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岁小孩肥胖肚子大怎么办(九岁肚子太胖)
佑吾幼 | 孩子肥胖怎么办?这2招很重要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物质越来越丰富,饮食结构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老一辈的人总认为“能吃是福”,有一种饿叫做“爷爷奶奶觉得你饿”,孩子吃得越多,养得越胖越好;而且孩子更容易受到高热量、高脂肪、高糖分食物的诱惑。不良的喂养方式叠加不良的饮食生活习惯,使儿童肥胖已然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
近年来,儿童肥胖的流行趋势在全球范围内呈快速增长。据《柳叶刀》2024年的研究,全球儿童和青少年的肥胖率是1990年的四倍,肥胖已成为大多数国家最常见的营养不良的形式。我国儿童肥胖率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上升,目前正处于迅速上升期,一些大城市的儿童肥胖流行程度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肥胖对儿童健康有哪些危害?
儿童肥胖对孩子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包括生长发育、运动能力、智力发展、心理健康等都有不良影响。儿童肥胖可能会增加身材矮小、性早熟、儿童高血压、心脏受损、早期动脉粥硬化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等疾病的概率,成年后更易出现心脑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等慢性病,甚至有过早死亡的风险。
肥胖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儿童的某些神经认知功能和智力,导致其执行力、注意力、运动能力等下降,甚至让海马体减小而引起记忆力下降。且肥胖引起的穿衣不自信、户外运动少、长得矮、性早熟、自卑感等可能会导致孩子情绪低落、焦虑,甚至患有抑郁症。
青春期时性腺轴启动,第二性征出现,激素水平波动,此时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非常容易导致肥胖。花季雨季的年龄,敏感而又叛逆,渴求友情,渴望尊重,懵懂情愫滋生,对个人形象的要求比较高,这时候的肥胖也容易导致心理疾病,家长要注意监测预防、干预治疗。
体重多少算是超重和肥胖?
上图是1-12岁孩子的标准体重对照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的体重分别对应不同的标准。大家可以参考一下,当然还需结合孩子的身高进行科学的评估。
孩子成长历程中,有四个肥胖的“敏感期”。分别为胎儿期、婴儿期、5-7岁的脂肪积聚期、青春期。在这些阶段,脂肪细胞体积增大,数量也会明显增加;而成年以后的减肥只能减小脂肪细胞的体积,无法减少脂肪细胞的数量,所以肥胖儿童实现“苗条健美”的身材难度会更高。
因此我们要定期监测孩子的身高体重。上图是正常儿童筛查的频率。如果疾病状态下,会监测得更加频密,具体要听从医生的建议。
肥胖儿童如何减重?
目前儿童的减重方式有生活方式引导、行为心理干预、药物治疗,对于有合并症的极重度肥胖,甚至需要进行胃部分切除的减重手术。中医的中药汤剂、针灸、穴位埋线、耳穴压豆、刮痧走罐、小儿推拿和中药泡脚等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孩子肥胖了怎么办?林晓红医生推荐这两种方法很重要。
生活方式的干预是最重要的,需要家长和孩子一起配合。大原则是要管住嘴,迈开腿!
管住嘴
首先要科学饮食。在保证营养摄入的基础上,制定减少热量摄入的健康饮食计划。营养治疗是肥胖儿童首选的一线治疗方式,推荐限制能量平衡饮食,三大营养素建议:碳水化合物 50% ~ 60%,脂肪 20% ~ 30%,蛋白质 15% ~ 25%。建议使用单独的餐盘,方便控制食物总量。小口慢吃,每口饭菜至少嚼20下再吞进去。每吃一口都放下碗筷,可以减缓进食的速度。如果吃得太快,胃来不及有饱腹感,大脑来不及反应和发出停止进食的指令,会增加后续的进食量。
分享下目前比较推荐的科学进食顺序:饭前先喝一碗清淡的汤,增加饱腹感,降低食欲,减少接下来的进食量。第二步,吃富含膳食纤维且热量低的蔬菜,升糖指数低,不会突然升高血糖,导致它容易转换成储存在身体的能量。第三步,吃优质蛋白质,本身消化吸收蛋白质就需要身体消耗比较多的热量,时间也久,也延长胃的排空时间。最后只留一点肚子,吃碳水化合物类的主食,从而控制整体热量的摄入。
青少年朋友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不能采取极端的饮食方式,例如完全不吃碳水类食物,碳水化合物是儿童青少年成长必需的热量和营养来源。掌握好进食的食物种类和顺序,也可以达到理想的减脂效果。
迈开腿
推荐儿童的电子屏幕时间要限制在每天1~2小时以内,并减少其他静坐少动行为。大于等于6岁的小朋友,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天中高强度的运动大于60分钟时间,每周至少进行3天的增强肌肉和骨骼的高强度运动。而减重需要的运动量会更高,建议有氧运动为主。运动开始的第一分钟,身体就在消耗脂肪,随着运动时间延长,脂肪供能比例会逐渐增加,要想减脂的效果越好,自然是运动时间越长越好。肥胖孩子运动量要循序渐进,减重目标要分阶段小数量慢慢减,不能一下子加码,要不容易半途而废。建议家长尽量一起运动,以增强其执行度。
运动燃脂的同时,可以增加身体的肌肉量,肌肉含量越高的人,同是休息状态下能比肌肉含量少的人,消耗更多的热量,还更加抗疲劳,在人生的马拉松,他们往往能保持更旺盛的精力。
广东省中医院儿科
广东省中医院罗笑容名医工作室
广东省中医院许尤佳名医工作室
岭南儿科杜明昭、
文子源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
儿科佑吾幼志愿服务队
来源:“佑吾幼育儿科普”公众号
供稿:广东省中医院儿科 林晓红 伍铭瑜
执行编辑:卢悦明 倪晓良
审核校对:王军飞
责任编辑:陈佳佳
11岁女孩发胖后肚子有点大,医生抽出了10瓶“可乐”
注意了!
家有女儿的
一定要看完!
说起卵巢肿瘤,
大家觉得是成年妇女才会得的病,
其实并非如此!
江门11岁的小姑娘妮妮(化名)
腹部长了超10斤重的肿瘤。
前不久接受了单孔腹腔镜微创手术的妮妮,日前回到江门市人民医院复查,各项检查指标结果正常,身体情况恢复良好。
该院妇科主任熊小琴说,卵巢肿瘤并非成年人的“专利”,近年来手术治疗的儿童卵巢肿瘤病例有逐渐增长的趋势,并向低龄化发展。建议家有女儿的,最好每年给孩子做一次无创腹部B超进行排查。
以为是青春期发胖,没想到……
妮妮家住江门市区,读小学六年级,个子挺高的,大概有1.68米,发育正常,唯独肚子有点大。
“这孩子平时胃口挺好的,从不挑食,肉和蔬菜都爱吃。”妮妮的妈妈说,虽然感觉她胖了点,但一直以为是青春期长身体,加上孩子也没什么不适的反应,也就没太在意。
由于妮妮来月经后,例假不太正常,一个月来两次,妮妮妈妈就带她到江门市人民医院妇科就诊。
门诊医生一看,发现妮妮隆起的腹部犹如成年女性怀孕7个月一般大,立刻建议做腹部B超。结果显示,盆腹腔巨大囊性包块占位。CT提示,范围约为307×198×110毫米,考虑为卵巢肿瘤。
得知孩子肚子里有这么大个包块,妮妮妈妈都不敢相信:“孩子能吃能喝能睡能跑,连肚胀、腹痛都很少有,这怎么就得了肿瘤?”
吸出的囊液相当于10瓶500毫升的可乐
这么大的包块,必须立即处理,一来存在恶变的可能,二来会不断吸收人体营养,降低免疫力,而且,一旦自发破裂,囊液会流满盆腹腔。万一肿瘤是恶性的,则会增加癌细胞扩散的风险,需急诊手术。
最传统的处理方法是开腹手术切除,腹部切口长约15cm以上,且将留下永久的疤痕。“考虑到孩子年龄还小,传统手术不但不美观,还会对孩子造成很大的心理创伤和阴影。”熊小琴说,在结合CT、胃肠镜、抽血等一系列检查结果和临床表现后,他们评估包块良性的可能性比较大,决定采用行单孔腹腔镜双侧卵巢肿瘤剥除术。这样,既能把肿瘤清除掉,又尽可能保留卵巢组织和输卵管,不影响生育功能。此外,也不会留疤,不会对孩子的身心造成影响。
1
10月19日9:00,手术正式开始。
第一步是为肿瘤减压。在保证囊液不外漏、不污染周围组织的情况下,先在脐部切口处对肿瘤壁行荷包缝合,不穿透肿瘤,提吊囊壁;再在荷包内用注射器穿刺吸出囊液,为腹部减压;最后吸出的囊液足足有5000毫升。这是个什么概念?相当于10瓶500毫升的可乐!抽出来的液体一称,足足有10斤!这也意味着,妮妮体内的肿瘤超10斤重。
2
手术第二步是剥除肿瘤。若肿瘤为恶性,就增加了恶性肿瘤细胞扩散的风险,不利于病人的愈后,因此,必须坚持“无瘤原则”。此外,肿瘤与周围组织有粘连,因此,主刀医生熊小琴谨慎地为妮妮分离粘连,避免损伤肠道、输尿管、膀胱等邻近脏器。最终,顺利剥除了巨大的肿瘤,卸掉了妮妮身上的一个大包袱。
3
10:30,手术结束,术中出血10毫升。术后,妮妮的肚子恢复了平坦。更让大家欣慰的是,妮妮的卵巢肿瘤经化验,结果为良性。10月23日,妮妮康复出院,之后,定期复查即可。
出现痛经、腹痛等要警惕
文图无关
因为这是一颗良性肿瘤,妮妮没有什么感觉,所以她本人也说不清这颗囊肿在她体内究竟“生存”了多久。
在不少人的印象里,卵巢肿瘤是成年妇女的“专利”。对此,熊小琴说,它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此前,接诊过的最小的一位患者才7岁。不过,到目前为止,卵巢肿瘤发病原因还不明确。
江门市人民医院妇科副主任医师李焱说, 大多数和先天发育有关,此外,一些不良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也会增加患卵巢肿瘤的几率,比如,使用促排卵药物的不孕症者;未婚或晚婚、不育或少育、不哺乳的女性;月经初潮早、未生育或未婚独身等女性;喜欢吃高脂肪、高蛋白、高热量饮食的女性;有家族遗传史者;工作、生活中受放射线照射的女性,患病危险性较其他人要高出几倍。
由于囊肿生长缓慢,早期无特异或典型的症状,而年龄较小的女性一般不做妇科检查,卵巢又在盆腔的深处,因此很难发现卵巢肿瘤。
“最好的预防方法,就是一年进行一次无创腹部B超检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熊小琴说,一旦出现过度肥胖、消瘦、尿频、腹部不正常增大、腹部包块、月经紊乱、痛经、腹痛、阴道不明原因出血或在运动、跳跃、旋转等动作时,突发腹痛等情况时,要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治疗,以免耽误诊治。
“青春期的卵巢肿瘤,只要发现,建议及早进行手术切除。”李焱补充道。
医生提醒,
卵巢肿瘤早期症状不明显,
一年一次B超检查很有必要!
来源:江门日报(文/记者/邓榕 通讯员/曾冬怡)
宝宝肚子又大又鼓,可能是这三个原因!最后一种要注意
妈妈们提问:
“我的宝宝胳膊和腿都挺细的,不是个胖宝宝,但就是肚子格外的大,看着就像倒扣的锅一样,这是什么原因?有没有什么问题?”
“我家宝宝出生10天了,吃奶和便便都很正常,就是肚子大大鼓鼓的,像个小西瓜,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宝宝的肚子看起圆鼓鼓的,这到底是正常的发育现象?还是宝宝哪里不舒服呢?”
有很多妈妈都会发现,自己的宝宝和上面的妈妈们说一样,肚子总是圆鼓鼓的,像充了气一样,其实,宝宝肚子鼓鼓的是这3个原因。
1.还没发育成熟的腹肌让宝宝的肚子看起来鼓鼓的
宝宝的小肚子,看起来圆鼓鼓的,是因为小宝宝的腹壁肌肉还没发育成熟,却要装和大人同样多的内脏器官,腹肌力量不够,所以宝宝的小肚子会显得比较突出。
2.肚子大大的是因为宝宝是腹式呼吸
小宝宝主要用腹式呼吸,会让人感觉肚子动的幅度大,显得鼓鼓的,这属于是正常现象。
3. 有些宝宝肚子圆鼓鼓的,可能是胀气了
如果宝宝进食不当,吸吮太急促;或是宝宝在吃奶的时候过度哭闹;人工喂养的宝宝奶瓶的奶嘴孔不合适等,造成食物在消化道内通过肠内菌和其他消化酶作用而发酵产生大量的气体,然后引起宝宝胀气。
尤其是人工喂养的宝宝,如果体内的糖分没有充分分解生成气体,极容易引起腹胀。
如何判断宝宝是胀气了?通常,大多数宝宝肚子大鼓鼓的都只是一种生理现象,宝宝在喂奶后常可见到轻度或较明显的腹部隆起,有时还有溢乳,但宝宝安静,腹部柔软,摸不到肿块,排便正常,生长发育良好,妈妈就不用太担心了。但是,如果宝宝腹胀并伴有呕吐,生长缓慢等的现象,建议妈妈最好咨询专业医生。
宝宝已经胀气了,这个时候妈妈要帮助宝宝把肠胃里面的空气排出来,可以通过拍嗝、飞机抱或者排气操等方式帮助宝宝排气。
1、拍嗝
宝宝在吃完奶后,妈妈需要通过拍嗝帮助宝宝排出多余的气体,妈妈用一只手的手臂托住宝宝的屁股,让宝宝自然的趴在你的肩膀上,另一只手呈空心状,从宝宝的背部中段,自上而下地拍,注意动作轻柔,帮助宝宝把气体排出。
2、飞机抱
妈妈把宝宝的身体搭在小臂上的一侧,让宝宝头靠近您的肘关节,妈妈如果感觉到宝宝的肚子已经放松下来了,这就表示妈妈抱对了,这也是最快能让肠绞痛宝宝安静下来的方法。
3、给宝宝做排气操
做排气操时,把宝宝放在妈妈的大腿上,脚对着你。手指放平,在宝宝肚子上画圈圈。开始先在宝宝的左腹部自上而下画一个字母“I”,这能使肠道里的空气往下走,通过结肠排出体外。接着做一个颠倒的“L“型按摩,使气体沿着横向的肠道往下走,排出体外。在宝宝的肚子上画一个颠倒的字母“U”,字母下方是宝宝发紧的肠道,按摩可以帮助宝宝排气。动作可以重复多次,按照宝宝的接受程度做排气操。
1、奶后拍嗝要记得
无论是母乳喂养还是人工喂养,妈妈们一定记住,在宝宝喂奶间隙和喂完后,竖抱宝宝拍拍嗝,这样能很好的预防宝宝胀气。随着宝宝逐渐长大,胀气自然会慢慢减少的,不用太担心。
2、喂奶时间要恰当
宝宝在很饿的时候会吃得很急,这样就容易吸入太多空气,所以,妈妈不要等宝宝很饿的时候才喂奶。
3、正确冲泡奶粉
冲泡奶粉时,尽量不要大力摇晃,可以等奶粉慢慢溶解。如果摇晃了,奶中很多气泡,可将奶瓶先静置一会,等气泡消失再喂宝宝。
4、注意奶嘴大小
如果是瓶喂,需要注意奶嘴的孔不要太大,也可以选择带有特殊功效的奶瓶,比如带排气孔的奶瓶、弯角奶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