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症吸脂(太胖吸脂会有危险吗)
吸脂就能减肥?还真不一定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薛仁政 通讯员 游华玲
5月11日是世界防治肥胖日。说到减脂塑性,很多人都会想到吸脂手术。吸脂手术即脂肪抽吸术,也被称为吸脂减肥术和体型雕塑术,是一种利用器械通过皮肤小切口伸入皮下脂肪层将脂肪碎块抽吸出以达到去除脂肪的目的。
根据以往报道,有人在吸脂手术后获得了姣好的身材和靓丽的容颜,也有不少人在手术后面临着皮肤褶皱、局部凹陷的情况。吸脂手术能减肥吗?吸脂手术能安全塑形吗?记者专访美容整形科专家对此作出解答。
“近些年选择做脂肪抽吸术的人群越来越多,对脂肪进行的手术数量在医疗美容类手术中能排前三。”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整形美容科副主任郑志芳介绍,吸脂手术的主力军是追求身材姣好、容貌美丽的年轻女性,以单纯减肥减重为目的的人只占少数,郑志芳更愿意称他们为“求美者”而非“患者”。
“每年都会爆出有人在做完吸脂手术后恢复不理想,出现皮肤褶皱、局部凹陷等情况,这与‘求美者’本身皮肤松弛和抽脂过多有关。”郑志芳说道,随着技术的发展,吸脂手术的满意度越来越高。医生在与“求美者”的术前沟通中会明确告知其手术风险,并针对其要求制定个性化手术方案。只要手术设计合理、操作规范,“求美者”在术后遵从医嘱,穿着塑形衣,大部分手术风险可以控制,吸脂区皮肤并不会受到太大的损害。
郑志芳介绍,吸脂手术最适合的人群是局部脂肪堆积、有改善外形需求的“求美者”,而非为了减重、变瘦的肥胖症患者。
“对于BMI指数小于28的大多数人来说,吸脂后体重可能与手术前相比不会有太大差别。”郑志芳谈道,脂肪的密度并不大,在抽掉少数脂肪后会有其他组织重新生长,显瘦但不一定减重。
“BMI指数高于28的严重肥胖症患者吸脂可以有效减重,但是由于患者可能存在多种基础病,手术风险较高,吸脂手术不建议作为肥胖症患者减肥的首选。”郑志芳说道。
减肥应当多学科协作“我注意到,在《基于临床的肥胖症多学科诊疗共识(2021年版)》中,并没有美容整形科医生的参与,我认为这是比较遗憾的事情。”郑志芳介绍,减肥的过程是一个综合、长期的过程,应当有包括消化、营养、运动医学、心理学、美容整形科、中医科、内分泌科等多个学科联合进行研究,才能帮助有减肥需求的患者。
郑志芳强调:“减肥是很痛苦的,无异于脱一层皮。”这一过程需要肥胖患者从减少热量摄入、提高运动强度做起,是与人的本性相悖的。“在这一过程中可能出现方法的问题,也可能出现心理的疾病,需要正确的方法和强大的内心,单靠患者自己闭门造车是很难成功的。”他建议,应当规范和普及具有相关资质的专业减肥机构,由多学科医护人员为减肥者提供正确的方法指导和心理帮助,才能减轻减肥者的痛苦,提高减肥的成功率、减少体重反弹的可能性。
“在这一过程中也要注意宣传科普的作用,让更多的人意识到肥胖的危害,以治疗为中心转向以健康管理为中心。预防肥胖必须从小做起,如果到严重肥胖的程度,无论哪种减肥方式都会更加痛苦。”郑志芳说道。
了解更多
吸脂就能减肥?显瘦但减重小
说到减脂塑性,很多人都会想到吸脂手术。根据以往报道,有人在吸脂手术后获得了姣好的身材和靓丽的容颜,也有不少人在手术后面临着皮肤褶皱、局部凹陷的情况。吸脂手术能减肥吗?记者专访美容整形科专家对此做出解答。
吸脂更多是美容
“每年都会爆出有人在做完吸脂手术后恢复不理想,出现皮肤褶皱、局部凹陷等情况,这与‘求美者’本身皮肤松弛和抽脂过多有关。”郑志芳说道,随着技术的发展,吸脂手术的满意度越来越高。只要手术设计合理、操作规范,“求美者”在术后遵从医嘱,穿着塑形衣,大部分手术风险可以控制,吸脂区皮肤并不会受到太大的损害。
郑志芳介绍,吸脂手术最适合的人群是局部脂肪堆积、有改善外形需求的“求美者”,而非为了减重、变瘦的肥胖症患者。
“对于BMI指数小于28的大多数人来说,吸脂后体重可能与手术前相比不会有太大差别。”郑志芳谈道,脂肪的密度并不大,在抽掉少数脂肪后会有其他组织重新生长,显瘦但不一定减重。
“BMI指数高于28的严重肥胖症患者吸脂可以有效减重,但是由于患者可能存在的多种基础病,手术风险较高,吸脂手术不建议作为肥胖症患者减肥的首选。”郑志芳说。
减肥应当多学科协作
“减肥是很痛苦的。”郑志芳强调,这一过程需要肥胖患者从减少热量摄入、提高运动强度做起。“在这一过程中可能出现方法的问题,也可能出现心理的疾病,需要正确的方法和强大的内心,单靠患者自己闭门造车是很难成功的。”因此,他建议,应当规范和普及具有相关资质的专业减肥机构,由多学科医护人员为减肥者提供正确的方法指导和心理帮助,才能减轻减肥者的痛苦,提高减肥的成功率、减少体重反弹的可能性。
“在这一过程中也要注意宣传科普的作用,让更多的人意识到肥胖的危害,以治疗为中心转向以健康管理为中心。预防肥胖必须从小做起,如果到严重肥胖的程度,无论哪种减肥方式都会更加痛苦。”郑志芳说道。
(羊城晚报记者 薛仁政 通讯员 游华玲)
来源: 羊城晚报
肥胖定义及皮下脂肪研究 吸脂需选对方式才能有效
当前肥胖已经成为了全世界的公共卫生问题,国际肥胖特别工作组(TOTF)指出,肥胖将成为新世纪威胁人类健康和生活满意度的最大杀手。不能否认的是,肥胖已经称为一些疾病,并且一直严重威胁我们的健康。
肥胖的定义和体形的评价
临床上将肥胖分为两大类,单纯性肥胖和神经内分泌或代谢失常性肥胖,也称病态性肥胖或者症状性肥胖。单纯性肥胖又分为体质性肥胖和过食性肥胖。
1、单纯性肥胖
单纯性肥胖是错误营养的最常见形式。然而遗传,激素和饮食不规律被认为是引起肥胖的主要因素。
2、病态性肥胖
通常某些疾病与肥胖有关,特别是由于内分泌性疾病引起的脂肪代谢异常,可致肥胖症或脂肪堆积异常,或称症状性肥胖,即为神经-内分泌性肥胖。
皮下脂肪的研究
1、皮下脂肪的生理功能
皮下脂肪细胞即体细胞,体细胞是影响和能量的贮藏库,对外环境有绝缘作用。体细胞围绕人体的肌肉和骨骼系统,保持着人体的形态。
2、皮下脂肪的分型
人体的脂肪可分为两种类型,1、可代谢的活动脂肪(浅层脂肪),其易于产生和减少。2、储存脂肪(深层脂肪),大多数为先天性局部脂肪堆积,其易于产生,但很难减少。
3、皮下脂肪的组织学和解剖学
浅层脂肪,从组织学和解剖学方面看,浅层脂肪被包裹在由结缔组织形成的纤维隔内,其直径为0.5cm到1cm,纤维牢固的附着至皮肤的下面和浅层筋膜的表面。浅层脂肪厚度一般为1cm,但也可增至几个;厘米,在浅层脂肪内存在有较多的血管和淋巴管。
深层脂肪,正常情况下深层脂肪可达到几个厘米,在饥饿的状态下,其对抗分解的能力比浅层脂肪要强。
深层脂肪的组织结构较为疏松,仅含有少量的血管。下腹部的深层脂肪通常比想象的要少,上腹部没有深层脂肪,其出现肥胖的现象是由于浅层脂肪的季度增生造成的,上腹部的脂肪内含有较多的纤维组织和血管。正常情况下,人体脂肪细胞的数量是一定的,但在过度肥胖人中的脂肪细胞可以产生增殖现象,数量增加。
人体表面深层脂肪的分布:人体下腹部、股内侧、股外侧、膝内侧和臀后侧等部位。
吸脂是利用器械通过皮肤小切口深入皮下脂肪层,将脂肪碎块吸出以达到吸取脂肪的目的的方法,适用于体态整形。虽然吸脂能快速实现瘦身,但是现如今,很多人宁愿流汗也不愿意选择它,主要还是担心它的安全性问题。
吸脂手术历经几十年的发展,其技术已逐渐完善,只要施术者经过严格的培训,选择适宜的患者,具有完善的设备,吸脂减肥一般来说是安全可靠的,术后满意率较高。现在的吸脂技术已经非常成功,而且也不是特别复杂的手术,但是对于选择医院和医生很关键,有些人做了吸脂以后之所以会遇到一些不良反应和并发症,一般是由于医生技术不过关、不规范操作引起的。
吸脂手术常见的并发症及病因
1、血肿、血清肿,术后包扎压力不够,特殊部位术后不易包扎或活动过度。
2、炎症和感染,术中无菌技术操作不严,机体免疫力低下,如应用激素类药物、术前疲劳、感冒等,操作过程粗暴,术后局部积液术后包扎不紧等。
3、肿胀和瘀斑,通常由于机械原因造成如弹力裤去掉后过早剧烈运动,腿部吸脂后过早、过多行走等。
4、皮肤坏死,多因吸刮过度、操作粗暴或皮瓣分离过大引起,也可因对大血肿处理不当所致。
5、脂肪栓塞综合征,破坏的脂肪细胞内容物,特别是中性脂肪和甘油三酯从静脉到达肺、。在呼吸上皮分解成脂肪酸,从而造成了血管内脾损伤,继而造成脂肪栓塞综合征。
吸脂后遗症难以根治想避免选择安全的方式很关键
吸脂术后并发症是可以预防的。根据临床实践表明,为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严格筛查吸脂适应人群,做好术前准备,术中控制单次吸脂量及吸脂面积,强调无损伤操作。威塑吸脂运用超音使得脂肪乳糜化,不损伤血管神经和结缔组织,淤青少,出血量少,抽出的脂肪为纯金黄色,且恢复期短。探入皮下即可溶脂,能够深入传统吸脂难以操作的部位,既允许大面积和深层抽吸,又能针对浅层脂肪进行雕塑。崔智燮医生性格细致精微,手术细腻流畅,塑造了众多成功的威塑吸脂案例。
记得有一期《奇葩说》的辩题,叫做“长得太胖被同学嘲笑欺负,要不要减肥?”其实人类社会对于“胖子”的歧视,不仅仅是显性的嘲笑和欺负,也包括隐性的孤立和拒绝。例如,童年时期的同伴拒绝和同伴疏远,成年时期的职场拒绝和能力否定。因为,人们默认“胖”就是懒惰、贪吃、丑陋、蠢笨的,是缺乏自律、缺乏意志力、放纵自我、失败、无能、不负责任、道德堕落的表现。不过现在好了,选择安全的吸脂手术就能摆脱肥胖的困扰。
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