胃肠改道手术等。但手术并不是一劳永逸的,一旦患者继续以前不良的饮食习惯,体重就会回弹,并且手术会有许多风险和后遗症,因此,不要随意使用这种治疗方式。

总结:

许多药物都有潜在的体重增加的作用,但并不是所有的患者都会产生这种症状,因此,在病情出现后就应该谨遵医嘱合理用药,即使出现了药物致胖的反应,也应该咨询医生,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慢慢调节体重。

注:以上图片均来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参考资料:

[1]周建英,高小亚,马向华.药物相关性肥胖的研究进展[J].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2006(01):32-34.

我是认真科普的李博士,致力于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分享健康知识,守护您的健康。

如果对于文章,您有什么看法可以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如果这篇文章能对您有所帮助,也欢迎您点赞转发,让更多的人看到。

发胖了 跟吃药有关系吗?

相信大家对于精神分裂症都不陌生,很多患者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系统治疗后都回归了正常的生活。但规律服药后会出现一个让人非常苦恼的情况——发胖。

经常有患者忧心忡忡地向我提出这个问题,“大夫,我这3个月胖了20斤,是吃药导致的吗?”“大夫,我太胖了,我不想吃药了”,甚至有些患者为了回到以前的体重,私自停药,导致病情复发。体重增加的问题着实令人困扰,影响服药依从性从而影响疗效。那么到底为何会发胖呢?

存在一定药物的因素 第一,精神科常用药品如抗精神病药、抗抑郁剂等都可能导致食欲增加,并且有可能引起血糖血脂代谢的异常;第二,随着患者病情好转,生活作息规律、饮食睡眠恢复正常,出现体重的增加也十分正常,并不一定是药物的副作用;第三,患者出现其他躯体问题从而导致的体重增加。

体重骤然增加考虑就诊 当患者服药之后出现体重增加,我们首先可以观察此现象出现的时间,是否与服药时间有明确关联。其次是体重的变化趋势与程度,骤然大幅度的体重变化通常可能提示着其他问题,可以考虑到医院就诊,进行身体检查。如果排除了其他器质性疾病导致的体重增加,可以关注一下自己的饮食、运动、睡眠等生活作息方面是否与既往有变化,是否因为摄入的热量持续增加,运动量减少而导致体重上升。

合理控制饮食量 体重的变化可看作一个水缸,摄入食物犹如灌水进去,运动、自然的生理消耗就像打开排水口,水缸的水量多寡就如同体重的增减。

精神科药物对机体的影响主要是让人食欲增加,但并不代表机体是缺乏营养摄入不足。此时我们应该控制自己的饮食量,尽可能维持以往的食量。在一定量的前提下,多摄入健康且营养素密度高的食物,减少零食、饮料等热量高饱腹感低的食物的摄入。为了减少饥饿感,可将每日的三餐转化成少量多餐,可在每两餐中间增加2次加餐,加餐的食物尽量选择健康食品,且要控制量,如100克水果、10克坚果都是不错的选择。

加大运动消耗 除了合理膳食,另一个方法就是增加运动消耗量,这样双管齐下,就可以维持良好的体重。不管是有氧、无氧、瑜伽、普拉提等,只要愿意皆可尝试,在正确合理的运动下,不仅能控制体重,还能促进身心健康,同时对精神疾病的康复起到良性的作用。

有的患者觉得坚持运动很困难。建议先从自己最感兴趣的运动项目入手,每周先制定一个容易达到的小目标表,如计划每周运动2次,每次20分钟,坚持4周后改为每周运动2次,每次30分钟。如此循序渐进,相信你一定会看到运动的成果,越来越爱上运动。

服用精神科药物导致的体重增加并不需要担惊害怕。首先应该观察体重的变化幅度与时间,然后与精神科医师会谈讨论,共同商议下一步对策,切勿不按时、按点服药,以防病情反复。

文/李睿楠 北京安定医院

来源: 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