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的元凶(肥胖的元凶是什么)
肥胖背后的“元凶”
【来源:晋江经济报】
晋江市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李美蓉
如今,打工人面临着工作和生活的种种压力,焦虑、紧张已成为常态,过劳肥也在无形之中威胁着人们的健康。为什么会出现过劳肥?其原因不得而知。今天,我们邀请晋江市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李美蓉来和大家聊聊导致过劳肥的原因之一——皮质醇。
解析:过劳肥的“元凶”
皮质醇是啥?李美蓉解析说,皮质醇,常被通俗地称作“压力激素”“压力荷尔蒙”,由肾上腺皮质产生,是我们身体里一种很重要的激素。身体面临压力时,就会释放皮质醇。正常情况下,皮质醇有利于调节压力、分解脂肪、稳定血压、对抗炎症、控制血压、血糖水平,帮我们激发更多能量,让我们注意力更集中等。
皮质醇分泌具有昼夜节律性。早晨8点左右皮质醇水平最高,下午时它就会下降,最低点大约在凌晨2点。皮质醇也在以下方面发挥作用:调节身体的睡眠——觉醒周期;管理身体如何利用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李美蓉介绍,皮质醇是过劳肥的“元凶”之一。如果我们采用一些降低皮质醇水平的实用方法,就可以帮助身体适当地控制压力。不妨一学!
自查:皮质醇高的表现
每天晚上睡不着,怎么减肥体重都在涨,心情忽上忽下,你有类似的情况吗?如果以上症状都“中招”,你可能会被诊断为“皮质醇太高”。皮质醇过量,是导致肥胖比较常见的原因。除肥胖外,皮质醇的过量分泌,还可能导致一些疾病的发生,比如高血压、糖尿病、骨质疏松等。
需要注意的是,通常皮质醇的长期增高会导致身体出现较明显的症状,“例如向心性肥胖、满月脸、水牛背,腹部及大腿出现紫纹等特征。”李美蓉强调,情绪长期不稳定,内分泌紊乱,比如女性体毛突然长很多,也应引起重视。皮质醇激素,与压力因素密切相关。比如长期失眠会导致皮质醇升高,而皮质醇升高后也容易失眠,“但一般紧张、焦虑等状态缓解后,皮质醇会慢慢下降。一般来说,在治疗好原发病后,体重也会逐渐恢复到正常状态。所以大家也不必过分担心。”
“大家如出现失眠焦虑等情况,应前往医院进一步评估,查明是否为皮质醇所致。”李美蓉提醒,如若由甲减或肾上腺肿瘤导致的皮质醇异常,则需治疗原发病;而短期的皮质醇增高,改善生活习惯尤为重要。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肥胖元凶是能量过剩 多样化均衡化是选择食物金标准
有人认为,主食是肥胖的“元凶”。其实不然。肥胖的“元凶”是能量过剩。
从营养学的角度看,没有最好的食物,只有合理的选择。食物种类万千,营养特点各异,注重多样化、均衡化是选择食物的“金标准”。
吃米好还是吃面好?其实,米、面在食物类别中属于谷类,从营养价值来看,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营养学称为“糖类”,但以多糖为主。谷类、薯类、杂豆等统称为“主食”,是中国人每日能量的主要来源,约占总能量的一半,亦是最经济的能量来源。在能量充足的情况下,蛋白质、微量元素等才能发挥作用。所以,主食不能不吃。精加工后的米、面,从营养素含量上来说几乎没有差异。所以,吃米还是吃面,完全可以根据饮食习惯和个人喜好来决定。
减肥的原理是让能量摄入小于能量消耗。减肥时,蛋白质、水分、微量元素必须充足,以此保证新陈代谢和维持生命。另外,两种产热营养素“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可以适量减少,但仍要满足最基本的能量需求。
主食除了富含碳水化合物外,人类每日所需的B族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蛋白质,一半的来源都是主食。粮谷类在精制加工过程中,B族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遭受了重大破坏和损耗。因此,粮谷类食物不能过分加工,日常饮食中,一定要做到“粗细搭配”,粗粮(未精制加工的全谷物、杂豆类、薯类)要占到主食总量的1/3到1/2。
人一天吃进去的食物,如果以重量来衡量,蔬菜是最多的,大约为1斤左右,但蔬菜热量低、体积大,富含膳食纤维、矿物质(钙、钾)、维生素和植物化学物。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指出,深色蔬菜应占到蔬菜总摄入量的1/2以上。深色蔬菜包含深绿色蔬菜(西蓝花、菠菜、油菜、芹菜叶、韭菜等)、橘红色蔬菜(胡萝卜、西红柿、南瓜、红辣椒等)、紫色蔬菜(红苋菜、紫甘蓝等)。深色蔬菜中β—胡萝卜素(可转化成维生素A)和植物化学物(花青素、番茄红素等)的含量要高于浅色蔬菜。
水果的特点是水分丰富、味道甜美、可直接食用。直接食用可以最大程度地保留其中的维生素C。但水果中的糖以单糖为主,如葡萄糖、果糖等,过量食用会影响血糖和血脂,健康人每日200—350克为宜。
植物化学物在预防人类心脑血管疾病、防癌抑癌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其中,类黄酮属于其中的多酚类家族,有较强的抗氧化、抑制微生物生长、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等作用。类黄酮物质是蔬菜、水果中重要的功能成分之一。我国学者将常见蔬菜、水果中的类黄酮类物质进行了测定,发现常见蔬菜中类黄酮类物质含量较多的为:洋葱、芹菜、西芹、藕、豆角、油豆角、红甜菜、甜椒、苦瓜;常见水果中类黄酮类物质含量较多的为:石榴、山楂、红提、草莓、巨峰葡萄、芒果、猕猴桃、龙眼、冬枣、布朗。
蔬菜、水果中营养素较多,多样化选择是保证营养素均衡摄入的前提。(作者为中日友好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 石劢)
来源: 人民日报
你为什么会一直长肉,让你发胖的“元凶”到底是啥?
这两年,随着营养热量学越来越普及,很多人都听说过一个词“热量过剩”或是“能量过剩”,这就是导致我们发胖的“元凶”。
这么说没有任何问题。理论上说,所有的单纯性肥胖(吃胖的),都可以归因为“热量过剩”。
这就好比说,小花姑娘的基础代谢率是1200千卡,她每天摄入的总热量是1800千卡。但是她每天的基础代谢率 食物热效应 活动消耗,这三大“热量出口”算一起,也只能消耗掉1500千卡。这么算起来,小花每天都有300千卡左右的热量消耗不掉,就会被身体转化为脂肪,储存在脂肪细胞。日积月累,小花就会越来越胖。这就叫“热量过剩”导致的肥胖。
那我们再往下深挖一层,很多胖友为啥容易“热量过剩”呢?除了运动少以外,很可能是他们平时经常吃“高碳水 高脂肪”的饮食结构,也就是我常常说的“糖油混合物”。
老“粉丝”都知道,我一直强调,回归到具体的膳食结构上来看,“糖油混合物”才是使人发胖的元凶。
为啥呢?原因有三点:
第一,“糖油混合物”往往都是高热量食物。很多人都知道,人体必需的营养素有七种。但是能够产生热量的营养素只有三种,它们分别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业内称之为“三大产能营养素”。
那它们到底能产生多少热量呢?大家记住三个数字:449。一克碳水≈4千卡热量;一克蛋白质≈4千卡热量;一克脂肪≈9千卡热量。也就是说,在同等重量的前提下,脂肪能产生的热量是最高的,每1克脂肪大概就能产生9千卡热量。
搞明白这些基础知识以后,你就知道为啥那些“高碳水 高脂肪”的食物,基本上都是高热量的了。因为,脂肪这玩意本身就是“热量炸弹”。
我分别给大家举几个例子,你们感受一下。
高脂肪食物:
每100克肥猪肉,脂肪含量88.6克,热量807千卡;
每100毫升花生油,脂肪含量99.9克,热量899千卡;
每100克红烧肉,脂肪含量53.3克,热量529千卡;
每100克黄油,脂肪含量98克,热量888千卡。
高脂肪 高碳水食物:
每100克汉堡包,脂肪含量11.7克,碳水含量31克,热量256千卡;
每100克奶油蛋糕,脂肪含量21.8克,碳水含量20.7克,热量349千卡;
每100克油条,脂肪含量17.6克,碳水含量51克,热量388千卡;
每100克油饼,脂肪含量22.9克,碳水含量42.4克,热量403千卡;
每100克方便面,脂肪含量21.1克,碳水含量61.6克,热量473千卡;
每100克薯片,脂肪含量37.6克,碳水含量53.4克,热量548千卡;
上面,我提到小花姑娘的基础代谢率是1200千卡,那么她一天的零食只要吃200克的薯片或吃350克的奶油蛋糕,就吃够了一天基础代谢率所需要的热量,再加上吃正餐,很容易造成“热量过剩”。所以,很多喜欢吃加工零食的女孩,往往都会长得比较“圆润”。
可能有些朋友会说,我从不吃零食,就一天正常吃三餐,怎么也容易胖呢?那你回忆一下,你是不是喜欢吃白馒头 红烧肉,或是喜欢米饭 排骨汤,或是喜欢炒菜放一大摊油,或是炒菜喜欢放五花肉等等,这些膳食结构都构成了“糖油混合物”。
爱吃薯片,是喜欢吃“糖油混合物”。爱吃米饭 红烧肉,那也是喜欢吃“糖油混合物”,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
在所有的饮食结构中,比如高碳水饮食(也会长肉)、高蛋白质饮食或是高脂肪 高蛋白质饮食等等,只有高碳水 高脂肪饮食(糖油混合物)长肉的概率是最高的。为啥?这跟我们身体内一种叫“胰岛素”的降糖激素有关。
在生理学(第8版)教科书上说:胰岛素,是由胰腺内分泌部位“胰岛”分泌的一种蛋白质类激素。它是唯一一种可以“降血糖”的激素。
胰岛素这玩意对人体非常重要,它不但可以“降血糖”,还可以促进蛋白质和脂肪的合成,同时还可以抑制蛋白质和脂肪的分解、利用。胰岛素的降糖原理,就是把血中葡萄糖送去给“细胞”供能或转化为少量糖原储存备用。
假设你很喜欢吃方便面,方便面中含有高碳水 高脂肪。而高碳水会快速升高血糖,刺激身体释放过量的胰岛素来降血糖。当大量胰岛素被释放出来以后,它又会促进脂肪的合成和抑制体内脂肪的分解。
结果是:在胰岛素和某些酶的共同作用下,细胞消耗不掉的血糖会在胰岛素的作用,有一小部分合成了“糖原”储存在肝脏和肌肉内,剩下一大部分被转化脂肪,储存在脂肪细胞。而吃下去的高脂肪,也会因为消耗不掉,最终被储存在脂肪细胞。
也就是说,爱吃“糖油混合物”等于是为身体提供了双重长肉的“粮草”。
第三,“糖油混合物”会使人百吃不厌。如果说一种食物热量高、容易长肉,我觉得这都不可怕。最可怕的就是,这类食物不仅仅热量高、容易长肉、而且还很好吃,让你吃起来就上瘾,常年累月的吃也吃不够,不吃就想得慌。那这类食物,就太可怕了。
而那些“糖”跟“油”混合在一起的食物,就是这类“很可怕”的食物。
我指导过的胖友就不说了,单说我们家博雅医生,自己就是医生,那健康意识很高了。隔三差五,我就能发现她用手机偷偷地买蛋挞、奶酪蛋糕、汉堡包和各种雪糕。你看看,这些东西无一例外全是“糖油混合物”。有时候,我发现了会严词厉色地提醒她,说这些东西都不健康,咱少吃一点。不过,气氛很快就会再次变得其乐融融,因为被我发现了以后,她就会分我一点吃。
是的,很多时候,我也拒绝不了“糖油混合物”,那玩意是真的好吃。
综上所述,理论上来说,“糖油混合物”只是造成“热量过剩”的因素之一。但事实上,我们回归到具体的膳食结构上来看,“糖油混合物”才是让大多数人发胖的“元凶”。
想要减肥,就要“反其道而行之”,想办法切断膳食结构中“高碳水 高油脂”的组合,才能瘦得长久。
在这里,我可以给大家几点建议:
1、每天摄入的碳水总量控制在150克左右。具体可以参考你的基础代谢率来吃,假设你的基础代谢率是1600千卡,每天就可以吃160克碳水(这里看不懂的,去看我上一篇文章)。
2、减肥人士,每餐炒菜的油,尽量控制在7克以内。全天炒菜油的总量,控制在20克以内。
3、非大基数肥胖(BMI低于28)每天只吃一个蛋黄,可以吃3-6个鸡蛋白;喝全脂牛奶别超过250毫升;不要吃任何肥肉和肉皮。
4、尽量不要吃任何,每100克碳水高于45克和每100克脂肪高于15克的加工零食。如果想吃,每天控制在100克以内,并且要把当餐的主食,酌情减量一半左右。
5、如果偶尔要出去吃火锅、烤鱼、烤肉、自助餐之类的大餐,记得去掉米饭、馒头之类的主食。也不要吃任何隐形“主食”,比如:牛肉丸、鱼豆腐、鱼丸、粉条、粉丝、土豆、红薯、山药和南瓜等等。
我是杜轩建,一个“靠点谱”的减重营养师。
部分参考资料:《中国食物成分表(第6版)》《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生物化学——基础理论与临床》《内科学(第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