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的根本(肥胖的根本原因就是摄入的热量超过了消耗热量)
肥胖也是种病,怎样防治?专家来支招
2024年5月11日是“世界防治肥胖日”。5月8日,株洲市中心医院举行多学科联合义诊,促进肥胖及相关代谢性疾病的有效预防和治疗。
株洲市中心医院肝胆胰中心、代谢内分泌科、临床营养科等科室有关专家现场坐诊,为市民提供营养指导和减重咨询;营养师、运动治疗师现场支招,教大家如何科学有效减重;现场还有免费测量身高、体重、血糖、血压,无创肝纤维化检测,人体成分分析等项目。
肥胖作为十大慢性疾病之一,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专家提醒,肥胖不仅影响形体美,还会造成糖尿病、脂肪肝、高血压、多囊卵巢不孕不育、心脑血管等多种疾病,甚至会引起猝死。此次义诊,旨在让大家了解什么是肥胖,如何通过饮食、运动、药物等方法正确进行治疗,让更多群众知晓健康的重要性。
“我们每年都会举办相关的健康宣教,让更多的老百姓知道肥胖是一种疾病,需要提前进行预防和治疗。”株洲市中心医院主任医师、肝胆胰中心主任唐才喜介绍。
如何如何防治肥胖?专家建议从以下四方面着手。
一、日常饮食、生活习惯规律
要知道,导致肥胖的根本原因就是——人体摄入的热量远远超过消耗的热量。
因此,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控制热量的摄入。比如在保持营养均衡的前提下,限制每日摄入食物的总热量,养成食物的合理搭配以及科学饮食的习惯,包括进食时间、次数以及进食速度等科学性。
二、及时补充水分
及时补充水分,能够很好地促进血液循环以及提高基础代谢。
不仅能提高脂肪的燃烧率,同时还可以让身体变得易瘦。每天喝温热的水在2升左右,既能够有饱腹感,还可以限制饮食和改善代谢。
无论是否在减肥瘦身期间,每天多喝温热的白开水,还能够起到美容护肤的效果。但是要注意,一次性不能够喝得过多,饮水的时候可以分次慢饮。
三、定制一份适合自己的运动计划
每天运动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可以根据自身的身体情况,定制适合的运动方式。在刚开始的时候,运动量不要太大,可以慢慢地循序渐进提升训练强度,同时要做到每天坚持。
四、保持作息规律,以及睡眠时间充足
睡眠不够会导致皮质醇的增加,进而导致人体无法很好利用血液中的糖分,继而导致脂肪的储存以及肌肉的消耗。
保质保量的睡眠能促进肌肉高效生长。同时,人在熬夜后还会触及食欲相关激素,从而会偏向于渴望吃高热量的饮食,同时还会失去人体宝贵的肌肉,让人进入易胖体质。
管住嘴,迈开腿,睡好觉,依然是预防肥胖的重要法宝。只有健康饮食、合理运动,才能收获健康。
潇湘晨报记者任弯湾
来源: 潇湘晨报
健康的肥胖?根本不存在
来源:【中国科普网】
生活方式是重要的混杂因素,严重影响脂肪含量与死亡风险的关系。日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内科李启富教授团队的研究表明,对于全身脂肪含量偏少的人,存在“健康的瘦”和“不健康的瘦”,但对于脂肪含量过多的人,不存在“健康的肥胖”,这将对生活方式指导下的生活质量及预期寿命改善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随着肥胖症患病率逐年攀升,脂肪含量与死亡风险的关系备受关注。既往研究提示,相对于正常体重,脂肪含量过少或过多均会增加死亡风险;但也有研究显示,超重或轻度肥胖并不增加死亡风险,甚至降低死亡风险。
目前对于脂肪含量与死亡风险的关系尚缺乏定论。基于英国生物库大样本队列,采用联合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多基因风险评分及孟德尔随机化方法,李启富教授团队揭示了全身脂肪含量与死亡风险的关系,结果显示脂肪含量和全因死亡之间具有线性因果关系,表现为脂肪含量每平方米增加1千克,死亡风险将增加8%。李启富教授团队采用生物电阻抗测量脂肪含量分析其与死亡风险的关系,结果显示脂肪含量与死亡风险呈非线性,即脂肪含量过少或过多,死亡风险均增高。
孟德尔随机化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因果关系分析方法,基于该方法的分析结果显示脂肪含量和全因死亡之间呈线性因果关系,而在改用传统的脂肪含量评估方法后,线性关系就消失了,进一步提示传统方法可能受到混杂因素的影响。李启富教授团队进一步分析发现,生活方式是重要的混杂因素,严重影响了脂肪含量与死亡风险的关系:在生活方式较为健康的人群中,脂肪含量与全因死亡的关系呈线性,即脂肪含量越多,死亡风险越高,而生活方式不健康的人群中,脂肪含量过多或过少均会增加死亡风险。
该研究成果近日在国际期刊《代谢》上发表。
本文来自【中国科普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颠覆认知!专家揭秘:肥胖真正元凶竟不是热量过剩?
大家好!我是王院长膳食营养健康科学研究院院长王艳,健康是我们最大的财富,让我们一起管理好它。在上一期节目中,我介绍了号称要终结肥胖的曼哈顿计划“nucy”的成立,以及碳水化合物胰岛素模型(CIM)跟能量平衡模型(EBM)的论战。今天,这是科学减肥的完结篇,我会为大家带来全新的观点和重要的研究成果。
王院长膳食营养健康科学研究院院长王艳
首先,提出 CIM 的 lotwweek 教授认为,公认导致肥胖的主因——热量盈余是错误的。他指出,大量摄入高升糖指数的碳水化合物会使餐后胰岛素浓度上升,促使血糖和游离脂肪酸进入脂肪细胞,而非供给组织使用,导致人体产生内部饥饿,大脑增加食欲并下调代谢。只要在不挨饿的前提下少吃碳水,就能降低食欲、增加能量消耗,实现无痛减肥。
然而,美国卫生院的高级研究员 kevinhall 做了一系列临床实验。其中,在第三个实验中,他找了 20 个平均 30 岁、BMI 为 28(稍微过重)的成年人,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先吃 14 天含 10%碳水、75%脂肪的动物性低碳生酮饮食,接下来 14 天换成 75%碳水、10%脂肪的低脂纯素饮食;另一组顺序相反。
研究人员未告知受试者实验目的,只说是测试不同食物对身体组成的影响,并提供超所需热量两倍的食物,让受试者吃到不想吃为止,剩余食物称重以了解其真实摄入热量。
实验结果显示,低碳饮食餐后血糖和胰岛素分泌较低,但与 CIM 预测相反,低脂饮食期间的随意热量摄取大大低于低碳期间,平均少了 689 大卡,且低脂饮食期间的食欲低于低碳饮食期间,这一现象在每个受试者身上都一致。
受试者对两种食物的喜好度和熟悉度相近。低碳组体重虽有显著下降,但减掉的大多是去脂体重,就减脂效果而言,低脂饮食更优。该研究于 2021 年发表在《natural medicine》。
不仅如此,necy 资助的最大型实验,由史丹福大学的 christophergarner 教授主持。找了 609 名过重的成人,随机分成两组,各吃一年的健康低脂饮食以及健康低碳饮食,以观察体重减轻与胰岛素分泌或 DNA 的关联。
一年后,健康低脂组平均减了 5.3 公斤,健康低碳组减了 6 公斤,两组无显著差异,且与胰岛素和 DNA 也无关联。该研究于 2018 年发表在顶级医学期刊《drama》。正因如此,arono 不再继续资助 nucy,该机构也于 2021 年宣布解散。
davidlodwig 教授与 kevinhall 之间的论战仍在继续。davidlodwig 教授在 2018 年 8 月于《jramainternalmedicine》发布论文,正式提出对 EBM 的质疑。但 joramainternalmedicine 为平衡报道,邀请 kevinhall 发表看法。kevinhall 也在 2021 年与 sins 期刊发表文章,指出胰岛素在身体脂肪调节中与膳食碳水化合物无关。
之后,davidlodwig 教授于 2021 年又在美国临床营养期刊《AJCN》发表文章,批评 EBM 为套套逻辑。kevinhall 则在 2022 年 5 月同样于《AJCEN》发表文章,针对 davidlodwig 教授对 EBM 的误解进行澄清,并阐释 EBM。
尽管 CIM 存在诸多问题,但低碳饮食在某些情况下仍有一定地位,尤其对二型糖尿病患者。不过,对持续运动的人来说可能弊大于利。多项研究表明,将每天能量来源的一半给碳水化合物对寿命和心血管健康最佳。
比如 2018 年在某研究中,死亡率与碳水化合物摄取比例呈 U 字型,50%为最佳。美国心脏协会 2021 年公布的饮食指导中,德蔬饮食表现出色,总得分 100 分,而低碳仅 64 分,生酮甚至不及格,仅 31 分。
讲完饮食对体重的影响,接下来谈谈能量消耗。杜克大学的进化人类学与全球健康教授 kermanpencl 跑到非洲坦桑尼亚的原始部落,用双重标记法测量一个叫杂族的每日能量消耗。该部落过着狩猎采集生活,劳动量极大,是美国人的十倍,且每天至少走十几二十公里路。
但实验结果令人惊讶,杂族每日能量消耗竟与工业化的欧美人士相同。pancl 教授查阅文献发现,已有许多研究指向这一结果,比如有关半马训练的研究,女性受试者从无运动到周跑 40k,肌肉增加,但实际多消耗的热量远低于预期。
于是,pancl 教授提出受限制的每日能量消耗模型,即成年人每天消耗的能量固定在狭小区间,体力活动消耗增加时,其他方面会节省,这也是算热量减重易失败的原因。
基于以上研究,我归纳出了小人国健体模型。我们人体好比一个国家,脂肪是国库里的钱,大脑是总统,控制钱的进出。减肥后易反弹,因为大脑会开源节流。总统的个性由基因决定,影响体重。
人体每天能花的钱(能量预算)固定,与去脂体重成正比。人类会将能量用于大量活动,国家有三个预测寿命的指标:VO₂max、肌力和代谢指标。总统决定钱的来源(饮食),若吃不对会影响健康。吃太多或太少,身体都会调节。太激进的节食会导致身体出现各种问题。
总之,健康饮食是为提供充足预算和维持健康,运动是为合理使用能量预算,增强身体机能,而非单纯减肥。我们不应只关注体重数字,而应建立良好的饮食和运动习惯,拥有健康身体,体重自然正常。
王院长膳食营养健康科学研究院院长王艳
记得订阅王院长的频道,我会每周分享最新资讯和学习内容。最后,想对大家说,你很棒!别太逼自己,先把肌肉练起来,跑起来!洞察世界,守护健康,我是王院长膳食营养健康科学研究院院长王艳,我们下期节目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