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肥胖中药减肥(胖子中药减肥)

中医沈宏 0
文章目录:

张仲景流传千年的“减肥方”两味药 消除大肚子,帮你解决痰湿肥胖

大家好,我是沈医生,身体肥胖,肚子大?怎么减都减不下去?今天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个张仲景传下来的“减肥方”,专门消灭大肚腩,解决痰湿肥胖体质!

体型肥胖,并且有大肚腩,怎么减也减不下去,各种减肥方法都不管用,生活中还总觉得胸口发闷,动不动就要咳嗽吐痰,容易犯困,觉得四肢困重,不想动,伸出舌头一看,舌头胖大,周围还有齿痕,大便质地发软,总黏在马桶上冲不下去,如果你是这种情况,那想减肥很简单!

从中医的角度来说,减肥不是让你直接“掉肉”,而且通过调节身体的代谢功能,让吃下去的食物充分消化、吸收、排泄。

再说简单点,就是脾虚导致痰湿大,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种人都喜欢吃些肥甘油腻的食物,并且还喜欢喝酒,脾胃可以运化体内水湿,而这种行为极易伤害脾胃,就会导致水湿凝聚成痰湿,痰湿最喜欢的地方就是腹部

因此最开始出现的是大肚腩,后期久坐不动,就会发展为全身肥胖,这种人想要有效的减肥,就需要除痰湿,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一个张仲景所创的减肥方,只有简单两味药,就可祛湿除痰,消灭大肚腩,那就是枳术汤。

枳术汤出自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主心下坚,大如盘,而心下指的就是我们的肚子,所以此方主要针对的就是大肚腩,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这个方子。

首先枳实,此药入脾胃经,可以破气消积,化痰散痞,在此方中枳实为一员猛将,可以通畅全身痰湿肿满,将身体各处,尤其是脾胃腹部中的痰湿排出体外;

白术同入脾胃经,此药可以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我们都知道,气可以推动津液流动,此药可助脾增强运化水湿的能力,使痰湿无法生成,断大肚腩生成的根本。

虽然此方只有两味药,但却攻补兼施,当我们脾胃好了,痰湿清除干净了,减肥自然是轻轻松松的事情了,但需要注意,此药起到一个辅助的作用,还要配合上我们运动,这样才能起到最佳的效果。

4个中成药,给这四类胖子减减肉,斩断“生肉之源”

之前写了《4个中成药,从根源调理消瘦体质,让瘦子“脱衣有肉”》的文章,许多网友问我能不能说说减肥,我说,减肥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但是我答应会找机分析中医对肥胖的一些认识。

所以,今天我就从中医的角度分享我的一些认识,并介绍几个小方子,看看能不能帮到一些人。

废话不多说,结合中医理论,我查阅了一些文献,个人认为,肥胖的最大元凶是水湿。可能你们会说,那我去湿就好了,可是很多人也是这样做的,没效果,为什么?

我归纳总结发现,肥胖大致分为这四类人群,共性都是体内水湿停滞,区别却很大,往下看,我来告诉你。

什么情况下会形成水湿,或者水湿出不来呢?

脾胃气虚

气是人体的总动力。气虚动力不足,这类胖子别看他高大,实际没多大力气,胆小怕事,有气无力。如果一个人体内气运动充分,吸收代谢平衡,该排的排,还化的化,就不容易导致脂肪和水湿的堆积,自然就不容易长胖。而且脾主运化,脾胃气虚,直接影响代谢,代谢出现异常会走两个极端,一个太瘦,一个太胖。所以无论胖瘦,首先要排除是否脾胃气虚。由气虚导致肥胖,古人称为“脂人”。

这类型胖子,补脾胃之气是关键,可参考四君子丸。

脾肾阳虚

脾肾之阳对体内水湿的代谢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脾肾之阳能够化气行水。举个例子,锅里装满冷水,你不加热很难蒸发,但是,你加火烧开,你会发现水蒸气很多,水慢慢就少了。脾肾阳虚的人,火不够,体内的水雷打不动,不能被输布全身。所以你会发现,这类胖子怕冷,小便清长,晚上起夜次数估计少不了

这类型的胖子,补阳很重要。可参考肾气丸。

痰湿

这类肥胖十分常见,男性居多,但女性也有。怎么判断一个胖子是不是痰湿体质呢?很简单,如果你在街上看到一个人肚子跟戴了游泳圈一样,腹部赘肉下垂,身体其他地方又不是很胖,这人多半是痰湿体质。现在日子过得好,许多小年轻都挺着“啤酒肚”,多半也是痰湿。

痰湿就不是动力不足,而是水湿太丰富了,吃得“太好了”,啤酒,烤肉应有尽有。

这类型胖子可参考二陈丸,少喝酒,少喝冰。

湿热

这类型的胖子,肉是结实的,和虚胖不同。这种胖子有力气,脾气还不小,千万不要招惹,否则有变为“肉泥”的可能性。他们皮肤油腻,满面油光,爱长痘,舌苔黄腻。

这类型的胖子可参考四妙丸,平时多吃苦瓜,绿豆,冬瓜这些清热去湿的食物。

这就是我要分享的4类肥胖,送胖子们一句话:减肥路漫漫,可节食兮,运动兮,药物调理兮,不可急于求成兮!愿天下没有胖子!

#为健康加酚,为新青年加油##心健康信科普##养老有道#

中医减肥,懒人福音?

中医减肥以不损伤健康为代价、且不易反弹而深受欢迎。

但是我们身边有些微胖人群想尝试中医减肥,却怕喝汤药太辛苦,针灸减肥也没时间经常去医院。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中心主任中医师王澍欣推荐“贴耳穴”和“穴位埋线”的方法,适合没时间、且怕“吃苦”的都市一族。

藏耳朵里的减肥“密码”

在中医看来,耳并不仅仅是单纯的听觉器官,而是一个连通人体经络脏腑的“密码本”。

“我们耳朵的形状就像头下臀上的胎儿,耳朵的不同区域对应人体不同的部位。目前,我国标准耳穴有93个穴位,与全身经脉相连,将王不留行籽用胶布贴在相关的耳穴上,并用手按压,对相应的敏感点形成持续的刺激,能够起到持续的治疗作用。”

王澍欣介绍,和针灸需要每天或隔天来医院不同,用耳穴贴压来减肥仅需要一周来两次即可,而且每次在诊室里贴的时间可能仅需要几分钟。

每次贴一侧耳朵,下次换对侧耳朵来贴。这样两侧耳朵轮换,可避免长期贴胶布引起的耳部皮肤不适,另外也避免穴位疲劳。

王澍欣介绍,和开汤药一样,医生在贴耳穴前也会对就诊者的体质进行辨证,根据他/她的体质来选择相应的耳穴来调理体质。

此外为了达到更好的减肥效果,还会选择和摄食中枢相关的穴位,如神门穴和胃穴,还有“饥点”(它虽然不是93个耳穴之中,但被认为是减肥的要穴),在每次吃饭前半个小时按压这些耳穴,有酸胀发热感即可,等到吃饭时食欲就没有那么强了,帮助起到“管住嘴”的作用。

此外,还会选择相对应区:比如肚子特别大,就可选腹区;脾虚湿盛的人群会选脾区,以达到健脾祛湿效果;大便不通畅的会选肺区和大肠区,小便不利的会选三焦区。

还会根据穴位特性来选穴,例如颈这个穴位,相当于西医的甲状腺,可提高基础代谢率,提高减肥效果。

最后,就是根据经验取穴,比如说脂肪分布不均匀的(整体不是特别胖,但局部肥胖),可取缘中穴位来调节全身的脂肪分布。

穴位埋线持续减肥

另外一种比较适合没时间去医院减肥人群的,就是穴位埋线。

这种方法是针灸减肥的延伸,通过将可吸收性外科缝线植入人体体内,对穴位产生刺激作用,从而达到减肥的效果。

埋线方法类似于针灸留针,通过长期的穴位刺激,达到减肥、美容的效果。可吸收性外科缝线埋入体内无需再次取出,一段时间后可吸收,对人体基本没有危害(极少数人会有局部反应,如有线被排出或埋线处形成硬结等),且效果持久,不易反弹。一般一到两周去一次医院,每次十几分钟即可。

穴位埋线会选择哪些穴位?

王澍欣介绍,穴为埋线的选穴也是根据局部选穴和辩证远道选穴相结合。局部选穴,就是在最胖的地方进行埋线。

例如肚子特别大,可在腹部上选用胃经、脾经和任脉上的穴位,常用穴位有天枢、大横、中腕、下腕、气海、水道等。辩证选穴,例如脾虚湿盛的人群,会选用阴陵泉穴和脾俞,大便秘结通常会配合大肠俞、上巨虚。通常会选用2-3组穴位,交替使用。

要提醒的是,穴位埋线后6个小时内不要洗澡,以预防局部感染,埋线的头三四天内最好不要吃海鲜、榴莲、芋头等发物。另外每次去埋线通常取二十个穴位即可,并不是一次性埋得越多就越好。

减体重不如减体脂比

王澍欣介绍,目前来就诊的肥胖人群中体质以脾虚湿盛为主,占了一半以上。可能与现在上班的人坐在空调房、办公室里面不运动,平时经常吃外卖、生冷刺激的食物有关。

这种体质肥胖的特点是,体重未必很重但看上去体型会胖,也就是通常说的“虚胖”。这里要提醒的是有些女士为了减肥只吃水果,殊不知很多水果是寒凉的,越吃脾虚湿盛越严重,反而越来越胖。

“外面有些机构承诺一次能减掉多少斤,其实这个是不科学的。不同的人体质和体重基数不一样,有一些人原来体重比较重,减得比较快,但是有一些人,体重本来就比较轻,需要坚持几次才能瘦下来。减肥需要有恒心和耐心。”王澍欣说。

另外,在减肥的过程中关注“体脂率”比关注“体重”更为重要。“我们在临床中遇到一些就诊者,经过一段时间的中医减肥,体重变化不大,但体脂率降低了,整个人看上去紧致很多,也达到了减肥的效果。

文/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辉 实习生 郑敏珊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