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恐妊娠糖尿病(妊娠糖尿病的后果是什么)

健康报 0
文章目录:

当妊娠遇上糖尿病,如何逢凶化解?

妊娠糖尿病患者是指妊娠前糖代谢正常或有潜在糖耐量减退,妊娠期才出现糖尿病的患者。据统计,2017年5月份,北京妇产医院产科住院人数为1800多人,其中妊娠糖尿病患者有400多人。这类患者可能会出现妊娠期高血压、羊水过多、感染等症状,若血糖控制不好,可能还会导致流产、畸形儿、早产、胎儿宫内生长受限、巨大儿等各种疾病。

下面,先说说妊娠糖尿病患者要学会什么大原则:

控制好总热量

计算总热量要综合考虑孕妇孕前的体重状态,一般状态下怀孕时期热量最好控制在每公斤体重30kcal/d~40kcal/d,孕中晚期再增加200kcal给宝宝供给能量。特别提出的是,每个人都有个体差异,不可一概而论,要以自己体重的增长情况及血糖状况来衡量总热量的摄入是否合理。如果体重增长情况不利或血糖不稳定要及时调整总热量的摄入。

少食多餐

孕期由于营养的需求,避免一次性大量进食造成血糖快速上升,所以建议少食多餐,将每天应摄取的食物分成5~6次分别进食。特别要提出晚餐与第二天早餐的时间相距过长,临睡前可补充一些食物,例如全麦面包片。对于合理择食,强调要多选择血糖指数低,高膳食纤维且易消化的食物为宜。例如优质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鱼、瘦肉、牛奶、大豆;维生素及膳食纤维丰富的西红柿、芹菜等蔬菜。主食推荐杂粮饭,既均衡营养,又可缓慢升血糖,还富含膳食纤维,是妊娠糖尿病妈妈不错的选择。

适当运动

妊娠糖尿病患者应做一些适宜的运动,最好在饭后1个小时进行。选择散步等不激烈的运动方式,一般时间在20分钟~30分钟为宜。要特别提出的是,有先兆流产、早产或者其他严重并发症的孕妇不宜运动。

链接:

进餐小细节

小细节指的是进餐方法、进餐习惯、进餐顺序及烹调方法。

进餐方法:

专心吃饭细嚼慢咽,主食盛好不再来添,吃完离桌不要留恋。

进餐习惯:

多吃清淡少油盐,多吃粗粮少吃精。多吃素菜少荤腥,多分餐次稳践行。

进餐顺序:

饭前喝汤营养健康,叫醒肠胃欢乐相随。再吃蔬菜配高蛋白,主食奠基切不可忘。

烹调方法:

煮、蒸、拌、卤菜肴美味,煎、炒、烹、炸损失原味。清蒸、水汆大家都会,良好方法营养到位。

文/北京妇产医院 巢伟

图/源自网络

原创声明:以上为《健康报》原创作品,如若转载须获得本报授权。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自助获取转载授权。

妊娠遭遇糖尿病,风险陡增,咋防控?

目前,全球有超过1.99亿名女性糖尿病患者,2/5的女性糖尿病患者处于生育年龄,1/7的分娩受到糖尿病的影响。那么,糖尿病对妊娠有什么影响,妊娠期糖尿病又该如何管理呢?

妊娠期糖尿病包括孕前患有糖尿病(1型或2型糖尿病合并妊娠)和妊娠糖尿病。而妊娠糖尿病(GDM)是一种独立的糖尿病类型,不同于通常所认知的1型或2型糖尿病,是指妊娠期间才出现或首次发现的糖尿病或任何程度的糖耐量异常。

文/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代谢内分泌科

杨玲凤 曹楚晴 李霞

对孕妇七大影响不容忽视

1

流产

高血糖可使胚胎发育异常甚至死亡,流产率为15%~30%。

2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发生率较非糖尿病孕妇高2倍~4倍。

3

感染

未能很好控制血糖的孕妇易发生,感染亦可加重糖尿病代谢紊乱,甚至诱发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

4

羊水过多

发生率较非糖尿病孕妇高10倍。

5

分娩巨大儿

因巨大儿发生率明显增高,难产、产道损伤、手术产概率增高。巨大儿的发生率高达25%~42%。

6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易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7

远期影响

妊娠糖尿病孕妇再次妊娠时,重发率高达33%~69%;远期患糖尿病概率增加,高达70%的妊娠糖尿病妇女在怀孕后22年~28年发展为糖尿病(2型为主)。

胎儿患糖尿病风险增加

暴露于母体糖尿病的胎儿,其儿童期和成人糖尿病及肥胖的发生风险增加。胎儿先天畸形的发生率为正常妊娠的7倍~10倍。胎儿宫内生长受限的发生率达21%。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增高。新生儿脱离母体高血糖环境后,高胰岛素血症仍存在,若不及时补充糖,易发生低血糖,严重时甚至会危及新生儿生命。

得了妊娠期糖尿病要少食多餐

既要保证孕妇和胎儿能量的需要,又能维持血糖在正常范围,而且不发生饥饿性酮症,尽可能选择低血糖指数的糖水化合物,少量多餐,每日5餐~6餐。妊娠期孕妇的运动方式以有氧运动最好,如散步、练瑜伽、打太极拳等,不可做剧烈运动,如跑步、打球等,每天至少一次。一般于餐后半小时~1小时运动,持续20分钟~30分钟。监测空腹、餐前血糖和餐后1小时~2小时血糖,有条件者每日测4次~6次。妊娠期糖尿病血糖控制标准:避免使用口服降糖药,通过饮食治疗不能控制血糖时,遵医使用胰岛素治疗。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下。每3个月进行一次肾功能、眼底和血脂检测。

如何早期发现妊娠糖尿病

美国糖尿病学会建议:有高危因素的孕妇在进行首次产前检查时,应全面筛查2型糖尿病。首次产检未被诊断为糖尿病的孕妇,应在孕24周~28周筛查妊娠糖尿病。患妊娠糖尿病的孕妇在产后6周~12周,应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筛查糖尿病。有妊娠糖尿病病史的女性,至少每3年进行一次糖尿病筛查。有妊娠糖尿病病史的妇女,如果已经发展为糖尿病前期状态,需要进行生活方式干预或药物干预。

出现以下表现应警惕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可能:

1.有三多症状(多尿、多食、多饮)。

2.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反复感染。

3.孕妇体重>90千克。

4.并发羊水过多或巨大儿。

妊娠糖尿病并不少见,国内报道发病率达1%,国外要更高一些。因此,必须对妊娠糖尿病提高警惕,加强妊娠期的血糖监测,以及时发现和早期治疗。

妊娠糖尿病何时用胰岛素

文/魏开敏

一旦确诊妊娠糖尿病,

首先要开始饮食疗法

如果饮食疗法能使血糖降低下来,那是再好不过的。因为饮食疗法既能满足孕妇和胎儿的基本生理需要,没有副作用,又能使血糖保持稳定状态。然而,这往往只是人们的一厢情愿。临床资料表明,至少2/3以上的妊娠糖尿病患者无法单纯依靠饮食疗法达到降低血糖至正常范围的目的,这些患者需要给予降糖药物才能保证血糖降至理想范围。

饮食疗法无效的患者

应及时进行胰岛素治疗

由于口服降糖药物被禁用于妊娠期,胰岛素就成为妊娠期的最主要降糖药物。饮食疗法无效的患者应及时进行胰岛素治疗。那么,何时应用胰岛素治疗呢?

按照近年医学专家的建议,应用胰岛素治疗的时机应为:经饮食疗法控制2周后,有2次或多次空腹血糖大于5.8mmol/L,或餐后2小时血糖大于6.7mmol/L,此时就是给予胰岛素治疗的最佳时机。此外,未能早期发现的中重度妊娠糖尿病患者或孕前就有糖尿病的患者,可不受上述限制,应在一开始就考虑将饮食疗法与胰岛素治疗结合起来,以预防和减少妊娠糖尿病的合并症,避免对母儿构成严重危害。

编辑/管仲瑶

原创声明:以上为《健康报》原创作品,如若转载须获得本报授权。

产科医生提醒:符合这5个条件的孕妇,易得妊娠糖尿病

很多人怀孕之前并没有糖尿病,但是在怀孕之后反倒检查出糖尿病,这就是妊娠糖尿病,是一种因为怀孕而导致的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如果严重的话,对孕妇和肚子里面的胎儿都会有一定的危害。所以很多人怀孕之前就很担心,很害怕自己会得妊娠糖尿病。那么,哪些孕妇更容易得糖尿病?

1、身体比较肥胖的准妈妈。

如果是肥胖的人,哪怕没有怀孕都有得糖尿病的风险。所以,在血孕之前,对于一些身体比较胖的女性朋友,最好是通过合理的饮食和运动来减肥,只有把体重降下来,在怀孕后才会降低得糖尿病的风险。

2、家族有糖尿病遗传史的孕妇。

如果家里面的亲戚有得糖尿病,而且有糖尿病家族遗传史,那么孕妇得糖尿病人机率也会高很多。特别是一级亲属中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得糖尿病的风险比没有家族糖尿病的人的风险高2.89倍。因此,这一类孕妇如果怀孕,要尽早去医院进行血糖筛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调整饮食结构,通过运动来降低妊娠糖尿病对孕妇和胎儿的危害。

另外,一些在上一次怀孕也有妊娠糖尿病史的人,那么也有可能在这一次怀孕也会导糖尿病。这一类人,相对以前没有妊娠糖尿病的人来放讲,风险也会越大。

3、高龄产妇。

调查总结出,35岁怀孕比25岁的孕妇得糖尿病的风险要高很多,差不多是25岁孕妇的2倍。这是因为,人的年纪越大,其体内胰岛素下降,胰动脉硬化,这些都会增加孕妇患糖尿病的风险。

4、怀孕后迅速变胖的人。

有一些人担心孕期营养不够,所以在怀孕后就大吃特吃,造成体重增加过快,体内的胰岛素就会产生抵抗,从而导致发生妊娠糖尿病。

5、多囊卵巢综合征。

这一类孕妇是妊娠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因为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孕妇本身就有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的代谢紊乱现象。怀孕后更容易发生胰岛细胞失代偿,导致糖尿病的发生。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