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肝热糖尿病(糖尿病人肝火旺吃什么药)

小荷医典 0
文章目录:

给糖尿病患者推荐的6种中药代茶饮,还不快收起来!

陆羽《茶经》云:“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早在神农时期,茶及其药用价值就已被发现,并由药用逐渐演变成日常生活饮料。而中药代茶饮应该是我国茶文化的延伸和发展,如菊花茶清头明目,苦丁茶除热降压,薄荷茶解暑清热,麦冬茶养肺利咽。这些保健茶不仅使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而且还为我们养心怡神,祛病延年发挥了作用。

那么,中药代茶饮适合于糖尿病患者吗?

一般的说来,糖尿病人是可以用中药代茶饮的,但不是所有的糖尿病人均适合或都需要,还是要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来决定,这同样要遵循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有是证用是药”,比如菊花茶用于肝热所致的眼睛红赤或眼睛分泌物多等证,如果患者合并糖尿病胃肠神经病变,经常腹泻,属于脾虚证者,就不能饮用。又如人参茶适合于气虚体质的糖尿病患者,倘若用于肝火旺胃火盛的患者无异于火上浇油。还有苦丁茶,如给予胃寒患者就好比雪上加霜。所以不能认为中药代茶饮适合所有的糖尿病人。

患者如何自己选择适合的代茶饮?

简单介绍几种常用的中药茶:

1.糖尿病患者经常有口干舌燥、面红目赤等证,可饮用菊花茶、薄荷茶或莲子心茶以清热明目、清心肝火。

2.糖尿病患者伴有胃肠自主神经病变,出现便秘,可饮用决明子茶、麻子仁茶以润肠通便。

3.糖尿病患者伴有胃肠自主神经病变,出现腹泻、腹胀、食欲不振等脾虚可饮用大枣茶等。

4.糖尿病患者伴有高血压,经常感到心烦急躁、头晕目眩、口苦舌干,可饮用菊花茶、薄荷茶或夏枯草茶,以清肝泻火降压。

5.糖尿病患者伴有睡眠障碍,出现心悸心慌者可饮用酸枣仁茶、合欢茶以养心安神。

6.糖尿病患者伴有高脂血症,可饮用决明子茶、姜黄茶、生山楂茶等以祛脂活血。

代茶饮的中药会不会影响西药的作用?

传统中医认为茶水和药物不能一起用。不仅是西药,还包括了中药。主要是因为茶中有些物质会影响药物的疗效。一般主张服药2小时内不宜饮茶。但我们说得是中药茶,这些中药茶是否可以和西药一起用,是否会影响西药的作用,目前还不得而知,在没有科学的依据之前,中药茶最好不要和西药一起服用,起码要间隔1小时左右。

专家:北京协和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梁晓春

什么是肝源性糖尿病?为什么很多肝不好的人,通常血糖也很高?

一个68岁的患者,这位患者患有乙肝已有五年之久,期间一直坚持西医治疗。然而,近半年来,他出现了口干口渴、频繁饮水和排尿的症状,饭量有所增加,但体重却出现了下降。几个月前,他的体重为72公斤,来就诊时,体重只有68公斤。

检查结果显示,他的空腹血糖高达7.5,餐后两小时血糖更是达到了11.3,最终被确诊为糖尿病。患者对此感到困惑,因为他虽然饭量有所增加,但增加的量并不多,而且他很少吃甜食、喝饮料,不明白为何会患上糖尿病。

许多人可能认为,糖尿病主要与饮食过多、缺乏运动和肥胖有关。然而,实际上,如果一个人患有肝病,那么他患糖尿病的风险也会增加,这在医学上被称为“肝源性糖尿病”。许多人可能对此病不太了解,接下来,我们就来详细讲解一下。

肝源性糖尿病究竟是什么?为何肝病患者容易患上糖尿病?

肝源性糖尿病是指由于肝脏病变导致的糖代谢紊乱。肝脏是葡萄糖代谢的重要器官,一旦肝脏出现病变,加上患者的生活环境、饮食和习惯等因素,都可能降低免疫力,影响肝脏的糖代谢功能和胰岛素的分泌。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可能导致糖代谢功能紊乱,进而引发肝源性糖尿病。

中医理论认为,人体在夜间休息时,能量主要由肝脏提供。中医认为肝主藏血,负责调节血量,因此肝脏在夜间负责维持血糖水平。如果肝功能受损,血糖水平自然会受到影响。

肝病患者的情绪波动,如经常生气、郁闷或脾气暴躁,可能导致肝气郁结,进而引发瘀血和阴虚,加重肝病和糖尿病的症状。正如古语所说:“饮食不节生胃热,情志不遂生肝热”,肝源性糖尿病患者在初期通常表现为肝胃郁热。

以我提到的这位患者为例,他就是典型的肝胃燥热。因此,治疗他的方法主要是清热解毒、疏肝补肾、活血通络、化瘀。

治疗方案采用大柴胡汤,并加入黄连、天花粉、夏枯草、水蛭等药材,以达到清热、疏肝解郁、降糖的效果。目前,患者正在接受中药调理,他的“三多一少”症状已经有所改善,血糖水平也逐渐稳定。

对于患有肝病的患者来说,注意饮食、远离酒精、避免熬夜,保护肝脏健康是预防肝源性糖尿病的关键。我是中医张国海,希望我的分享能对您有所帮助。

经方在糖尿病治疗中的运用(中)

经方在糖尿病治疗中的运用(中)

3糖尿病并发症预防中如何运用经方

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关键在于络脉瘀阻, 所以我们的防治观念是:

1未病先防, 已病防变。 在并发症出现前, 运用水蛭、 大黄等药物起到清除污血、 保护脉络的作用, 减轻高糖、高脂、 高粘血液对血管的损伤, 减少和延缓并发症的发生。 在并发症发生后, 瘀血达到较重程度, 不间断的化瘀通络治疗, 使受损器官病变进展大大放慢。

2从诊断糖尿病之日起, 即开始预防并发症的药物治疗。 以抵当汤治疗剂量的半量长期应用。

3由于糖尿病的并发症是渐进发展的, 所以在糖尿病的各个阶段和各个证型, 无论有无舌质紫暗、 瘀斑和涩脉, 均可应用活血通络药物。

4糖尿病并发症治疗中如何运用经方

糖尿病的并发症中包括心、 脑、 下肢等大血管病变(脉损), 眼、 肾、 神经等微小血管病变(络损)。 络脉损伤是该病的病理基础及基本核心, 并且不论是肝胃郁热、 气阴两伤还是阴阳俱损都可伴发血行不畅、 血液瘀滞, 故活血化瘀通络贯穿该病的整个治疗过程。 可使用抵当汤、 抵当丸加减藤类药物作为该病的基础方剂, 即不论证型如何, 都要适当使用活血化瘀通络。

(经文参考: 《伤寒论》 第124: 太阳病六七日, 表证仍在, 脉微而沉, 反不结胸, 其人发狂者, 以热在下焦, 少腹当硬满, 小便自利者, 下血乃愈。 所以然者, 以太阳随经, 瘀热在里故也。 抵当汤主之。 《伤寒论》 第126条: 伤寒有热, 少腹满, 应小便不利, 今反利者,为有血也, 当下之, 不可余药, 宜抵当丸。 )

4. 1微血管病变: 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以及糖尿病心肌病变等.

(1)糖尿病肾病: 早期用抵当丸, 其中水蛭粉的用量可用至39—log, 且可长期应用而无毒副作用。 晚期用抵当丸合金匮肾气丸。

运用要点: 糖尿病发展到肾脏并发症阶段, 不但肾虚情况显著, 而且均出现严重的瘀血证候, 突出表现为舌底脉络的迁曲、 怒张、 青紫, 所以治疗时应补肾化瘀并举, 宜合当归芍药散益气活血, 血水同治。 出现水肿时, 阳虚显著者合五苓散温阳利水、 气虚显著者合防己黄芪汤益气利水, 阴虚显著者合猪苓汤滋阴利水。 发生尿毒症后瘀浊上逆, 用大黄附子汤灌肠, 往往能取得良效。

经验方:

水肿合并蛋白尿: 当归、 白芍、 川芎、 生白术、 茯苓、 泽泻、 芡实、 金樱子、 桑螵蛸、白果、 熟地、 山萸肉、 三七粉、 水蛭、 生大黄。肾性贫血: 肾气丸加生大黄

屎毒症灌肠方: 生大黄、 制附片、 煅龙牡等。

(经文参考: 《金匮要略. 消渴小便不利淋病》 第3条: 男子消渴, 小便反多, 以饮。 斗,小便一斗, 肾气丸主之。 《金匮要略. 炎热》 第5条: 妇人怀妊, 腹中绞痛, 当归芍药散主之。《金匮要略・痉湿喝病》 第22条: 风湿, 脉浮, 身重, 汗出恶风者, 防己黄芪汤主之。 《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 第4条: 脉浮, 小便不利, 微热消渴者, 宜Nd,便发汗, 五苓散主之。 《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 第13条: 脉浮发热, 渴欲饮水, 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 《金匮要略・腹满寒痂宿食病》 第15条: 肋下偏痛, 发热, 其脉紧弦, 此寒也, 以温药下之, 宜夫黄附予汤主之。 )

(2)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代表方: 肾气丸去附子、 肉桂, 合瓜萎牡蛎散合抵当汤。

运用要点: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以肝肾阴虚合并血瘀为常见证型, 故我们用肾气丸去温热的附子、 肉桂, 合瓜萎牡蛎散滋补阴津, 用抵当汤活血化瘀。

(经文参考: 《金匮要略. 消渴小便不利淋病》 第3条: 男子消渴, 小便反多, 以饮 轧小便一斗, 肾气丸主之。 《金匮要略. 百台狐惑阴阳毒病》 第7条: 百合病, 渴不差者, 瓜蒌牡蛎散主之。 )

(3)冠心病: 代表方: 瓜萎薤白半夏汤合抵当丸或炙甘草汤合桂枝茯苓丸。

运用要点: 痰瘀重者瓜蓥薤白半夏汤台抵当丸; 虚损重者宜炙甘草汤合桂枝茯苓丸

(经文参考: 《金匮要略. 胸痹心痛短气病》 第4条: 胸痹不得卧, 心痛彻背者, 瓜蒌薤白半夏汤主之。 《伤寒论》 第177条: 伤寒脉结代, 心动悸, 炙甘草汤主之。 《金匮要略 妇女妊娠病》 第2条; 妇人宿有瘾病, 经断未及三月 , 而得漏下不jE, 胎动在脐上者, 为瘾痼害。 妊娠六月 动者, 前三月 经水利时, 胎也。 下血者, 后断三月 瘸也。 所以下血不止者, 其瘾不去故也, 当下其虾。 桂枝茯苓丸主之。 )

4. 2大血管病变: 大血管病变主要为心脑和周围血管病变(如糖尿病足筹)

(1)脑梗塞: 代表方: 桃核承气汤和抵当汤

运用要点: 早期用此方可通腑泻热, 活血化瘀; 后期肝肾不足, 肝阴血虚时, 应用风引汤清肝益阴镇肝。

(经文参考: 《伤寒论》 第106条: 太阳病不解, 热结膀胱, 其人如狂, 血自下, 下者愈。其外不解者, 尚未可攻。 当先解其外; 外解已, 但少腹急结者, 乃可攻之, 宣桃核承气汤。《金匮要略. 中风历节病》 , 风引汤: 除热瘫痫。 )

(2)下肢血管闭塞: 代表方: 黄芪桂枝五物汤合抵当汤。

运用要点: 本病常见肢冷症状, 但病因是因瘀致塞, 故宜抵当汤逐瘀, 再考虑瘀血的原因, 属气虚血瘀者多见, 故用黄芪桂枝五物汤温阳益气。

(经文参考: 《金匮要略. 血痹虚劳痫》 第2条: 血痹阴阳俱微, 寸口关上微, 尺中小紧, 外证身体不仁, 如风痹状, 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 )

(3)腓肠肌痉挛: 代表方: 芍药甘草汤。

运用要点: 芍药酸寒, 益阴养血, 甘草甘温, 缓急补虚。 二物配伍, 酸甘化阴, 而能滋阴养筋、 缓解拘挛, 专治阴虚筋脉失养所致拘急之证。

(经文参考: 《伤寒论》 第29条: 伤寒脉浮, 自汗出, 小便数, 心烦, 微恶寒, 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 此误也。 若厥愈足温者, 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 其脚即伸。 )

(4)糖尿病皮肤病变: 代表方: 大黄蛰虫丸。

运用要点: 本方对糖尿病皮肤病变的肌肤甲错、 缺血性溃疡、 营养不良性皮肤溃疡均有很好效果, 但必须【丈期坚持服用。 本病常伴发皮肤瘙痒, 用苦参汤、 蛇床子散外洗效果很好。

(经文参考: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 第18条: 五劳虚极赢瘦, 腹满不能饮食, 食伤, 忧伤, 饮伤, 房室伤, 饥伤, 劳伤, 经络营卫伤, 内有干血, 肌肤甲错, 两目黯黑。 缓中补虚, 大黄蛰虫丸主之。 《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 第ll条: 蚀于下部则咽下,苦参汤洗之。 《金匮要略・妇人杂病》 第20条: 蛇床子散方, 温阴中坐药。 )

4. 3神经病变: 神经病变涉及周围神经病变和自主神经病变(包括糖尿病性胃肠病变、 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 反复低血糖: 多汗等)。

(1)糖尿病周闱神经病变:

代表方: 抵当丸合黄芪桂枝五物汤。

运用要点: 麻为气4i至, 木为血不通, 此二方合用, 气皿并治, 配合麻黄汤去杏仁、 芎归胶艾汤去阿胶、 生地外洗, 常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经验方: 炙庥黄、 川桂枝等水煎泡洗

(经文参考: 《金匮要略一血痹虚劳病》 第2条: 血痹阴阳俱微, 寸口关上微, 尺中小紧, 外证身体不仁, 如风痹状, 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 《伤寒论》 第35条: 太阳病, 头痛发热, 身疼腰痛, 骨节疼痛, 恶风无汗而喘者, 麻黄汤主之。 《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 第4条: 师日: 妇人有漏下者, 有半产后园续下血都不绝者i有妊娠下血者, 假令妊娠腹中痛,为胞阻, 胶艾汤主之。 )

(2)糖尿病胃肠病变:

代表方: 大柴胡汤或甘草泻心汤或葛根芩连汤。

运用要点: 糖尿病患者胃肠病变常较突出, 脘腹胀满, 便秘等症状的出现是由于胃失降浊的功能。 临床上表现为便秘者居多, 体质较实者适宜用大柴胡汤。 肠枯便秘属虚者适宜用麻子仁丸。 糖尿病腹泻的患者胃热脾虚者多见, 故以甘草泻心汤寒热并治。 腹泻属湿热者常用葛根芩连汤。

(经文参考: 《伤寒论》 第103条: 太阳病, 过经十余日, 反二三下之, 后四五日, 柴胡证仍在者, 先与小柴胡。 呕不止, 心下急, 郁郁微烦者, 为未解也, 与大柴胡汤, 下之则愈。《伤寒论》 第158条: 伤寒中风, 医反下之, 其人下利日数十行, 谷不化, 腹中雷鸣, 心V痞硬而满, 干呕心烦不得安。 医见心卜|痞, 复下之, 其痞益甚。 此非结热, 但以胃中虚, 客气上逆, 故使硬也。 甘草泻心汤主之。 《伤寒论》 第34条: 太阳病, 桂枝证, 医反下之, 利遂不止, 脉促者, 表未解也; 喘而汗出者, 葛根黄芩黄连汤丰之。 《伤寒论》 第247条: 趺刚脉浮而涩, 浮则胃气强, 涩则小便数, 浮涩相搏, 大便则硬, 其脾为约, 麻子仁丸主之。 )

(3)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

代表方: 金匮肾气丸台文蛤散。

运用要点: 本方对阴阳两虚, 不兼湿热的患者最为适宜。 阴血不足兼有湿热的患者用当归贝母苦参丸合文蛤散常能获得良效。

(经文参考: 《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 第3条: 男予消渴, 小便反多, 以饮一斗, 小便一斗, 肾气丸主之。 《金匮要略 消渴小便不利淋病》 第6条: 渴欲饮水不止者, 文蛤散主之。 注: 文蛤即五倍子。 《金I鞋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 妊娠, 小便难, 饮食如故, 当归贝母苦参丸主之。 )

(4)反复低血糖

代表方: 金匮肾气丸合黄芪建中汤

运用要点: 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引起的反复低血糖, 中医辨证属于脾肾两虚, 故以此二方加减治疗, 同补脾肾。

(经文参考: 《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 第3条: 男子消渴, 小便反多, 以饮一斗,小便“‘斗, 肾气丸主之。 《金匮要略. 血痹虚劳病》 第14条: 虚劳里急, 诸不足, 黄芪建中汤主之。 )

(5)多汗:

代表方: 文蛤散敷脐。

经验方: 当归、 黄芩、 黄连、 黄柏、 黄芪、 生熟地、 五味子、 五倍子。

(经文参考: 《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 第6条: 渴欲饮水不止者, 文蛤散主之。注: 文蛤即五倍子。 )

4. 4反复感染:

(1)反复上呼吸道感染:

代表方: 薯蓣丸

运用要点: 糖尿病患者反复上呼吸道感染, 是气血阴阳亏虚造成的免疫力下降, 故以薯蓣丸补益气血阴阳。

(经文参考: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 第16条: 虚劳诸不足, 风气百疾, 薯蓣丸主之。 )

(2)反复泌尿系感染:

代表方: 当归贝母苦参丸。

运用要点: 糖尿病反复泌尿系感染, 多属阴血不足兼有湿热, 敬以当归补血, 苦参祛湿热,贝母宣肺润燥。

(经文参考: 《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 第7条: 妊娠, 小便难, 饮食如故, 当归贝母

苦参丸丰之。 )

5针对血糖难控因素如何运用经方 .

血糖难控因素通过神经、 体液、 免疫途径使胰岛素拮抗激素分泌增多, 使胰岛素的作用被抵消, 血糖继而升高, 我们运用经方治疗血糖难控因素颇具疗效, 血糖难控因素一旦得到控制, 血糖自然下降。

5. 1经方治疗失眠: 失眠引起胰岛素拮抗激素分泌增多, 血糖失控。

代表方: 黄连阿胶汤

运用要点: 本方最适用于心肾不交的患者, 但我们在实际运用中常常不拘舌脉, 抓住心烦、 失眠的主症即可应用。 即使形体肥胖的病人, 配合小陷胸汤或, 』 、 半夏加茯苓汤即可使用。胃不和别卧不安者用泻心汤类, 皮肤瘙痒致失眠用苦参汤、 蛇床子散外洗。

(经文参考: 《伤寒论》 第303条: 少阴病, 得之二三日以上, 心中烦、 不得卧, 黄连阿胶汤主之。 《伤寒论》 第138条: 小结胸病, 正在心下, 按之则痛, 脉浮滑者, 小陷胸汤主之。《金匮要略・疲饮咳嗽病》 第28条: 呕家本渴, 渴者为欲解, 今反不渴, 心下存支饮故也,小半夏汤主之。 《金匮要略・惊悸吐衄F血胸满瘀血病》 第17条: 心气不足, 吐血衄血,泻心汤主之。 《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 第lo条: 呕而肠鸣, 心下痞者, 半夏泻心汤主之。 《伤寒论》 第158条: 伤寒中风, 医反下之, 其人下利日数十行, 谷不化, 腹中雷鸣, 心下痞硬而满, 干呕心烦不得安。 医见心下痞, 复下之, 其痞益甚。 此非结热, 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 故使硬也。 甘草泻心汤主之。 《伤寒论》 第154条: 心F痞, 按之濡, 其脉关上浮者, 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 《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 第“条: 蚀于下部则咽干,苦参汤洗之。 《金匮要略・妇人杂病》 第20条: 蛇床子散方, 温阴中坐药。 )

5. 2经方治疗便秘: 便秘影响降糖药物的吸收, 使血药浓度高峰降低, 胰岛素分泌高峰延迟,是降糖药物继发失效的原因之一。 同时, 严重便秘的病人, 往往影响情绪和睡眠, 使胰岛素拮抗激素分泌增多, 血糖难以控制。大便不干但难解, 证属气虚便秘者宜用黄芪建中汤合麻子仁丸; 大便干燥如羊屎, 证属阴虚便秘者宜用麻子仁丸; 大便干而臭, 证属肠热便秘者宜用承气类。

(经文参考: 《金匮要略. 血痹虚劳病》 第14条: 虚劳里急, 诸不足, 黄苠建中汤主之。《伤寒论》 第247条i趺阳脉浮而涩, 浮则胃气强, 涩则小便数, 浮涩相搏, 大便则硬, 箕脾为约, 麻子仁丸主之。 《伤寒论》 第238条: 阳明病, 下之, 心中懊慑, 而烦, 胃中有燥屎者, 可攻。 腹微满, 初头硬, 后必溏, 不可攻之。 若有燥屎者, 宜大承气汤。 《伤寒论》 第13条: 阳明病, 其人多汗, 以津液外出, 胃中燥, 大便必硬, 硬则谵语, 小承气汤主之。 若~服谵语止者, 更莫后服。 《伤寒论》 第248条: 太阳病三日, 发汗不解, 蒸蒸发热者, 属胃也, 调味承气汤主之。 )

5. 3经方治疗情绪波动: 抑郁焦虑、 精神紧张都引起交感神经兴奋, 生长激素、 肾上腺皮质激素、 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 抵抗胰岛素, 使衄糖升高。以肝郁为主要表现韵患者适宜用四逆散{以肝热为主要表现的患者适宜用大柴胡汤: 以肝经湿热为主要表现的患者适宜用当归贝母苦参丸。

(经文参考: 《伤寒论》 第318条: 少阴病, 四逆, 其人或咳, 或悸, 或小便不利, 或腹中痛, 或泄利下重者, 四逆散主之。 《伤寒论》 第103条: 太阳病, 过经十余日, 反_'2--_-下之,后四五日, 柴胡证仍在者, 先与小柴胡。 呕不止, 心下急, 郁郁微烦者, 为未解也, 与大柴胡汤, 下之则愈。 《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 妊娠, 小便难, 饮食如故, 当归贝母苦参丸主之。 )

5. 4经方治疗夜尿多: 夜尿增多往往严重影响睡眠, 造成心情烦躁, 继而使胰岛素拮抗激素分泌增多, 血糖升高, 其病机多是肾气衰惫, 开阖失司, 缩泉无能。

代表方: 金匮肾气丸合抵当汤。

(经文参考: 《金匮要略. 消渴小便不利淋病》 第3条: 男子消渴, 小便反多, 以饮一斗, 小便一斗, 肾气丸主之。 《金匮要略. 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 虚劳腰痛, 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 八味肾气丸主之。 《伤寒论》 第124: 太阳病六七日, 表证仍在, 脉微而沉, 反不结胸, 其人发狂者, 以热在下焦, 少腹当硬满, 小便自利者, 下血乃愈。 所以然者, 以太阳随经, 瘀热在里故也。 抵当汤主之。 )

5. 5经方治疗过劳

代表方: 小建中汤, 薯蓣丸。

(经文参考: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 虚劳里急, 悸, 衄, 腹中痛, 梦

失精, 四肢酸疼, 手足烦热, 咽干口燥, 小建中汤主之。 《金匮要略. 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 虚劳诸不足, 风气百疾, 薯蓣丸主之。 )

5. 6经方治疗急、 慢性感染: 呼吸系统

代表方: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小青龙汤; 泌尿系统代表方: 当归贝母苦参汤; 胆囊炎常

用大柴胡汤加减。

(经文参考: 《伤寒论》 第63条发汗后, 不可更行桂枝汤, 汗出而喘, 无大热者, 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伤寒论》 第如条伤寒表不解, 心下有水气, 干呕发热而咳, 或渴。或利, 或噎, 或小便不利、 少腹满, 或喘者, 小青龙汤主之。 《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 妊娠, 小便难, 饮食如故, 当归贝母苦参丸主之。 《伤寒论》 第t03条: 太阳病,过经十余日, 反二三下之, 后四五日, 柴胡证仍在者, 先与小柴胡。 呕不止, 心下急, 郁郁微烦者, 为未解也, 与大柴胡汤, 下之则愈。 )

5。 7经方治疗月 经不调;

代表方: 胶艾汤、 温经汤、 桂枝茯苓丸、 当归芍药散、 小陷胸汤、 下瘀衄汤、 四逆散、

当归散、 百合地黄汤。

运用要点: 妇人冲任不摄, 经水过多, 以血虚为主用胶艾汤, 补血理血调, 可见月 经量多, 色淡而清稀, 或点滴不至延续十余日, 面色萎黄, 腹胀丽空痛, 头晕, 舌淡, 苔白, 脉虚。妇人宫寒血瘀月 经后期用温经汤, 温孙冲任, 行瘀养血, 可见少腹满而冷痛。 入暮则热,经行愆期而量少, 血色暗淡而伴有血块, 血块未下, 少腹疼痛尤显, 得下则稍减, 舌紫, 脉涩。

妇人胞中癃病, 辨为血瘀者用桂枝茯苓丸, 活血化瘀, 消瘤散结, 可见经水漏下不止,血色紫黑晦暗, 或经行不定期, 或~月 再至, 或经水当行不行, 少腹痞块, 按之坚硬有物,或拒按, 舌紫或边有紫斑, 脉涩或沉。

胞中瘀血内阻腹痛, 辨为血瘀用下瘀血汤, 破血下瘀, 通络止痛。 可见少腹胀满或刺痛,入夜尤甚, 固定不移, 拒按, 或恶露不尽, 时有血块, 色紫黑, 或经水不利而疼痛, 舌质青紫边有瘀点或瘀斑, 脉沉涩。

另外, 糖尿病引起的月 经减少常与肥胖引起的气滞血瘀、 痰湿阻滞有关, 故可四逆散行气, 小陷胸汤化痰, 当归芍药散活血利湿, 下瘀皿汤去胞宫瘀血, 则月 经复常。 糖尿病引起的月 经增多, 常与阴虚热郁有关, 故可当归散养血清热, 咀百合地黄汤养阴清热。

(经文参考: 《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 第9条: 妇人妊娠, 宜常服当归散。 《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 第4条: 师日: 妇人有漏下者, 有半产后因续下血都不绝者, 有妊娠下血者, 假令妊娠腹中痛, 为胞阻, 胶艾汤主之。 《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 第5条: 妇人怀妊, 腹中绞痛, 当归芍药散主之。 《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 第5条: 产后腹痛, 法当以枳实芍药散, 假令不愈者, 为腹中有干血着脐下, 宜下瘀血汤主之。 亦主经水不利。 《伤寒论》第138条: 小结胸病, 正在心下, 按之则痛, 脉浮滑者, 小陷胸汤主之。 《伤寒论》 第318条:少阴病, 四逆, 其人或咳, 或悸, 或小便不利, 或腹中痛, 或泄利下重者, 四逆散主之。 《金匮耍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 第5条: 百合病, 不经吐下发汗, 病形如初者, 百合地黄汤主之。 《金匮要略・妇人杂病》 第9条: 问日: 妇人年五十所, 病下利数十日不止, 暮即发热, 少腹里急, 腹满, 手掌烦热, 唇口干燥, 何也?师日: 此病属带下。 何以故?曾绎半产,瘀血在少腹不去。 何以知之?其证唇口十燥, 故知之。 当以温经汤主之。 《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 第2条: 妇人素有瘾病, 经断未及三月 , 而得漏下不止, 胎动在脐上着, 为瘾痼害。妊娠六月 动者, 前三月 经水利时, 胎也。 下血者, 后断三月 虾也。 所以血不】 _}=者, 其瘢耷去

故也, 当下其瘕, 桂枝茯苓丸主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