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过度疲劳肥胖(过度疲劳肥胖怎么办)

药师华子 0
文章目录:

腹部肥胖、饭后犯困、经常疲劳?小心被代谢综合征盯上!

肚子胖四肢瘦、血压血糖血脂异常偏高、经常感觉疲劳、饭后容易犯困、稍微运动就会气喘、皮肤粗糙容易长痘……上述症状中,如果你同时具有三种或三种以上,要小心了,你可能患上了代谢综合征!

什么是代谢综合征?

代谢综合征是以胰岛素抵抗、糖耐量异常、高血压、血脂异常、腹型肥胖等多种疾病或危险因素为特征的临床症候群。

生活中,大多代谢综合征患者可能并不会感到明显不适,因此即便发现体征数据出现异常,也少有引起重视。殊不知,代谢综合征是糖尿病发展前期的关键阶段,若未得到及时干预,其演变为糖尿病的风险极高。有研究显示,代谢综合征患者罹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是正常人群的5倍!

代谢综合征的成因

代谢综合征的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不良的生活习惯如长期摄入大量高脂高糖食物,可能会导致胰岛素抵抗、血脂异常;久坐不动会导致体内脂肪堆积,加速腹型肥胖的形成;长时间的熬夜、睡眠不足,也会降低胰岛素的敏感性,进而促使血糖升高。此外,代谢综合征也会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

总的来说,除遗传等因素外,代谢综合征的形成大多与不良的生活习惯有关,这也为我们干预代谢综合征提供了思路。

如何干预代谢综合征?

鉴于代谢综合征与不良生活习惯的紧密关联,生活方式干预成为其主要防治手段之一。具体来说,可以从饮食、运动、作息等方面进行调整。在饮食上,应坚持低脂低糖低盐的饮食原则,多吃富含维生素、升糖指数低的食物,例如新鲜蔬菜、全谷物等;在运动方面,可以通过慢跑、游泳、中华通络操等有氧运动,以及举铁、俯卧撑等抗阻运动来进行康复锻炼,运动强度不宜过大,但需要长期坚持;在作息上,应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并尽量保持作息规律,以维护身体的生物钟稳定。

如果经过一段时间的生活方式干预后,症状没有得到很好的缓解,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进行调理干预。目前常见的用药方案,包括通过服用降压、调糖类的药物改善血压、血糖水平,以及使用具有综合调理功效的中药进行干预治疗。

津力达是在络病理论指导下研发的创新中药,具有益气养阴、健脾运津的功效,能有效改善糖脂代谢紊乱、降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改善血糖波动、促进血糖达标,帮助代谢综合征患者降低罹患糖尿病的风险。

国际权威医学期刊《JAMA Internal Medicine》(JAMA·内科学)上发表的研究显示,针对腹型肥胖的糖耐量异常,同时合并其他代谢指标紊乱的人群,在干预生活方式的基础上加用津力达,能降低糖尿病发生风险41%。同时津力达能改善腰围、体重指数、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等多项代谢异常指标,这表明津力达可作为糖耐量异常合并多代谢紊乱人群预防糖尿病发生的有效干预方案。

需要再次提醒的是,代谢综合征一定要及时干预,即便目前身体未感明显不适,也不能掉以轻心,一旦发展为糖尿病,就追悔莫及了。

新发现!经常疲劳且发胖,注定会得这种大病!

慢性疲劳症候群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其特征是长时间的虚弱、疲劳甚至抑郁。早在12 年前,医学专家就已经发现慢性疲劳症候群的存在,但发病原因一直未被找到,直至最近,科学家们才有了新的突破。近日,发表在《内分泌学前沿》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报道,慢性疲劳综合征(CFS)症状与体内甲状腺激素水平较低有关(但可能不同于甲状腺疾病)。甲状腺激素水平低是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的表现,甲减会引起疲劳、乏力、发胖、食欲不振等诸多问题。

乏力、发胖是甲减的“并发症”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主任郭晓蕙:甲状腺疾病在现在生活中很常见,无论男女老少都有可能成为患者之一。甲状腺功能减退对健康危害极大。

甲减临床表现非常隐秘,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并且有些症状很不特异,如乏力、发胖等。一般很少有人知道是一种病,如果不认真检查可能延误很长时间,直到出现特别严重的症状才被发现。

甲状腺激素是人生长发育和维持代谢非常重要的激素,从胎儿、新生儿、婴幼儿,一直到青少年如果没有足够的甲状腺激素,就不能很好地生长发育。以前常见的呆小症就是典型的甲状腺激素不够,原因是缺碘引起的克汀病发育不良。

成年之后甲状腺激素的主要作用是维持代谢状况,发热、出汗就是甲状腺激素在起作用。冬天特别冷的时候甲状腺激素多分泌一点让机体产热,有正常的体温也是甲状腺激素起的作用。甲状腺激素多可以让人精神亢奋;没有足够的甲状腺激素就会萎靡不振,平时无精打采,总想睡觉,连声带也会因为甲状腺激素不够而声调变低,没有足够的甲状腺激素也会没有食欲,人体处于非常低的兴奋状态。

甲状腺功能减退发生的原因与生活习惯有一定关系。现在社会工作节奏比较快,精神压力很大,这些因素都会使自身内部环境发生一些变化,甲状腺疾病发生的机会相应就会增加。因此保持生活规律,学会适应各种各样的压力,对预防疾病很有帮助。

建议有食欲不振、乏力、发胖、脖子增粗等症状的人,应及时去医院检查。

年轻女性极易中招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教授滕卫平:在我们的脖子中间,有一个形似蝴蝶一样的器官,叫做甲状腺。可别小看这个小小的东西,它可是掌管着甲状腺激素分泌的“人体发动机”。但凡人体缺了或多了这种激素,人体的能量代谢、体温、心、脑、肌肉和其他器官就都不能正常工作了。

近年来,国人的甲状腺越来越不健康了。从各大医院门诊量看,甲状腺疾病的发病率仅次于糖尿病。甲状腺结节、甲亢、甲减、甲状腺癌也成为困扰国人的甲状腺常见问题。

具体而言,一是发病率越来越高。60 岁以上的人群,有50%~80%的女性、40%~60%的男性存在甲状腺结节;据甲状腺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甲减患病率达6.5%,甲亢患病率亦高达3.7%,以此推算,国人的甲状腺功能异常人群达1.4 亿。更为严重的是,甲状腺癌已成为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约占全部头颈部恶性肿瘤的35%。

为什么甲状腺疾病越来越多呢?究其原因,颈部的受照射史,尤其是幼年期的受照射史是目前已知的甲状腺癌高危因素。缺碘及过量碘的摄入都可能导致甲状腺结节。此外,精神和情绪的波动,最终会导致结节的出现。

甲状腺疾病如今并非是老年病。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特别是年轻女性高发此病。甲状腺癌也发生在各个年龄,特别好发于年轻人群。建议高危人群及时去正规医院内分泌科咨询,或进行促甲状腺激素(TSH)血液检查,尽早确诊。以期得到全面、早期救治,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特殊时期甲状腺激素偏低或是正常现象

北京大学医学部吴舟桥:很多孕妇都发现,产检化验单上促甲状腺激素(TSH)那一栏打着向下的箭头(偏低)。可能全家人都会为此神经紧绷。其实,不必过于担心,有可能是正常现象。

甲状腺是人体内重要的内分泌器官。它所分泌的甲状腺激素能够促进组织代谢和发育,同时对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有着重要的作用。但甲状腺激素受促甲状腺激素的调节。正常情况下,促甲状腺激素(TSH)能够刺激甲状腺分泌甲状腺素,而当体内甲状腺素水平升高时,又能够通过负反馈机制抑制TSH的分泌,进而降低甲状腺激素水平,从而保证体内甲状腺激素水平正常。

当女性怀孕之后,整个身体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除了我们最直观的肚子慢慢变大之外,女性的循环、呼吸、泌尿、内分泌等各个系统都发生着与妊娠过程相适应的改变,而甲状腺激素自然也不例外。

对于正常孕妇而言,甲状腺功能会发生一系列重要的生理及激素改变,而这些改变自然就体现在化验单上。其中对甲状腺功能影响最大的两个激素就是人体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和促甲状腺激素(TSH)了。当血液中的hCG 水平在孕早期急剧升高时,甲状腺活性也相应升高,孕妇体内甲状腺激素水平有升高趋势;此时机体就会通过甲状腺激素的负反馈机制使得血液内TSH 的含量轻度降低,从而维持体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平衡。一般情况下,体内TSH的含量在孕早期可能轻度偏低,但在孕中期和孕晚期会逐渐恢复正常。

如果当疾病因素导致体内甲状腺激素升高时,同样TSH 会受到负反馈调控而下降。而此时,最令孕妇担心的妊娠期甲亢就可能发生。但要注意的是,妊娠期甲亢的判断绝不仅仅是依靠TSH偏低一项就能够诊断的。医生需要通过综合判断孕妇的症状、疾病史、家族史,以及实验室检查来综合判断。

少生气、少压力可减缓症状

武警总医院普通外科副主任医师高宏凯:导致甲状腺疾病的原因目前尚不明确,目前仅单纯性甲状腺肿的病因较清楚,与缺碘密切相关。除此之外,像过劳、熬夜、加班、缺乏运动等不良的饮食和生活习惯,或者食用了有毒食品,某些特殊行业的有毒物质接触等等……都与甲状腺疾病的发生有一定关系。但这些只是诱发因素,不能称为致病因素。

远离甲状腺疾病应在以下几个方面注意:

第一,成年人不宜过多摄入碘,应该适当限制食物中碘的来源,主要是限制盐的摄入,因为现在盐是碘的主要食物来源。但是,不同地域要区别对待,像沿海或发达城市,本身食物摄入来源碘已经足够了,食盐中加碘就不一定合适;但对于山区,有可能碘还存在来源不足的问题,那么食盐中加碘是有很大好处的。

第二,注意调节情绪,保持良好心态,少生气少动怒,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

第三,适度控制饮食、坚持规律运动,这些都有助于保持身体健康。对于疾病来说,防病比治病重要。(燕声整理)

【原标题: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甲减会引发慢性疲劳综合征!】

越累反而越胖?可能是它在作祟

最近有朋友发来求助说

我的儿子之前挺瘦的

但上班之后我就发现他越来越胖

他说因为工作太忙,于是就越来越胖了

可能是“过劳肥”

这“过劳肥”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为什么会“过劳肥”

“过劳肥”属于压力型肥胖,对于主要进行脑力工作的上班族来说,通常会出现运动量不足, 甚至不运动的情况,脂肪得不到充分消耗,就会出现“过劳肥”。

正常情况下,身体能够自行控制皮质醇分泌,调节血液中皮质醇的含量,但是当生活工作压力很大时,肾上腺皮质醇指数就会升高,会加速新陈代谢,不断提醒机体需要补充能量,于是就会食欲增强,导致摄入过多。

同时,如果经常熬夜,情况还会加重,因为熬夜时饥饿素会快速增加,更容易产生饥饿感,导致夜间不断进食。如此一来,白天黑夜都过量饮食,导致脂肪不断累积,身体缺乏运动导致脂肪无法被消耗,脂肪不断堆积,久而久之就会形成“过劳肥”。

我国一半成人超重肥胖

2021年中华医学会科学普及分会等发布的《之公民体重管理卫生健康指南》提到,从2004年到2012年,我国肥胖患病率增加3倍多。

而我国肥胖问题工作组调查结果显示,BMI≥24.0kg/m2者,也就是说超重的人:

患高血压的危险是体重正常者( BMI:18.5 ~ 23.9 kg/m2) 的3倍~4倍;

患糖尿病的危险是体重正常者2倍~3倍;

伴发2项及2项以上危险因素,即血压高、血糖高、血清总胆固醇高、血清三酰甘油高和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的危险,是体重正常者3倍~4倍。

2017年刊发在世界著名医学杂志《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的一项美国哈佛大学关于“成年早期至中期体重增加与后期主要健康结果的关系”的研究发现,中青年每增加10斤体重,中老年时:

糖尿病风险增加30%

高血压风险增加14%

心血管病风险增加8%

肥胖相关癌症风险增加6%

不吸烟者死亡率风险增加5%

控制好体重

这5个关键点要牢记!

1. 运动方面

运动必须持续一段时间才能消耗脂肪,一般至少需要20分钟。因此,想要达到消耗脂肪的目的,最好持续运动30分钟以上。持续时间是容易被忽略的因素。这也正是很多人每天运动,但仍然没有显著效果的原因之一。

很多人由于自身懒惰或是事务繁忙等原因,期望一次运动就能带来体重的明显变化。但是,运动必须长期且达到一定稳定的频率才会带来身体的改变。

此外,在强度方面,以微微出汗为宜。建议中老年人,运动后适宜心率=170-年龄,应以有氧运动为主,比较适宜的运动如游泳、太极、八段锦、跳舞、快走、骑车等。运动应该量力而行,持之以恒。

2. 饮食方面

江南饮食在营养体系上和地中海饮食相似,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院长宁光总结了江南饮食的六大特点:

1.提倡增加粗粮,减少精米精面;

2.推荐植物油,低温烹饪;

3.增加白肉、减少红肉,推荐豆制品;

4.蔬菜多多益善,保证适量水果;

5.推荐适量坚果、奶类;

6.强烈推荐蒸、煮、涮的烹饪方式。

此外,国人往往膳食纤维摄入不足。WHO和营养学界对膳食纤维的摄摄入给出了统一建议,即每人每天摄人量在25g-35g。不过,我国于2016年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纤维摄人白皮书》中指出,中国居民膳食纤维摄入量普遍不足,人均膳食纤维总摄人量约为13g/天。

建议多吃一些果蔬、补充全谷物,保证膳食纤维摄入。

3. 心情方面

压力大使得皮质醇升高,引起脂肪分解,全身大量脂肪被动员进入血液,当脂肪没有得到消耗,它会重新分布,也就是向身体的中心囤积。时间久了以后,就会出现大腹便便的现象。

所以,保持一个好的、轻松的心情非常重要。

4. 睡眠方面

最好23点前入睡,保证规律睡眠时间。

5. 体重方面

健康的减肥目标是体重降低0.5kg/周~ 1.0kg/周,快速减肥,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资料:CCTV生活圈

编辑:毕扬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