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家长肥胖(家长胖对孩子上学有影响)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一个暑假胖一圈?95%的儿童肥胖,与家长相关

浙江之声记者吴迪,视频剪辑 实习生何天丽、通讯员郑佳

暑期快结束了,这段时间放飞自我,一不小心吃胖的小朋友们有点慌。杭州市多家医院门诊挤满了小患者。浙大儿院内分泌科接诊了不少体重增加的小朋友,有胖了五六斤的,也有胖了十几斤的。

浙江萧山医院近期也接诊了三十多例“小胖墩”患者,一个个都是圆小腹、粗胳膊和大象腿。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叶爱丽医生说,孩子发胖的主要原因有遗传、进食快、运动少、营养过剩以及高热量饮食等,而肥胖带来的健康危害远超家长们的想象。“别看他们年纪小,很多脂肪肝都已经有了。有一部分小孩子可能会出现血压血糖的轻度升高,还有尿酸高,血脂紊乱也是很常见的。我们平时接诊也会碰到十七八岁得糖尿病的孩子。”

在老一辈的观念中,长身体就要多吃,吃得多个子就长得快,如果宝贝食欲好总是要东西吃,大人们会很开心,什么都依着。但要注意了,这种宠爱可能反而是在压缩孩子的生长空间!

杭州市儿童医院内分泌(生长发育)门诊最近就接诊了一位小患者丽丽(化名)。丽丽从小就肉嘟嘟的,胃口很好,因为和长辈一起住,平时她喜欢吃的喝的都给安排上,饮料当水喝,被养得白白胖胖。看着丽丽日益“圆滚滚”的身材,妈妈却愁死了,心想不能再耽搁了,赶忙带着女儿来就诊。

经过测量,丽丽身高118cm,体重达30公斤,BMI指数为21.5kg/m2,已超过中国女童6岁BMI18.4kg/m2的肥胖标准线,要是再放任胖下去,不仅影响生长发育,危害还可能延续到成年。

胖到一定程度也是种病

孩子多胖算胖?

肥胖症是指由于能量摄入长期超过人体的消耗,使体内脂肪过度积聚,超过了正常生理需要量,体重超过了一定范围,并有害健康。

判断儿童是否肥胖,常用体块指数(BMI)做为诊断标准。

计算公式:BMI=体重(kg)÷身高²(m),即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

对于儿童和青少年,BMI的标准会因年龄和性别而有所不同,家长可以通过下面的表格来判断孩子是否属于超重或肥胖。

孩子为什么会肥胖

主要与这些因素有关

肥胖分为两大类:单纯性肥胖和继发性肥胖。

◎单纯性肥胖

单纯性肥胖是最常见的肥胖类型,占95%,主要是由于能量摄入超过能量消耗,导致体内脂肪过度蓄积。

主要原因如下:

1、遗传因素:与基因相关。和遗传因素有关的小胖墩很悲伤,因为喝白开水也会胖。父母肥胖,儿童肥胖的几率大大增加。

2、环境因素:母亲孕期有高血糖、吸烟等病史。

3、行为因素:不吃早餐、久坐不动、睡眠不足、吃配方奶奶粉等等。

◎继发性肥胖

继发性肥胖是由某些疾病导致的,通常与内分泌紊乱、神经系统疾病、药物副作用等有关。

主要原因如下:

1、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生长激素缺乏症、库欣综合征等。例如,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新陈代谢减慢,容易导致体重增加。

2、某些神经系统疾病如下丘脑肿瘤,影响到食欲调节中枢,导致过度进食,从而引起肥胖。

3、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如糖皮质激素、抑郁药物等,可能引起体重上升。

肥胖的危害远不止长不高

预防有方法

肥胖可引起性早熟、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代谢综合征、甲状腺功能紊乱、非酒精性脂肪肝、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黑棘皮病、骨折、女性多囊卵巢综合征及自卑、压抑等心理问题。

这里先提供给家长们三个方面的预防改善方法。

体育锻炼

运动项目:快步走、慢跑、跳舞、骑自行车、游泳、爬山;

运动频率:每周3-5次;运动时间:1-2小时/天;

运动期限:3月为一阶段,一年为一周期;

运动强度:一般运动时脉搏达到150次/分左右,如果脉搏低于140次/分,则应加强速度,如果脉搏超过160次/分,则将速度放慢;

饮食管理

摄入热量严格控制;对摄食行为、食物烹调方式进行调整,尽量清蒸,避免红烧、油炸食物;戒绝挑食、偏食习惯,少吃零食,少喝饮料,不吃反季节蔬菜、水果,建议由营养师为孩子制定科学食谱。

中医治疗

耳穴贴敷、中药治疗。

“管住嘴、迈开腿”是减肥路上永远不变的一个主题,而是否能够坚持,是减肥能否成功的关键!

来源: 浙江之声

95%的儿童肥胖,与家长密切相关!守好家庭预防的第一道防线

潮新闻客户端 郑佳

在很多祖辈的观念中,孩子长身体就要多吃,吃得多,个子就长得快。如果孩子食欲好,总是要东西吃,长辈就会很开心,什么都依着,但这种宠爱可能反而在压缩孩子的生长空间!

杭州市儿童医院内分泌(生长发育)门诊最近接诊了一位小朋友丽丽(化名),从小就肉嘟嘟的,胃口很好。因为和长辈一起住,平时孩子喜欢吃的、喜欢喝的,都给安排上,甚至饮料当水喝,被养得白白胖胖。

看着丽丽日益滚圆的身材,妈妈却愁死了,心想不能再耽搁了,赶忙带着女儿去医院就诊。

经过测量,丽丽身高118厘米,体重达30公斤,BMI指数为21.5kg/㎡,已超过中国女童6岁BMI18.4kg/㎡的肥胖标准线,要是再放任下去,不仅影响生长发育,危害还可能延续到成年。

当前,儿童肥胖问题日益严峻,成为影响孩子们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如何帮助孩子和肥胖说拜拜?

图源:视觉中国

胖到一定程度也是种病

孩子多胖算胖

杭州市儿童医院副院长、杭州市名中医桑杲指出,肥胖症是指由于能量摄入长期超过人体的消耗,使体内脂肪过度积聚,超过了正常生理需要量,体重超过了一定范围,并有害健康。

判断儿童是否肥胖,常用体块指数(BMI)做为诊断标准。计算公式如下:BMI=体重(kg)÷ 身高的平方(m²)。对于儿童和青少年,BMI的标准会因年龄和性别而有所不同,家长可以通过下面的表格来判断孩子是否属于超重或肥胖。

孩子为什么会肥胖

主要与这些因素有关

肥胖分为两大类:单纯性肥胖和继发性肥胖。单纯性肥胖是最常见的肥胖类型,占95%,主要是由于能量摄入超过能量消耗,导致体内脂肪过度蓄积,主要由遗传因素、环境因素、行为因素有关,例如父母肥胖,儿童肥胖的几率大大增加;母亲孕期有高血糖、吸烟等病史;不吃早餐、久坐不动、睡眠不足、吃配方奶等。

继发性肥胖是由某些疾病导致的,通常与内分泌紊乱、神经系统疾病、药物副作用等有关。主要有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生长激素缺乏症、库欣综合征等;某些神经系统疾病如下丘脑肿瘤,影响到食欲调节中枢,导致过度进食长胖;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如糖皮质激素、抑郁药物等。

肥胖的危害远不止长不高

预防有方法

肥胖可引起性早熟、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代谢综合征、甲状腺功能紊乱、非酒精性脂肪肝、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黑棘皮病、骨折、女性多囊卵巢综合征及自卑、压抑等心理问题。

医生提供三个预防改善方法:

1、体育锻炼,可以快步走、慢跑、跳舞、骑自行车、游泳、爬山,每周3-5次,每天1-2小时,3月为一阶段,一年为一周期,一般运动时脉搏达到150次/分左右,如果脉搏低于140次/分,则应加强速度,如果脉搏超过160次/分,则将速度放慢。

2、饮食管理,严格控制摄入热量。对摄食行为、食物烹调方式进行调整,尽量清蒸,避免红烧、油炸食物。戒绝挑食、偏食习惯,少吃零食,少喝饮料,不吃反季节蔬菜、水果。建议由营养师为孩子制定科学食谱。

3、中医治疗,根据辨证论治,予中药口服、茶饮、小儿推拿、针灸、穴位埋线、耳穴等。也可练习太极拳功法、八段锦功法、易筋经功法等。

精彩推荐

“转载请注明出处”

科普:父母肥胖,子女可能发育滞后

新华社北京1月4日电 美国最新研究发现,父母肥胖可能会造成子女智力和社交能力发育滞后。

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的一项调查显示,超重母亲生育的孩子,在三岁前比体重正常母亲的孩子在控制小肌肉、完成精细动作方面不达标的几率要高70%;超重父亲的小孩在三岁前与他人互动和社交能力方面不达标率要高出75%;而父母双方都超重的孩子,在解决问题能力方面不达标率是父母体重正常孩子的三倍。

在这项调查中,国家卫生研究院的尤妮斯·肯尼迪·施赖弗全国儿童健康和人类发展学会的科学家们分析了美国纽约州(不包括纽约市)5000名在2008年到2010年间生育过孩子的妇女的数据。在孩子四个月左右时,参与调查的妇女和伴侣与孩子一起参加一系列测评活动后填写了问卷,并提供了伴侣及自己在孕前和产后的健康状况和体重数据。她们的孩子在三岁前另外接受了6次测试。

这一新成果已发表在美国儿科医生学会主办的《儿科》杂志上。以往研究都只关注母亲孕前和产后体重对孩子的影响,而新研究表明父亲是否肥胖对孩子的发育也有很大影响。研究者称,以往的动物实验发现孕期体重超标会引发炎症,从而影响胎儿大脑发育。有关父亲肥胖对孩子发育的影响则数据更少。作者说,此前已有研究表明肥胖可能影响精子的基因表达。

研究的第一作者埃德温娜·杨称,美国有五分之一的孕妇超重或者肥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