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前肥胖(孕前肥胖孕妇孕期体重增长范围是)
女子患妊高症孩子出生仅790g,防范“妊高”其实有办法
#女子患妊高症孩子出生仅790g#
今天,#女子患妊高症孩子出生仅790g#的新闻上了热搜,新闻中介绍,孩子的母亲本身患有妊高症,婴儿因为在子宫内发育迟缓,加上早产,出生时的体重还不如两瓶矿泉水。
妊高症全称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是严重影响母婴健康的疾病,是孕产妇和围生儿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母亲在怀孕期间要负担自身和胎儿两者的血液供应,因此这病一旦出现,会对母体和胎儿都产生不利的影响。
于胎儿来说,妊娠高血压可导致胎盘血流不足,让胎儿吸收不到足够的营养和氧气,因而出现早产、胎儿宫内窘迫及死亡、胎儿宫内生长迟缓、死产、新生儿窒息死亡等情况,也就是新闻中宝宝过于瘦小的原因。
于母亲来说,可引起胎盘早期剥离、心力衰竭、凝血功能障碍、脑出血、肾功能衰竭及产后血液循环障碍等情况,严重时可致命。另外,妊高症是导致产妇出现主动脉夹层,甚至死亡的重要因素!
大家都知道,高血压是危害心脏健康的重要因素,其实它对怀孕女性来说也极为危险,今天就和大家分享几个与“妊高”有关的知识点。
- 之前没有高血压,怀孕也可能“妊高”
很多人认为,怀孕之前孕妈妈本身患有高血压,妊娠后才会“妊高”。这的确是妊高症的原因之一,但情况不限于此,妊娠前血压正常的人,也有可能在怀了宝宝之后患上高血压。不管是哪种情况,妊娠高血压都很容易将母婴带入危险中,需要高度警惕。
要特别说明的是,研究发现,肥胖、孕期体重过度增长,都会增加孕妇妊娠期间高血压疾病的发生机率,但并非只有这一项危险因素。年龄过大或者过小、怀孕次数多、高血压家族史、负性情绪、钙摄入量过低等等,都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密切相关。
- 怀孕血压高点不正常,必须处理
由于孕期血压不高到一定程度,不会引起孕妇能明显察觉到的不适,因此很多孕妇认为怀孕了血压高一些也正常,这是绝对错误的!
怀孕后孕妇的血容量,就是人体内的血液总量的确会增加,但只要是健康的孕妇,血管弹性没有问题,不论血压怎么变化,都应该在正常范围内,也就是说,正常女性怀孕是不会引起高血压的。
所以一旦发现血压超出标准范围,就要及时去医院,尽快通过医学干预,千万不要等到出现水肿、蛋白尿(尿中有泡沫)甚至头痛、恶心、呕吐时才去医院。
防治妊高,办法有这些那么,患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该怎么办?
当然是降压!
降压是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发症的重要治疗方式,降压药物能够起到很好的作用,但是具体该吃什么药,吃多少合适?孕妈妈一定要听从专科医生的建议,将血压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避免出现严重的并发症。
而疾病的预防大于治疗,防患于未然更为重要,对于妊娠期高血压的预防,下面三点有做好:
一是规律产检、定期监测血压:
最好做到每天监测血压,规律进行产检,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避免出现严重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发症。
二是健康饮食:
合理膳食,食物多样,谷类为主,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常吃奶类、豆类或其制品。严密监测体重变化,合理控制体重增长。
三是科学运动:
怀孕了千万别不动,坚持科学的有氧运动、力量训练以及柔韧性训练,才对自己和宝宝有益。
总之,千万不要把孕期血压升高不当一回事,有了科学的观念和意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才能远离大家。
最后,祝每一位准妈妈都能顺利生下健康的小宝宝!
《人世间》里,郝冬梅跟郑娟说起的“妊高症”,到底是什么?这个病后果很严重
来源:浙大妇院
最近,《人世间》这部电视剧可是超级火,最近的剧情中,殷桃饰演的郑娟和大嫂郝冬梅有一段对话,作为医生的郝冬梅说到了一种孕妇特有的疾病——“妊高症”,还跟郑娟说,因为产妇的丈夫没有重视,导致了非常严重的后果。
“郝冬梅医生”说的这种因为得了妊娠期高血压而出现的母婴危险,还是非常“来源于生活的”。
因为这个“妊高症”,我们可是太熟悉了。
“妊娠期高血压”,是由妊娠所引起的。病情较重者从妊娠5个月就可以开始发病,一般在妊娠晚期发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又可以分为“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轻度、重度)、子痫、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
患者大多表现为:妊娠期出现高血压(≥高压140、低压90mmHg)、蛋白尿、水肿等症状,病情严重的患者,还可能出现昏迷、抽搐等一系列症状,重要器官的功能也会受到影响。
在浙大妇院,我们也遇到过不少这样的产妇。
孕7月,产妇水肿成“河豚”小王今年38岁,跟老公努力了好几年,才通过试管婴儿怀上了孩子,两个人都紧张得不行,就怕这个来之不易的宝宝出现什么意外。怀孕到了7个多月,小王发现自己开始像个“河豚”一样肿起来了。特别是小腿,按一下还会陷进去一块,就像被注了水。除此之外,还经常会出现头晕恶心的症状,有时候没来由地想吐。
小王和老公一开始都以为这是孕期的正常反应,想着要坚强一点。但是这几天来,气温变化特别大,小王的症状也跟着更严重了——看到这个情况,小王和老公都坐不住了,来到浙大妇院检查,结果医生告诉她的结果,竟然是妊娠期高血压!
小王不理解:自己怀孕之前血压一直都正常,从来没有出现过高血压的症状。医生就询问她,母亲是不是得过妊娠期高血压?最近是不是精神特别紧张?小王的回答是肯定的。
医生告诉她:妊娠期高血压和妊娠期糖尿病一样,都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怀孕之前没有高血压,不等于怀孕之后就一定不会得!
这下小王知道了,原来自己的那些症状都是因为得了“妊娠期高血压”的缘故。
医生还告诉夫妻俩,妊娠期高血压的危害是相当严重的,甚至可以说是孕产妇和围生儿病率及死亡率的主要原因:
- 对围产儿来说:
严重胎儿生长受限、胎儿窘迫、胎死宫内、早产、新生儿窒息等。
- 对孕产妇来说:
心功能受影响,甚至心功能衰竭,肾功能影响甚至衰竭、脑血管意外、子痫发作,胎盘早剥、产后出血等,甚至导致孕产妇死亡。
小王和老公知道这些以后倒吸一口冷气:幸好我们来得及时啊!
“妊高”挺可怕,但是能防也能治浙大妇院产科专家陈丹青教授,在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糖尿病等产科并发症上,有非常丰富的经验。她介绍说,“妊高症的发病率总体不算高,但会严重影响孕妇和胎儿的健康。我国各个地区孕妇的发病率也是有不同的,大概是5%到12%之间。营养不良,营养过剩,孕妇体重过重都是形成妊高症的重要因素”。
一般来说,妊娠高血压疾病的诱因并不十分明确,主要由遗传因素、胎盘或滋养层细胞缺血(多胎妊娠、初产等)、环境因素(年龄、营养等)引起。不过,妊娠期高血压有一些预防的方法,就算是已经确诊,孕妈妈们也不必惊慌失措——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治疗,也可以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延长孕周,母婴平安的。
“有些人菜吃得少、米饭吃得多,有些大肚子还喜欢吃大量的水果,不喜欢运动,甚至熬夜吃夜宵,导致孕期发胖,进而增大妊高症的风险。”
浙大妇院营养门诊医师张壮威接诊过不少在“吃”上出现问题的产妇,他建议,在饮食上应该保证充足的蛋白质及热量,如蛋、鱼、肉、奶及豆制品,多吃新鲜蔬菜及适量的水果。对于钙摄入低的孕妈妈(<600mg/d),孕期补钙也可以降低子痫前期风险。
“食盐的摄入目前没有严格限制,不必过度限盐。但是对于出现水肿现象,或者平时有高盐饮食习惯的孕妈妈们,还是需要适度限盐。”
陈丹青教授也给出了一些防治的建议:
“千万别吃饱了就躺下。餐后半小时到1小时,一定要起来活动活动。听听歌曲,看看夜景,走到微微出汗,能调节心情,增强幸福感,也能够让妊高症远离你。”
那么,对于一般的孕产妇来说,什么样的情况表示“妊娠期高血压”可能来袭呢?这些科普知识请传递给朋友们。
下面这些表现出现时,孕产妇就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①体重异常增加;
②水肿,多由足踝部开始,渐延至小腿、大腿、外阴部、腹部,按之有凹陷;
③头痛、头胀、眼花、恶心、呕吐、胃区疼痛等症状。
如果出现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信号,请及时到浙大妇院产科就诊。
医生会根据每位产妇的具体情况给出治疗意见,放轻松,配合治疗,才是母婴平安的保障。
审核:胡海燕
孕妇血糖飚升竟是因为一碗面 妊娠期糖尿病危害两代人
2018-04-28 14:37 | 浙江新闻客户端 | 记者 张苗 通讯员 孙美燕
“你还吃片儿川?是不是还用高汤烧出来的?”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浙大妇院产四科主任陈丹青一脸无奈。
“是啊,我们店里用的高汤是炖了一整天的骨头,做片儿川特别香。”44岁的民宿老板娘林女士说,老板娘身高1.55米,体重120斤,挺着的大肚子里是怀了7个月的第三胎宝宝。
“你第三次生孩子了,怎么还是控制不住嘴啊。”陈丹青摇了摇头,在她面前的林女士有着严重的妊娠期糖尿病,血糖是正常人的两倍高,现在打胰岛素都很难控制了,肚子里的这个孩子能不能保住都是个难题,接下来林女士得糖尿病的几率也要比普通孕妇高10倍。
再看看林女士的前两个孩子,都是不折不扣的小胖墩,陈丹青为这一家子人担心了起来,“妈妈控制不住自己的嘴,受罪的可是两代人啊。”
前两胎不注意,这次更严重了
开民宿的林女士是陈丹青这周刚看的一位病人,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新开设了妊娠期糖尿病专科门诊和产科糖尿病一日门诊,针对的就是这些患有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妈们。
“这个病的发病率很高,随着二胎政策的全面实施和高龄以及肥胖孕妇的增加,约15%的孕妈们都有妊娠期糖尿病。”陈丹青说。
为什么有这么多孕妈有这毛病?因为在没怀孕的时候,这些“病人们”一个个都很健康,从指标上看一切正常,可怀孕使她们的雌激素、孕激素发生了变化,也影响到胰岛素的功效,糖尿病的指症因此出现。
“像这个民宿老板娘,怀前两个孩子的时候就检查出妊娠期糖尿病了,可生完之后什么事都没有,她根本没当一回事。”陈丹青说,妊娠期糖尿病最大的危害,是在未来的生活中慢慢浮现出来的,而对它不重视的人等到出现症状时再后悔也来不及了。
林女士的前两个孩子都是巨大儿,生下来的时候就是不折不扣的胖娃娃,在传统长辈眼里,“白白胖胖”是孩子们健康的标志,可事实并非如此,巨大儿比普通孩子更容易出现先天性心脏病、无脑儿等情况,他们长大后患有肥胖症的几率也更大,同时,他们也将成为未来的糖尿病、高血压易患人群。
林女士的两个孩子,一个是高中生,一个是小学生,都有着圆滚滚的体型,在这位民宿老板娘看来,这和家里的伙食太好有关,而在陈丹青眼里,更大的原因则是林女士妊娠期糖尿病病史。
“本身二胎、 三胎的孕妈,得病概率就要比一胎大。”陈丹青说,在林女士身上反映出的状况,就是她的血糖更高了,再加上她因为工作饮食不规律,而一旦吃起来就是精致、讲究的食物,多油多糖不说,像高汤烧片儿川这样的深加工食品,更是血糖的大敌,以至于现在连胰岛素都控制不住她的血糖了。
一个病影响两代人
“陈主任,你说的这也太严重了吧。”林女士对陈丹青的解释有些将信将疑,“就吃得多了一些,血糖高了一些,有这么严重吗?”
“不仅对你生孩子影响大,对你的未来和孩子的未来影响都大。”陈丹青说,民宿老板娘的疑虑,代表了一大部分病人的观点,在她们眼里,这个不怀孕时没有任何症状和指标的糖尿病,根本不能算是“疾病”。
妊娠期糖尿病会导致流产、死胎、巨大儿、畸形儿,就算顺利生下看上去健康的宝宝,未来他们也更容易长成小胖子,当他们长大后,糖尿病、高血压也会更容易找上他们。
该怎么对付妊娠期糖尿病?其实也减肥很类似,就是要在吃和孕期适当运动上做文章,长期的自律是必不可少的。
陈丹青说,怀孕24周到28周的孕妈们,都要到医院做糖耐筛查,这时候的数据就能反映孕妈们是否患病了。
“80%的病人,通过我们的妊娠期糖尿病专科门诊或妊娠期糖尿病一日门诊管理,就能把血糖指标控制下来。”陈丹青说,如果放任自我不管不顾,才会严重到民宿妈妈的严重程度。
怎么对付妊娠期糖尿病?看看这位孕妈的总结
孕妈们该怎么吃?首先,减肥时的饥饿疗法是行不通的,毕竟孕妈和宝宝都需要足够的能量。
来看看参加完产科糖尿病一日门诊里后,一位妊娠期糖尿病孕妈对饮食等行为习惯的这些改变:
1.、饿肚子是绝对不行的。孕妇体重不能减少,只能控制着增长。
2、 主食是绝对不能不吃或者少吃的,必须吃够量,才能保证一天基本的能量。
3、蔬菜一天至少吃够一斤以上,种类要多。
4.、吃鱼比吃肉好,可以比肉多吃一些。
5、饮食多样化。一天差不多要吃20多种食物。看似很难,其实不难做到。在杂粮饭中,杂粮与大米1:1的比例,但杂粮可以选择多种,比如四五样,中餐晚餐的杂粮添加会有不同,这里就能达到10种左右。
另外,在炒菜的时候,一盘菜尽量三种以上食物。比如炒青菜,里面可以放木耳香菇。炒芹菜,可以放豆腐干、金针菇和肉末。蔬菜汤,可以是番茄紫菜加青菜心和香菇木耳或豆腐等等。还有洋葱、大蒜叶和各色彩椒也是增加饮食种类不错的选择。蛋白质类,让我们知道了优质蛋白,一般早晨吃水煮蛋,中午晚上一餐鱼一餐肉以及大豆制品。牛奶一天要保证够量,注意晒太阳补充维生素D。(不能隔着玻璃,一定要直晒,脸吃不消可以手脚等其他部位或背对着太阳晒)
6、少油少盐。这个我们家之前一直如此,对我来说倒是没有难度。
参加产科糖尿病一日门诊后生活方式的改变:
1、吃饭定时定量。此一日门诊一再强调,我就尽量做到。从医院回来就改变了自己的生活方式。每天十点前准时睡觉,早上自然会醒得比较早。七点半之前吃早餐,这样可以保证九点半吃点心,十二点前吃中饭。中餐和晚餐间隔时间略长,略吃多一些,但主要多在蔬菜上。中间两点半到三点左右的点心看情况,如果觉得肚子饱就少吃,一般是水果加少量坚果。如果觉得饿就适当再吃一片面包等主食,这样晚饭时不会太饿,不容易引起血糖波动。
2、坚持一天多次运动。此一日门诊医生所有的要求都不难做到,但其实又很难做到,因为做到一天容易,天天坚持也不是那么容易。刚回来那几天,因为血糖高,比较谨慎,运动热情高涨。之后,血糖控制住一些,往往就想给自己一些偷懒的理由。但是为了自己和胎儿的健康,还是要坚持下去。一般早晨我早起吃完饭把做家务当运动,中餐晚餐之后会先散步二三十分钟,之后回家拿两个0.5kg的哑铃做上肢运动。上肢运动非常重要!!!每次走完二三十分钟感觉气都不喘,但是拿着哑铃做上肢运动只要几分钟就感觉气喘吁吁。对体能的消耗非常有利,对控制血糖一定有帮助。
产科糖尿病一日门诊准备的2200大卡营养处方
产科糖尿病一日门诊准备的2000大卡营养处方
产科糖尿病一日门诊准备的1800大卡营养处方
产科糖尿病一日门诊中的中饭
产科糖尿病一日门诊中准备的中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