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学生(肥胖学生体育中考有照顾吗)
上海“体重管理年”实施方案发布,试点开展超重肥胖学生精准干预
不同的人群该如何有针对性地进行体重管理?
近日,《上海市“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简称《方案》)印发,该《方案》由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上海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等16个部门联合制定。
上海市“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主要项目。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官方网站 图
方案指出,体重水平与人体健康状况密切相关,体重异常特别是超重和肥胖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部分癌症等慢性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调查显示,上海市居民超重肥胖形势不容乐观,亟需加强干预,予以改善。
上述方案根据国家“健康中国”相关文件制定并实施,涉及5个部分16条主要措施。力争通过三年左右时间,自2024年起进一步完善体重管理支持性环境,促使本市居民体重管理意识和技能显著提升,健康生活方式更加普及,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稳步提升,全民参与、人人受益的体重管理良好局面逐渐形成,部分人群体重异常状况得以改善。
方案注重不同人群的分类指导及其体重管理的专业化、科学化,如针对孕产妇,重点是提供孕期营养示范性一体化服务,孕前维持适宜体重,孕期合理增重,产后减少体重滞留,预防低体重儿、巨大儿等发生;而针对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重在强化体格生长全面监测、营养与喂养指导以及身体活动和运动指导;针对学生,重点是培养儿童青少年形成动态测量身高、体重、腰围的健康习惯,帮助超重和肥胖的学生做到“一减两增、一调两测”(减少进食量、增加身体活动、增强减肥信心,调整饮食结构、测量体重、测量腰围),研制本市儿童青少年肥胖筛查转诊标准和肥胖干预工具包,试点开展超重肥胖学生精准干预;而针对职业人群,其重点是指导加强体重监测和定期体检,培养健康生活方式,有条件的单位可设立职工健身驿站、健身角等,丰富职工体育健身活动,提高职工的健康素养和身体素质等;针对老年人,重点是指导适口餐食、适当运动、维持适宜体重;慢性病人群重点开展体重、腰围、体成分、血脂等监测,随访管理中提供运动干预和营养膳食指导。
方案还强调社会广泛参与,主要包括营造社会支持性环境、强化家庭作用、规范服务模式、发挥中医药作用和倡导消费新理念。
在社会层面,共同推进体重管理进家庭、进社区、进医疗卫生机构、进餐馆食堂等,强化家庭、市民健康自我管理小组作用,引导企业研发体重管理新产品,丰富科学锻炼方法和器材;在医疗卫生层面,鼓励医疗机构设置体重管理、肥胖防治等门诊,制定体重分级管理规范,依托诊疗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居民提供合理膳食、运动处方等健康生活方式指导,为重点人群提供包括中医药在内的规范诊疗服务。
此外,方案同时注重科普宣传,提升公众体重管理意识。包括强化科学指导、创新科普形式、提升科普能力。强调科学性、权威性、针对性和有效性,通过编发“健康体重”市民健康知识读本、组织专家和志愿者参与、运用多种媒体和渠道开展全方位、立体式科普。
与此同时,方案要求充分运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创新体重管理模式,研发体重管理智能穿戴设备,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制定个性化营养、运动干预方案中的应用。
澎湃新闻首席记者 陈斯斯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最新政策!国家出手!事关中小学生超重肥胖→
近日,国家疾控局、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发布《中小学生超重肥胖公共卫生综合防控技术导则》(以下简称《导则》)。《导则》提出哪些内容?儿童青少年减重应该怎么吃?一起了解↓↓
预防中小学生超重肥胖
最新政策来了!
超重、肥胖影响中小学生健康,亟需加强干预。《导则》明确提出预防为主、早期干预和疾病预警三级预防策略,旨在通过科学、系统的综合防控措施,有效预防和控制我国中小学生超重肥胖的发生发展,保障学生身心健康。
《导则》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措施,将全面、系统地推进我国中小学生超重肥胖防控工作。
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网站截图。点击图片查看详情
●促进健康饮食,做到少盐、少油、少添加糖;
●详细提示科学干预方法,鼓励学校配备有资质的专兼职营养指导人员;
●保证身体活动,促进运动日常化,鼓励学校每天开设1节体育课;
●筛查建档,结合健康体检等工作建立学生健康档案,及时向家长反馈体检结果;
●发布《中小学生超重肥胖风险自测评估表》,部署家校在专业机构指导下通过计算自测评估表总分,开展评估预警。
国家出手教娃减肥!
适合中国孩子的减肥食谱
吃多少?
《儿童青少年肥胖食养指南(2024年版)》建议
应依据儿童青少年的
生长发育特点和平衡膳食原则
尽可能使食物选择多样化
注意荤素搭配、粗细搭配和色彩搭配
怎么吃?
1
东北地区
东北地区居民饮食
以米面、畜禽肉及奶类(牧区)为主
烹饪方式以炖菜为主
肥厚实在、味重色浓
东北地区儿童青少年
要控制油、盐、 糖的摄入
↓滑动查看东北地区儿童青少年减重食谱↓
向下滑动查看更多
2
西北地区
西北居民喜面食
主食以小麦、玉米等为主
肉类以牛、羊肉为主
瓜果丰富,绿叶蔬菜相对较少
西北地区儿童青少年
要保证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物和杂豆摄入
少用烧烤等烹调方式
↓滑动查看西北地区儿童青少年减重食谱↓
向下滑动查看更多
3
中部地区
中部地区居民日常主食以米、面为主
蔬菜种类多样,水果丰富
喜欢吃腌制的肉类
烹调多用蒸、煨等方式
汤品繁多,普遍嗜辣
易伴随高油、高盐摄入
中部地区儿童青少年
要控制油、盐的摄入
↓滑动查看中部地区儿童青少年减重食谱↓
向下滑动查看更多
4
西南地区
西南地区居民主要以大米和糯米为主食
肉类以禽畜肉为主,口味重
大多喜辣、麻、酸
虽然西南地区儿童青少年
肥胖在我国处于低流行水平
但近年来逐年增加
更强调儿童青少年肥胖预防
↓滑动查看西南地区儿童青少年减重食谱↓
向下滑动查看更多
5
东南地区
东南地区居民以大米为主食
新鲜蔬菜品种多,喜食水产品
整体饮食偏清淡
口味以清、鲜、嫩、爽为主
其中,粤、港、澳居民
有喝早茶、吃宵夜及喝汤的习惯
汤料常采用食药物质
东南地区儿童青少年
肥胖率在我国相对较低
儿童青少年要少吃宵夜和甜点
↓滑动查看东南地区儿童青少年减重食谱↓
综合《新闻直播间》、国家疾控局、健康中国微信公众号、央视一套微信公众号
来源: 广西新闻网
事关中小学生超重肥胖,最新政策来了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权威快报|预防中小学生超重肥胖最新政策来了!
7月22日,国家疾控局、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发布《中小学生超重肥胖公共卫生综合防控技术导则》。
超重肥胖影响中小学生健康,亟需加强干预。导则明确提出预防为主、早期干预和疾病预警的三级预防策略,旨在通过科学、系统的综合防控措施,有效预防和控制我国中小学生超重肥胖的发生发展,保障学生身心健康。
促进健康饮食,做到少盐、少油、少添加糖;详细提示科学干预方法,鼓励学校配备有资质的专兼职营养指导人员;保证身体活动,促进运动日常化,鼓励学校每天开设1节体育课;筛查建档,结合健康体检等工作建立学生健康档案,及时向家长反馈体检结果;发布《中小学生超重肥胖风险自测评估表》,部署家校在专业机构指导下通过计算自测评估表总分,开展评估预警……导则提出了一系列具体实施措施,将全面、系统地推进我国中小学生超重肥胖防控工作。
记者:顾天成
编辑:郭宝江、田宇
设计:潘一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