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肥胖按摩(肥胖的推拿按摩疗法)

南方健康 0
文章目录:

肥胖的真凶找到了!中医:8个常见“减肥穴”,多按或有奇效

小腹的成因有很多,除了均衡饮食和保持运动,也有可能是代谢不好或是体质关系形成的,现在就要教大家一个辅助的小诀窍,透过分辨小腹类型,再针对穴位按压,摆脱小肚腩就能事半功倍!

穴位怎么找

要轻松找到穴道,首先要教大家1寸怎么算。

中医里提到人体的1寸,大约是大拇指的宽度。知道1寸的测量基准后,就可以自己找穴位了。

小腹分4种类型

一、便秘型

有便秘问题的人,按压肚子会似乎有硬块在腹中;如果便秘很严重,按压时甚至会有刺痛感。可以推揉以下穴位来帮助肠道蠕动,以达到排便的功效。

  • 气海穴:位于肚脐正下方1.5寸处。
  • 大巨穴:位于肚脐正下方2寸然后再往左右两旁测量2寸处。

二、水肿型

和胀气型一样会胀胀的,但拍打时有实心感,就像水球一样。按压肚皮时,皮肤颜色会呈现淡黄色,需较久时间才能恢复皮肤色,可以推揉以下穴位来加强代谢,去除多余的水分。

  • 水分穴:位于肚脐正上方1寸。
  • 天枢穴:位于在肚脐两旁2寸处。

三、胀气型

容易胀气的人肚皮会摸起来鼓鼓的、拍打时有空心感,像气球般有弹性,特别容易打嗝或排气。胀气主要是因为循环较慢造成,可以推揉以下穴位加速循环,解决胀气问题。

  • 中脘穴:位于肚脐正上方4寸。
  • 外陵穴:位于肚脐正下方1寸再往左右两旁测量2寸处。

四、松垮型

肚肚摸起来较松软、缺乏弹性、且容易有肥胖纹。中医理论提到,肌肉松垮主要是因身体能量不足,我们可以推揉以下穴位以达到提升能量、紧实肌肤的作用。

  • 带脉穴:位于侧腹部,在十一肋骨尾端(位于腋窝往下画一直线处)与肚脐水平线交点处。
  • 关元穴:位于肚脐正下方3寸。

如果你还不确定自己属于哪一型,也可以顺时针推揉肚子,力道不用太强,有微微酸胀感即可,这样就可以刺激到所有的穴道。

最后,还是要提醒想瘦身的各位,想保持好身材,穴位只是起到辅助作用,从均衡饮食运动习惯做起才是最重要的!

您还有哪些健康养生方面的问题,头条关注南方健康,三甲医院医生顾问持续为您提供专业的健康知识!

#清风计划# #南方健康超能团#

如何甩掉“大肚腩”?腹部按摩四步法来帮你

如今,人们出门时有车辆代步,吃饭时有外卖送上门,再加上经常久坐,日常活动量严重不足,能量摄入远大于消耗,导致过多的能量转化为脂肪。

脂肪存在于疏松结缔组织的脂肪细胞中,而腹部疏松结缔组织分布广泛,脂肪细胞较多,因而容易囤积脂肪。如何才能“瘦腹”呢?

中医认为,腹部不仅有重要的消化器官,也是多条经络的汇聚点,其状态直接影响人的精、气、神和体质。清末名医张聿青指出,形体丰者多湿多痰。脾胃功能受损,难以运化过食的肥甘厚腻,使津液代谢异常,成痰成湿,发为肥胖。

想要改善腹部肥胖,大家不妨尝试腹部按摩。其中,摩腹具有健脾和胃、祛浊利湿的作用;揉腹具有理气健脾、祛湿化浊的作用。摩腹与揉腹结合运用,脾气得健,湿无以生,在改善腹部脂肪堆积方面有明显效果。

第一步:准备工作

选择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用温水洗净双手,保持手部温热。

第二步:穴位点按

中脘穴:

该穴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处。点按该穴可健脾益气、降气化痰、安神。用拇指指腹点按1~2分钟即可。

关元穴:

该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处。关元穴也是保健要穴,点按该穴可补元气、提中气,助脾运化水湿,同时具有强壮身体的作用。用食指和中指指腹点按1~2分钟即可。

气海穴:

该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下1.5寸处。气海穴是保健要穴,点按该穴可补元气、行气散滞、强壮身体。用食指和中指指腹点按1~2分钟后,由气海穴沿任脉(循行于腹部正中)向上推至中脘穴附近,力度以腹部轻微凹陷为宜。

大横穴:

该穴位于腹部,脐中旁开4寸处,左右各一穴。点按该穴可健脾益胃、利湿止泻,缓解腹痛、腹泻、便秘等病症。用双手拇指指腹点按1~2分钟即可。

天枢穴:

该穴位于腹部,脐中旁开2寸处,左右各一穴。点按该穴可理气燥湿、散结止痛、健脾益气。用双手拇指指腹点按1~2分钟后,由左右天枢穴分别向外拨约3个横指的距离,力度以腹部轻微凹陷为宜。

第三步:掌摩腹部

将双手手掌搓热,叠掌,掌心置于腹部,腕关节自然弯曲,前臂发力带动手掌,以肚脐为中心向外画圈,逐渐扩大圆圈的直径至全腹部。摩腹3~5分钟,频率以30~50次/分为佳,操作力度以腹部略微凹陷为宜。

第四步:单掌揉腹

右手手掌以虚掌扣于腹部,按照右手手腕、小鱼际、小指外侧、小指指端、无名指指端、中指指端、食指指端、大拇指外侧的顺序交替施力按压,并在腹部沿顺时针循环揉动。揉腹3~5分钟,频率以15~30次/分为佳,操作力度以腹部略微凹陷为宜。

以上过程,每天进行1次,一周进行6次,可以帮助调节脾胃功能,祛湿化浊。

注意事项

  1. 摩腹最好在餐前或餐后1小时进行,避免吃完饭后立即摩腹。
  2. 操作时,动作要轻柔,避免过于用力造成不适。
  3. 若有腹部疾病,如急性炎症、腹部手术后等,应避免按摩,具体事项可咨询专业医师。
  4. 在按摩的过程中,如果出现疼痛或不适,应立即停止操作。

(来源:健康北京)

责任编辑:闫俊

我只是肿了,不是胖了……真人示范按摩消肿动作

有一种「胖」叫浮肿:一夜醒来,发现自己肿得双眼皮都没了;穿个鞋子,脚怎么都塞不进去。

肥胖使人烦恼,但浮肿更让人揪心。临床上,浮肿引发的“虚胖”是医生诊断疾病的重要依据。

不同部位的浮肿,可能隐藏着什么疾病?轻度浮肿如何通过按摩抵消?

《生命时报》采访专家,帮你的身体“消消肿”。

受访专家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肾内科主任医师 王梅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肾病内科主任医师 王化民

别把浮肿当肥胖

体内水分增加太多又排不出去时,就是浮肿。体重增加的同时,会出现眼皮、脚踝或小腿水肿。

如何判断是否浮肿?

持续按压皮肤5~6秒,然后松开,正常情况下按压部位在松开后10秒内恢复原有状态,否则就是凹陷性浮肿了。

排除疾病因素,一些生活习惯和身体特质易引发浮肿:

01

饮食不当

饮酒过量、吃盐太多、睡前喝水太多会造成面部浮肿。

  • 酒精会降低体内的抗利尿激素而导致浮肿;
  • 吃得太咸,肾脏会减少水分排出,以保持身体中钠与水的平衡;
  • 喝水太多,血管膨胀,血压升高,人也会浮肿。

02

坐姿问题

不良坐姿会带来头颈和肩膀部位肌肉紧张,影响头面部供血,导致脸部浮肿。

03

劳累或熬夜

当身体特别劳累、精神压力过大时,会因眼眶血液循环不畅引起上睑水肿;经常熬夜的人同理。

04

经前激素波动

月经前,雌激素和黄体酮的波动会导致面部浮肿,到了月经后期肿胀会自然消退。

05

自然衰老

随着年龄的增长,支撑眼睛的脂肪开始下垂,眼睛周围的组织和肌肉也会变弱,从而出现“浮肿”的感觉。

不同部位水肿隐藏疾病

浮肿与身体很多器官的病变有关。大部分的浮肿是由肾脏或心脏疾病所引起的。

无论哪里肿,都应先看内科,检查、确诊后,再针对病因治疗。

面部:肾脏病

如果从面部开始浮肿,继而扩大到全身时,罹患肾脏病的可能性很高。

常见的肾性浮肿首先发生在组织疏松的部位,疾病早期患者清晨起床时会发现眼睑、面部浮肿,逐渐遍及全身。

眼睛:眼部疾病

眼睑急性炎症、结膜炎、角膜炎等,都会导致眼皮肿胀。同时,眼部疾病还会伴有眼部红肿热疼等症状,较易辨识。

面部 下肢:甲减

甲状腺功能减退造成的水肿较特殊,是非凹陷性水肿(即用手压不会凹陷),面部及双下肢均可出现,且伴有怕冷、反应迟钝等问题。

下肢:营养不良

营养不良性浮肿,一般从下肢水肿逐步蔓延至全身,且伴有明显的消瘦。年龄偏大的老年人下肢静脉回流不好,也会引起腿部水肿。

足部 下肢:心脏病

心脏引起的浮肿多从身体下垂部位(如足部和下肢)开始,发展较慢,早期表现为晨轻暮重,或活动后明显,休息后减轻。

脚踝:肝病

肝源性水肿主要从双脚踝部先肿,再表现为腹水。

轻度浮肿自我按摩

轻微的眼部、脸庞或四肢浮肿,大多是不良生活习惯增加肾脏负担导致的。一般女性比男性、胖的比瘦的、年龄大的比年龄小的更易浮肿。可以通过适当的按摩抵消浮肿。

脸:眼圈浮肿,双颊圆润

浮肿原因:酒精摄入过多、口味重、运动不足。

解决方案:睡前禁水 早起按摩。

1

眼周按摩,双手要由外到里,自下而上地沿着眼周和眉骨轻轻画弧按揉,重复做5次;

2

从太阳穴开始向下巴刮压5次,在下巴处可稍微用点力;

3

沿着耳朵到肩膀的线条按揉5次。颈侧是淋巴和血管集中的地方,按揉可促进血液和淋巴循环。

按摩前还可以试试冷热敷交替疗法:准备两条毛巾,一条浸冷水,一条浸热水,拧干后交替敷在脸上,各维持5秒左右,做3次。

腿:大腿、小腿发生浮肿

浮肿原因:肌肉疲劳,空调冷风,固定姿势等。

解决方案:局部按摩。

1

大腿浮肿:先用双手在腰侧和大腿快速按揉几下预热,再从膝盖两侧平按到腿根。

2

臀部浮肿:臀部重点放在尾椎,用按摩锤或按摩板对尾椎按摩。

3

小腿浮肿:平坐在地板上,单脚竖起,双手握住脚踝按揉,沿着小腿肚一直按到大腿根,重复几次后换腿,直到浮肿消除。▲

本期编辑:刘云瑽 动作示范:杨萌

版权声明:本文为《生命时报》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