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月宝宝16斤肥胖怎么办(3个月宝宝16斤胖吗)
孩子太胖怎么办?怎样减肥有效又健康?
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 年)》显示:我国6至17岁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达到19%,6岁以下的儿童达到10%。很多医院的营养科儿童患者也是越来越多,孩子的肥胖问题已经成为很多家庭的困扰。
我们可以用下列公式对比孩子的体重:(体重按千克计)
6 个月以内:标准体重=出生体重+月龄×0.6;
7~23个月:标准体重=出生体重+月龄×0.5;
2~16岁:标准体重=年龄×2+8。
孩子的体重如果超过标准体重的20%,就是轻度肥胖,达到50%就是重度肥胖了。
肥胖对孩子有哪些危害?肥胖的危害在成人孩子那里都一样,“胖嘟嘟”不只是代表可爱,也意味着孩子要面临很多身心健康问题。
一是慢性病低龄化。肥胖不只让孩子出现睡眠打鼾、呼吸急促、容易疲倦、发育迟缓等问题,严重的还会出现高血压、早期动脉粥样硬化、II型糖尿病等成人常见的慢性病。
二是肥胖给孩子带来的心理创伤。太胖的孩子更容易被同学嘲笑、欺负,从而造成巨大的精神压力,所以,肥胖儿童更容易自卑、焦虑、抑郁。
单纯性肥胖儿童,大多是因为养育方式出现了问题,只要树立正确的育儿观,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超重孩子也能轻松减肥。
- 首先,孩子减重,从家长开始。
一是修正饮食习惯。
孩子的饮食是家长决定的,一个到处是零食的家庭,喜欢做高热量食品的家长,是孩子减肥路上的最大阻力。
所以,在让孩子减肥前,家长要先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养育方式,修正自己的,以及家庭的饮食习惯。
二是牢记保护孩子的自尊心比减肥更重要。
家长要注意保护孩子的自尊心,不能以发泄攻击的方式去沟通减肥的问题,不要总是说孩子“太胖、没人喜欢”之类的话。我们不经意的话语,很可能像一根刺一样扎伤孩子,他表面看起来满不在乎,其实不过是一种自我保护。
三是学会正确鼓励、激励孩子。
不能泛泛夸奖,而是要肯定他的努力和品质。比如,孩子坚持做了200个跳绳,要夸奖孩子的坚持,当孩子抵挡了饮料的诱惑,要夸奖孩子的坚定,当孩子的优秀品质被看到,被肯定,减肥的动力也会更大。
还可以挖掘孩子内心的美好向往,比如喜欢什么人,将来想做什么事,把减肥这件事和这些美好的东西联系在一起,以此激励孩子。比如,有的孩子喜欢动画人物,家长要适时引导,通过偶像的精神、形象、气质坚定孩子减肥的决心。
- 其次、吃好、玩好、睡好,培养孩子健康的生活习惯
一是吃好
说到减肥,人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节食。但孩子正处于成长期,为了保证骨髓发育、大脑发育的需要,要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
所以,肥胖儿童不但不能吃少,还要吃好。方法就是要遵循高营养、低热量的原则,调整饮食结构。
一要做到食物的多样性,肉、蛋、奶、海鲜、蔬菜、水果等一样都不能少,保证蛋白质和钙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充足。
二要减少高糖、高盐、高脂肪食物的摄入,改变烹饪方式,油炸变为蒸煮。讲究荤素搭配、粗粮细粮搭配。
三要用科学的方法减少饭量。比如饭前先喝汤,减少主食,增加蔬菜的份量,或者从减少零食开始,将小食品换成蔬菜水果,全麦面包、低脂低盐的饼干等。小孩子自制力差,家长要慢慢引导。
二是玩好
大人在陪伴孩子玩时,要以能增加运动量的项目为主,比如踢球、跳绳、游泳、去户外爬山等。多做户外运动,不但能增加热量消耗,阳光还能促进钙质的吸收。
为避免身体受到损伤,这里要特别提醒家长两点:
1.体重严重超标的孩子,不能一上来就做剧烈运动,可以选择游泳或者跳跃少的运动,对关节冲击较小。
2.做任何运动前都要做好热身,运动时要做到适度、适量。
三是睡好
一要睡足。长期睡眠不足,会造成与食欲有关的生长激素分泌紊乱,容易引起孩子,尤其是年幼的孩子肥胖。
二要睡早。最新的研究发现,如果孩子睡得晚(晚上9点以后入睡),哪怕睡得足够久,也会增加肥胖的风险。
所以,睡饱、睡早是孩子减肥的必要条件。
减肥不但是孩子的事,更是大人的事,及早动手、共同努力、多管齐下,孩子旺盛的代谢能力,蓬勃的生命力,一定会让我们事半功倍。
16岁“肥仔”一身病!“吃得对”三个月减重18斤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余燕红 通讯员 白恬
图/医院提供
日前,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临床营养科就接诊了一位患有青少年肥胖的患者。16岁的志仔(化名)刚上高一,开始注意形象的他常因肥胖而难过,于是下定决心减重。到医院检查发现,他已患有脂肪肝、肝纤维化和高尿酸等问题。在专业营养医生三个多月的干预下,志仔减重8.9公斤、腰围缩小13厘米,肝纤维化和高尿酸均得到好转。
随着寒假到来,为帮助解决青少年肥胖难题,广医三院临床营养科“体重管理门诊”特开展“2021年青少年减重召集令”活动,招募12-18岁有肥胖困扰的青少年朋友,免费送出若干专家号、体脂检测等健康福利。
16岁少年体重超标,竟查出脂肪肝、高尿酸、肝纤维化16岁的志仔刚上高一,身高166cm的他,体重竟足足有87.9kg!到了开始注重形象的年龄,志仔常为自己的体型而苦恼。再加上体育课经常跑不动,跟不上课堂节奏,志仔下定决心要减重。
在家人的带领下,2021年7月,志仔来到广医三院就诊。体检发现,小小年纪的他竟查出脂肪肝、肝纤维化,尿酸也高达618umol/L(正常人为208-428umol/L)。
2021年7月志仔的检验报告单
意识到问题的严重,志仔便来到广医三院临床营养科体重管理门诊进行专业减重。在专业营养医师的指导和干预下,经过三个多月,志仔瘦了18斤,腰围缩小了13厘米,肥胖指数下降了一个等级,身高还长了2厘米。同时,肝纤维化没有了,尿酸也降到了457umol/L,高尿酸得到了缓解。
减重前后志仔的身体数据对比
“以前穿着很紧的衣服,现在宽松了不少,发照片到朋友圈,朋友都说我怎么瘦了这么多!”提起这次减重的变化,志仔非常开心,他说:“减肥贵在坚持,希望自己继续努力,最后能变成一个体重指数正常的人”。
减重前后志仔的体型对比
青少年肥胖百害而无一利广医三院临床营养科副主任中医师刘佳表示,肥胖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有严重影响,是百害而无一利的。
肥胖导致慢性疾病
肥胖是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脂肪肝、冠心病、糖尿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等很多慢性病的温床。现代医学研究显示:肥胖会带来人体代谢异常。儿童青少年时期肥胖给成年后的各种慢性病预先埋下了种子,因此儿童青少年肥胖是比成人肥胖更为严重的问题。
肥胖影响生长发育
多项研究显示,肥胖儿童因为体重过大,导致下肢关节往往承受着难以想象的压力,本来应该向上生长的骨骼开始向周围生长致使使膝关节处的横切面积变粗,小腿胫骨的一端往外生长,导致严重的关节炎。同时,由于体内脂肪含量较多,脂肪细胞中含有的芳香化酶可以将雄性激素转化为雌性激素,并引起性腺发育的紊乱,导致肥胖的孩子发育提前。发育提早一年,往往会使孩子损失5-7厘米左右的身高。
肥胖影响心理健康
肥胖还对儿童青少年的心理行为、社会交往、认知及智力、发育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有调查显示:肥胖儿童的智商水平显著低于非肥胖儿童,其学习成绩也显著低于非肥胖儿童。肥胖程度越高,对认知与智力的影响越大,经常出现又胖、学习又不好、又没有自信的儿童青少年。这样的孩子活动、学习、交际能力低,久而久之会出现抑郁、自卑,对人际关系敏感、性格内向、社会适应能力低等,从而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
体重管理团队帮孩子解决肥胖困扰孩子还在长身体,吃太少会不会营养跟不上?减重期间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相信家长们在帮助孩子减重期间都有不少问题。“胖”从口入!刘佳介绍,对于青少年来说,要科学减重首先要学会的就是健康饮食,下面四条最基本最简单的概念要记清:
第一,认识营养素,蛋白质的摄入优质充足。
第二,学会克制自己,七分饱足矣。
第三,学会爱惜身体,注重三餐,好好吃饭。
第四,学会进餐顺序,餐前喝汤,而后青菜、肉类、米饭。
刘佳建议,减重期的饮食并不意味着吃很少或者只吃某一类的食物,而是应该在科学减重的指导下去吃。要懂得怎么去挑选健康的食物,增加粗粮和杂粮的摄入,蔬菜和肉类要均衡供给。要学会看食物成分表,放下对零食饮料无法割舍的欲望。
同时,青少年减重期间也要规律作息和保持运动,但运动应以能够长期保持的强度和频率去行动,不宜过激。相信孩子只要坚持下来,不仅体重会慢慢降下来,体能和精气神也会好很多,也会更加自律。
了解更多
7个月婴儿重23斤,奶奶沾沾自喜养得好?孩子肥胖的危害父母要了解
分享亲子快乐,交流教育知识,欢迎关注“Doris妈妈说育儿”。
隔代亲一直是众人不能理解的一种表现,明明对自己很严肃的父母,在面对自己的孙子或者外孙的时候,就好像是换了一个人一样。
小刘的婆婆就是如此,婆婆是一个十分严肃的人,做什么事情都要求完美,因此对于小刘也有很多的不满意,但是对于小刘的孩子却十分的上心。每天变着方法的给孩子喂一些营养品,眼看着孩子胖的夸张,婆婆沾沾自喜,觉得自己带得好。
孩子去医院体检的日期到了,因为婆婆很早就为了今天带孩子去体检做好了准备,小刘也就只能让婆婆带着孩子去了。结果这么一检查吓坏了医生,仅仅7个月的宝宝竟然有23斤重!
在医生的询问之下才发现,小刘的婆婆竟然一天六次给孩子喂米糊,医生马上怒斥婆婆:“正常7个月的宝宝,体重应该是16斤左右,米糊里主要含有的碳水化合物,对于提升孩子的营养没有什么帮助,反而会导致孩子过度肥胖,这类的辅食要少给孩子吃。”
随后医生给小刘的婆婆科普了孩子过度肥胖的后果,将婆婆吓得表示再也不敢给孩子这么喂饭了。
01、对周岁内的孩子,正常的饮食结构该是怎么样的当孩子在6个月的时候,就已经可以逐渐的添加辅食了,添加辅食的顺序需要循序渐进,一点点的由少到多,从简单到复杂的去变化,对于食物也要从一种,随着宝宝年龄的增长,变换到多种混食的添加。
比如宝宝6个月的时候,从母体中获得的铁成分开始减少,自己合成的铁成分不能满足机体的需求,可以添加一些含铁量比较高的米粉。商店里卖的宝宝添加辅食专用的米粉,比自己家做的一些米粉营养要更加全面一些,选择一些口碑比较好的米粉,也不存在添加过多防腐剂的情况。
宝宝第一次添加辅食,在吃完之后应该要立刻就吃奶,一次性吃饱,让宝宝在饥饿和饱腹之间有一个鲜明的感觉,可以刺激宝宝的胃肠道蠕动和发育。
随着宝宝年龄的增长,在保证宝宝每天能够摄入超过600ml的奶水时,可以逐渐的增加辅食,将米糊换成蔬菜汁、蛋黄等,一般周岁以内的宝宝,添加辅食的次数是3-4次,避免过度喂养的情况发生。
宝宝饮食的选择也要格外的注意,对于宝宝要吃的东西,尽量以少盐或者无盐为主,即使是少量的油也要选择一些植物油,定期的更换宝宝的菜单,保持宝宝对于各种营养的吸收。
(1、少量多餐
有的宝妈没有掌控好孩子的饮食习惯,孩子哭了就喂一点,闹了也喝一点,一天甚至能够吃上6-7次,虽然每次量都不多,但是一天下来也远远超过了整场的摄入量。
添加了辅食之后,有些宝妈自我感觉不能和奶水一起吃,不然起不到效果,于是将辅食和奶水分开喂养,两者交替,导致孩子直接增加了一倍的摄入量。
(2、辅食单一
对于孩子辅食的添加,有些宝妈对于这种知识一知半解的,又害怕自己添加错了,所以秉着少做少错的原则,一直给孩子吃这一种食物。孩子长期吃一种食物不仅营养上跟不上,也会厌食,结果后期孩子不怎么爱吃了,宝妈还不知道怎么回事。
(3、添加进度过慢
有些宝妈掌控不好添加辅食的节奏,直接导致孩子已经可以吃一些半流质的东西了,比如烂面条、土豆泥等食物,但是宝宝的辅食却还是在蔬菜汁和米糊之间徘徊。
(4、添加辅食太过着急
宝宝的肠胃发育并不完善,对于一些饮食没有办法自己消化,如果添加辅食太快,就会对宝宝的肠胃造成负担,所以宝宝会在吃完饭之后,开始哭闹。
(5、成人饮食
少盐少油的清淡饮食不少宝妈觉得没有味道,所以觉得宝宝吃起来也不开心,就想要喂给宝宝一些有味道的食物,看着宝宝吃的开心,自己也很幸福。
宝宝喜欢吃任何有味道的东西,但是宝宝肠胃却负担起这些食物里的刺激性,多油多盐甚至一些带点辛辣的东西,都会对于宝宝的肠胃造成极大的负担。
(6、错误辅食选择
很多宝妈都有给宝宝补充各种营养元素的意识,但是却不知道如何正确的补充营养,觉得蜂蜜对于人的吸收是有好处的,所以也给宝宝添上,怕宝宝的肠胃消化不好,给宝宝准备一些十分精细的食物,比如一些营养粉来代替辅食,为了给宝宝增加一些蛋白质,选择给宝宝吃一些小鱼干磨牙,喝一些豆奶之类的,以上这些东西,都是禁止给宝宝添加的辅食。
(1、营养不良
长期处于少量多餐的喂养情况下,宝宝的肠胃一直处于半饱腹的状态,食物对于他的吸引力并不强,单一的食物也会导致宝宝厌食的情况发生,而且不恰当的添加辅食,会影响宝宝对于营养的吸收,导致一些微量元素无法通过食物进行补充,就会导致宝宝营养不良的情况,进而导致宝宝免疫系统防御降低,造成宝宝以后体弱多病的原因。
(2、肠胃疾病
宝宝的饮食没有固定的规律,又长期吃一些过于精细的食物,导致肠胃十分脆弱,稍微一点粗粮或者谷类的食物,孩子的肠胃就会负担不起,甚至会引发肠梗阻的发生。
(3、过度发育
大量摄入了过度营养,让宝宝在体重方面增长过快,会导致宝宝长大之后,不仅会因为自己的体形而产生自卑,还会增加一些肥胖病发生的几率,比如冠心病、高血压等。
不恰大的摄入一些豆奶,豆制品,会导致宝宝在青春期过早的发育,一旦青春期过早的开始,就会干扰到孩子身高方面的增长,也是导致孩子长不高的其中一个因素。
孩子成长和饮食是全家人都关注的重点,对于周岁内的孩子如何添加辅食喂养,您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吗?欢迎分享您的经验。
想了解和学习更多育儿知识吗?那就打开今日头条APP,在上方搜索栏输入你想要找的如“宝宝辅食方法”,然后就会看一系列你要找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