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饭中加(糖尿病人米饭里可以放什么?)
糖友饮食 4大类食物花样搭
60岁的陈伯患糖尿病8年,常年控制饮食,血糖控制得还算可以,但身体营养健康状况却每况愈下。问其原因,“久病成医”的陈伯笑着说:“得了糖尿病,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吃,营养自然就跟不上了”。对此,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内分泌代谢科韩亚娟主任表示:糖尿病患者饮食控制要讲究科学搭配,不是盲目地控制饮食,这也不吃那也不吃。
营养餐盘应包括4大类食物
“糖尿病患者要保持身体健康,除遵从医嘱用药、适量运动外,让自己的餐盘里的食物更加均衡健康也尤其关键。”韩亚娟说,糖友的营养餐盘应该包括4大类食品,包括谷薯类、蔬果类、蛋白质类、油脂类。其中作为日常主食的谷薯类约占餐盘的1/4,且全谷类(粗粮)应占主食一半以上;蔬果约占餐盘的1/2,水果应在两餐之间食用为好,如有发现血糖升高,需停止食用;蛋白质类约占餐盘1/2,植物蛋白与动物蛋白各一半为佳,建议鸡蛋每日一个,牛奶则需选择低脂或脱脂的纯牛奶。
营养配餐 加减乘除要学会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一般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所以在饮食上,需要注意食物转化成糖的程度。韩亚娟提醒,糖尿病患者可根据自身体重,参照不同食物的血糖生成指数,掌握个人配餐技巧,以计算搭配每日不同种类食物的食用量。
糖友科学搭配饮食需计算个人每日饮食总热量,再根据不同种类的食物含有的热量及各类食物在营养餐盘占比中进行合理搭配,最后结合血糖生成指数(GI)合理安排三餐。
成年人每日需要能量=理想体重×能量级别,成年人标准体重约为身高数值减去105,以标准体重上下浮动20%为正常体重(能量级为25~30),低于下限属消瘦型(能量级为35),高于上限属肥胖型(能量级为20),而理想体重约为标准体重±10%。
按营养餐盘分类,将4类食物定量成分,如谷薯类25克为一份,蔬菜类500克为一份,肉类50克为一份,油类10克为一份,每份食物热量为90千卡。同类食物之间,可根据热量相近进行等份互换搭配,非同类食物不得互换。(可参考图表)
而按血糖生成指数选择食物的前提是平衡膳食,低GI食物的糖分持续释放,血糖波动小,不易过早产生饥饿感,但不能因为血糖生成指数低,就只吃一些低指数食物,否则会造成总热量摄入低于正常需要量,导致不平衡膳食,还有可能导致低血糖的发生。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选择“高升糖指数与低升糖指数搭配”的办法有效降低食物的升糖指数。
【举例说明】
60岁的陈伯,身高170厘米,体重68公斤。按上述要求计算,每日需要能量约为2000千卡,所需食物交换约为22份。陈伯按照4大类8小类食物的占比进行营养搭配,分配在一日三餐中食用,既可控制血糖又可大饱口福。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周洁莹 通讯员吴佳仪
糖尿病患者主食应该怎么吃?
【糖尿病患者主食应该怎么吃?】1.粗细搭配。粗粮占全天主食的1/2或1/3。胃肠功能差或老年人每天粗杂粮占1/3即可;2.避免油炸、油煎的主食。油炸、油煎的主食会额外摄入更多的能量和油脂;3.食物的温度不要太高,即主食做熟了,凉一凉再吃,有助于降低餐后血糖。至于每天主食分配比例,一般情况下,我们将每天的主食类按下面两种比例进行分配,糖友们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其中的一种:1.早、中、晚餐各占1/3,即三餐均分;2.早餐占1/5,午、晚餐各占2/5。(来源:北京小汤山医院)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五谷杂粮能降低升糖的速度 关键在于选择搭配 搭配合理健康到位
想通过吃五谷杂粮来降低升糖的速度,非常关键的一点就在于选择搭配,而五谷杂粮当中玉米,薏米,燕麦,黑豆,黑米和荞麦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是很有好处的,那他们分别都有哪些优点应该如何正确食用呢?
玉米花粉、胚芽中还含有大量的维生素E和玉米黄酮,经常食用玉米制品可延缓人体衰老,增强人的体力和耐力,对胰岛素分泌有好处。玉米淀粉还是良好的生产青霉素的培养基。玉米还有美容瘦身的作用。
薏米除富含优质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矿质元素和维生素外,还具有丰富的多糖、脂肪酸与其酯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三萜类化合物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降血糖、抗肿瘤、清除自由基等功效。
燕麦脂肪80%为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是人体最重要的必需脂肪酸,在人体内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可降低胆固醇在心血管中的积累。
荞麦所含的必需氨基酸中的赖氨酸含量高而蛋氨酸的含量低,氨基酸模式可以与主要的谷物(如小麦、玉米、大米的赖氨酸含量较低)互补。荞麦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是淀粉。荞麦含有的铁、锰、锌等微量元素也比一般谷物丰富。B族维生素、维生素E、铬、磷、钙、铁、赖氨酸、氨基酸、脂肪酸、亚油酸、烟碱酸、烟酸、芦丁等。
这糖尿病患者的饮食需要控制总量,而且还要掌握正确的静态顺序,对于正常吃的五谷杂粮也要正确选择。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