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轻度肥胖(幼儿轻度肥胖指导及处理)
孩子太胖怎么办?怎样减肥有效又健康?
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 年)》显示:我国6至17岁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达到19%,6岁以下的儿童达到10%。很多医院的营养科儿童患者也是越来越多,孩子的肥胖问题已经成为很多家庭的困扰。
我们可以用下列公式对比孩子的体重:(体重按千克计)
6 个月以内:标准体重=出生体重+月龄×0.6;
7~23个月:标准体重=出生体重+月龄×0.5;
2~16岁:标准体重=年龄×2+8。
孩子的体重如果超过标准体重的20%,就是轻度肥胖,达到50%就是重度肥胖了。
肥胖对孩子有哪些危害?肥胖的危害在成人孩子那里都一样,“胖嘟嘟”不只是代表可爱,也意味着孩子要面临很多身心健康问题。
一是慢性病低龄化。肥胖不只让孩子出现睡眠打鼾、呼吸急促、容易疲倦、发育迟缓等问题,严重的还会出现高血压、早期动脉粥样硬化、II型糖尿病等成人常见的慢性病。
二是肥胖给孩子带来的心理创伤。太胖的孩子更容易被同学嘲笑、欺负,从而造成巨大的精神压力,所以,肥胖儿童更容易自卑、焦虑、抑郁。
单纯性肥胖儿童,大多是因为养育方式出现了问题,只要树立正确的育儿观,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超重孩子也能轻松减肥。
- 首先,孩子减重,从家长开始。
一是修正饮食习惯。
孩子的饮食是家长决定的,一个到处是零食的家庭,喜欢做高热量食品的家长,是孩子减肥路上的最大阻力。
所以,在让孩子减肥前,家长要先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养育方式,修正自己的,以及家庭的饮食习惯。
二是牢记保护孩子的自尊心比减肥更重要。
家长要注意保护孩子的自尊心,不能以发泄攻击的方式去沟通减肥的问题,不要总是说孩子“太胖、没人喜欢”之类的话。我们不经意的话语,很可能像一根刺一样扎伤孩子,他表面看起来满不在乎,其实不过是一种自我保护。
三是学会正确鼓励、激励孩子。
不能泛泛夸奖,而是要肯定他的努力和品质。比如,孩子坚持做了200个跳绳,要夸奖孩子的坚持,当孩子抵挡了饮料的诱惑,要夸奖孩子的坚定,当孩子的优秀品质被看到,被肯定,减肥的动力也会更大。
还可以挖掘孩子内心的美好向往,比如喜欢什么人,将来想做什么事,把减肥这件事和这些美好的东西联系在一起,以此激励孩子。比如,有的孩子喜欢动画人物,家长要适时引导,通过偶像的精神、形象、气质坚定孩子减肥的决心。
- 其次、吃好、玩好、睡好,培养孩子健康的生活习惯
一是吃好
说到减肥,人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节食。但孩子正处于成长期,为了保证骨髓发育、大脑发育的需要,要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
所以,肥胖儿童不但不能吃少,还要吃好。方法就是要遵循高营养、低热量的原则,调整饮食结构。
一要做到食物的多样性,肉、蛋、奶、海鲜、蔬菜、水果等一样都不能少,保证蛋白质和钙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充足。
二要减少高糖、高盐、高脂肪食物的摄入,改变烹饪方式,油炸变为蒸煮。讲究荤素搭配、粗粮细粮搭配。
三要用科学的方法减少饭量。比如饭前先喝汤,减少主食,增加蔬菜的份量,或者从减少零食开始,将小食品换成蔬菜水果,全麦面包、低脂低盐的饼干等。小孩子自制力差,家长要慢慢引导。
二是玩好
大人在陪伴孩子玩时,要以能增加运动量的项目为主,比如踢球、跳绳、游泳、去户外爬山等。多做户外运动,不但能增加热量消耗,阳光还能促进钙质的吸收。
为避免身体受到损伤,这里要特别提醒家长两点:
1.体重严重超标的孩子,不能一上来就做剧烈运动,可以选择游泳或者跳跃少的运动,对关节冲击较小。
2.做任何运动前都要做好热身,运动时要做到适度、适量。
三是睡好
一要睡足。长期睡眠不足,会造成与食欲有关的生长激素分泌紊乱,容易引起孩子,尤其是年幼的孩子肥胖。
二要睡早。最新的研究发现,如果孩子睡得晚(晚上9点以后入睡),哪怕睡得足够久,也会增加肥胖的风险。
所以,睡饱、睡早是孩子减肥的必要条件。
减肥不但是孩子的事,更是大人的事,及早动手、共同努力、多管齐下,孩子旺盛的代谢能力,蓬勃的生命力,一定会让我们事半功倍。
宝宝过度肥胖,宝妈该怎么办?
上一期谈到小儿单纯性肥胖的危害和病因,并且对于治疗和预防做了简单的讨论。下面我们着重详细讨论如何发现、预防和治疗小儿单纯性肥胖症。
首先,如何判断自家的宝宝是不是“小胖墩”?
每个宝宝除了定期体检外,家长也需要定期给宝宝们监测体重,对应年龄别体重,身高别体重来判断,是营养状况良好还是已经达到了小儿单纯性肥胖症的程度。
身高标准体重法是目前WHO所推荐的方法,WHO认为身高别体重是评价青春期前(10岁以下)儿童肥胖的最好指标。
此方法是以身高为基础,采用同一身高人群的第80百分位数作为该身高人群的标准体重。大于20%-29%为轻度肥胖,30%-49%为中度肥胖,大于50%以上为重度肥胖。另外也可以计算BMI(体重指数法)和婴幼儿Kaup指数,但是此种方法是更适合作为评价成人肥胖的简易方法。顺便补充一下WHO定义的标准是成人BMI在18.5-24.9之间属适宜范围,BMI≧25定义为成人超重,BMI≧30为成人肥胖。
如果我们经过简单判断或者医生诊断,明确宝宝真的变成了一个“小胖墩”,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呢?
首先根据情况而定,若是还不算严重,可以根据下面的方法调整喂养方式和饮食结构以及适当增加运动量等方法来改变;若已经明显严重或者家长已无所适从者建议结合专业的儿童保健机构指导治疗。
治疗的原则:减少热能性食物摄入,增加机体对热能性食物的消耗。
治疗目标:促进生长发育,提高体质健康水平,养成科学正确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儿童身心发育,培养没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一代新人。
治疗措施
饮食调整是关键,减少三高(高热、高糖、高脂)饮食,采取适量蛋白质、低脂肪、低碳水化合物、高膳食纤维的食物结构。尽量选用体积大的食物(如芹菜、黄瓜和苹果等),保证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供应,尤其是有促进脂肪燃烧作用的B族维生素不能缺。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饭前喝汤,减慢进食速度,小口进食,杜绝零食,尤其是甜食以及高热量的食物如巧克力等。
提供总热量的物质结构比例:碳水化合物占40%-45%,脂肪占20%-25%,蛋白质占30%-35%。
热量控制一般原则如下:六个月以下婴儿每日摄入热量限制在每公斤110Kcal/d;6-9个月的婴儿每日摄入热量限制在每公斤90Kcal/d;5岁以下儿童每日摄入热量限制在600-800Kcal/d;5-10岁儿童每日摄入热量限制在800-1000Kcal/d;10-14岁儿童每日摄入热量限制在1000-1200Kcal/d。具体精确计算可以寻求专业营养治疗师的帮助。
限制饮食既要达到减肥的目的,又要保证小儿正常生长发育,因此开始时不宜操之过急,而使体重骤减,只要求控制体重增长,使其体重下降至超过该身长计算的平均标准体重的10%即可不需要严格控制饮食。
适当运动是重点,以运动后感觉轻松、愉快为原则。应每日坚持运动量与活动时间,应避免剧烈运动,以防增加食欲。每天至少保证45分钟到1个小时的运动,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相结合,选择以平移身体类的运动为主,如散步。另外亲子健身操、游泳等运动以及捉迷藏、螃蟹走等游戏也很好。
心理行为治疗,避免歧视,给予鼓励,解除精神负担,监督治疗。行为矫正的基础是“三要、三不、三正经”即“要自然食物,要均衡膳食,要会吃零食”“不进补品,不偏食,不吃洋快餐”“正经吃饭,正经睡觉,正经锻炼”。家庭成员要达成共识,统一要求,共同努力才能达到目标。
作者:西安宝篮贝贝医生,杨小梅
可以在线向鲍奶奶提问啦!关注鲍奶奶的公众号:儿科医生鲍秀兰(id:xiehebaoxiulan),选择“问医生”即可在线向鲍秀兰教授和三甲医院专家们提问!
鲍奶奶每日问答:
家长注意!儿童肥胖危害大,宜及早干预
5岁的离离是个小胖墩儿,爸爸妈妈看着他胖乎乎的样子,觉得特别可爱。然而,在一次体检中,医生却告知离离的爸爸妈妈,儿童肥胖会给身体带来很多危害,离离需要控制体重了。
体重指数可判断儿童肥胖程度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近年来,儿童肥胖呈不断增加的趋势。有研究报告显示,如果不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预计2030年,我国7岁以上儿童超重肥胖率将达28%,超重肥胖儿童将增至4948万人。
肥胖会对孩子的身体带来一系列的危害,需要家长及时发现,及早预防。如何判断儿童是否肥胖呢?这需要根据不同身高列出相应标准体重作为标准进行评价,该方法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普遍应用的方法。
体重指数(BMI)即体重除以身高平方(千克/平方米)可作为诊断肥胖的简易指标,不同年龄性别对应不同BMI超重肥胖诊断值。儿童正常体重(千克)估算公式:1—6岁的儿童,体重计算公式为年龄(岁)×2 8;7—12岁的儿童,体重计算公式为(年龄×7-5)/2。2—12岁的儿童正常身高(厘米)估算公式为:年龄×6 77。
肥胖会影响多个器官和系统功能
肥胖是一种慢性疾病,由于病因及严重程度的不同,可对机体产生不同影响。肥胖会对儿童身体带来哪些影响呢?
肥胖会影响呼吸系统。肥胖儿童全身脂肪明显增多,呼吸肌运动受限,腹腔内脂肪的增多会使腹压增高,上述因素都会影响正常的肺通气功能,严重时会表现为头晕、乏力、疲倦、嗜睡等。由于呼吸效率降低,造成肺动脉持续高压,最终还可能导致肺心病。肥胖的孩子容易患呼吸道疾病,如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还可能导致哮喘和睡眠障碍。同时,肥胖引起的缺氧会使儿童呼吸道疾病不易治愈,严重时甚至会发生呼吸衰竭。
肥胖儿童易患消化系统疾病。儿童肥胖容易导致脂肪肝的发生。轻度脂肪肝多无临床症状,严重时会表现为食欲不振、腹胀、恶心呕吐,以及发热、疲倦无力等。肥胖严重时还会引发儿童患上胆结石和胃食管反流等消化系统疾病。
肥胖儿童还容易患上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和高胰岛素血症。肥胖儿童血液中胆固醇、甘油三酯的浓度比较高,长期下去就会为高血压和冠心病的发生埋下伏笔。除此之外,2型糖尿病患者与肥胖是有着直接关系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摄入的油脂及垃圾食品过多,而活动量较少所致。肥胖还会导致胰岛素抵抗以及体内的糖代谢异常,所以肥胖儿童比其他正常儿童患有2型糖尿病的几率更大。
肥胖儿童容易性早熟。性早熟,是指在性发育年龄以前出现了第二性征,即乳房发育,阴毛、腋毛出现,身高、体重迅速增长,外生殖器发育等。一般认为,女童在8岁前、男童在9岁前出现第二性征,可诊断为性早熟。儿童肥胖易导致内分泌系统异常,性激素分泌紊乱,出现性早熟。
肥胖儿童易出现智力低下及心理问题。研究表明,过于肥胖的儿童,其智商常常低于健康儿童,并且肥胖儿童的自我意识受损,自我评价低、不合群,心理方面会比健康儿童更焦虑。久而久之会出现抑郁、自卑、孤僻等消极心理,导致儿童严重的心理发育障碍。通常这种心理上的疾病比身体上的疾病对孩子造成的打击更大更持久,会严重影响孩子的生活和学习。
如果儿童肥胖的状况持续到成年,还容易患胆结石、骨关节病、皮肤病、静脉曲张、痛风、肿瘤等疾病。所以家长一定要及时发现,及早预防,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多运动,少吃甜食和油腻食物,保持健康的体态。过于肥胖的儿童,如果符合手术指征,还可以选择减重与代谢手术这种治疗方式。
转自:科普时报
作者:古建辉
四川省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普外科主治医师
图源:摄图网
来源: 蝌蚪五线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